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威爾丨油畫手法書寫的另類音樂《西班牙狂想曲》

2021-02-19 南京保利大劇院

法國作曲家拉威爾於1907年用油畫的手法為我們展現了一部傑作《西班牙狂想曲》,原創為雙鋼琴曲,後改為管弦樂曲,《西班牙狂想曲》是拉威爾第一部成功的管弦樂作品,也是他作品中唯一一部專為管弦樂團構思,而不是在一定程度上為潛伏在作曲家腦海中的某種朦朧的、為成形的計劃構思作品。該作品於1908年3月15號在巴黎首演。


許多聽眾認為這部作品是無與倫比的,它以如畫般的手法描繪出濃鬱的西班牙氣氛和西班牙的精神。西班牙作曲大師法雅對這部作品的評價最為中肯:

"這首狂想曲讓人吃驚的是通過運用我們西班牙'流行'音樂的調式和裝飾音型,它所表現出來的純粹的西班牙特性絲毫沒有被作曲家的自身風格所改變。"

在作曲家精心創作出的奇妙的管弦樂作品之前,拉威爾習慣性為他所鍾愛的鋼琴創作每一籤約作品。而這部管弦樂作品卻是個例外,其中的哈巴涅拉源自於他1895年創作的一首鋼琴作品。

《西班牙狂想曲》共有四個樂段,分別為:《夜的前奏曲》《馬拉加舞曲》《哈巴涅拉舞曲》《集市》

"夜的前奏曲"以朦朧的霧靄和若隱若現的弦樂下行音型的吟詠開場,最後在漸弱的溫柔的單簧管獨奏中結束。突然整個管弦樂隊強力的爆發衝破了雲霧。最為與眾不同的是管弦樂隊先與單簧管、後與大管風趣的二重奏。這一段主要是用於製造氛圍,它的力度輕柔、色彩朦朧、氣氛感傷。

「馬拉加舞曲」源於西班牙的馬拉加,曾被許多西班牙作曲家在作品中使用,拉威爾選用該舞曲體裁卻一改通常所用的3/8節拍,而是採用了3/4節拍,由此使得舞曲顯得更加自由。該曲子以弦樂低沉的撥奏和木管樂器低聲的席捲而過的音型開場,預示了不祥的徵兆。嘹亮的小號像一個鬥牛士一樣伴著強烈的節奏緊張地闖入,而後又回到了由英國管的獨自吹出的引起回憶的曲調。

「哈巴涅拉舞曲」的旋律來源自拉威爾童年時母親經常對他唱的,她過去在馬德裡舞會上聽到的一首歌曲。開場,高音域的木管樂器和弦樂器唱出了經典的哈巴涅拉風格。這個樂章的調式使整個的氣氛寧靜而舒緩。讓人感受到在地中海陽光下緩慢而踏實的感覺。

談到西班牙音樂,我們就會想到節奏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即使宮廷音樂也是如此。「集市」不僅是拉威爾最長的一個樂章,而且因為與宗教節日的慶祝活動和狂歡節這類風俗習慣連在一起,它也就成了最歡樂的音樂。

「集市」中,每一個小節的節拍與速度都表現出節奏是至高的。只有在中間插入的慢樂段,作曲家才得以表現他旋律性的手法,再次在蹣跚的節奏下由英國管和單簧管營造出陰鬱的氣氛。我們可以感覺到地中海北岸寒冷的西北風以不受約束的活力漸漸地變得溫暖了。華美的弦樂、打擊樂、強有力的銅管、響板和節奏熱情精力充沛的集成曲布滿了畫面。

現這首百年經典,即將在6月16日登上南京保利大劇院的舞臺,讓我們攜手倫敦交響樂團,感受這一曲音樂油畫!

保利·2018歐美交響音樂季

倫敦交響樂團音樂會

時間:2018年6月16日(周六)19:30

地點:南京保利大劇院·大劇場

票價:

180/280/480/680/880/1080/1280/1680/1880元

補貼價:90/140/240/430/630/830/1030/1430/1630元

提示:本場演出謝絕1.2米以下兒童入場

 南京市文化消費政府補貼劇目 

所有購票觀眾均可享受50%政府補貼,單張票最高可減250元。

拉威爾:西班牙狂想曲

Ravel: Rhapsodie espagnole

貝多芬: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 Op.37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3 in C minor, Op.37

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具體曲目及順序以演出當晚為準

指揮

賈南德雷亞•諾塞達Gianandrea Noseda

現年53歲,被公認為同代指揮家中的翹楚之一。2016年1月,他被任命為美國的國家交響樂團第七任音樂總監,並以2017-18音樂季開始他為期四年的任期。他自2007年起一直擔任義大利都靈皇家歌劇院音樂總監一職,在歌劇院的劇目、巡演、節目錄製及電影製作等方面與時俱進,在國際上頗受稱讚。過去的十年間,他高瞻遠矚,其宏大的環球巡演成功地使歌劇院穩穩躋身國際歌劇舞臺的一流團體之列,也使得該劇院成為義大利首屈一指的文化大使。

此外,諾塞達還兼任倫敦交響樂團及以色列愛樂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西班牙卡達克斯室內樂團的首席指揮以及義大利斯切薩音樂節的藝術總監。

為表彰他對義大利文藝事業作出的貢獻,義大利官方授予諾塞達這位米蘭人共和國騎士勳章。2015年,諾塞達被《音樂美國》雜誌評選為年度指揮家。此外,他還獲得「2016國際歌劇大獎」所授予的「年度指揮家」稱號。2016年12月,他有幸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指揮諾貝爾獎的頒獎音樂會。

作為當今國際樂壇評價最高、最受敬仰的鋼琴家之一,葉菲姆•布朗夫曼布朗夫曼曾就讀於茱莉亞音樂學院、萬寶路音樂學院和柯蒂斯音樂學院,師從魯道夫•費爾庫斯尼、萊昂•弗萊舍和魯道夫•塞爾金等。2015年,曼哈頓音樂學院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經常登臺各大音樂節,與諸多交響樂團及指揮家合作,並舉辦系列獨奏音樂會。布朗夫曼高超的演奏技巧、音樂力量及超凡的藝術表現力一直廣受媒體及聽眾的讚譽。

1991年,布朗夫曼榮獲艾弗裡•費雪大獎,該獎項也是美國器樂演奏家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之一。2010年,美國西北大學因布朗夫曼出色的鋼琴演奏授予他讓•金貝爾•雷恩大獎

布朗夫曼錄製的獨奏、室內樂及交響樂作品盛享美譽,曾六次獲葛萊美獎提名,並於1997年憑著與埃薩-佩卡•薩洛寧及洛杉磯愛樂樂團合作錄製的三首巴託克鋼琴協奏曲獲葛萊美獎。布朗夫曼豐富的錄音包括與鋼琴家艾曼紐爾•艾克斯合作的拉赫瑪尼諾夫及勃拉姆斯的雙鋼琴作品、與以色列愛樂樂團及指揮祖賓•梅塔合作的普羅科菲耶夫鋼琴協奏曲全集、與祖克曼室內樂團合作的舒伯特/莫扎特作品錄音以及迪士尼影片《幻想曲2000》的電影原聲碟。

 誠邀商務合作夥伴 

企業贊助或包場、演出票團購、會員服務

025-58839008/15205198895 | 貢主管

租場洽談、演出節目洽談、媒體合作推廣、活動策劃

025-86578366/18151632205 | 於經理

劇院官網:

www.njbldjy.com 

購票熱線:

025-58839008

營業時間:

9:00 — 19:00

劇院地址:

南京市建鄴區鄴城路6號

青奧村向東200米,毗鄰"南京眼"

相關焦點

  • 拉威爾創作成熟的代表丨鋼琴作品《小奏鳴曲》研析
    拉威爾是十九世紀中葉「印象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小奏鳴曲》是拉威爾在1905年創作完成的早期作品,該曲結合了古典與現代雙重風格,本文通過拉威爾《小奏鳴曲》的音樂特徵與美學思考的介紹,對拉式創作的印象主義風格進行探討。
  • 拉威爾如何用鋼琴表現「滄浪之水」丨論《水之嬉戲》創作特徵及演奏風格
    李赫特演奏《水之嬉戲》鋼琴曲《水之嬉戲》是20世紀偉大作曲家拉威爾的標誌性作品之一,奠定了他在印象派作曲家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此曲標誌著拉威爾個性化風格完全成熟,精雕細琢是拉威爾音樂的顯著特點,在鋼琴音樂作品中得到充分體現
  • 【今日大師】拉威爾
    在班上結識了與他同歲的西班牙學生瑞卡多·維涅, 他深深羨慕維涅卓越的鋼琴演奏技巧,曾狂熱地苦練以求趕上,但由於常常被懶散的情緒支配,這種興之所至的熱情未能得到預期的效果。自此維涅成了他的終身好友,總是熱情地演奏他的新作。這時,拉威爾對作曲十分熱心,最早寫達的兩首鋼琴曲《古風小步舞曲》、《百聞的景色》中的第一曲《哈巴涅拉》(1895),已經顯示出他的個性。
  • 拉威爾《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
    生於法國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區小城西布勒,1937年在巴黎逝世時,已經是法國樂壇中與克勞德·德彪西齊名的印象樂派作曲家。 他的音樂以纖細、豐富的情感和尖銳著稱,同時也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的主要作曲家之一。他的鋼琴樂曲、室內樂以及管弦樂在音樂史上不容忽視。今日是其逝世 81 周年。  拉威爾描述這首作品為「呼喚小公主靈魂的帕凡舞曲,也許在以前,她曾隨著音樂在西班牙的庭落下舞蹈」。
  • 致敬帕格尼尼丨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鋼琴演奏分析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鋼琴演奏分析    導讀:拉赫瑪尼諾夫是俄羅斯著名的鋼琴家、作曲家和指揮家,他的一生在音樂的道路上獲得讓人矚目的成就。拉赫瑪尼諾夫在學生時代就相繼創作了《第一鋼琴協奏曲》、《科雷裡主題鋼琴變奏曲》,展示出極強的藝術天分,隨後又相繼創作《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科列利主題變奏曲》等優秀的音樂作品。
  • 世界鋼琴經典名曲:拉威爾《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
    年輕時的拉威爾,在一次欣賞羅浮宮美術館時,被一位西班牙畫家維拉斯凱斯所畫的年輕公主肖像所深深吸引,遂而引發靈感,寫下了《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  拉威爾描述這首作品為「呼喚小公主靈魂的帕凡舞曲,也許在以前,她曾隨著音樂在西班牙的庭落下舞蹈」。帕凡是16世紀初歐洲的宮廷舞蹈音樂。源於西班牙(一說義大利)。因其舞步莊重,如孔雀狀,故又名為「孔雀舞」。
  •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指南丨演奏得最多的兩首解讀
    狂想曲就是李斯特表現出來的一種寫法很自由的作品,它取用民族音樂作為素材,以自由的手法將幻想曲或舞曲等形式融入一首作品中。李斯特少年時期曾居住在匈牙利農村,在那裡他熟悉許多匈牙利民族的旋律。長大後,在巡迴演出的中途,常夜晚獨自進入吉卜賽人的營地,欣賞他們的演奏和歌舞,然後記錄他們的音樂,加以歸納整理。這些紮根在李斯特腦海中的音調就成了19首《匈牙利狂想曲》的素材。
  • 李斯特及其《匈牙利狂想曲》
    》導讀:文章通過對李斯特生平及其《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第六號的音樂特點、創作風格的分析,展現李斯特作品的民族性及民族精神。狂想曲就是李斯特表現出來的一種寫法很自由的作品,它取用民族音樂作為素材,以自由的手法將幻想曲或舞曲等形式融入一首作品中。李斯特少年時期曾居住在匈牙利農村,在那裡他熟悉許多匈牙利民族的旋律。長大後,在巡迴演出的中途,常夜晚獨自進入吉卜賽人的營地,欣賞他們的演奏和歌舞,然後記錄他們的音樂,加以歸納整理。這些紮根在李斯特腦海中的音調就成了19首《匈牙利狂想曲》的素材。
  • 《波西米亞狂想曲》波西米亞狂想曲
    《波西米亞狂想曲》的特別之處,在於表現天才歌手輝煌成就的同時,細膩地敘說了這位「齙牙叔」音樂之外的「另類人生」。影片沒有如眾多充滿「正能量」的傳記片一樣,用春秋筆法「為長者諱, 為逝者諱, 為尊者諱」,編織一個激蕩人心的「勵志」故事——講述「傳主」逆勢而上,通過拼搏奮鬥戰勝時乖命蹇,戰勝先天缺陷和人性弱點,最終「王者歸來」,或「成聖作祖」,進階為人生贏家。
  • 無敵手速演奏李斯特--《西班牙狂想曲》看完也瘋了~
    《西班牙狂想曲》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鋼琴大師李斯特於1867年創作的鋼琴曲,附標題是
  • 拉威爾《波萊羅》
    隨著音樂的逐漸熱烈,舞蹈也越來越歡快奔放,迷住了在場的人們。他們開始隨著音樂打著節拍助興,並情不自禁地與少女一起歡舞,最後在狂歡的氣氛中結束。【指揮:切利比達克】拉威爾在該作品中採用了非常獨特的手法:全曲在一個固定的節奏背景上,由兩個主題及其不斷的交替反覆組成。節奏充滿活力,貫穿全曲始終。
  • 【音樂百科】拉威爾今生情未了?法國電影史上的兩次最佳配樂
    《今生情未了》刻劃了三人關係的微妙與掙扎,所用的主題音樂,全部是拉威爾的室內樂作品,包括了a小調鋼琴三重奏、為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奏鳴曲、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等。當卡蜜心懸史蒂芬後,史蒂芬去錄音室探班時,卡米拉奏的卻是小提琴與鋼琴的奏鳴曲。拉威爾的a小調鋼琴三重奏仍為貫穿全曲之主軸,片中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時而唱和,時而對答,有時針鋒相對,有時卻是喃喃獨白,集這些特點的三重奏並不多,拉威爾的此部作品可是恰如其分,不知情者可能會以為是為電影量身定製的呢!情場如戰場
  • 慕尼黑愛樂樂團演奏拉威爾波麗露
    《波麗露》(Boléro)是法國作曲家莫裡斯·拉威爾最後的一部舞曲作品,創作於1928年。《波麗露》是拉威爾舞蹈音樂方面的一部最優秀的作品,同時又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音樂的一部傑作。《波麗露》是拉威爾受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委託而作。民間舞蹈風格的旋律是這部作品的基礎。《波麗露》原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三四拍子、稍快的速度、以響板擊打節奏來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間部和再現部構成。但拉威爾所作的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麗露》的標題,實際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
  •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技巧淺論
    阿格裡奇演奏《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技巧淺論他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有鋼琴曲,合唱曲,交響樂,宗教音樂,首創出「交響詩」體裁,促進了歐洲音樂的發展。 李斯特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將匈牙利民族民間音樂集中、改編、提煉、升華,向世界展現了匈牙利民族悠久古老而光榮的歷史。作品中處處都表現出熱情洋溢的匈牙利人民所具有的抒情性和反抗性。《匈牙利狂想曲》中的吉普賽音樂是其構成的重要元素之一。
  • 他是「提琴界的薩拉薩特」丨從大提琴說到波佩爾的狂想曲
    Popper, Dance of the Elves從大提琴說到波佩爾的狂想曲說來有趣,波佩爾以前大提琴的曲子並不多,許多大提琴家必須改編小提琴曲給自己演奏,而現在的情況卻恰恰相反了。完成於1894年的這首《D大調匈牙利狂想曲》,由7首小巧的舞曲穿插而成,旋律中帶著濃重的東歐民族色彩,是波佩爾的代表之作。波佩爾的匈牙利狂想曲彩彩之處,是在曲子結尾的部分,挪用了李斯特在《第6號匈牙利狂想曲》中使用過的吉普賽旋律來創造高潮。這大概是為了向心儀的樂界前輩致意吧。
  • 淺析李斯特第七首匈牙利狂想曲的民族化音樂風格
    淺析李斯特第七首匈牙利狂想曲的民族化音樂風格 侯 佳 (宜賓學院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四川 宜賓 644007) 摘 要:弗朗茨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具有強烈的匈牙利民族特色,飽含著作曲家強烈的愛國情懷
  • 聖誕狂想曲丨終章:終於見到你了,希兒
    冬活往期攻略:聖誕狂想曲丨代幣獲取指南:布洛妮婭皮膚4天肝到!聖誕狂想曲丨冬活最速主線路線、全支線寶箱獲取攻略聖誕狂想曲丨瘋狂茶會區域最速主線、全支線寶箱攻略王后花園丨終於找到濃姬的解藥酒,隱藏地圖眼淚池塘開啟!
  • 《藍色狂想曲》與美國爵士音樂丨格什溫與格羅菲的合作故事
    》 格什溫、格羅菲——《藍色狂想曲》與美國爵士音樂 他如何創出一首藍色的鋼琴狂想曲?    在喬治·格什溫的代表作《藍色狂想曲》裡,可以找到美國爵士音樂和感傷音樂在節奏上、旋律上和和聲上最好的擴展運用。格什溫夢想著把建立在爵士樂上的感傷歌曲帶進美國音樂廳裡來。
  • 熱門丨各音樂時期古典音樂榜單!收藏起來慢慢聽~
    第一鋼琴協奏曲 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第三鋼琴協奏曲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交響詩《芬蘭頌》 交響詩《圖奧涅拉的天鵝》埃涅斯庫 第一羅馬尼亞狂想曲>三首交響素描《大海》拉威爾 西班牙狂想曲 夏布裡埃 西班牙狂想曲柴科夫斯基 如歌的行板裡姆斯基-科薩科夫 野蜂飛舞哈恰圖良 馬刀舞鋼琴獨奏貝多芬
  • 「雲」聚港澳 ⑦丨鬼馬音樂狂想曲之《麻辣教師》
    鬼馬音樂狂想曲之《麻辣教師》是源於澳門鋼琴協會2013年起舉辦的鬼馬音樂狂想曲系列,多年來反映熱烈,得到澳門各大報章媒體高度讚許。鬼馬音樂狂想曲是新穎及跨界的藝術,目的是用「輕鬆」、「活潑」和「幽默」的形式推廣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