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影業《月亮升起之王國》
俯拍是個在電影藝術中,被實踐認可的非常好的拍攝技巧。這類拍攝手法可以被運用到各種鏡頭中,可近可遠。雖說俯拍的畫面可傳達出各種不同的涵義,但大多數時候攝像師和導演都用俯拍鏡頭表現弱勢和被動。
記住這些,讓我們來看一些佳篇名作中用到的高位俯拍鏡頭,以及這些鏡頭傳遞的信息。
原文:Frame a High-Angle Shot Like a Master Cinematographer
http://www.premiumbeat.com/blog/frame-high-angle-shot-professionally/
譯:周喆
標準俯拍鏡頭
一個標準俯拍鏡頭會把人物框定在手腕以上的位置(同時鏡頭朝下),就是從與仰拍角度完全相反的方向拍攝。與仰拍一樣,俯拍總是能通過鏡頭語言給觀眾一些暗示。很多時候,在獨特的反轉拍攝中,俯拍和仰拍會一同出現,以加強角色個性的表現。
華納兄弟《伸冤記》
在上面這個鏡頭中(來自希區柯克《伸冤記》),攝像機鏡頭位於角色的正上方。通過這樣的俯拍,希區柯克傳達了一種緊張感和同理心。很多標準的電影攝像鏡頭都會用中景拍攝,而俯拍則大多數用更寬更廣的角度。
城堡石娛樂《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中弗蘭克 • 達拉邦特(Frank Darabont)的標誌性鏡頭就是一個典型的出色的廣角拍攝。達拉邦特和他的攝像師羅傑 • 狄金思(Roger Deakins)通過鏡頭傳達了一種解脫與自由的情感。用起重機把攝像機高高吊起,通過移動推攝,主角安迪(Andy)身邊有更多的地面被拍攝到鏡頭中。
派拉蒙影業:《驚魂記》
可以說,最擅長用俯拍鏡頭的導演就是阿爾弗雷德 • 希區柯克。他的很多部電影中都有俯拍的鏡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驚魂記》(Psycho)中阿博加斯特(Arbogast)去見他母親那一幕。在這一幕中,希區柯克實際上運用了兩種不同的俯拍技巧。一開始當阿博加斯特上樓時,鏡頭在角色上方。希區柯克在這裡運用了高位俯拍和遠景漸近的鏡頭,給畫面增加了緊張感。這不但能讓觀眾感受到主角阿博加斯特逐漸走近的效果,同時也能在鏡頭中展示更多的環境擺設。
廣角俯拍
希區柯克在《驚魂記》中運用到的第二個俯拍鏡頭就是下圖這個。他用了一個標準的廣角鏡頭來進行俯拍。這樣的畫面充分展示了無力感。這樣一個畫面(攝像機在人物的頭頂)刻畫了主角阿博加斯特所處的環境很危險,也暗示了主角最後的死亡。
派拉蒙影業:《驚魂記》
廣角俯拍也能夠很好的捕捉到角色神情的改變,比如下圖《復仇者聯盟》中的一個場景。導演喬斯 • 韋登(Joss Whedon)和攝影師西穆斯 • 邁克加維(Seamus McGarvey)運用俯拍來捕捉雷神索爾(Thor)和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面對侵入者奇塔瑞人(Chitauri)的反應。
漫威影業:《復仇者聯盟》
當拍攝的鏡頭跟隨著一個物體移動,那這樣的廣角俯拍效果就會更有效,比如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中。導演大衛·耶茨(David Yates)與攝像師愛德華多·塞拉(Eduardo Serra)在劇中布置了一個俯拍鏡頭,然後當伏地魔逼近哈利時,跟著一起推進。這就很容易給觀眾傳遞一種伏地魔的勢力在逼近哈利的感覺。然後緊接著他們用了一個低位仰拍的角度,拍攝哈利掐住伏地魔的脖子,拽著自己的宿敵一併躍下的場景。
華納兄弟:《哈利 波特與死亡聖器》
移動的鏡頭可以帶來很多不同的視覺感受,特別是當移動鏡頭被用來銜接兩種不同的拍攝手法時。攝像大師羅傑·狄金思在科恩兄弟(Coen Brothers)的《逃獄三王》中將俯拍鏡頭運用到了極致。狄金思先將一個中景鏡頭對準主角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然後,當角色開始望向天空,向上帝請求幫助時,攝像機開始向上升起,直到鏡頭形成一個俯拍角度,剛好將絞刑繩索定格在畫面上方。請看下面的短片來感受移動鏡頭和俯拍的結合能帶來多大的情感渲染。
影片來源: Movieclips
從人物視角出發的俯拍鏡頭
目前我們已經講了標準的中景和遠景的俯拍畫面,其中有一些是與移動鏡頭一併使用的。現在我們來看另外兩個非常經典的俯拍鏡頭。下面的兩個鏡頭主要著重在畫面結構上。首先先看一個從人物視角出發的俯拍鏡頭。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在他 1942 年的作品《海角擒兇》中使用過這樣的手法,但他將這個手法在 1958 年的電影《迷魂記》中運用到了極致。在下面的這個鏡頭中,我們看到由吉米·史都華(Jimmy Stewart)扮演的斯科蒂·弗格森(Scottie Ferguson)掛在一座大廈的邊緣,有一隻手朝他伸去。通過將攝影機放在和那個想要解救我們的主角的人一樣的位置,希區考克讓觀眾充分體會到了這個英雄所在的處境是多麼的危險。
派拉蒙影業:《迷魂記》
俯拍鏡頭再一次通過畫面語言傳遞了影片情緒,增加了敘事性,以及幫助觀眾進入一種緊張的氛圍。
另一個角度可以看下面這個畫面。這個畫面截自電影《公民凱恩》,吉姆·蓋提斯(Jim Gettys)在一個政治集會上向他的對手,查爾斯 • 福斯特 • 凱恩(Charles Foster Kane)望去。導演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和攝像師格萊格 ·託蘭德(Gregg Toland)布置了這個場景。他們將鏡頭對準蓋提斯,從高位拍攝了蓋提斯從上往下看正在演講的查爾斯·凱恩,展現了蓋提斯的權利。而在這個鏡頭裡,觀眾基本上看不清凱恩的樣子。
雷電華影業:公民凱恩
正如所有其他的電影攝像技術一樣,俯拍鏡頭僅僅只是一個工具。運用俯拍時切忌不要喧賓奪主。俯拍鏡頭和所有其他電影製作的技術一樣,是用來提升影片的敘事能力與情緒表達的。
你最喜歡的俯拍鏡頭有哪些?歡迎留言!
另外,總是在膜拜大師,你對大師到底有多了解???
點「閱讀原文」測測,6道題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