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故事】紅四方面軍長徵過藍田

2020-12-23 西部網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是大革命失敗以後,中國共產黨在鄂豫皖地區發動武裝起義,創建革命根據地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一支主力紅軍部隊。蔣介石在對中央革命根據地和中央紅軍發動「圍剿」的同時,對鄂豫皖根據地和紅軍也發動了瘋狂的「圍剿」。在這種情況下,分布在鄂豫皖根據地的各部紅軍,按照黨中央指示,組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集中力量,勝利地粉碎了敵人三次「圍剿」。1932年春,國民黨調集30萬重兵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發動第四次「圍剿」時,紅四方面軍在經過浴血奮戰後,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了長徵之路。

1932年11月下旬,紅四方面軍主力二萬多人,在張國燾、徐向前等率領下,從鄂豫皖根據地突圍西徵。經過一段時間轉戰後進入陝西境內。中共陝西省委聞知紅四方面軍進入陝南,立即發表宣言,熱烈歡迎紅四方面軍進入陝西,號召人民積極配合紅軍,開展地方鬥爭。

這天凌晨,石門谷的嵐霧尚未散盡,湯峪一帶早起的群眾突然驚奇地發現,在湯峪河谷口內,人喊馬嘶,一大隊人馬從湯峪河出山;這支隊伍的先頭部隊已經進入了塘子街,隱沒在山谷內的隊尾還不知有多遠。人們突然明白,這就是近來傳聞活動在商縣、柞水一帶的紅軍到了!人們看到:這支紅軍有騎馬的,有步行的;有扛長槍的,挎短槍的,也有拿大刀的;有穿軍裝的,也有穿農民衣服的;有穿布鞋的,也有穿草鞋的。雖然他們都穿得破破爛爛、五顏六色,但卻有著非常嚴明的紀律,所過之處,見人打招呼,還和小孩逗玩。

當天紅軍就駐紮在塘子街。由於反動派事先就大肆向群眾宣傳紅軍是殺人放火的土匪,所以紅軍來時,許多群眾已四處躲藏起來,留在村裡的一些老人小孩和少數群眾,見紅軍並不像宣傳的那樣可怕,便開始陸續地從屋裡出來觀看。紅軍一住下,就開始宣傳,有的紅軍站在高臺上,向群眾大聲演講:「老鄉們,不要怕,我們是紅軍,是專給咱老百姓辦事的,我們的貧苦農民應當團結起來。」他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蔣介石!打倒土豪劣紳!打倒貪官汙吏!取消苛捐雜稅!」 有的紅軍用廢舊的笤帚在牆壁上刷寫標語:「紅軍是窮人的隊伍!」「不要怕都回家來!」「打富濟貧為人民!」「紅軍是抗日的先鋒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蔣介石!」「打倒貪官汙吏土豪劣紳!」等。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有些牆上的標語還清晰可辨。除了在牆上寫的標語外,紅軍還把事先用紙條寫好的標語張貼出來,牆上到處都是紅紅綠綠的標語。由於紅軍的話都說在了窮人的心坎上,加之他們秋毫無犯的紀律,人們便一個傳一個,都說紅軍是人民的軍隊,是好軍隊,那些逃出去的人很快也回到家裡。

當天,塘子街各家都住滿了人,連西溝口野地裡也住了部隊。據目睹當時情況的人回憶:住在各家的紅軍都是自己擔水拾柴,搭火做飯,熬苞谷糝,煮著自己挖來的野菜就著吃。塘子街的群眾開始互相傳誦,紅軍確實不打人罵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買東西付錢,借東西歸還;他們還一邊烤火取暖,一邊和群眾拉家常,講翻身鬧革命的道理。老百姓這才知道這紅軍就是徐向前帶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儘管那些惡霸豪紳和高利貸者還在暗中作反宣傳,也不敢接近紅軍,但湯峪一帶的窮苦農民卻紛紛議論,高興地說:天快明了,咱窮人有指望了!

紅四方面軍在塘子街只住了一天一夜,第二天雞啼時部隊便開始集合開拔,沿著西北方向,一個挨著一個,一直到下午以後才從塘子街撤完。紅四方面軍從塘子街撤離後,於11月24日在西安南面的王曲鎮殲陝軍4 個營,繼而又在子午鎮擊潰陝軍十七師,接著又殲陝軍和胡宗南各一部,於12月7日翻越秦嶺抵陝南城固縣,開始活動在秦巴山區,開闢川陝革命根據地。這次紅四方面軍長徵入藍田,雖然由於時間短暫,未及直接和藍田黨組織取得聯繫,但紅四方面軍走時留下來的幾名傷病員,卻在藍田黨組織及黨的統戰關係保護下,得到長期的治療休養,他們播下的革命火種在藍田遍地燃燒,直到迎來了藍田的解放。

(摘自《三秦紅色地標·西安卷》,由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中共西安市委黨史研究室編撰,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巴山蜀水鑄忠魂——紅四方面軍長徵與四川
    長徵,是指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撤出南方各個革命根據地,轉戰兩年,先後到達西北抗日前線的戰略大轉移。紅四方面軍長徵始於1935年3月28日嘉陵江渡江戰役,在四川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英勇奮戰,經歷了曲折複雜的徵程,最終於1936年8月上旬與紅二方面軍離開四川共同北上。
  • 《紅色湘西——紅二方面軍的搖籃》新書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在吉首...
    紅網時刻湘西1月8日訊(團結報記者 彭蕾 攝影 紅網記者 田園)1月8日,湘西州召開《紅色湘西——紅二方面軍的搖籃》新書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進一步唱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中心腹地、中央紅軍長徵首選目的地、紅二方面軍孕育地、中國工農紅軍長徵最後出發地」紅色湘西品牌,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助推湘西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和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 紅軍有一、二、四方面軍,為什麼沒有紅三方面軍?
    大家都知道,紅軍時期,我軍最大的軍事編制是方面軍。當時紅軍共有紅一、紅二和紅四三大方面軍,紅軍長徵就是以三大方面軍的勝利會師為終點。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紅軍有一、二、四方面軍,為什麼獨獨沒有紅三方面軍呢?
  • 108歲川籍女紅軍劉文治去世,曾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
    封面新聞9月29日消息,9月29日早上,封面新聞獲悉,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的四川籍女紅軍劉文治於2020年9月28日下午16點08分,在重慶去世,享年108歲。劉文治(左二)與家人隨紅四方面參加長徵,任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婦女排排長。1952年,劉文治轉業重慶西南紡織局611廠(重棉四廠)工作。(原標題《108歲川籍女紅軍劉文治去世 曾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
  • 她逃婚當上女軍醫,隨紅四方面軍長徵,後嫁給開國少將
    1919年出生的秦儀華是四川平昌人,1934年11月參加紅軍,1935年春跟著紅四方面軍踏上了長徵路,那時候她才15歲。她的原生家庭很貧困,幼年喪父的她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母親和祖母兩個女人無法承擔起養育她的重擔,沒有閒錢來供她上學堂。
  • 紅軍有一、二、四方面軍,為什麼唯獨中間空了「紅三方面軍」?
    在紅軍的歷史上,一共出現過三個方面軍,即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都是主力部隊,長徵的結束也是以三大主力會師為標誌的。不過很奇怪,番號一般都是按照數字來排序的,中間為什麼空缺了一個紅三方面軍呢?這個還要從紅軍的早期說起。
  • 紅25軍與紅四方面軍的歷史淵源
    紅軍時期除了紅軍三大主力之外,還單獨有一支部隊那就是徐海東領導的紅25軍。其實有人說紅25隸屬紅四方面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紅25軍最早創立是1931年10月安徽金寨,軍長:曠繼勳、政委:王平章,當時只轄一個師73師,師長:劉英、政委:吳煥先;1931年11月7日在湖北黃安七裡坪,紅4軍與紅25軍合編為紅四方面軍,隨後紅25軍先後組建了75師與74師1932年11月,紅25軍73.74師隨紅四方面軍向川陝轉移。留下的75師和皖西部分紅軍為基礎,重建了紅25軍。
  • 紅二方面軍長徵沒有蝕本,兩大奇功,會師時毛主席兩次大拇指點讚
    出貴州,過烏江,我們一方面軍是付出了大代價的。二、六軍團討了個巧,就沒有吃虧。」緊緊擁抱了賀龍後,他再次舉起大拇指,說:「你們一萬人,走過來還是一萬人,沒有蝕本,是個了不起的奇蹟,是一個大經驗,要總結,要大家學。」紅二方面軍是長徵末期組成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叫中國工農紅軍,簡稱「紅軍」。
  • 紅軍長徵史:策應紅一、紅四方面軍
    部隊在興隆鎮休整期間,仍未得到黨中央和紅一、紅四方面軍的消息,省委開會決定,再在西蘭公路上鉗制敵人半個月,接不到中央,再去陝北。紅二十五軍離開興隆鎮後,從8月17日開始沿西蘭公路東進,一舉攻克隆德縣城,殲守敵第十一旅第二團第一營大部,活捉敵縣長和保安團長,並以繳獲的部分衣物被服救濟貧苦百姓。
  • 中國工農紅軍計劃擴編四個方面軍,第三方面軍哪去了?
    大家都知道中國工農紅軍只有一、二、四方面軍,而無三方面軍,當年黨中央是計劃組建四個方面軍的。為什麼後來沒有三方面軍了?原來是由於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各革命根據地紅軍發展過程中情況發生變化所造成的。
  • 號稱十萬、實為八萬的紅四方面軍最後都去了哪
    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並稱為紅軍的三大主力,紅四方面軍以鄂豫皖蘇區部隊為主力,於1931年11月在湖北黃安七裡坪成立,徐向前為總指揮,起初下轄2個軍,兵力4.5萬人,因為作為勇敢,批揮得力,部隊發展很快,在紅軍時期殲敵88萬人,遠超其它兩個方面軍,為大三主力之最,這樣的戰果,也充分說明了徐向前的軍事才能。
  • 一哥「俗人讀史」之——蕭克任紅四方面軍第31軍軍長
    紅四方面軍與紅二、六軍團會師後不久,紅二、六軍團改稱紅二方面軍,並加入了原紅一方面軍紅9軍團改建的紅32軍,蕭克改任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陳伯均任紅六軍團改建的紅6軍軍長。而此時,紅四方面軍的第31軍原任軍長餘天雲因與張國燾之間的不睦而墜崖身亡了,暫時代理軍長的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的王樹聲也因病不能帶兵了。
  • 1935年6月懋功會師,有4位將領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他們都是誰?
    在紅軍長徵時期,紅軍各支隊伍有過多次重要的勝利會師,為紅軍隊伍的整編,以及紅軍長徵取得最後的勝利打下了堅持的基礎。比如說在1935年6月18日,紅一方面軍到達了四川懋功地區,在這個地方與前來接應的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這次勝利會師就是著名的懋功會師。
  • 紅四方面軍成立時下轄四個師,師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何軍銜?
    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在湖北黃安縣七裡坪成立,由徐向前擔任總指揮,陳昌浩擔任政委,劉士奇擔任政治部主任。部隊下轄兩個軍四個師,其中紅四軍下面有三個師,紅二十五軍單獨設一個師,兵力共計3萬餘人。那麼紅四方面軍剛成立時,四大師長分別是誰呢?建國後授何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
  • 五五授銜時,都有哪些原紅四方面軍的將領授銜偏低了
    詹才芳是參加過黃麻起義的老革命,在紅四方面軍做過軍政委,曾經是許世友、洪學智、韓先楚等開國上將的上司。但由於解放戰爭時期的職務不算高,詹才芳最終只是中將軍銜,有點低了。程世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紅四方面軍驍勇善戰的一員虎將,在開創鄂豫皖、川陝蘇區的過程中,程世才縱橫馳騁,戰功無數,做到了紅30軍軍長的位置。
  • 雪山草地見證大無畏的長徵精神
    據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資料,長徵期間,紅軍翻越72座海拔4000米以上雪山,其中有67座位於四川,包括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紅軍翻越最高的位於巴塘境內的藏巴拉雪山等。  四川省黨史專家周銳京說,四川是紅軍長徵中經歷自然條件最為惡劣的省份,長徵期間,給紅軍造成重大損失、非戰鬥減員最嚴重的雪山草地都在四川。
  • 紅25軍的長徵:最早到達陝北,兵力從不到三千,增至四千多
    而紅4方面軍的損失也十分慘重,剛離開川陝革命根據地,紅四方面軍的人數比之出發的紅一方面軍也不遑多讓,達到8萬餘人的兵力,然而,真正抵達陝北之後,紅四方面軍只剩下3萬餘人,損失也只能用慘烈來形容。  不過,如果將紅軍的長徵視為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的長徵的話,那麼,這顯然是不完整的。因為,除了這三大紅軍方面軍的長徵之外,還有一支紅軍隊伍也參加了長徵。
  • 紅四方面軍參謀長李特被錯殺九年後 老母親蹲在路邊打出橫幅找他
    1932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主力向西轉移,1933年7月後任紅31軍參謀長、紅四方面軍副參謀長、參謀長。1936年11月任西路軍參謀長、軍政委員會委員,率部轉戰河西走廊,失敗後率部打遊擊,後到新疆。李特在紅四方面軍中一直從事軍事教育和參謀工作,為提高紅四方面軍幹部戰士的素質和建設參謀部等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
  • 紅四方面軍的最慘烈一戰,八萬紅軍銳減一半,張國燾因此戰改變命運
    1932年30萬國民黨軍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進行圍剿,紅四方面軍主力離開了鄂豫皖。    紅四方面軍來到川北,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隊伍由1萬餘人發展到10萬之眾,建立起一個僅次於中央蘇區的第二大根據地。紅一、四方面軍勝利會師後,為南下、北上問題發生分歧。
  • 藍田縣入選長徵片區!
    近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了《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二批)》,陝西有9市40縣(市、區)列入其中長徵片區(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二十五方面軍)和陝甘寧片區。其中藍田縣入選長徵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