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日常裝束寓意深刻,遵行五行,由此可看出他們的修道境界來

2021-01-18 歷史國學教堂

01卷首

在我們印象中的道士,都是束髮盤髻,頭戴一頂扁平的混元巾或南華巾,頂髻用木簪或玉簪別住,身穿肥大寬鬆立領的長大褂,腿扎白色的長簡襪,腳蹬黑色的廣口鞋,頗有離塵脫俗、飄飄欲仙之感。

在這套隨意飄灑的裝束背後,蘊藏著許許多多深刻的寓意和細緻的講究。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道教日常裝束:道袍、道巾、道冠、鞋襪。

道袍

道袍的樣式均是直領,肥大而寬鬆,寓意瀟散、包藏乾坤、隔斷塵凡;右腋處通常有兩根飄帶,以示飄飄欲仙之意。道袍的顏色多是青、藍色,這是道教繼承五行學說和「貴生」思想的表現。

在五行學說中,青色屬木,為木葉萌發之色,寓有萬物生發之意,同時,青色屬東方,為道教信仰中「十洲三島之所在,是道教徒嚮往的理想境地。道袍也有黃色或紫色的,同樣寓意深刻。

其中,黃色屬土,土為五行之尊,萬物之本,寓有「道化萬物,參贊化育」之意;有土德之瑞的黃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訪道、修道、成道的人,被後世道教尊崇為至尊天神。

所以自遠古以來,人們便以黃為尊以黃為榮,故黃色的道袍一般為方丈所穿,但逢節日聖誕時,受過戒的正式道士也可以穿著,寓有效法黃帝修道、成道的遠大志向。

紫色是最吉祥的顏色,主要是源於太上道祖(老子)騎青牛出關時「紫氣東來」的典故,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皇帝所賜道服皆為紫色。道袍一般可分為長褂、得羅、戒衣、法衣、花衣、衲衣六種。

02道巾

道士穿著道袍時,還要按相應的規矩佩戴道巾或道冠。道巾就是道士所戴的帽子。俗言「道有九巾」,九巾為混元巾、莊子巾、純陽巾、九梁巾、浩然巾、逍遙巾、三教巾、一字巾和太陽巾。

九巾的名稱和樣式各有差異,但顏色均為黑色,因為道教崇尚青色,黑色乃青色的種,戴黑色道巾,即象徵頭頂青天;道門亦稱玄門,黑色亦稱玄色,戴黑色道巾又有尊道之意。

03道冠

道冠有黃冠、五嶽冠、星冠、蓮花冠、五老冠等種類,大多數是用木頭或玉製成的,近世也有少量塑料製品。只有舉行過冠巾禮儀式的道土才能戴冠,以戴黃冠最為普遍。

黃冠是全真派道士常用的道冠,月牙型,冠頂兩端各刻有一道指甲樣的掐痕。傳說全真祖師丘處機掌教之時,元代皇帝曾賜給他一塊金子和一塊玉石,要他戴在頭上,丘處機當即運用道家內功,調動體內三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捏成月牙冠,又把玉石掐捏成簪子,用指甲掐著戴在頭上,驚得皇帝目瞪口呆。

全真弟子為了紀念丘處機,就在黃冠上留下這兩道印痕。黃冠的穿戴非常簡單,只要將木簪穿過下沿上的兩個對孔,就可以固定住髮髻了。

04鞋襪

道士所穿的鞋子通常為雲履(雲頭鞋)或青鞋(青布圓口鞋),襪子則高筒白布襪,稱作雲襪,象徵遨遊天界。褲管要裝入襪簡內綁緊,即使不是高筒襪也要將褲管沿膝以下綁紮,絕不可散開褲管。

有條件的道士也可以穿比較講究的雙臉鞋或十方鞋,山居道士則大多穿比較堅固的麻鞋。現在的道士,平時也有穿社會上出售的布鞋或運動鞋的。

女道士與男道士的服飾基本相同,只有冠是不同的。女道土所戴的冠製作更加考究些,裝飾的意味更道士在著裝時,還必須念誦規定的咒語。

全真道規定道士在穿道服時要念《著衣咒》「檢束威儀,服膺善法」;戴道巾或道冠時要念《簪冠》「當願眾生,頭容常正,首出萬類」;穿鞋襪時要念《穿襪履咒》「當願眾生,踐履真實,行不離道」,等等。

05結語

如果道士不按規定穿戴,便犯了大過失。但是,對於那些超凡脫俗的道士來說,服飾穿著只是細枝末節,不必拘於形式。據說,全真道祖師王重陽和他的七大弟子都不講究穿戴,有的經年赤腳,有的僅僅披一件蓑衣,有的不修邊幅,隨意散漫。

還有赫赫有名的武當山高道張三丰,據記載,他無論春復秋冬總是穿著一件破爛不堪的衣服,披著一件蓑衣,時常蓬首垢面,因此被人稱為張邋遢。他自己竟然以此為榮,自稱「邋遢道人,據傳武當山派也因此被稱為「邋遢派」。

當然,這些穿著自由隨意、不修邊幅的高道畢竟只是極少數,大部分的道士在服飾方面還是講究衣冠整齊的。事實上,大多數道徒都能恪守服飾威儀,衣著樸素而整潔。因此,從道士們日常所穿的服飾中,也可以看出他們的修道境界來。

相關焦點

  • 道教修煉:張三丰祖師的修道思想(經典收藏)
    本文主要從養道歸真的倫理要求、離塵歸隱的仙真風範、煉己化世的修養旨歸三個方面來詳細闡述張三丰的修道思想。「寂滅情緣」:養道歸真的倫理要求早期道教經典《太上老君內觀經》說:「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則道降,道降則心通。」
  • 道教八大神咒
    印,罡,訣,法器來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種咒術,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是修道之士日常生活中防身保命的武器,也 是溝通神靈的媒介,更是驅妖除邪的法寶。  《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云:以經中秘法語,能度人籙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曰神咒。從此可看出咒是神明宣經說法的秘言法旨,是具有很多神通力量的一種語言。咒語的種類很多,廣泛應用在道教各類法事科儀及日常生活中。如召請,祝禳,修煉,鎮伏,洗漱,飲食等等。
  • 讀道教經典的五層境界
    只有參悟祖師垂訓,才可證得自身修行路。經中有云:「無上經寶,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皈依三十六部尊經,是修道者明道德之體、感師真之恩的依憑所在,由此,也就特別強調讀經、學經、用經和證經的多重意義和作用。
  • 道教的戒律一禁忌,修道之人不可不知!
    對於財物方面來講:夫人之貧富,命稟生初悉已前定,若生財有分,用盡還來,若胎骨受貧,廣求不富,能明此理,一切取覓付之自然,非己之財不妄取,非義之財不苟得。合得之財,隨分取可,不陷於貪求無厭之欲,能做到「十戒」的人,則心領神會,精神分明,修道積德之第一步成矣。
  • 道教音樂的養生功效
    從這角度說, "韻"是音樂之"道", 是"道"在音樂上的體現, 是道教音樂的"神"。  道教音樂作為中國傳統音樂, 有其內在的哲學規律, 那就是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學說。陰陽學說在道教音樂中的表現和運用幾乎貫穿於各個方面,道樂的產生是"陰陽者, 動則有音聲" , 道樂的功能是"感物類,和陰陽, 定四時五行", 道樂的製作需要"陰陽調", 若"陰陽不和", 則"音聲難聽"。
  • 道教八大神咒(具有神通力量的一種語言!)
    從此可看出咒是神明宣經說法的秘言法旨,是具有很多神通力量的一種語言。道教神咒主要用於祈禳、治病等場合。並要求念誦時,身心潔淨,虔誠、存心誦之而往往靈驗。修煉之人誦之,有助於入靜煉養。我們今天常看到的道教咒語是出自《早晚功課經》的八大神咒,通過網絡已經廣被人知。
  • 道家所說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您知道是哪「三界」嗎?
    孫悟空說了一句話:「我老孫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轄,怎麼朦朧,又敢來勾我?」孫悟空從菩提祖師學得長生不老之道法,已然壽與天齊,至於為何還會被寫入生死簿,暫且不表,本期主要跟大家聊一聊「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中的「三界」是什麼。道教認為在「三界」和「五行」範圍之外可以超脫生死,達到逍遙自在、長生不老的境界。
  • 夢的三種境界
    由於「夢」的神秘,古往今來很多人對它非常感興趣,他們還會根據夢境來預測吉兇,甚至在民間還流傳著諸如《周公解夢》的書籍來對夢進行解析。不管夢在現代有沒有科學依據,夢文化都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古代文學史上有非常著名的三個「夢」,它們道出了人生的三種境界。「黃粱夢」有不同的版本,今天來聽聽從道教的角度來講的這一版。
  • 科普:道家「拱手禮」的深遠道教寓意
    在道觀中應該行「拱手禮」,這一禮節既具有鮮明的道教含義,又在傳統文化中有著深厚底蘊。作為中華文明史中一個關鍵而又富有內涵的禮儀手勢,拱手禮在這塊土地上流傳數千年,也常被泛指為作揖或抱拳禮,是在西方握手禮進入我國前,在相見離別或表達感謝時國人最常用的一種禮節。行禮時,雙手互握合於胸前,一般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作揖時行拱手禮並躬身致意。
  • 閭山法師:淺談淨明與閭山道教教派之一,道教四大天師之一許真君許遜為祖師.
    淨明道之所以將「忠孝」作為修道之基,成仙之據,這一方面是對道教自身傳統的繼承,另一方面也是對時代發展需要的回應。正是傳統與現實的結合,使淨明道最終選擇了以孝道孝行而聞名的歷史人物許遜為教主,並突出地強調「真忠真孝」、「真踐實履」。從道教自身的傳統來看。道教創立於統一的封建王朝建立後的漢代,因而它在初創之時就將忠孝等儒家倫理的內容融會到了道教思想中來,並將其與道教的修仙之道相結合。
  • 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神咒都有哪些?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常用的神咒都有哪些?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咒語是在道法的過程中配合符,印,罡,訣,法器來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種咒術,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是修道之士日常生活中防身保命的武器,也 是溝通神靈的媒介,更是驅妖除邪的法寶。咒語是在道法的過程中配合符,印,罡,訣,法器來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種咒術,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
  • 玉仙修道百訣(七)
    對我來說,這一生以發揚南宗丹法來發揚道教、道文化,做好這一件事情,就算圓滿志願了。我多次問南宗也是有因緣的。張玉仙老師在1996年靈應的《瑞豐夜記》思想就與南宗《悟真篇》非常契合。2007年我註解《瑞豐夜記》時就以《悟真篇》來印證。
  • 五行屬金又寓意好的字 起名五行屬金的名字
    對五行屬金的寶寶來說,一個適合的名字就是他們新的起點,名字中包含這父母的希望和期望。
  • 大理道教歷史變遷
    可以這樣說,在佛教進入大理之前,大理基本信仰為道教,東漢時期,五鬥米道創立者張陵設二十四治,「每治立仙官、陰官及祭酒之曹,分統之。」其中蒙秦治設在滇東北和滇西部分地區,這些地區分布著彝、白、納西等民族,由此可以推演出五鬥米道在當時已傳人白族地區。南北朝時期,中原戰亂,一些奉道之民避亂進入雲南,使爨文化受到道教的影響。立於公元458年的《爨龍顏碑》載:「陽九運否,蟬蛻河東消遙中原。」
  • 出生時間查五行缺什麼 五行屬火寓意好的字
    總是聽到關於五行的知識,五行代表金、木、水、火、土等五種,有人通過給自己的名字中起相關的字眼來彌補自己命定的五行缺少的一種,也有的人天生就什麼都不缺,下面是有關出生時間查五行缺什麼以及五行屬火寓意好的字的內容,相信對於有需求的小夥伴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 在修道人眼中
    這就是密,因為一個人修道學佛,修到氣脈、中脈完全通了,父母所生肉身轉化了,他的境界永遠是天青色,所以佛像是藍色的。不過,如果真有一尊天青色、內外透明的活佛站在你面前,你怕不怕?我看你嚇都嚇昏了,夜裡黑漆漆地坐在那裡,一看,一定嚇死。平常藥師佛啊!藥師佛!這個時候就是「我的媽呀!我的媽!」實際上,修持到家,氣脈通了,就是非常莊嚴、清淨的顏色。
  • 五行屬金的字大全及寓意
    五行屬金的字特徵陽金:金、鑫、銀、針、欽、鏡、鐵、錚、鋼、鉉、鋒、鑑、鍾、鏵、鏢等帶金字旁的字;陰金:劍、剛、利、列、刊、劃、別、
  • 《一人之下》如何體現道教文化,從劇情看細節,深度解析文化背景
    《一人之下》中龍虎山天師府的張之維老天師的設定就是起源於此,道教崇拜老子為祖,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吸納各種修行之術,融合道家,陰陽、五行經過了常年的文化洗禮和革新形成了如今的道教文化。他們對「道」的認知,世間萬物,人生百態都有「道」演化而來。「德」則是「道」的體現,正如世人所說的功德、成果。人們可以通過某些修煉方式可以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這些人稱為後天神仙,最高修為者也可以達到天尊。著名古典神話作品《八仙過海》則是道修仙的體現,正所謂佛修禪,道修仙也是由此而來。
  • 道教修道日常持誦咒語
    滅鬼除魔,來至千靈。上升太上,與日合併。三魂居左,七魄守右。靜聽神命,亦察不祥,邪魔速去,身命安康。急急如律令。(以上三個咒語每天剛睜開眼睛的時候念一遍或者三遍)4,好夢成珠玉,惡夢著草木。(向東噴三口水)5,太靈玉女,侍真衛魂,六宮金童,來守生門,化惡返善,上書三元,使我長生,乘景駕雲。 6,大洞真玄,長煉三魂。
  • 步踏神罡,上達天聽;道教流傳最廣的「八大神咒」
    從此可看出咒是神明宣經說法的秘言法旨,是具有很多神通力量的一種語言。道教神咒主要用於祈禳、治病等場合。並要求念誦時,身心潔淨,虔誠、存心誦之而往往靈驗。修煉之人誦之,有助於入靜煉養。八大神咒是道教諸多門派廣泛普遍遵行的幾種常用咒語,也是道士日常功課中用來滌除心中罪孽,衛護心神,請召神明護持,應用極廣。舉凡誦經、禳解、臨壇、書符、行法等基本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