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必讀 |《標幽賦》原文及白話解

2021-02-07 岐黃學術

新朋友點擊上方藍字「 岐黃學術 」快速關注,歡迎分享!

每天為您推送優質的醫藥學知識




一、出處


《標幽賦》作者竇漢卿是金元時期針灸名家。《普濟方》《針灸大全》《楊敬齋針灸全書》《針灸聚英》《類經圖翼》及《針灸大成》均收錄本賦。


二、原文及白話解


【原文】拯救之法,妙用者針。察歲時於天道,定形氣於予心。春夏瘦而刺淺,秋冬肥而刺深。不窮經絡陰陽,多逢刺禁;既論臟腑虛實,須向經尋。


【白話】救治疾病的方法,針刺有絕妙的效果。醫者要明察天時、自然界的變化,確定病人的形體和氣質分類。在春夏季節和對瘦人應淺刺,在秋冬季節和對肥胖的人應深刺。如果不研宄經絡陰陽的變化,就會發生違反針刺禁忌的不當治療。醫者如要探究患者臟腑的虛實,就必須診察研究經絡學說。


【原文】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陰為始,至厥陰而方終;穴出雲門,抵期門而最後。正經十二,別絡走三百餘支;正側仰伏,氣血有六百餘侯。手足三陽,手走頭而頭走足;手足三陰,足走腹而胸走手。要識迎隨,須明逆順。


【白話】經脈運行起始於中焦,氣血按時辰流注各經,從手太陰肺經開始至足厥陰肝經一圈終而復始;在外部從中府穴開始,止於期門穴。全身有十二正經脈,三百餘絡脈。


經絡在身體的正面側面和上下部分布,氣血有六百餘種穴位變化徵象。手足三陽經的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手足三陰經的足三陰經從足走腹,手三陰經從胸走手。要掌握迎隨補瀉,必須明白經脈流注的順序和方向。


【原文】況夫陰陽,氣血多少為最。厥陰太陽,少氣多血;太陰少陰,少血多氣。而又氣多血少者,少陽之分;氣盛血多者,陽明之位。


【白話】況且了解陰陽經脈氣血的多少最為重要。手足厥陰經、手足太陽經少氣多血;手足太陰經、手足少陰經少血多氣;手足少陽經多氣少血;手足陽明經多氣多血。


【原文】先詳多少之宜,次察應至之氣。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熱而留疾;未至者,據虛實而候氣。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沉浮;氣未至也,如閒處幽堂之深邃。氣速至而速效,氣遲至而不治。


【白話】先了解各經脈氣血多少,其次應詳察針感的變化,針下輕浮、滑虛、慢遲是氣未至,針下覺沉澀緊是氣已至。氣至有針感後,則考慮寒證留針,熱證疾速出針。氣未至,應根據虛實而候氣。


氣至,醫者手下有如魚吞鉤餌的沉而浮動感。氣未至,則手下如閒處幽堂深處沒有感覺。氣速至則速效,氣遲遲不至則沒有針效。


【原文】觀夫九針之法,毫針最微,七星上應,眾穴主持。本形金也,有蠲(juān)邪扶正之道;短長水也,有決凝開滯之機;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進陽補羸(léi)。循機捫而可塞以象土,實應五行而可知。


【白話】運用九針治病的方法,毫針最為微妙,它與天上北鬥七星相應,在人體有眾多穴位相助變化。毫針本身屬金,有祛邪扶正的作用;針的長短變化如水,有疏通瘀滯凝結的作用;進針後針有斜正不同,如樹木枝幹;口中溫針法如火,有助陽補虛的作用;撫循經脈,針畢按塞針孔如土之功。可知應用毫針合於五行。


【原文】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雖細楨於毫髮,同貫多歧。可平五臟之寒熱,能調六腑之虛實。拘攣閉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熱痺痛,開四關而已之。


【白話】雖然毫針只有三寸六分,細如毫髮,但能貫通氣血之通路,巧運神機,其理極奧妙。能調治五臟的寒熱,補瀉六腑的虛實。筋脈拘攣氣血不通者,可以祛邪氣通之,寒熱痺痛者,可以通過開(合谷、太衝)四關而治之。


【原文】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後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氣隨。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白話】凡用針刺治療,應使患者精神集中而後刺人;既刺人,應使患者精神安定,而後施針行氣;精神不集中者,不應針刺,神氣定而後可以針刺和行針施術。


【原文】定腳處,取氣血為主意;下手處,認水木是根基。


【白話】針刺以調氣血為要,下手施術補母瀉子是基本方法。


【原文】天地人三才也,湧泉同璇璣、百會;上中下三部也,大包與天樞、地機。


【白話】百會、湧泉和璇現穴如天地人三才,大包、天樞與地機是上、中、下三部取穴。


【原文】陽蹺、陽維並督帶,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陰蹺、陰維、任、衝脈,去心腹脅肋在裡之疑。


【白話】陽蹺脈、陽維脈及督脈、帶脈屬陽,主治肩背腰腿在表的病症。陰蹺脈、陰維脈、任脈、衝脈屬陰,主治心、腹、脅、肋在裡的病症。


【原文】二陵、二蹺、二交,似續而交五大;兩間、兩商、兩井,相依而別兩支。


【白話】陽陵泉、陰陵泉、中脈(陽蹺)、照海(陰蹺)、三陰交、陽交六穴經氣遞相交接於兩手兩足並頭部。二間、三間、少商、商陽、天井、肩井六穴相依分布在兩上肢。


【原文】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審自意,次觀肉分。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白話】取穴的方法,必須明了同身寸,根據筋骨肌肉肥瘦長短度量取穴。取穴時根據部位或伸屈肢體或平臥或直立自然安定狀態取之。【原文】在陽部筋骨之側,陷下為真。在陰分郄膕之間,動脈相應。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經用一經而可正。【白話】在陽部筋骨側旁取穴,必取夾骨側指陷中為正確,在陰側筋骨間隙、胭窩部取穴必有動脈應指而為正確。取穴時以周圍五穴相參照而採用一個穴位,則必然端準。取一經經穴,必須用其他二經作比較就可以準確。



【原文】頭部與肩部詳分,督脈與任脈易定。


【白話】頭部與肩部的穴位繁多應詳細分取,督脈任脈直行背腹,按分寸和椎體間隙,容易確定。


【原文】明標與本,論刺深刺淺之經。


【白話】要明確經脈的標和本部,研究刺深與刺淺。


【原文】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貫之徑。豈不聞臟腑病,而求門海俞募之微;經絡滯,而求原別交會之道。更窮四根三結,依標本而刺無不痊;但用八法五門,分主客而針不無效。


【白話】治療疼痛宜取經脈交會穴,診察和治療臟腑的疾病,要仔細捫求期門、章門、京門、氣海、血海和十二背俞穴、十二募穴的微細變化。經絡氣血阻滯應針灸原穴、絡穴以及交會穴。


更進一步掌握了經脈的根結和標本上下關係的理論,按此針刺則治療疾病的範圍就非常廣泛靈活。採用迎隨、呼吸、提插、捻轉、開闔、疾徐等八種針法;在井、滎、輸、經、合五門的特定穴上,以正氣為主,以邪氣為客,辨明邪正,補虛瀉實則針效必然良好。


【原文】八脈始終連八會,本是紀綱;十二經絡十二原,是為樞要。


【白話】奇經八脈通八脈交會穴,是人身經脈的綱要,十二經脈連十二原穴,則是氣血的樞紐。


【原文】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見幽微;一時取一十二經之原,始知要妙。


【白話】氣血行十二正經,一日中一時辰氣旺一經,當此之時按子午流注選取全身六十六個井滎輸原經合穴中的穴位針刺之法,才顯示出針灸的奧妙。按時辰分取十二原穴玄妙深奧。


【原文】原夫補瀉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識本經。


【白話】補瀉的方法,不僅僅在調呼吸,而重要的是手指的捻轉、提插、輕重、淺深的配合。要取速效還須選用本經和與之相表裡的經脈穴位。


【原文】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瀉絡遠針,頭有病而腳上針。


【白話】繆刺絡穴法,即左側有病而取右側相應絡穴;瀉法可採用遠部取穴,頭上有病取足部穴位。上病下取。


【原文】巨刺與繆刺各異,微針與妙刺相通。


【白話】巨刺與繆刺都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巨刺深入於經,繆刺淺刺在絡;兩者不同,但用毫針祛邪的道理是相通的。


【原文】觀部分而知經絡之虛實,視沉浮而辨臟腑之寒溫。


【白話】根據經絡的分布證候可知某經脈的虛實,診察脈象的浮沉遲數,可分辨出某臟腑的寒證或熱證。


【原文】且夫先令針耀,而慮針損;次藏口內,而欲針溫。目無外觀,手如握虎;心無內慕,如待貴人。


【白話】針刺之前要整理好針具,醫者集中思想,精神貫注,如擒虎般沉著、果決;如待貴人一樣莊重、審慎。


【原文】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氣散;右手輕而徐入,不痛之因。


【白話】然後押手(左手)應重按穴位,刺手(右手)輕而徐緩地刺人,這樣可使氣散而不痛。


【原文】空心恐怯,直立側而多暈;背目沉掐,坐臥平而沒(mò)昏。


【白話】患者飢餓之時或恐懼嚴重,無論直立位或側臥位針刺都易發生暈針。押手重掐穴位,不使患者看到進針情況,則坐臥位都不易發生暈針。


【原文】推於十幹十變,知孔穴之開闔;論其五行五臟,察日時之旺衰。


【白話】根據十天幹推論氣氣血流注的變化,由五臟的五行分屬,判斷臟腑疾病的取穴,按時開穴,失其時則為闔。


【原文】伏如橫弩,應若發機。


【白話】針刺如發射弩箭,根據各種情況,適當時機處理,其療效則如箭發應手而中。


【原文】陰交陽別而定血暈,陰蹺陽維而下胎衣。


【白話】三陰交和任脈上的陰交穴還有三焦經原陽池(陽別)可平定婦人血暈。照海、外關有催產下胎衣的功效。


【原文】痺厥偏枯,迎隨俾(bǐ)經絡接續;漏崩帶下,溫補使氣血依歸。


【白話】使用迎隨補瀉的方法,可使經絡氣血運行復常,治療各種痺證和中風後的半身不遂。採用溫針或灸可溫補氣血,固攝氣血而治療崩漏證、帶下證。


【原文】靜以久留,停針待之。


【白話】治療上面各病都要留針較長時間,以待正氣恢復。


【原文】必準者,取照海治喉中之閉塞;端的處,用大鐘治心內之呆痴。


【白話】取照海穴治療喉中閉塞的症狀,用大鐘治療心神失常痴呆。


【原文】大抵疼痛實瀉,癢麻虛補。


【白話】一般疼痛證屬實宜用瀉法,麻癢不仁感多屬虛應用補法。


【原文】體重節痛而輸居,心下痞滿而井主。


【白話】五輸穴中的「輸」穴主治體重節痛,「井」穴主治心下痞滿症。


【原文】心脹咽痛,針太衝而必除;脾冷胃疼,瀉公孫而立愈。


【白話】心脅部脹痛、咽痛可針肝經太衝穴治療。脾陽虛而胃痛,針公孫穴則愈。


【原文】胸滿腹痛刺內關,脅疼肋痛針飛虎(支溝)。


【白話】胸腹脹滿不適,針刺內關;脅肋部疼痛,針刺支溝穴(飛虎)。


【原文】筋攣骨痛而補魂門;體熱勞嗽而瀉魄戶。


【白話】肝病而筋攣骨痛取魂門穴行補法,肺病而體熱虛勞咳嗽針魄戶用瀉法。


【原文】頭風頭痛,刺申脈與金門;眼癢眼痛,瀉光明與地五。


【白話】頭風頭痛可刺申脈穴和金門穴;眼睛癢或痛可瀉光明穴和地五會穴。


【原文】瀉陰郄止盜汗,治小兒骨蒸;刺偏歷利小便,醫大人水蠱。


【白話】針刺心經郄穴陰郄可以清內熱而治療盜汗和小兒骨蒸內熱。刺偏歷有利小便的作用而治療腹水症。


【原文】中風環跳而宜刺,虛損天樞而可取。


【白話】中風半身不遂可取環跳穴針刺,虛損宜補脾胃之陽,故可取胃經的天樞穴治療。


【原文】由是午前卯後,太陰生而疾溫;離左酉南,月朔死而速冷。


【白話】按照時辰順序午前卯後是辰時、巳時,此時尤上半月之月亮,人之氣血由虛轉實,應順其勢而用溫補法。離左酉南是未時、申時,即午後,人之氣血尤下半月之月亮,由實轉虛,這是正常天人相應規律,因此應順其勢而用涼瀉之法。


【原文】循捫彈弩,留吸母而堅長;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噓短。


【白話】用針之後採用循法、捫針孔法、輕彈針法、留針法、呼吸補法、選母穴補法都可以補虛,而重提、疾去針、選子穴、呼吸瀉法都可以瀉實。


【原文】動退空歇,迎奪右而瀉涼;推內(納)進搓,隨濟左而補暖。


【白話】搖針動而速出針,不捫針孔,迎經脈流注順序而刺,捻針向右皆瀉法,可退熱。重插進內,搓針法,隨經脈流注順序而刺,捻針向左都是補法,可以令寒轉暖。


【原文】慎之!大患危疾,色脈不順而莫針;寒熱風陰,饑飽醉勞而切忌。


【白話】要謹慎!凡危重病人,色脈症相逆者要謹慎處理,不可草率進針;大寒、大熱、大風和陰晦的氣候中,過飢、過飽、酒醉、過勞的患者都要注意禁忌審慎用針。


【原文】望不補而晦不瀉,弦不奪而朔不濟。


【白話】每月十五日是月望,不宜用補法;初一日是月晦日,不宜採用瀉法。上弦月是初七、初八日不宜用瀉法,下弦月是廿二日和廿三日都不宜用瀉法。月朔是初一不宜用補法。


【原文】精其心而窮其法,無灸艾而壞其皮;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針而失其位。


【白話】精心地診斷,詳盡地掌握各種灸法,不要無謂地灸壞皮膚損傷肌肉,甚至造成壞病。研究醫理,尋求疾病的原因和部位,以免針刺的穴位不準確精當。


【原文】避灸處而加四肢,四十有九;禁刺處而除六俞,二十有二。


【白話】禁灸處記載有四十九穴;禁刺穴除肺心膈肝脾腎俞外還有二十二個穴位,應謹慎。


【原文】抑又聞高皇抱疾未瘥(chài),李氏刺巨闕而後蘇;太子暴死為厥,越人針維會而復醒。肩井、曲池,甄權刺臂痛而復射;懸鐘、環跳,華佗刺躄(bì)足而立行。秋夫針腰俞而鬼免沉痾(kē);王纂(zuǎn)針交俞而妖精立出。取肝俞與命門,使瞽(gǔ)士視秋毫之末;刺少陽與交別,俾聾夫聽夏蚋之聲。


【白話】古時記載金朝高皇帝重病,李浩醫師刺心之募穴巨闕後復甦。秦越人過虢國,太子患屍厥針刺百會、中極使太子甦醒。甄權治魯州刺史庫狄嵌臂痛,刺肩井和曲池穴後立即能援弓射箭。華佗刺懸鐘和環跳穴使下肢癱瘓、跛足之人立時能行走。南宋的徐秋夫,夜聞鬼求治腰痛,便扎單人針腰俞穴,治好了痼疾。宋王纂針刺治一女被狐所惑的精神病,下針妖精即逃,其女病癒。還有針刺肝俞和睛明穴,使盲者復明,刺少陽經聽會陽池穴,使聾人復聰的各種記載。


【原文】嗟夫!去聖逾遠,此道漸墜。或不得意而散其學,或愆其能而犯禁忌。愚庸智淺,難契於玄言;至道淵深,得之者有幾?偶述斯言,不敢示諸明達者焉,庶幾乎童蒙之心啟。


【白話】啊!距古時針灸醫聖已經很久遠了,針灸學逐漸走下坡路,有的人學習針灸未能得其精髓因而學術低下;有的人(華佗)持其高超的技術傲物性惡而犯禁被殺。愚笨的人平庸,智慧的人又偏於淺薄,難於理解和運用針灸玄妙的理論啊!針灸學理論極為深奧,真正得其真傳的能有幾個人?我上面的這些話對於初學針灸的人有些啟蒙的作用吧,還請賢明高人指正。



· END ·

您的點讚評論轉發,是給我最大的鼓勵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用

請分享、轉發給您的朋友看

亦可給我們留言
謝謝

I 版權聲明

本文來自誦明書院。轉載請註明原出處。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I 投稿郵箱:zk@pmph.com。

【岐黃薦讀】

《緣術入道——開啟古典針灸之門》(譚源生 著)。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針刺五法白話解詳解
    岐伯日振埃者,刺外經,去陽病也;發蒙者,刺腑輸,去腑病也;去爪者,刺關節肢絡也;徹衣者,盡刺諸陽之奇輸也解惑者,盡知調陰陽,補瀉有餘不足,相傾移也。[1]提要本段簡述了刺五節針法。白話解黃帝向岐伯問道我聽說刺法有五節之分,具體內容是怎樣的呢?
  •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一)
  • 《葬經翼》原文及白話註解
    白話註解:《葬經》說:「勢是奔馳而來的,形是聚結藏蓄的。」這說的就是「全氣」。「全氣」之地,山水交會,龍脈結聚入穴,墓葬應當在這裡。又曰:「其來若奔,其止若屍。」是知來與奔,言其勢之趨走者,動也;止與屍,明其形之端凝者,靜也。白話註解:又說:「勢來系奔馳著一樣,它停下來後象屍體一樣端凝不動」。
  • 針灸歌賦經典名篇《席弘賦》
    《席弘賦》首見於明代徐風所撰的《針灸大全》一書中,是明代的針灸家席弘所寫。該賦主要介紹了他針灸治病的經驗,故名為《席弘賦》。
  • 執業醫師【針灸基本操作技巧】,針灸初學者必讀指南!
    CCTV-1《老中醫》,該劇於2019年2月21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你是不是想走錯頻道了,當然沒有了,今兒給大家分享執業醫師【針灸基本操作技巧】,讓學習中醫針灸的粉絲們,深入了解針灸的操作技巧!那麼,接下來,趕緊進入今天的針灸主題!!!迫不及待啦啦啦!!!
  • 玉龍歌白話解——習針者必讀
    腳背腫痛可取丘墟穴斜刺,出血更好,疼痛當時就能減輕,再取解溪與商丘穴,能散瘀止痛,療效較好。如果病情加重,行走困難,可針雙側太衝穴配三裡、中封,手到病除。  膝蓋紅腫鶴膝風,陽陵二穴亦堪攻,  陰陵針透龍收效,紅腫全消見異功。
  • 「針灸鼻祖」皇甫謐
    當這本「蓋酒罈子的書」擺在皇甫謐面前時,他笑了一下,要捧左思就意味著和陸機作對,他老了,不想與人為敵;何況除了文學,他更是醫學工作者——案桌上,是即將完成的《針灸甲乙經》著作;更重要的是他是隱士,不想沾染俗務。不過,看著左思年輕熱切的臉,皇甫謐還是拿起了書。    一壺茶,兩人喝得很慢,從日升喝到日落。
  • 針灸必背歌賦之勝玉歌(1)
    勝玉歌選自楊繼洲的《針灸大成》,當時王國端(元代)編撰的《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比較流行,但是由於篇幅較長,不易記誦,楊繼洲便將自己家傳的經驗編撰成歌
  • 古法針灸行針補洩運氣行氣手法
    在《金針賦》中列為「飛經走氣」第二法,以後《針灸聚英》、《針灸大成》等稱為「赤鳳搖頭」。本法是根據操作時提插、捻轉、搖針,猶似老虎(赤鳳)搖頭之狀而命名。《金針賦》中所論「退方進園」,明·汪機認為是左右捻轉,「提針而運之」的意思。《醫學入門》提出「龍為氣,虎為血」,認為青龍擺尾可行氣,白虎搖頭可行血;《針灸大成》明確指出「青龍擺尾手法,補;赤鳳搖頭手法,瀉」。
  • 扎了很久針灸沒有效果,作為針灸醫生的你該如何提高針灸療效?
    這個病例就讓我開始了思考,為什麼同樣是針灸,療效為什麼會有差異?為什麼無法維持?如何才能提高針灸治療的效果呢?1.綜合分析患者病情,診斷準確是關鍵診斷是治療的基礎,一個患者就診之後,醫生的診斷是後續所有幹預的總綱領。
  • 針灸女神陳秀華:從「西關小姐」到「飛針仁醫」
    陳主任開出了一張含有蜂療、放血、針灸的治療單。由陳主任一手創辦起來的傳統療法中心,治療手段豐富多樣。陳主任是嶺南飛針的傳人,有一手飛針絕技。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因吹風受寒得了面癱,但經過不到7天的針灸治療,媽媽的面容又恢復了正常。從此,陳秀華心中留下了針灸很神奇的印象。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和家人協商後,陳秀華就填寫了廣州中醫學院針灸系。
  • 陳鑫拳論十三篇白話詳解(上) 附:陳東山小架視頻
    因感於拳道衰微不傳、遂於晚年將畢生所學「本羲易之奧旨,循生理之穴脈,解每勢之妙用,指入門之訣竅,舉六百年來陳氏歷代名哲苦心研究之結果,慨然筆之於書而無所隱,一洗拳術家守秘之故習」---(民國21年鞏縣武術家劉煥東語)書成未及刊行而以老病。臨終語兄子春元「此吾畢生心血,汝能印行,甚善.」昔老子西去,達摩東來,孔孟周遊列國,武訓乞食辦學,自古聖人憂道之不傳,千古同心!
  • 5步成為針灸高手
    既然如此被針灸之威力折服,欲恨不得馬上就學會!那說明你已經產生興趣了,很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我們帶著興趣去慢慢揭開針灸神秘的面紗,帶你走進針灸的世界,領略它的內涵,它的美.小小的一根針,看著很不起眼,但如果讓你給自己扎或者給別人扎,並沒有多少人能夠一次很順利的給扎進身體中去。
  • 董氏針灸依據什麼取穴?
    篇重點闡釋董氏奇穴針灸獨特的理論體系。董公原著《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僅僅講述了數百奇穴的分布及主治,諸多內容尚未公開,楊師根據董公生前之口授心傳,結合自己多年的臨證參悟,構築了董氏奇穴針灸完整的理論框架。
  • 《易經·說卦傳》全文原文解釋白話文
    【原文】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白話】乾卦有天,圜(圓),君,父,玉,金,寒,冰,大赤,良馬,老馬,瘠馬,駁馬,木果等現象。【講解】此以下說明八卦廣取萬物之象,學者應當知研。乾卦純陽剛健,故為天。天體圓,運動不息,故為圜。天之生萬物,如君之主萬民,如父之為家長,故為君,為父。
  • 白話《紅樓夢》第18回賈元春回賈府省親(上)
    說著上來就解荷包,其實幾個人,等於是把寶玉給瓜分了,寶玉身上的所有飾物,全部被幾個小廝搶劫一空。然後把寶玉抱起,幾個人抬著,送到賈母這兒。 賈母的人一看寶玉甚喜,知道是賈政沒為難寶玉,賈母自然跟著高興。 襲人過來倒茶,一看寶玉,哎吆媽呀,你成光杆司令了?身上的飾物,一件都沒了?說了一句:又被哪些沒臉的解去了?
  • 道醫學堂丨中醫針灸醫藥之講《內經知要》的前導
    高士宗這些見識和主張,未嘗不對,可惜明於觀人,而昧於察己,凡是《素問》原文不需要解釋的句子,他竟不厭煩瑣,每句必解,無非將經文多添幾個虛字進去,重複演說一遍,實際上無足重輕。汪認庵批評馬注《素問》,謂其隨文敷衍,不料高氏的《直解》也犯此弊,字句冗長,徒佔篇幅。《素 問》原文有許多難關,前人註解不能順利通過,高氏《直解》亦復如此。
  • 印光大師《佛教以孝為本論》(原文、白話譯)
    >佛教以孝為本論印光法師 原著圓濤法師 白話譯    【原文】孝之為道,其大無外。經天緯地,範聖型賢。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來乘之以證覺道。故儒之孝經雲,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原文】雖然,儒之孝以奉養父母為先者也。若釋氏辭親出家,豈竟不顧父母之養乎。夫佛制,出家必稟父母。     若有兄弟子侄可託,乃得稟請於親,親允方可出家,否則不許剃落。其有出家之後,兄弟或故,親無倚託,亦得減其衣缽之資,以奉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