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更新公號的文章,很對不住大家。
其實玩郵票的節奏並沒有戛然而止,一直都在玩著呢!
上個月買了好多日本信銷郵票剪片,初衷是想讓4歲還差一個月的女兒玩玩洗郵票,消耗掉一點她那想著看電視動畫片的小念頭。
日本信銷郵票剪片買的人挺多的,2角錢不到就能買一張,真正讓人體會到集郵活動的「低門檻」。郵票品種豐富,花卉動漫建築風光動物人物節慶一應俱全,當然關鍵是日本郵票使用的頻率高,試想,要在中國玩信銷郵票剪片,一定是很難的,且不說寄信少,貼信封上的郵票的品種那是更少。
哎吐槽浪費唾沫,趕緊切回本文主題。
給女兒玩洗郵票的遊戲前,我自己先把大堆的剪片理了一通。
前幾天因為帶女兒畫畫去陪讀,到長寧區圖書館裡,花那個陪讀特定的一個多小時,看了一本島田洋七寫的《我與北野武》,回憶他與「他的他」——北野武之間的很多有趣故事。
書裡說到有種顏色叫做「北野武藍」,當年相聲界落潮、不再講相聲的島田洋七曾經陪著打了人等待審判的北野武看大海,後來有了著名電影導演北野武的標誌性藍色。
在電影《花火》裡最能體會什麼叫「北野武藍」(沒有看過《花火》的朋友可以趕緊去搜來看,這是一部把寧靜與暴力結合得相當美妙的電影)。
那是一種情緒相當飽滿,卻又相當內斂的藍色。
不同於沒有多少感情色彩的藍,與浩渺宇宙中的藍色不同。
日本郵票剪片裡,我特地翻出兩枚與天文有關的郵票,發現這藍色果然與「北野武藍」不是一回事,將天文郵票與上面的電影海報比較一下就能直觀感受其不同。
「北野武藍」倒是在日本傳統浮世繪風景畫裡能找到影子。
歌川廣重的畫裡,水波中心像是凝練起來的那種藍色,就跟電影《花火》裡的藍色相當接近的了。電影裡北野武的好友崛部畫的畫中,往往就會有類似的藍色。
想到這一層,於是我在郵票剪片中翻找心目中的「北野武藍」。
還真能找到許多。
十多年前看這部電影,當時就在想,日本人的電影裡是不是經常會有面向大海、背對攝影機一動不動的長鏡頭呢?此後每回在其他電影裡又看到類似的場景,就會想果然也很「北野武」啊,這種鏡頭的運用不能不讓我聯想到北野武的另一部電影的名字《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而是不是在日本的藝術家眼中,往往那大海就是熱烈而內斂的藍色?
很多郵票,只要表現到大海,似乎就會用到這種藍色。
這種藍色似乎在其他國家的郵票中並不會這樣集中的出現。
最近的一個例子,我國發行燈塔郵票,背景當然也是大海,不過用色與「北野武藍」是大為異趣的。
「北野武藍」似乎不需要日照與霞光之類最美的組合,它只需要藍色,水天一色的那種藍,深沉到仿佛無限純的那種藍。
在北野武的電影裡,有時對白很少,主人公就是默默看著大海,觀者的心情就在電影屏幕裡那片大海的深處,緩緩緩緩地聚到一處,而北野武往往就在這時候來給出突然的一擊,或暴力,或柔情,反正觀者都會被他一擊而中。
日本的郵票,有些人會覺得它商業味道越來越濃了,比如動漫主題的郵票,有很多年輕人表示好好看,可是有的年長些的集郵者是持排斥態度的。
比較客觀地說,作為使用量如此巨大的郵票市場,各類主題迎合各類人群,無可厚非,而且這似乎也在表明,日本郵票發行完全是考慮到各類需要的,至少在廣大年輕群體中,日本郵票的號召力很強大,要不然,那麼巨大數量的剪片又去銷售給誰呢?
日本郵票的設計是相當用心的,在用色方面同樣如此。仔細翻檢剪片,我發現,「北野武藍」不僅用以表現大海,天空也有不少運用了這種藍色。
還有日本最著名的富士山場景中,山色也是「北野武藍」,而且不僅是富士山哦,巖手山不也是這樣,而且是鋪天蓋地的「北野武藍」!
在這些郵票上的藍色,都似乎不需要陽光的映襯和照耀,藍色自己在用一種深沉的嗓音說話。傾聽這種充滿內斂的聲音,於是人也會漸漸沉靜下來。
一山,一水,一望無際,就是我們自己的內心。這或許就是「北野武藍」的意義。
美麗的「北野武藍」!
因為有你,才有 音為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