林毅夫:實現高質量發展 鬚髮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林毅夫:實現高質量發展,鬚髮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

作者:周智宇

「什麼樣的發展才是高質量的發展?」在哈工大(深圳)11月22日舉行的深圳高質量發展與結構創新研討會上,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對這個問題分享了自己的見解。

林毅夫認為,高質量發展有五個主要內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具體來說,在創新方面,過去很多的發展是靠要素投入的增長,而創新發展則必須是效率、質量的不斷提高,這就必須在技術、生產、營銷各個方面不斷有新的創新。

同時,林毅夫表示,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解決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差距,實體經濟和區域經濟之間也必須有所協調。發展也需要環境變好,必須是可持續、走綠色發展的道路。

與此同時,要利用國內國際兩種市場、兩種資源開放式地發展,與世界其他國家共享中國發展帶來的好處。通過高質量發展,讓所有人民共享發展的好處,縮小城鄉差距、貧富差距。

高質量發展的五個方面如何做才能夠不顧此失彼?從新結構經濟角度來看,林毅夫表示,必須要按照各個方面的比較優勢來發展經濟,同時必須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這兩隻手的作用。

林毅夫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角度,把當前中國的產業分成五大類型:追趕型產業、領先型產業、轉陣類產業、彎道超車產業和戰略型產業。

其中,追趕型產業在中國和發達國家都存在,只不過中國的比較優勢在中低端,附加價值相對較低。那麼在這類產業當中,中低端如何朝著中高端追趕?林毅夫表示,這就需要技術創新,需要通過買入更好的設備、購買專利等方式,消化吸收創新技術,並且需要有引入技術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的改進研發。

對於領先型、換道超車型或者戰略型的產業,新技術基本上是不可能從國外獲得的,那就只能靠自己來研究和發明。林毅夫表示,這類產業就只能持續投入大部分的研發在新產品上。按照比較優勢來進行創新的概念,要變成企業家的自主選擇,就必須要有有效的市場。有了一個有效的市場,才能按照比較優勢進行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同時,在有效市場當中也要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

林毅夫強調,在經濟發展、創新的過程當中市場失靈是必然的,除了必須給創新者一定的激勵,尤其是那些已經處於世界最前沿的領先型、彎道超車型或戰略型的理論層面的新發明技術。

「如果你沒有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那企業進行創新的激勵就會小,除了要有激勵之外,我們知道在最前沿的技術的創新是包含基礎科研和開發,企業願意做的主要是在開發上,因為開發出來的產品和技術有市場專利的保護,但是企業不太願意投資基礎科研,基礎科研絕大多數是公共支持,可是要是沒有基礎科研的話,那麼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就會變成無源之水。」林毅夫說。

基於這樣的特性,不論是在哪個發達國家,基礎科研主要是由政府來提供,這是有為政府一個很重要的內涵。

除了基礎科研之外,隨著經濟的發展,有很多硬的基礎設施和軟的基礎設施會自主安排,其必須不斷完善,尤其根據新產業、新技術的需要不斷完善。

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要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最好的方式是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這兩隻手共同引導企業和支持企業,按照各個地區、各個產業的特性,按照比較優勢的基本原則來發展經濟。

林毅夫表示,在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深圳作為先行示範區一定會向過去40年來不斷創新汲取經驗,為深圳進一步發展,也為民族復興作出貢獻。

同日,深圳高質量發展與新結構研究院(以下簡稱「高新院」)在哈工大(深圳)正式揭牌成立。高新院與深圳市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會(簡稱「高質會」)也在活動室籤署合作共贏框架協議。啟信寶數據顯示,高質會成立於11月18日。據高質會負責人介紹,高質會由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主管、市民政局註冊,專門聚焦深圳企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比如,生產要素市場發展滯後,要素閒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滿足並存;市場規則不統一,部門保護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大量存在;市場競爭不充分,阻礙優勝劣汰和結構調整等。對此,應劃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當市場機制不能有效發揮時,就需要有為政府積極參與。一方面,要尊重市場運行規律,包括尊重價值規律和供求規律,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 社科評論|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從「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到「以政府為主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再到「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種變化生動呈現了我們黨推動理論創新和實踐改革的基本脈絡,深刻體現了我們黨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正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根據實踐不斷探索對政府與市場關係的科學定位,是推進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 ...中國有望對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曾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的林毅夫說,近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大約30%,在新發展格局下,一個依然開放、擴大開放的中國有望對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新發展格局與新發展理念之間,有什麼內在邏輯?」訪談中,記者問道。
  • 林毅夫:「倒彈琵琶」 充分發揮成渝比較優勢
    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有「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有效的市場所以重要是因為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中要實現包容性、可持續、高質量的發展,必須符合一個地方要素稟賦結構所決定的比較優勢,因為只有這樣要素生產成本才能在國內、國際市場處於最低水平。但按照比較優勢來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這是經濟學家的概念,如何會變成企業家的自發選擇?
  • 「財經縱橫」林毅夫:經濟結構轉型與「十四五」期間各地的高質量...
    我倡導的作為第三代發展經濟學的新結構經濟學,強調「知成一體」。因此,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跟各位談談怎麼用新結構經濟學的理論,為各個地方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實現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推動「十四五」期間高質量發展的原則:  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按照比較優勢發展各地經濟  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視角,不管在哪個發展階段,經濟發展表現出來的都是收入水平的提高。要不斷提高收入水平,有賴於現有的產業技術不斷創新,新的附加值更高的產業不斷湧現,由這樣來提高勞動生產率水平。
  • 林毅夫:「因勢利導」與「倒彈琵琶」並用發揮成渝優勢
    圖/江北嘴財經從發展經濟學來說,新結構經濟學強調經濟發展的本質是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靠的是技術不斷創新、產業不斷升級來提升勞動生產力水平。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有「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有效的市場所以重要是因為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中要實現包容性、可持續、高質量的發展,必須符合一個地方要素稟賦結構所決定的比較優勢,因為只有這樣要素生產成本才能在國內、國際市場處於最低水平。但按照比較優勢來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這是經濟學家的概念,如何會變成企業家的自發選擇?
  • 「財經縱橫」林毅夫:中國要理直氣壯地支持和引領新工業革命
    除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的建立,還要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理直氣壯地採用產業政策,充分發揮我國在新工業革命上的比較優勢來引領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國引領新工業革命的必要性從必要性來講,2017年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了 「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是到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周年時,要把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產業政策世紀論戰:林毅夫指張維迎對其有很多誤解
    從1994年開啟的林毅夫張維迎之辯,橫跨20多年—這場綿長的「市場與政府」之辯,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中國政府經濟政策的變遷,始終在進行。  儘管林毅夫辯稱自己「既有市場又有政府」,但他始終作為「政府」一派的代表人物存在,而張維迎則相反地作為「市場派」的符號存在。  實際上,兩人都或多或少為體制內經濟學家。
  • 因勢利導與倒彈琵琶:林毅夫建言成渝經濟圈啟動新「三線」建設
    至於發展方式,林毅夫認為有兩種:一是「因勢利導」,根據地區的要素稟賦結構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把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發展成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二是「倒彈琵琶」,即利用中央投資的趕超型、戰略型產業所形成的技術、人力資本、供應鏈,向下一個產業臺階來結合當地的比較優勢。
  • 加快構建基於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經濟體系
    只有國內國際兩個循環相互促進,才能讓中國的發展優勢進一步釋放,也才能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的可持續發展。  構建以有效市場為決定性作用、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互為補充的經濟治理體系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
  • 全國政協常委林毅夫:發揮比較優勢促進經濟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出席論壇並致辭。,另一方面可以提振發展的信心。  「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過去提的「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這個判斷,這樣的政策主張還重要不重要?」林毅夫覺得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即使我國經濟體量大,但國內市場跟國際市場比較起來,國際市場還是中國市場的三倍。
  • 山東聚力制度創新和改革攻堅 推動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山東聚焦制度創新這個最核心的改革任務,發展環境實現系統性重塑,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聚力改革攻堅,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突破性、系統性、標誌性成果,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擴大有效制度供給,營造長期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 建設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權威專家建言深化...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長(副院長)何毅亭指出,要立足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準確把握行政體制改革創新的空間和依據,圍繞服務於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提出管用有效的行政體制改革建議。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
  • 構建雙循環新格局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面對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綜合作出的強國戰略。《國內大循環》一書告訴我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著力打通國內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各個環節,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強調以國內經濟循環為主不意味著關門封閉,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地聯通、促進。 「十四五」時期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尤為重要的時期。
  • 【實踐新論】實現「四個轉換」,促進扶貧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產業發展是富民之本。作為開發式扶貧的核心內容,產業扶貧利用「涓滴效應」,對實現貧困人口脫貧,提高貧困戶的自身發展能力發揮了重大的作用。產業在鄉村發展中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動態調整現有扶貧產業項目的進入、退出與轉向,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定位,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不適應市場需求產業項目的淘汰與轉向,加大對市場前景較好的扶貧產業項目的後續管理力度,推進產業升級發展,將其重點培育為片區主導特色產業。
  • 新時代「有為政府」的建設路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是黨在新時代準確、科學把握政府與市場關係的深刻體現,也表明了今後一個時期深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和行政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 【全國兩會】謝忠巖代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發揮財政職能作用...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謝忠巖: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發揮財政職能作用 推動吉林全面振興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省各項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繁重,履行好財政職責,更好地發揮基礎和支柱作用,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重點要在以下四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 弘揚企業家精神 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
    大家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猶如一劑強心針,給予了民營企業家和民營經濟極大的鼓舞,為民營經濟後續健康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指明了奮進方向。在當前的形勢下,民營企業家群體更應該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民營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為民營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 林毅夫支招四川和重慶:啟動「新三線建設」 ,建成中國經濟「第四極...
    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有「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有效的市場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中要實現包容性、可持續、高質量的發展,必須符合一個地方要素稟賦結構所決定的比較優勢,只有這樣,要素生產成本才能在國內、國際市場處於最低水平。但按照比較優勢來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是經濟學家的概念,如何會變成企業家的自發選擇?
  •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公司高質量發展 ——中鐵資本黨委充分發揮領導...
    中鐵資本黨委始終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黨組織開展工作、發揮作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紮實推進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實踐,黨建工作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公司連續三年被中國中鐵評為業績考核綜合貢獻A級,新籤合同額、營業收入、淨利潤等指標連續3年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