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冠心病還能活多久?本文:做好這3點,減少心梗發生風險

2020-12-24 李藥師談健康

得了冠心病,還能活多久?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應該明白,冠心病並非是指某種具體的疾病問題,而是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為基礎的一系列疾病的統稱,因此,對於冠心病問題,也無法簡單地說,得了冠心病與預期壽命之間的關係。

什麼冠心病。我們的心臟不停搏動為身體提供血液供應,而對於心臟本身,也是需要血液供應的,為心臟供血的血管遍布心臟表面,形似一個王冠,因此一般將其稱作冠狀動脈,當我們的動脈血管逐漸老化,硬化,狹窄等問題時,冠狀動脈受到的影響,往往首當其衝,而冠狀動脈出現硬化狹窄,影響的就是心臟的供血和健康。通常認為,冠狀動脈狹窄硬化程度如果不超過50%,不會對心臟的供血和健康產生大的影響,而如果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超過50%以上,就屬於確診的「冠心病」問題了。

但由於冠狀動脈血管狹窄程度的不同,冠心病的嚴重程度也不盡相同,比如有些冠狀動脈血管狹窄程度剛超過50%,輕度的冠心病患者,可能僅僅會在勞力時出現心絞痛症狀,而有的冠狀動脈血管比較嚴重的朋友,則可能會出現穩定性的心絞痛症狀,會定期的發作,有些情況下,還會因為斑塊破裂等原因,導致心血管被完全梗塞,出現急性心梗的問題;還有的冠心病患者,在長期的病程過程中,由於心臟供血長期不足,心臟的心肌,心功能等都會出現漸進的變化,逐漸形成心肌肥胖,心功能下降,慢性心衰等問題,這些情況,都屬於冠心病的範圍,所以,對於有了冠心病問題預期壽命有多長的問題,對於不同的情況,很難有一個準確的定義或範圍。

冠心病可能會影響壽命嗎?當然是有可能的,因為我們常見的急性心梗發作,很多情況下,都屬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發展過程中,不穩定斑塊出現破裂,引發血栓堵塞冠狀動脈導致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問題,心梗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死亡率還是很高的,而急性心梗引起的心血管死亡事件,當然就屬於冠心病影響壽命的情況了;另外,急性心梗或長期的心肌供血不足,還有可能會引起心衰的問題,而對於心衰患者,結合不同的嚴重情況,往往也有可能影響到預期壽命。

因此,如果明確已經有了冠心病問題,在尚不嚴重的情況下,儘早的、積極的對冠心病進行調理治療,減緩病程發展,做好心梗、心衰等重大疾病的二級預防,就是我們控制疾病,減少冠心病對預期壽命影響的重中之重了。

對於冠心病問題,應該如何做好幹預調理呢?

首先是針對病因的相關治療、調理和幹預。為什麼會出現冠心病,冠狀動脈硬化是病理基礎,而為什麼會出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除了年齡增長,家族遺傳等不可控因素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病,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風險因素,因此,有了冠心病問題,首先應該結合自身的相關情況,做好這些慢性風險性疾病的治療和調理,該用藥就用藥,生活上該注意就注意,合理的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水平,才能夠有效的減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減緩冠心病的病程發展。

除了三高以外,生活上健康方式的保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健康飲食,合理堅持運動,保持平和心態,保持良好作息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說的心血管疾病預防的生活調理的重要方面,千萬不要小看這些簡單的健康生活習慣的保持,如果能夠針對性的改掉壞習慣,保持好習慣,對於心血管疾病的健康獲益,不但安全性高,其對於減少心血管風險方面的貢獻,是任何藥物都無法達到的。

對於冠心病患者,想要減少冠心病對於預期壽命的影響,還有一點值得提醒:那就是對於冠心病問題,一定要了解相關的知識,在心梗等心血管急性事件發生的時候,能夠積極的識別,儘早的得到救治。如果冠心病人一旦發生心梗,能夠及時識別,在120分鐘的黃金急救時間內得到救治的患者,與不知道是什麼問題,硬撐一段時間,出現休克甚至心臟驟停才去醫院的患者,其預後和死亡率,絕對是天差地別,因此,只有了解相關健康知識,定期的做好冠心病的相關檢查,了解自身的疾病發展情況,一旦出現急性事件能夠及時的識別和獲得治療,才能夠更好的控制好冠心病,減少冠心病引起急性心血管死亡事件的發生機率。

相關焦點

  • 35歲高血壓還能活多久?本文:不必擔心,這樣調控一樣可以長壽
    35歲就查出了高血壓問題,還能活多少年?這個問題問得還真夠悲觀的,但無論如何,我還是想給您一個樂觀的答案:35歲查出高血壓,只要認真的面對,積極的調理,一樣可以健康長壽。35歲發現高血壓,應該覺得幸運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大家經常會看到高血壓會導致冠心病,心梗,腦梗,腦出血,腎臟功能下降,引發各種各樣的併發症問題,覺得好像很恐怖,甚至有的朋友,悲觀的認為,得了高血壓,可能就活不了多久了。
  • 得了心肌梗死還能活多久?真的只能認命嗎?
    心梗的發生與環境因素密切,冬季是心肌梗塞的高發季節,每年從12月到來年的1月,各大醫院的心肌梗死,患者會明顯增多,心梗的發病率都會攀升至全年高峰,北方高寒地區表現得尤為突出。
  • 出現什麼症狀是冠心病要來?本文提醒:做好7方面風險控制較重要
    、胸悶氣短的症狀,但卻不一定真的就是得了冠心病。冠心病的風險預防和判斷有症狀不能代表一定是冠心病,沒有症狀也不能代表一定不是冠心病,這可怎麼辦?實際上,朋友們之所以問到「冠心病會有什麼前兆」這樣的問題,還不是擔心自己會得冠心病,冠心病的診斷基礎是冠狀動脈的粥樣硬化狹窄程度,因此,做好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程控制,就是減少冠心病發病風險和保護好心血管的重中之重了。
  • 「耳朵褶皺」是冠心病跡象?符合這5點的人心臟更危險
    受訪專家 | 曾偉傑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呂筠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教授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生命時報」(ID:LT0385),原文首發於2021年1月3日,原標題為《「耳朵褶皺」是冠心病跡象?符合這5點的人心臟更危險》,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假如一個人得了癌症,還能活多久?腫瘤醫生:牢記3點可帶瘤生存
    癌症是縈繞在醫院上空的一個魔咒,非常多得了癌症的患者,都想知道一個問題,那就是還能活多久?其實癌症一旦出現,就很難完全治癒,沒有任何一個醫生能保證你治癒之後,就不會復發。假如一個人得了癌症,還能活多久這個問題取決於癌症的類型,病情的發展程度,患者的治療情況,醫生的治療方案等多個因素。通常醫生在描述癌症的存活率的時候,都是通過「五年生存率」來進行描述。說的就是五年內沒有出現復發轉移,就可能意味著臨床上的治癒。
  • 高血壓以後,還能活多久?看完總算明白了
    其實,這要看具體情況了,不能一概而論。我就見過剛剛發現血壓升高的高血壓患者就發生腦出血要了性命的案例,也看過很多高血壓很多年依舊存活的病例,我國高血壓的控制率很低,這也導致不致命的高血壓卻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像是腦出血、腦梗、冠心病、心梗、腎衰等危急重症都與高血壓的發生息息相關。而且得了高血壓都需要終身用藥。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還很年輕的患者,就死於高血壓併發症。
  • 冠心病的發生和性格有關,A型性格要格外注意!
    國外就有研究發現,經常在社交軟體上使用憤怒、焦慮、壓力等負面情緒字眼的越多,冠心病死亡風險越高;相反,經常使用積極性詞彙的人,冠心病的死亡風險則較低。國內也有研究報導,納入108家醫院7773例的急性心梗患者,結果顯示,相較於男性,女性因生氣、焦慮等負面情緒所誘發急性心梗的風險也會更高。
  • 三七和丹參粉,能改善心肌缺血,預防心梗嗎?本文闢謠說出實情
    三七和丹參,是組成中成藥冠心病治療藥物的重要組成成分,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治療冠心病的中成藥物,如丹七片,複方丹參片、複方丹參滴丸等,其主要成分,都是由丹參、三七組成的。但是不是我們在治療和控制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過程中,弄點三七粉、丹參粉吃吃,就不用吃其他藥物了呢?
  • 冠心病需要長期吃他汀,又怕傷肝?做好這5點,減少藥物肝損風險
    他汀類藥物降脂效果雖然好,但在用藥期間,也可能會導致轉氨酶升高的不良反應風險,如果因為服用他汀類藥物,導致轉氨酶升高至上限的3倍以上,通常應該停止服用他汀藥,如果能夠及時停藥,往往這種肝功能水平的變化,都是可以逆轉的,而如果沒有及時停藥,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影響了肝功能而不自知,嚴重者則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肝損傷。
  • 心梗後放入心臟支架,病人還能活幾年?醫生的回答讓人放心
    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上百萬冠心病患者接受心臟支架植入手術,他們的生命質量因支架得到改善和提高。但心臟支架有嚴格的適應證,以下兩類人群更加適用: 1、急性心梗患者 患上急性心梗的人,冠狀血管已經被堵塞。
  • 可能適得其反……心梗急救是個「技術活」
    周玉傑教授:冠心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不是由單個因素所引起,它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引起的一類慢性病。我們把這些對冠心病的發生發展起推動作用的因素稱為「冠心病危險因素」。作為冠心病中最為嚴重的表現形式,上述「冠心病危險因素」亦即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因此,具有上述危險因素的人群都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並且,危險因素種類越多,單個危險因素偏離正常範圍越嚴重,心梗的發病風險就越高。03心電圖正常就不會得心梗了?
  • 得了心絞痛能活多少年?年輕人心絞痛的原因你踩中沒?
    但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壓力的增大,心血管疾病低齡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心絞痛、心梗等疾病發生在年輕群體中也越來越多見。每個患上心絞痛的患者自身以及家屬都很關心得了心絞痛能活多少年,尤其是年輕人,一方面恐懼活不長,一方面又很困惑為什麼心絞痛會找上自己。那麼何謂心絞痛?年輕人心絞痛的原因是什麼?得了心絞痛能活多少年?
  • 「最美機長」心梗離世!醫生這3句忠告,千萬要記住!
    ①也有其他相關研究顯示,在寒冷季節伴隨氣溫每降1℃,心梗的發生率將以2.2%的比例增加。②心內科醫生的3句警告,千萬要記住 事實上,得了心梗,並不是就註定了需要「聽天由命」。作為長期與心梗「戰鬥」的心內科醫生,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耿寶玉見過許多心梗患者錯失救命良機,釀成終身遺憾。
  • 32歲男子,突發心梗,險些送命,出現3痛1多,及時檢查
    人在長期攝入之後,體內的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都會大大增加,血液會因此變得粘稠,它們還會附著在人體的血管壁上,導致血管腔變窄,血壓異常增高,增加心梗、腦梗出現的風險。 火鍋雖好,也切記不要貪吃,血管長期「泡在油裡」,很難不發生心梗啊!
  • 降溫1℃,心梗風險增加2%!這10種特殊的「疼」是身體在提醒你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氣溫每下降1攝氏度,心梗風險就增加2%。75~84歲的冠心病老人更易受影響。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會在1月份升至高點,而「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正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
  • 得了肺癌,還有被治癒的希望嗎?到了晚期,還能活多久?
    正因為此,得了肺癌後,很多人認為就相當於被判死刑了,能活多久就聽天由命了。其實也不需要那麼悲觀,也不是完全無法治癒,具體還是要根據病情來判斷。得了肺癌,還有被治癒的希望嗎?還能活多久?肺癌並非完全無法治癒,滿足以下這幾個條件,被治癒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 闢謠:這3種情況不放支架,風險更高
    ,還可以考慮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等,來預防心梗風險,同時也要注意嚴格控制血壓,血糖水平,結合情況長期服用降壓藥,降糖藥,控制心絞痛,心率的相關藥物,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飲食,注意堅持適度的運動鍛鍊,戒菸限酒,做好健康生活的調理。
  • 心梗發作時會有哪些症狀?提醒:注意前兆和預防才是關鍵
    所以說,我們對於心梗的判斷,在結合症狀的基礎上,應該結合自身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情況來判斷,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注意做好相關慢病的控制以及心梗的預防,比起說症狀來,今天更想為大家介紹下這兩方面的相關知識。心血管風險如何評估,心梗發作的前兆有哪些?
  • 心梗、腦梗是怎樣發生的?
    心梗、腦梗是怎樣發生的?如果斑塊突然破裂,就會因為血液中的血小板迅速聚集而形成血栓,將血管完全閉塞,使動脈血流中斷,相應區域的心肌組織或腦組織就會因為缺血缺氧而壞死,這就發生了心梗或腦梗。由此可見,發生心梗或腦梗最基本的病理基礎是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3為什麼會發生動脈粥樣斑塊呢?簡單地講,動脈粥樣斑塊就是血液中的膽固醇進入血管內皮下並越積越多,最後形成了斑塊。
  • 「最美機長」心梗離世,醫生這3句忠告,千萬要記住
    也有其他相關研究顯示,在寒冷季節伴隨氣溫每降1℃,心梗的發生率將以2.2%的比例增加。心內科醫生的3句警告,千萬要記住事實上,得了心梗,並不是就註定了需要「聽天由命」。1、對於心梗患者,時間就是生命急性心肌梗死,最核心的治療是迅速讓閉塞的血管「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