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遺忘的幼兒園老師 -
《伊索寓言》能夠叫做經典嗎?能夠跟荷馬史詩跟亞里斯多德跟蘇格拉底相比嗎?我們印象中《伊索寓言》是什麼,是一些給小孩看的故事。
小孩看的故事能夠叫經典嗎?我們一個人從小到大,我們對世界的初步的了解,我們做人做事的價值觀的最初的定向,往往是在很年輕、很年輕幼兒的時候就已經建立起來的。而這些給兒童的讀物就是在那個階段,幫助我們安身立命的第一步。而這一步我們長大之後回頭一看,它就不見了,就有點像幼兒園的老師,我們很容易回憶起我大學老師對我真好,某某教授怎麼樣,某個中學老師怎麼樣,某個小學老師如何啟蒙我,但是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會忘記,幼兒園老師當年給我們的教導,而那個教導,深深潛藏在我們的意識底層,對於我們的影響是無可估量的。
同樣《伊索寓言》作為一本世界級的兒童文學的經典,也有同樣的作用,但是我今天跟大家講《伊索寓言》,講的不是它兒童文學這一面,講的就是把它當成希臘經典來談。為什麼它能當成希臘經典呢?
- 寓言的殺傷力 -
我們繞一個圈,先從這本書怎麼樣傳到中國的故事開始講起。明朝的利瑪竇,這位天主教神父,在他的著作裡面引用過許多則「伊索寓言」,那是《伊索寓言》最早出現在中國的時候。
後來可能是1625年左右,有另外一個比利時傳教士,他也翻譯了一次《伊索寓言》,當時的名字叫做《意拾蒙引》,「意拾」,就是Aesop伊索,這是個音譯,「意拾蒙引」指的就是,給一些童蒙階段的小孩,引導他們、啟蒙他們的書。
但它被禁了一段時間,為什麼會被禁?因為這本書有某個官員越看越生氣,他覺得裡頭說的那些餓狼的故事,狡猾狐狸的故事,都在說的是他,是在諷刺他,他一生氣就說:「這書禁了。」就禁了。
自此之後這本書又消失了一段時間才再版,終於到了什麼時候才叫《伊索寓言》呢?那就是已經到了二十世紀初了。我們中國近代最偉大、最有名的翻譯家,完全不懂英文,但是照樣翻譯書的林紓先生,把它定名為《伊索寓言》。從此之後中國的小孩,一代一代的,就看著《伊索寓言》長大。
你想想看,它能夠讓一個官員覺得它在諷刺自己,你可以看得到,這本書恐怕不止是給小孩看那麼簡單,它是有殺傷力的。怎麼樣談它的殺傷力?我們先回頭談談伊索自己這個人的故事,我們來看看書裡面的這一段:
- 創作寓言的智慧 -
我剛才故意選那一段來讀其實是有用意的,因為裡面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神,希臘神話中最偉大的天神是宙斯,幫他把智慧分給人間的主要信差,就是赫耳美斯。
赫耳美斯這個神跟我們要講的《伊索寓言》的這個伊索是有關係的。
在這兒我們要先處理一個問題,到底誰是伊索?關於伊索這個人物,有大量的各種各樣的傳聞。有一個傳聞是這樣的,是說他原來是個牧羊人,又醜,樣子很難看,而且是有點像啞巴一樣的狀態,非常沉默不大愛說話,或者不太會說話,語言能力很低。
正好在他牧羊那片地方,有一個神廟,拜一個神,那個神是誰?就是我剛才給大家介紹的那個赫耳美斯,他是負責把智慧分配給人間的這麼一個神。伊索去祭拜他,希望赫耳美斯也賞點智慧給他。
赫耳美斯賞了個什麼智慧給他呢?就是創作寓言的智慧,那這個故事聽起來也還是好像很無聊,給小孩聽的,但其實背後大有深意。我們下一集繼續跟大家接著談《伊索寓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