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的謙虛,一般人真的學不來!

2021-02-18 人生北鬥

上回咱說到了「善良」,講了拾荒老人陳賢妹的善良,講了劉鑫踐踏了江歌的善良,其醜惡的價值觀令人憤怒。我們社會的確需要善良,但不要把自己的善良給了不值得的人,請讓蒙塵的良知散發光芒。今日,人生北鬥繼續為大家講講好人品標準之五——謙虛


魯迅說:「哪裡有什麼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了。」郭沫若說:「魯迅願做一頭為人民服務的牛,我願意做這頭牛的尾巴,為人民服務的尾巴。」

矛盾接著說:「那我就做牛尾巴上的毛吧!」


郭沫若與茅盾謙遜為人的精神,受到了人民的盛譽,也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佳話。

說到謙遜之人,文學大豪季羨林先生絕對可以擔當此名。季羨林先生的「三辭」桂冠無不體現他的謙卑之德。


季老說:「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竟獨佔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  為此,我在這裡昭告天下:請從我頭頂上把『國學大師』的桂冠摘下來。 


季老說:「光談教育界。我一生做教書匠,爬格子。這樣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鬥。我這個泰鬥又從哪裡講起呢? 」  為此,我在這裡昭告天下:請從我頭頂上把『學界(術)泰鬥』的桂冠摘下來。」  


季老說:「我所到之處,『國寶』之聲洋洋乎盈耳矣。我實在是大惑不解。這種事情,痴想無益,也完全沒有必要。我來一個急剎車。」  為此,我在這裡昭告天下:請從我頭頂上把『國寶』的桂冠摘下來。」 功名利祿之下,最能暴露一個人的思想底色,它就如同一塊檢驗人的「試金石」,你是怎樣的人,就是怎樣的人,誰都無法掩飾,誰也無法隱藏。「國學大師」、「國學泰鬥」、「國寶」,這是多麼光榮的桂冠啊,有多少人豔羨,多少人求之不得,以季老的學術、為人品質絕對堪當這些榮譽,乃是實至名歸。可這些對他而言,卻似燙手的山芋一樣,恨不得早點甩掉。
他的「三辭桂冠」之舉,不是虛偽的逢場作秀,而是求實作風驅使,他一向反對浮誇學風,主張求實學風。他的此舉,為整個學術界,為社會上的「浮誇」風氣,下了一帖清涼劑;也給學術民主、自由創造了新鮮的空氣。
他曾說過,「每個人都在追求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鄭板橋寫過一副對聯,「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在傳統文化中,清雅淡泊的竹象徵的是謙謙君子,傲雪怒放的梅象徵的是高潔志士。我想,季老的高尚品質正如篩風月,虛胸懷的竹;他的為人處世正如迎寒風,鬥霜雪的梅。高潔、謙虛如此,不愧是當代文學豪傑。


《周易》六十四卦中,謙卦是所有卦中最吉祥的一卦,在這一卦象下,做什麼事情都吉祥如意,不會有什麼差錯。謙卦的卦象是山在地下,山作為高大之物反而處在地的下面,以此來象徵「謙」的德行;山藏在地下,不顯山不露水,體現其低調,還有謙遜。謙卦的卦辭是「謙:亨,君子有終」,就是說有了「謙」的德行,非常吉利,君子能夠有終,善始善終,有一個好的結局。自古以來,謙虛、謙讓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凡大德之人,必有謙德,因為謙卑,所以平易近人;因為謙和,所以受人愛戴;因為謙讓,所以有好人緣。人心繫於人緣,得人心者,如魚得水。清雍正年間,江水被推薦到朝廷當官。皇帝老兒召見他的時候,他緊張得手腳直打哆嗦,不敢直視皇帝,連皇帝問他問題都不能對答。於是他推薦了自己的學生戴震。
戴震見到皇帝,並不像江水那般緊張兮兮,反而鎮定自如,侃侃而談,對答如流,分析問題亦是直達要害,頭頭是道,這讓皇帝聽了甚是高興。繼而問戴震,「你和你老師相比,誰的學識更高些?」戴震想都不想就回答,「自是我的水平低。」皇帝接著又問,「你說他水平更高,那怎麼他回答不上來我的問題?」戴震說:「老師年紀大了,耳朵有些背,但論學問,他超我一萬倍。」皇帝十分讚賞他的謙遜,認為他是一個務實、可靠的人,之後就封了他為翰林。明代理學家陳幾亭曾說過:君子有兩種羞恥。一是誇耀自己的長處,二是掩飾自己的缺失和不能。
面對皇帝老兒的讚賞,戴震不誇口自己的才能,大方承認自己的學問不及老師,既是敬師,也表現出了他的謙恭之德,這才是一個謙遜的君子作為啊!清初文學家申涵光說過,「自謙則人愈服,自誇則人必疑。」最後,人生北鬥想說:謙虛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必定是謙虛的。就如田野間的稻穗,成熟的稻穗低著頭,那是告訴我們要謙虛。做人亦是如此,一個成熟的人懂得低調、謙卑,無論什麼時候,無論身處什麼地位,都會保持一顆平常心,不驕不躁,實事求是,謙恭有德。

下期精彩預告:

一個正直的人,必是周身散發著正道的光的!

哞~2021辛丑太歲值年,想了解2021年辛丑太歲對你的新年運勢的影響嗎?快快識別下圖二維碼進入【暖心太歲】吧!

溫馨提示:2021你想時來運轉,「牛」轉乾坤嗎?由人體工程學獨創的轉運戒指已上架微店。進入「人生北鬥」公眾號,回復「戒指」(或相關關鍵詞),點擊彈出連結即可進入購買。(文章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看完,不來個痛快的三連擊麼

相關焦點

  • 比季羨林小說好看的,是季羨林的日記,女人看了會害羞
    文丨史筆如鋼(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近代文學一般是指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的文學,即是中國現代化孕育期的文學。近代文學反映了中國文學告別了傳統,重塑現代的特殊精神追求。
  • 國學大師季羨林是山東臨清人,精通12國語言,還會古老的吐火羅文
    在古運河畔,臨清人建起一座紀念館,來寄託一代大師季羨林的思念,館裡的收藏記錄著他輝煌的一生。1911年,季羨林在這裡出生,他從小看著運河上來來往往的船隻,接受著來自五湖四海的信息。受此影響,他的眼界極為開闊,對世界始終保持著好奇心。少年時代,他一邊學習傳統文化,一邊開始學習英語,接觸西方文化。
  • 季羨林:民國最後的大師,卻自稱是個普通人
    提及季羨林先生,大家都會說他是國學大師,但具體的偉大之處,也許沒幾個人能說清楚。為了介紹他,倒也能說出那幾個著名的作品,到底還是太「正式」了。季羨林先生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吧。#01:「大師」也是一個不愛學習的皮孩子按照一般劇情發展,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從童年時代起就已開始顯露出超凡的才能,具有極高的天賦,成績優異。但是季羨林卻並非如此,他說:「我一生都是靠運氣,運氣一開始,就是我作為一個男孩出生的。1911年8月6日,季羨林生於山東一個農民家庭,家境貧困。
  • 線教平:「季羨林也不愛考試」的本意是什麼?
    近日,一篇名為《「考他娘的什麼東西」,大師季羨林也曾煩透了大學考試》的文章,被媒體報導並轉載:「沒做什麼有意義的事——媽的,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洩氣,還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麼東西?」對這篇年輕時的季羨林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日記所記錄的對考試的態度,網民紛紛示贊同。
  • 德國女孩愛上季羨林,一生痴情,苦等季羨林60年,終身未嫁
    於是伊姆加德盡她所能地想要接近,幫助季羨林,終於在畢業之際迎來了機會。在那個時代,想要列印論文可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季羨林有些發愁,不知道該去哪裡列印,而伊姆加德說她認識一家工廠,可以幫助季羨林列印。而季羨林需要跟伊姆加德去這個留學的城市散散步,以作為回報。
  • 應該如何理解季羨林的絕大多數人「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人的一生有無意義和價值,是人生的重要話題。曾經被譽為「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而他本人卻再三推辭的季羨林先生,關於這個話題有過專門的論述,他說:「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有人說季先生的這種說法是欠妥的,果真如此嗎?
  • 德國的初戀女友,終生未嫁,一生痴痴的等著季羨林歸來
    季羨林的《留德十年》出版時,就披露出了季羨林在得過一段純情愛情,這個女主角的名字叫做伊姆加德,而季羨林,只是作為一個過客,卻改變了她的一生。在我們以前的五六十年,就已經有了「留學熱」,一般能夠出國深造一般,然後再回來,就是給自己鍍上了一層的「金」。
  • 季羨林配得上「國學大師」稱號?實際上他的學術貢獻在於語言學
    一生深居簡出、苦心孤詣,能在這個體系裡掌握了多種學問,有很深造詣,並且德才兼備的人,方可被戴上「國學大師」的桂冠。如,近一百年來,王國維、章太炎、梁啓超、胡適、蔡元培、馮友蘭等人,在各自的學術領域都是開宗立派的人物,他們通過觸類旁通,熔古鑄今,打通了不同學問之間的界限,創造出許多耀眼的學術高峰,他們被公認為國學大師,沒有什麼異議。
  • 季羨林:妻子「偷梁換柱」,戀人等他六十年,兒子晚年與他和解
    01他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是國際著名的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他精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是僅有的精於吐火羅文的幾位學者之一,是當之無愧的國學大師、學界泰鬥,被譽為「國寶」。是的,他就是季羨林。
  • 季羨林:一個在80多歲才厚積薄發的北大教師,精通吐火羅文和梵文
    小編記得是2000年上下,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也不知道始於什麼時候?人們開始熱衷於討論一位默默無聞了60多年的老教師到底是不是大師?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很難再找到像季羨林這樣做學問的人,在維繫著些許關於知識分子的記憶。2003年的冬天,92歲的季羨林住進北京301醫院,從此就再也沒有回過家。
  • 尋訪近代名人不為人知的一面,季羨林和胡適的日記,值得好好研讀
    可季羨林老爺子也是一個平凡的人,從他的日記當中,其實我們就能感受到,這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1932年,在清華園上學的季羨林老爺子,寫下的一些日記,在多年以後打算出版的時候,出版人問他,有一部分可能會降低他格調的內容,是否應該刪掉,季羨林表示拒絕。
  • 季羨林和胡適之的日記有意思
    一、國學大師季羨林。我70年前不是聖人,今天不是聖人,將來也不會是聖人。這是季羨林老爺子非常坦誠的話。在大眾的印象裡,季羨林老先生是個不苟言笑的老學究,是個治學嚴謹的國學大師。可季羨林老爺子也是一個平凡的人,從他的日記當中,其實我們就能感受到,這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 還原更接地氣的季羨林:我愛天下一切狗,一字一句見真純
    驚奇又感恩地發現,這位「校工」爺爺真的等了他三個多小時,還拿出一本書認真閱讀,利用時間。這個大家從小就耳熟能詳的故事,主人公,是著名的北京大學副校長、與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季」的著名東方學大師,季羨林先生。
  • 季羨林採訪回顧二:破解神秘文字,與消失千年的族群不期而遇
    作為編導,採訪拍攝並製作了三集人物紀錄片《布衣鴻儒·季羨林》。那一年,季先生96歲。如今,斯人遠去,但季先生就像我心中的錨,讓一顆被時代的洶湧大潮裹挾的心,由動蕩回歸平靜。重拾記憶,分享過往,願每個人都能錨定,屬於自己的方向。
  • 季羨林故居被盜案嫌疑犯取保期已滿 始終不認罪
    案情 被告人始終不認罪  2009年12月16日,季羨林唯一的兒子季承報案稱,北京大學朗潤園13號公寓季羨林舊居被盜。  五天後,海澱警方通報稱,嫌疑人季羨林的管家方鹹如、季羨林秘書李玉潔的乾女兒王如被刑事拘留。
  • 中國傳統文化大師季羨林,精通12種民族語言,被兒子評為失敗者
    出生於季羨林是山東聊城人,他是中國著名的中國傳統文化大師,他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也是北京大學終身教授。如果僅用國學大師的一句話來概括,其中有些還不夠詳細,無法體現季羨林和影響力的偉大成就。總之,他是文學、語言學、漢學、佛教、歷史學、哲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大師。
  • 季羨林:太祖太宗那套英雄史觀不是歷史的真相
    有句老話,歷史是人民創造的,儘管每個人都知道,甚至說得有的人都有點厭煩了。但是現在雖然口頭上沒有人敢反對,可是思想上是否同意,我看倒不一定。將來講歷史啊,不管在高中還是大學,把中國通史講完了以後,再講一個歷史的真相問題。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歷史教科書還停留在帝王將相的英雄史觀上,我們必須加以糾正。現在歷史教科書有新的嗎?還是範老的那一本嗎?  蔡德貴:我不知道中學的歷史課本的情況。
  • 歐陽娜娜只剪右手「死皮」,卻不剪左手,得知原因,一般人學不來
    歐陽娜娜只剪右手「死皮」,卻不剪左手,得知原因,一般人學不來!提起歐陽娜娜,大家對她已經不陌生了吧,有超多喜歡和支持她的粉絲,今年她才19歲啊,就已經長得這麼優秀了,之前大家還說誰19歲不想活成歐陽娜娜的樣子呢,不僅是長得漂亮,還很有才。
  • 季羨林一生多災多病,卻活到了98歲,他奉行的是「三不」養生之道
    說起季羨林先生,腦海中最先浮現的,便是專屬於他的各種標籤:學界泰鬥、國學大師、國寶。另外,季老先生精通12國語言,晚年時,還將2億私人財產盡數捐給北京大學,「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有的人一輩子頂別人幾輩子,不過對季老先生而言,他的一生,卻不是僅僅幾個人能趕得上的。
  • 一般人真的學不來
    他們不需要太多時間,也不需要互相追趕。看起來很方便。自從上網,很多網友也喜歡臺灣的綜藝節目,所以喜歡看臺灣綜藝節目的朋友一定認識翁子涵。其實翁子涵本身就是模特出身的,自然顏值和身材都是非常的好的,甚至被一些網友稱為可以頂替林志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