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父如子:當親情遇上血緣關係,是選擇日久生情還是血濃於水?

2021-01-08 閒雲成雨

對於中國人來講,在傳統意義上,傳宗接代是一個家庭的延續,是一個家庭必經的一個過程,更是一個未來。中國人重情,對於血濃於水的親情來講是任何都不可取代的。

對於一個家庭來講,夫妻間最強的羈絆就是孩子,因為這是兩個人共同孕育的一個新生命,有著兩個人共同的基因,孩子也是兩人生命的延續。

「六年以來朝夕相伴的可愛兒子竟然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而這一切開始於當年在醫院陰差陽錯的誤抱。」今日給大家推薦這部《如父如子》。也許有人看到上面一句簡介就會覺得這個聽著好狗血,抱錯孩子這種橋段會出現在家庭苦情戲裡面,然而同樣的情節,這電影《如父如子》中所表達的主題是截然不同的。

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與朝夕相處的養育之情,兩者之間如何選擇。這是圍繞電影的一個核心問題。兩個家庭,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環境,觀念的不同也造成的是否交換孩子和如何交換孩子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影片中,野野宮一家中產階級,家庭富裕,丈夫良多一心在工作上,對兒子也是嚴格要求,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要求兒子慶多。對於慶多來說父親是嚴肅的,令人膽怯的,但是也是很愛父親的。父子間缺乏交流和感情的培養,父親對於兒子來說更多的是敬畏。而另一個家庭,齋木一家則經營著一個很小的店鋪,雖然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但是丈夫齋木雄個性隨意,經常與孩子玩成一團。父親的隨性,母親的隨和,使這個一家6口貧困的家庭變得溫暖而快樂。因為醫院的一個抱錯孩子的通知,將兩個家庭的生活開始錯綜交叉在一起。

隨著劇情的推進,在兩個家庭的生活中,相較齋木家貧窮而又溫馨的生活,野野宮一家就顯得尤為的冷漠,兩家也形成強烈對比。當野野宮良多得知兒子並非是自己親生兒子時,內心越加壓抑,認為兒子慶多不優秀的原因是因為並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所以不能像自己一樣做到優秀。於是他期待自己的親生兒子,那個流著相同血脈的兒子。

關於抱錯孩子這件事上了法庭,當護士說出其抱錯的根本原因,是護士的惡意調換所導致。這個護士當年遇到了與非親生兒子的相處問題,因為內心壓抑,又心生妒忌,做出了換子行為。這種行為令兩個家庭都陷入困境。即使這樣,還是得找到處理方法。兩家人開始漸漸互換,野野宮慶多到齋木家,齋木琉晴到野野宮家。開始因為小住,兩個孩子可以接受。到了真正互換之後,良多發現自己的親生兒子並不能接納他,甚至無法和琉晴正常的相處,更無法用以前對待慶多的方式去要求他,教育他。而琉晴想念齋木家,自己悄悄離開回家。

在找回琉晴時,慶多發現,自己的爸爸居然連提都未提起他,獨自躲起來傷心,然而是因為良多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孩子。隨著故事的發展,護士為了表達自己的歉意給良多送去賠償金,但當良多還給護士賠償金時,護士的繼子出來維護。這一幕讓良多明白了母親告訴他的,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也可以靠時間的相處成為至親。良多開始轉變,陪伴琉晴,去了解孩子,完成父親這項別人無法代替的「工作」。最後良多用自己的真心也喚回兒子慶多。

整個影片著力於親情的渲染,電影鏡頭總是在緩慢的平移,好似在安靜的訴說著這樣一個小故事,講述著良多在做「父親」這項工作中的成長。在親情與血緣的這個問題時,也有著關於人性的討論。

如果此事發生在你身上,你會如何選擇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相關焦點

  • 《如父如子》:血緣關係和父子親情,該怎樣抉擇?
    《如父如子》這部電影是導演是枝裕和根據其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主要講述了兩個原本美好的日本家庭突然得知他們孩子在醫院出生時因醫院失誤導致抱錯而陷入家庭倫理困境的故事。六年來朝夕相處的孩子竟然不是自己的親生孩子,血緣關係和父子親情兩者該如何抉擇?經過三方商量,偏向於選擇血緣關係的良多同意通過讓兩個孩子交換留宿的方式來換回彼此的親生孩子。但是久處之時、分離之後,良多發現了自己的內心,也發現了孩子的內心。故事最後,良多遵循了自己的內心,因為經年累月積累的父子親情早已超越了血緣的羈絆。
  • 《如父如子》:何時為父,如何為子?
    用了一下午時間,一口氣讀完了《如父如子》,是枝裕和一貫的風格,平靜之下,波瀾四起,字裡行間中或細膩柔軟,或平淡瑣碎,或暗潮洶湧,或支離破碎,卻又自然流溢令人動容的溫情,或許是初為人父的共鳴吧,直抵內心,久久迴響。與懷胎十月而天然適應母親角色不同的是,父親這一角色似乎總要經歷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才會有切實的身份認同的轉變。主人公良多如此,你我亦然。
  • 《如父如子》:一個俗套的故事,隱喻著親情中時間與血緣深刻含義
    電影《如父如子》是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電影獲得66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提名,並獲得電影節評審團獎,豆瓣評分8.6分。是枝裕和對於家庭溫情的刻畫可謂精妙絕倫,而這部《如父如子》把他的一貫家庭溫情描述,展現的淋漓盡致。
  • 血緣關係與養育之情,兩者之間如何選擇—電影《如父如子》
    這個乍看起來相當狗血的故事,來自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如父如子》。血緣關係與朝夕相處的養育之情,兩者之間如何選擇,這是圍繞電影的一個核心問題。影片中,野野宮一家生活富裕,丈夫良多一心在工作上,對兒子也是嚴格要求,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要求兒子慶多。對於慶多來說父親是嚴肅的,令人膽怯的。父子間缺乏交流和感情的培養,父親對於兒子來說更多的是敬畏。
  • 《如父如子》: 血緣關係or情感羈絆,我們該如何抉擇
    《如父如子》是導演是枝裕和在2013年的一部作品,關乎一位父親的成長,是在是枝裕和風格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部。在親子關係中,是從怎樣的一刻起,一位父親能夠真正撐起&34;的稱號呢?是枝裕和在《如父如子》中用電影本身告訴我們:到底如何才能做好一個好爸爸。
  • 電影《如父如子》探討的倫理話題:生育之情與養育之恩該如何取捨
    血緣和親情是維繫完整家庭的紐帶,這種親情關係任何人都改變不了。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朝夕相處的父與子或者母與女不存在血緣關係,與之相關的兩個家庭該如何面對,2013年9月28日在日本上映的電影《如父如子》探討的就是這個倫理話題。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從記者奧野修司創作的報告文學所述的多起嬰兒錯抱事件中尋找創作靈感,用溫柔安靜的創作手法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溫暖人心的故事。荒誕的換子遊戲,卻能窺見社會的種種人情世故。
  • 《如父如子》:淺談對於血緣關係與收養關係的思考,該如何抉擇?
    而對於一些孩子來說,最困難的不是自己是否被拋棄,還是自己和什麼樣的父母居住,而是自己在養父母和親生父母都健在的情況下作何選擇。電影《如父如子》男主角是一位高收入人員,有著高的學歷,豐富的人生閱歷以及體面的工作還有不俗的外表,性格穩重友善,對於自己的兒子十分關愛,除此之外還有一位美麗的妻子。看似這個家庭,美好得不能再美好了。
  • 豆瓣8.6《如父如子》:兩段親情的艱難抉擇,三重觀念的激烈碰撞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的兒子並不是你的兒子,你會作何選擇?是枝裕和的電影《如父如子》講述的便是兩個「抱錯了」孩子的家庭面對這一難題時的經歷與選擇。福山雅治飾演的野野宮良多是一家大型建築公司的項目負責人,他與妻子綠和兒子慶多生活在東京一處高檔住宅裡,「家裡就像賓館一樣」。
  • 《如父如子》:先為人子,再為人父
    小說《如父如子》用一個戲劇化的故事,給了我這個答案:先為人子,再為人父母。《如父如子》的主人公良多是一個職場精英,他有一個溫柔的妻子和一個乖巧的兒子。可是一通來自兒子出生醫院的電話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平靜——良多的兒子和雄大的兒子竟然抱錯了!隨後,良多一直在血緣和朝夕相處的親情中搖擺不定,痛苦不堪。最後他終於意識到,日夜沉澱下來的父子親情,早就超越了血緣的羈絆。
  • 電影《如父如子》的故事,說明長久的陪伴勝過真切血緣
    2013年上映的一部日本電影《如父如子》就講述了這樣一個劇情,他並不是單純講述這個故事,而是深入故事的背後揭示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孩子對家長的感情,如父如子這個標題就說明了這一層的含義。
  • 《如父如子》:親情能否抵得上長久的陪伴,考驗父親的決心和智慧
    是枝裕和是日本大師級導演,電影與小津安二郎一樣聚焦於家庭瑣事,是枝裕和很善於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親情和友情是他電影中最常出現的主題,《如父如子》就是這樣一部感情色彩濃烈的作品。丟失孩子在世界上多有發生,有時候是因為貧窮,有時候是因為意外,《如父如子》便是因為醫院護士的「不小心」導致兩個家庭錯抱了對方的孩子,這並不是有意為之,卻對兩個家庭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究竟親情能否抵得上長久的陪伴,考驗著父親的決心和智慧,也決定兩個家庭將以何種方式面對人生
  • 豆瓣8.6《如父如子》:兩段親情的艱難抉擇,三重觀念的激烈碰撞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的兒子並不是你的兒子,你會作何選擇?是枝裕和的電影《如父如子》講述的便是兩個「抱錯了」孩子的家庭面對這一難題時的經歷與選擇。福山雅治飾演的野野宮良多是一家大型建築公司的項目負責人,他與妻子綠和兒子慶多生活在東京一處高檔住宅裡,「家裡就像賓館一樣」。
  • 娓娓道來的真實生活——《如父如子》
    最近看了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先看了小說,又補了電影。是枝裕和的作品,是一種娓娓道來又觸動人心的感覺,是被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溫情底下那道暗湧擊中內心的感覺。《如父如子》,初見這個名字,我只能淺薄的直譯,「既像父親又像兒子」?暗自猜想應該講述的是某位父親成長的故事吧。
  • 《如父如母》不如《如父如子》,豆瓣評分差太遠,細微之處見真情
    兩部家庭劇從標題到劇情都幾乎一樣,最後的評分卻不在一個檔次,巴西劇情電影《如父如母》兩代人之間恆久的愛恨交織,所有人都擺脫不了父母的影響,越是想逃開越是否認越是不停被裹挾著走上老一輩曾走過的路。日本家庭劇情電影《如父如子》,一部教你如何為人父親的電影。
  • 豆瓣評分8.9《如父如子》:多陪伴,少點遺憾
    還是……突然想到一個好主意,那是什麼呢?01《如父如子》一書給你答案!這是一本日本文學小說,也是一本關於親情的書籍。這本書豆瓣評分8.9分,1.8萬人讀過,3.4萬人想讀,15743人參與評分,主要講述了父子親情與血緣之間的關係問題。
  • 解析《如父如子》,面對親情和血緣如何抉擇?事業和家庭如何抉擇
    小說《如父如子》的作者是是枝裕和。講述了野野宮良多對父子情的理解轉變。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因發現被抱錯而陷入家庭倫理困境的故事。主人公野野宮良多,是一位名校高材生,人到中年,事業有成,妻賢子孝,是人人羨慕的對象。但是有天醫院打來電話,說他們的孩子抱錯了。這讓他一度陷入為難,六年朝夕相處的兒子和自己竟然沒有任何血緣關係,這讓他陷入了從所未有的痛苦抉擇當中。
  • 如父如子,亦父亦子
    他的電影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讓小編形容的話就是「靜水流深」,如紀錄片般的平鋪直敘,內容克制內斂,卻又能帶給你很深的震撼。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是枝裕和在2013年導演的電影《如父如子》,此片當年榮獲第6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一個略微狗血的題材,兩個小孩出生的時候抱錯了!
  • 《如父如子》讀後感
    花了兩天時間讀完《如父如子》,想說幾句。這本書講了日本的一個普通三口之家,在某一天突然得知自己養了六年的兒子不是親生的之後,一系列心理反應和所採取的行動。更重要的一點是,這本書講了一個「父親」成長為「父親」的過程。
  • 《如父如子》親子關係的核心
    《如父如子》。這孩子跟福山雅治演的這個爸爸就完全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按理說就像是大街上隨便一個孩子弄到自己家裡邊兒來了,還對他如此的上心。如果是你遭遇了這個局面,你有什麼感想啊?過去一同走過的這六年親子生活是沒有辦法取代的,早已經不是「血緣」二字就可以說得清楚。可是要對體內留著自己血液的孩子放手,要對那個親生的孩子放手,又覺得無法做到。至於這個電影的結局如何,我不會在這裡對沒看過這部電影的各位做進一步的劇透,有興趣的話你可以自己找來看一下。
  • [獨家影評]《如父如子》:批判物質社會的親情淡漠
    《如父如子》海報《如父如子》在編劇獎上大有作為片名:《如父如子》(日本)導演: 是枝裕和編劇: 是枝裕和主演: 福山雅治/尾野真千子/真木陽子/利利-弗蘭克/風吹淳/國村隼/樹木希林/預測:早在片單出爐時,我們就曾根據評委的喜好進行過猜想,《如父如子》當時就是金棕櫚的熱門之一。因為是枝裕和與幾位評委有良好的關係,加之題材上容易引發主席史匹柏的好感,而最終我們看到,影片質量也令人滿意。另外,如此細膩闡述親情的電影也值得一個編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