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對話純屬YY 如有雷同 深感榮幸
胡侃對象:地球球長
球長:銀河系太陽系地球副科級幹部
提問人:《太陽系日報》通訊員宮宮
宮宮:球長,中國政府提出內循環為主的戰略,外循環大家都懂,搞出口外貿嘛。那內循環是不是就是提振內需啊?
球長:提振內需屬於內循環的一部分,但內循環涵蓋的範圍要遠大於前者。其實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內循環為主。也就是改開這幾十年,外循環做得比較大。如果玩內循環,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玩得過中國。
宮宮:有你說的這麼牛麼?不太信...
球長:中國為何叫中國,一直以來都是我們自己玩為主。由於國土面積大,人口眾多。80%的經濟循環,自己內部就可以。古代絲綢之路的外循環只是個補充而已。到了近代,由於工業革命的原因,建國後被逼無奈階段性的玩外循環了幾十年。
宮宮:為何是被逼啊?
球長:農業社會時代,內循環中國是沒問題的。但進入工業時代後,玩工業產業是需要密集資本投入的。新中國一窮二百,沒本錢沒技術啊。怎麼辦?改革開放打工掙錢啊,掙了錢才有資本砸工業。所以對中國來說,內循環是主技能,外循環才是副技能。西方人不明白這個道理,還以為和中國脫鉤,中國就怕了。
宮宮:那內循環和農村啥關係?
球長:新農村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是基本盤啊。扶貧是為了託底,新農村建設是建池子同時擴大中產階級數量,城市產業升級是搶奪高端製造制高點。低中高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宮宮:你說的新農村建設是建池子,不太懂....
球長:現在房子不讓炒,金融泡沫也不讓炒,隨著城市的產業升級,人工智慧化、5G等。城裡的就業壓力會很大。那這些勞動力、和資金去哪呢?你總得找個地方去發揮他的作用啊。否則大量失業人口,和空轉資金就會帶來麻煩。
於是就可以搞新農村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盤活農村的閒置資產比如宅基地或房子,搭好臺子,不就建了個池子麼。城市裡的閒置資本、人力資源不就可以有用武之地了麼。即解決了城市的問題,還帶動了農村的發展。
宮宮:大概明白了,你說的新農村建設是不是又是蓋房子,修路啥的。
球長:你說的是上一次新農村建設,當然這次也會進行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但更重要的是盤活資產。比如農村有大量的閒置住房和宅基地。設計一種金融工具,將這些農民的資產進行標準化,然後變成股份,以合作社或公司的形式進行經營。農民成了股東+職工,搞生態產業,搞文化旅遊經濟,既可以有工資性收入,還有財產性收入分紅。這樣農村不就又可以培育出一批中產階級麼,他們變成中產階級了,自然消費就要升級,內循環不就搞起來啦。
宮宮:我去,還能這樣玩,這個思路不錯啊,我老家的房子看樣子還有點價值哈
球長:現在有部分地區已經開始試點了,效果還不錯。不過現在依然有一些麻煩需要解決。比如剛才說的金融標準化的問題。你想讓資本投到農村,就必須標準化,不能標準化就沒法定價和交易。你宅基地各式各樣,一個個談交易成本太高了。所以如何將農村廣大的閒置資產進行標準化設計是下一步要做的事。
宮宮:按你這麼說,以後農村也大有可為啦
球長:是的,中國必須也只能走這一步。一二線城市的功能是產業升級玩高端,高端製造不需要那麼多人啊,這些人怎麼辦?你現在讓他們回農村,傻子才回去。但如果你設計一套有搞頭的玩法,不信過幾年你看,大批回鄉的。
宮宮:原來內循環的設計裡,新農村的作用這麼大
球長:今天聊了內循環的基本盤:新農村。下次講內循環裡的城市產業升級和金融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