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愛可訴》升級版!家庭暴力下夾縫中求生存的可憐小孩!

2021-01-09 老青見說電影

不知道大家小的時候有沒有被父母胖揍過呢?依稀記得小時候我是一個比較皮的男孩,每天回家就以各種理由不寫作業,去了學校被老師各種嫌棄。當然在父母這邊也沒有少挨打。不過相信大多數人還老青見一樣就算挨打。但是也不妨礙我們健康茁壯的成長。相比起大多數人的幸運,今天要介紹的這部電影裡的小男孩就沒那麼幸運了!

電影沒有過多的鋪墊,一開場就單刀直入。米裡亞姆和丈夫安託萬·北松婚姻破裂後,她向法官提出申請,內容是爭取12歲兒子朱麗安的獨立撫養權。最終,米利亞姆獲得了這場監護大戰的勝利。但真正的「戰爭」,這時才真正拉開帷幕。

安託萬的身份是丈夫,也是父親。安託萬就是這樣一個角色。稍微一點風吹草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就開始暴怒,動手動腳,很少會去考慮別人的想法。不管面對的是自己的妻子,亦或是兒子,他都不曉得分寸的重要。

因此只有在周末,安託萬才能得到兒子朱麗安的撫養權。一開始,他還處於很平靜的狀態,會主動關心兒子的近況,但當他想要進一步通過兒子了解妻子的近況,譬如住所,去哪裡,為什麼不接電話之類的信息卻得不到兒子的回應,他就開始聲嘶力竭,陷入失控都狀態。所以這也變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兒子對父親抱有的是恐懼的心情,接受父親的監護,周末去父親那過夜,和父親獨處,這些舉動都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因為害怕才選擇的妥協。

我想可以這樣理解,安託萬一直想要爭取的撫養權更多不是出於責任,而是一種有點扭曲的自我證明。此時的他處於失業,還沒從事業低谷期走出來,家庭關係又經營的一塌糊塗。簡而言之,這是一個生活上十分不如意的loser。

而loser總是急於證明自己的存在感,但當一個人一無所有時,暴力和憤怒就成了「無用之人」的發洩方式。說穿了,他從頭到尾在乎的只有自己可憐的自尊,即所謂「父親的形象」。他憤怒的起因,幾乎無一例外,是在自己的父親形象受到損害時。這樣的破裂對安託萬來說,無異於一場巨大的恥辱。

當他發瘋似的找到妻子的公寓後,上演了一出苦情戲,一邊痛哭流涕,一邊渴求妻子重歸於好。我想,一個完整的家庭形象對這樣擅長暴力的男人太重要了,一旦脫離了和諧的家庭關係,他就無計可施,無法以正統的「父親形象」示人。他其實比誰都清楚,憤怒和暴力並非解決方案,但性格上的敏感和脆弱,使他總是走極端,以傷害他人為代價。

這並非為他的妻子米裡亞姆開脫,她自然也有問題,不懂得化解家庭的緊張關係,也很少去給予兒子關懷。她對丈夫的怨恨很大程度是由兒子去替她承受,因為她拒絕跟丈夫的任何溝通,導致安託萬隻能將怒氣傾瀉在自己的兒子身上。

最慘的莫過於兒子朱麗安,他就像巨無霸裡的牛肉切片,上面是油膩的芝士,下面是苦澀的生菜,在父母的失敗婚姻中,他徹底成了困獸之鬥。這不禁讓人想起了《無愛可訴》裡的小男孩,在父母吵架的夜晚,他因為害怕哭泣聲太大而躲在門後,憋著氣小聲啜泣。

孩子總是要為父母所謂「破碎的心」來收拾爛攤子。

某天半夜,情緒徹底崩潰的安託萬拿著父親的獵槍跑到妻子的公寓,瘋狂地敲門,踹門,要求溝通。顯然,鏡頭裡的這個中年男子,心理閥值徹底爆表,只有復仇,才能重奪自己的權威。最可悲的地方在於,一個感情上的超級loser在使用暴力上卻十足地遊刃有餘。

這種自私,令人不寒而慄。

電影在米利亞姆和朱麗安獲救後便戛然而止,留給了觀眾無限想像空間。說來你們也許不信,這部《監護風雲》居然是導演澤維爾·勒格朗的處女作。主線和人物關係其實非常簡單,可導演對氣氛的掌握堪稱控場大師,即便知道他在控場,也依然為每一個懸念繃緊神經。

開場庭審的論調,講真我真以為父親是被冤枉的;判決下來後,父親的原型開始顯露,多疑與狂躁;越往後越確定父親有病,但已入膏肓難以逆轉;尾聲高潮猝不及防,居然真的觸動了怒火的殺意本來是一部家庭監護權糾紛電影,卻拍出了驚悚犯罪逃亡片的效果。相信我前面的漫長鋪墊只為最後的爆發,傾盡所有,無聲勝有聲。

當然最後老青見還是希望所有的小朋友,能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相關焦點

  • 《無愛可訴》我從未對你那樣對別人
    但這次的『無愛可訴』,卻不那麼被影迷們看好,也不算是他最佳發揮的一部。當然,他就算正常發揮也很厲害。他作品裡慣用的手法就是以小見大,即用一個普通的小故事,來隱喻更大的政治和社會問題,這也是各大電影節最喜歡的設定。
  • 《無愛可訴》這部電影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薩金瑟夫這部《無愛可訴》的刀鋒太銳利,即使不用來刺入肌膚,光看著薄薄的刀刃都膽寒。《無愛可訴》將鏡頭聚焦在了一個冰冷壓抑的家庭中,父母雙方都刻意謾罵對方,丟包袱,都不想要一個不是拿愛孕育出來的孩子。這樣的家庭,時時刻刻都浸在憤怒和發洩中。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真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幸,尤其是一個未成年沒有獨立經濟能力的孩子,反抗的唯一手段要麼是離家出走,要麼拿自己的生命報復,要麼就是在這種氛圍中成長,失去愛的能力,存在難以修復的性格缺陷,也許最終他也會走上父母的老路。可怕的就是這種無限的循環,能把人逼死的壓抑。
  • 《無愛可訴》告訴你戰鬥民族背後的懦弱
    《無愛可訴》劇照(文/馬鵬程) 2003年曾憑藉電影《歸鄉》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俄羅斯導演安德烈薩金塞夫,今年攜帶新片《無愛可訴》來到坎城。《無愛可訴》繼承了《歸鄉》對於家庭關係的探討和《利維坦》中對於俄羅斯社會現實的批判。
  • 俄羅斯坎城獲獎電影 | 無愛可訴 中俄雙語字幕(2017)
    ❤  Ваша жизнь, наши спектакли魚子醬,好劇常在昨天在北二外,小魚組織了無愛可訴電影觀影團
  • 衝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無愛可訴》,探討的依然是家與國
    圖片來源:豆瓣《無愛可訴》沿襲了薩金賽夫的創作風格,通過微妙的家庭生活折射宏大的社會症候。這大體是一個關於如何失去「愛」的故事:一對生活在莫斯科的夫婦感情破裂,各自麻木地尋求「新生活」,卻遲遲沒有注意到 12 歲的兒子已悄然失蹤。
  • 評薩金塞夫新作《無愛可訴》:萬物寂寥人心枯索
    評薩金塞夫新作《無愛可訴》:萬物寂寥人心枯索 2017-11-02 15:04:24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無愛可訴》是個不幸的故事:不愛孩子的父母不配幸福
    第90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中,安德烈·薩金塞夫的新片《無愛可訴》最終敗給《普通女人》,但其新片中對社會倫理、人生處境的探討仍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隱藏其中的某些隱喻都為這部緩慢懊「喪」又張弛有度的影片帶來生機,雖然這種別樣的生機會讓人極為不適應。
  • 《無愛可訴》:婚姻不是愛情的圍城!
    婚姻不是愛情的最後歸宿,步入婚姻的圍城之後,你會發現更多現實性的問題讓你逃無可逃,訴無可訴。《無愛可訴》是一部劇情片,一對夫妻因為雙方都有了新情人,孩子則成了他們走向新生活的負累。這是許多現實婚姻中會面臨的問題,值得觀眾反思。
  • 《無愛可訴》電影賞析:生活最怕的就是活的絕望,沒有愛可以訴說
    影片《無愛可訴》講述了一個「愛意缺失」的世界。片中的三口之家分崩離析,父親出軌,將一個年輕的女孩肚子搞大;同樣的,母親也另尋新歡,和一個大自己十幾歲的男人享受著第二春;只有兒子是孤單的,雖然和母親住在一起,卻要承受母親的怨氣,而父親,卻對自己不管不顧。
  • 無愛可訴,父母的私生活越放縱,越反襯孩子阿廖沙喪生結局的悲慘
    這部電影鮮明的風格化語言講述了一個十分悲慘的故事,整體色彩偏藍的處理和極其規整的攝影風格,憂傷沉重的大提琴音符,電影語言的極致風格化運用,使影片始終沉浸在一種悲傷的情緒中,影片直接開始進入極致的家庭氣氛,女主角關上廁所門後,角落孩子哭泣的畫面,被忽視的像散不去的濁氣讓我們壓抑著內心的吶喊,交鋒戰場仍然繼續著
  • 歐洲電影獎公布首批獲獎名單 《無愛可訴》摘兩獎
    歐洲電影獎公布首批獲獎名單 《無愛可訴》摘兩獎 時間:2017.11.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結冰 分享到:
  • 《無愛可訴》|俄羅斯可能拍出了今年最喪的電影
    《無愛可訴》從電影類型到內容簡介,怎麼看都是一部娘們唧唧的愛情片,但是看看導演是誰吧,安德烈·薩金塞夫。他上一部讓南哥記憶猶新的電影是《利維坦》,在這裡有必要先說叨兩句。在神話傳說中提到,利維坦是一隻巨大的怪獸,它十分巨大,凡是遊動在水中都會發生逆流,身體外面包括著堅硬的殼,長著尖銳的牙齒,而利維坦的性格殘暴無情,十分嗜殺。這樣一個可怖的怪物,在電影中被安德烈·薩金塞夫用來指代當權者。
  • 電影《無愛可訴》:小男孩離家出走遇害,父母親卻對此不聞不問
    《無愛可訴》是一部沉重的悲情電影,描述了父母關係破裂,小男孩離家出走遇害,父母親卻對此不聞不問的故事。對一個說故事的人而言,所有事件在著手前,都已經發生完了。因此,故事本質是對時間的調動,透過不同方式將巨大、模糊的過去,提取至觀眾眼前。
  • 身為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夾縫中求生存,很無奈的擁有4個噩夢
    身為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夾縫中求生存,很無奈的擁有4個噩夢 如果問戰國七雄中,哪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最為尷尬,我想很多人都會毫無異議的回答,韓國。
  • 坎城主競賽電影《無愛可訴》將進入中國
    最引人矚目的便是《利維坦》導演安德烈·薩金塞夫的新作《無愛可訴》、《少年維特》導演雅克·杜瓦隆的新作《羅丹》、《藝術家》導­­演麥可·哈扎納維希烏斯的新作《敬畏》,以上3部再加上女導演琳恩·拉姆塞的《你從未在此》和俄羅斯名導謝爾蓋·洛茲尼薩新作《溫柔女子》,這5部影片均入圍了坎城主競賽單元,將共同角逐金棕櫚大獎;法國導演德斯普裡欽的新作《伊斯梅爾的幽魂》又是本屆開幕影片,此外,影片《狹隘》入圍「一種關注
  • 《小偷家族》夾縫中求生存的六個人,真情難以掩飾
    導演以底層家庭為背景,以敘事的方式展示了一群夾縫求生存的人,在原有家庭裡的不幸,陰錯陽差地走到了一起,構建了一個假想式溫暖的家庭,折射出了現實社會中人們的生活百態。據說這個劇本,導演是通過報紙上的一條社會新聞改編而成的,影片詳細展現了小偷家族互相取暖和原生家庭支離破碎的原因,通過現實和理想的對比,來表達了一種無奈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探索。
  • 微影時代坎城購入《無愛可訴》等九部參賽電影
    微影時代坎城購入《無愛可訴》等九部參賽電影 最引人矚目的便是《利維坦》導演安德烈·薩金塞夫的新作《無愛可訴》、《少年維特》導演雅克·杜瓦隆的新作《羅丹》、《藝術家》導­­演麥可·哈扎納維希烏斯的新作《敬畏》,以上3部再加上女導演琳恩·拉姆塞的《你從未在此》和俄羅斯名導謝爾蓋·洛茲尼薩新作《溫柔女子》,這5部影片均入圍了坎城主競賽單元,將共同角逐金棕櫚大獎;法國導演德斯普裡欽的新作《伊斯梅爾的幽魂》又是本屆開幕影片,此外,影片《狹隘》入圍「一種關注
  • 《姐學》成果驗收,在夾縫中求生存,周震南是否要步楊洋後塵
    網絡討論中凡是涉及到明星小團隊,尷尬綜藝,總會提到《花兒與少年》。 2G網速的周震南顯然也知道這個來由,還專門準備了厚厚一本《姐學》提前預習各位姐姐的愛好習慣,希望得到姐姐們的友好對待。在首期節目開頭處,周震南跟徐崢說到楊洋去完《花兒與少年》後三年都沒接過綜藝。徐崢表情複雜地回答道「傷到了」。
  • 成毅因避嫌掉粉:夾縫中求生存是演員脫離角色後的必備技能
    但是生活中他是成毅,他要服從與考慮的事情也許更多。我們既然無法知曉,那麼也就自我抽離吧。如果以後看到他演的其他劇,喜歡就看,不喜歡就換。畢竟他不是唯一的選擇。女粉是需要暖的,或許你生活中很酷,但是特定的環境中,你就是你扮演的角色。糖我可以自己吃,但是需要劇中的你撒,你不喂,我當然可以不買帳,畢竟我粉的劇,粉的是劇中的人設。
  • 《無愛可訴》:父母離婚拋棄孩子,孩子失蹤身亡,畸形婚姻的傷害
    哈嘍,大家好,我是餛飩,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個孩子失蹤也無法挽回父母婚姻的故事,劇情出自電影《無愛可訴》。阿廖沙的父母要離婚了,放學之後,阿廖莎先到小樹林逛逛,反正回家估計也沒人在。沒人在也算是好的,要是父母在,整個家都成了戰場。阿廖莎的父母要離婚,他們要處理兩件事,一是買的房子要分財產,二是處理孩子阿廖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