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是大革命失敗以後,中國共產黨在鄂豫皖地區發動武裝起義,創建革命根據地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一支主力紅軍部隊。蔣介石在對中央革命根據地和中央紅軍發動「圍剿」的同時,對鄂豫皖根據地和紅軍也發動了瘋狂的「圍剿」。在這種情況下,分布在鄂豫皖根據地的各部紅軍,按照黨中央指示,組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集中力量,勝利地粉碎了敵人三次「圍剿」。1932年春,國民黨調集30萬重兵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發動第四次「圍剿」時,紅四方面軍在經過浴血奮戰後,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了長徵之路。
1932年11月下旬,紅四方面軍主力二萬多人,在張國燾、徐向前等率領下,從鄂豫皖根據地突圍西徵。經過一段時間轉戰後進入陝西境內。中共陝西省委聞知紅四方面軍進入陝南,立即發表宣言,熱烈歡迎紅四方面軍進入陝西,號召人民積極配合紅軍,開展地方鬥爭。
這天凌晨,石門谷的嵐霧尚未散盡,湯峪一帶早起的群眾突然驚奇地發現,在湯峪河谷口內,人喊馬嘶,一大隊人馬從湯峪河出山;這支隊伍的先頭部隊已經進入了塘子街,隱沒在山谷內的隊尾還不知有多遠。人們突然明白,這就是近來傳聞活動在商縣、柞水一帶的紅軍到了!人們看到:這支紅軍有騎馬的,有步行的;有扛長槍的,挎短槍的,也有拿大刀的;有穿軍裝的,也有穿農民衣服的;有穿布鞋的,也有穿草鞋的。雖然他們都穿得破破爛爛、五顏六色,但卻有著非常嚴明的紀律,所過之處,見人打招呼,還和小孩逗玩。
當天紅軍就駐紮在塘子街。由於反動派事先就大肆向群眾宣傳紅軍是殺人放火的土匪,所以紅軍來時,許多群眾已四處躲藏起來,留在村裡的一些老人小孩和少數群眾,見紅軍並不像宣傳的那樣可怕,便開始陸續地從屋裡出來觀看。紅軍一住下,就開始宣傳,有的紅軍站在高臺上,向群眾大聲演講:「老鄉們,不要怕,我們是紅軍,是專給咱老百姓辦事的,我們的貧苦農民應當團結起來。」他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蔣介石!打倒土豪劣紳!打倒貪官汙吏!取消苛捐雜稅!」 有的紅軍用廢舊的笤帚在牆壁上刷寫標語:「紅軍是窮人的隊伍!」「不要怕都回家來!」「打富濟貧為人民!」「紅軍是抗日的先鋒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蔣介石!」「打倒貪官汙吏土豪劣紳!」等。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有些牆上的標語還清晰可辨。除了在牆上寫的標語外,紅軍還把事先用紙條寫好的標語張貼出來,牆上到處都是紅紅綠綠的標語。由於紅軍的話都說在了窮人的心坎上,加之他們秋毫無犯的紀律,人們便一個傳一個,都說紅軍是人民的軍隊,是好軍隊,那些逃出去的人很快也回到家裡。
當天,塘子街各家都住滿了人,連西溝口野地裡也住了部隊。據目睹當時情況的人回憶:住在各家的紅軍都是自己擔水拾柴,搭火做飯,熬苞谷糝,煮著自己挖來的野菜就著吃。塘子街的群眾開始互相傳誦,紅軍確實不打人罵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買東西付錢,借東西歸還;他們還一邊烤火取暖,一邊和群眾拉家常,講翻身鬧革命的道理。老百姓這才知道這紅軍就是徐向前帶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儘管那些惡霸豪紳和高利貸者還在暗中作反宣傳,也不敢接近紅軍,但湯峪一帶的窮苦農民卻紛紛議論,高興地說:天快明了,咱窮人有指望了!
紅四方面軍在塘子街只住了一天一夜,第二天雞啼時部隊便開始集合開拔,沿著西北方向,一個挨著一個,一直到下午以後才從塘子街撤完。紅四方面軍從塘子街撤離後,於11月24日在西安南面的王曲鎮殲陝軍4 個營,繼而又在子午鎮擊潰陝軍十七師,接著又殲陝軍和胡宗南各一部,於12月7日翻越秦嶺抵陝南城固縣,開始活動在秦巴山區,開闢川陝革命根據地。這次紅四方面軍長徵入藍田,雖然由於時間短暫,未及直接和藍田黨組織取得聯繫,但紅四方面軍走時留下來的幾名傷病員,卻在藍田黨組織及黨的統戰關係保護下,得到長期的治療休養,他們播下的革命火種在藍田遍地燃燒,直到迎來了藍田的解放。
(摘自《三秦紅色地標·西安卷》,由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中共西安市委黨史研究室編撰,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