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在三國故事中,曹操以弱勝強戰勝袁紹的官渡之戰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都極為有名的,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
在這一戰中,曹操的足智多謀,對麾下謀士的信任,對袁紹的了解,戰局發生變化時的果斷都體現的淋漓盡致,可以說讀懂了官渡之戰,就讀懂了曹操一生的智慧所在。
在官渡之戰前,曹操面臨的局勢極為險惡。
北方是袁紹和遊牧民族騎兵組成的巨大壓力;南方是劉表、張繡組成的騷擾勢力;更南方一點是正在陰謀乘亂突襲曹操大本營許昌,解救漢獻帝的江東小霸王孫策……
在這個時候,曹操內部又發生了著名的衣帶詔事件,雖然曹操迅速除掉了衣帶詔的發起者董承等人,但是主要參與者劉備卻早就藉故逃離曹操,佔據了小沛北連袁紹抗擊曹操。
這個時候的曹操可以說四面皆敵,先打誰,後打誰是個大問題,要是弄錯了順序,極有可能被四面圍攻,曹操集團也就危險了。
這個時候,曹操麾下的謀士們都建議先打袁紹,袁紹是最大也是最主要的敵人,只要擊破了袁紹,其他人都不足為懼。
但是曹操力排眾議,決定先攻擊剛剛叛逃的劉備。
這個時候大家都非常擔心大軍都去 攻打東邊的劉備了,袁紹乘勢南下,那曹操的勢力就全完了……
倒是曹操一點都不擔心,反而跟大家解釋說:袁紹我太了解他了,他性格多疑,等他想清楚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再出兵早就來不及了。但是劉備是個梟雄,要是不乘他立足未穩就擊潰他,他肯定會成為我的心腹大患。這是我們影響到我們存亡的一戰,不能失去這個機會!
曹公之東徵也,議者懼軍出,袁紹襲其後,進不得戰而退失所據。公曰:「紹性遲而多疑,來必不速;劉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此存亡之機,不可失也。」——《智囊-曹操》
於是在曹操的堅持下,曹軍直接東進,打敗了劉備,俘虜了關羽,而袁紹最終還是因為兒子生病這樣的理由沒有出兵,氣的謀士田豐拿拐棍敲地大罵:「夫遭此難遇之機,而以嬰兒之故失其會,惜哉!」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曹操敢賭袁紹不會出擊的理由就是兩點:
第一,曹操從小就了解袁紹的性格——性格遲鈍而多疑!等他想清楚一件事的時候,關鍵節點已經過去了。
第二,曹操通過和劉備的接觸了解了劉備的性格特點——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要是不乘此機會打破劉備,等劉備穩定下來,肯定成為自己的致命威脅。
基於以上這兩點,曹操做出了看似冒險實則十拿九穩的決定:捨棄強大的袁紹,而首先攻擊弱小的劉備。經此一役,曹操也清除了東邊的威脅,讓自己可以專心對陣袁紹大軍的威脅,還收穫了關羽這樣一位大將,也是很值了。
再說曹操為何敢賭孫策不能北伐?
孫策當時剛剛平定江東,小霸王之名天下流傳。而且孫策也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反對!
孫策看著曹操率領主力隊伍和袁紹在官渡僵持,孫策打算率領一支隊伍直接攻佔許都,解救漢獻帝!這一招可以說非常要命,要是真的做到了,曹操不但軍事上將面臨軍心不穩,而且政治上也不再有巨大的優勢,可以說這一謀劃本事都對曹操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也難怪曹操在聽到孫策佔據江東後長嘆:"犭析兒難與爭鋒也",這句話可以說是對孫策極高的評價了。
但是郭嘉卻表示:孫策剛剛平定江東,殺了許多英雄好漢,這些都是有死士的人。而且孫策這個人自持武力,根本不太防備刺殺。這樣的人雖然有百萬部下,但和孤家寡人沒啥區別。孫策這樣的白龍魚服,以後必定死於刺客之手。
結果就為了驗證鬼才郭嘉的話一樣,孫策還沒來得及準備過江突襲曹操,就被自己殺掉的許貢的門客給刺殺了。
嘉料之曰:"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策臨江未濟,果為許貢客所殺。——三國志-郭嘉傳
從這一點上看,曹操敢賭孫策不能突襲許昌,一方面是相信郭嘉的判斷,賭孫策從江東北上到許這一路上的局勢變化;另一方面曹操其實也是做好了準備,曹營的一員大將李通在戰勝張繡、劉表後,擔任了汝南太守。李通所在的汝南其實也承擔了防守南方勢力突襲的重任。
曹操為什麼經常能在面臨性命攸關的時候,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除了曹操天賦驚人,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人傑;另一個原因就在於曹操極為善於收集資料,能判斷一個人的性格,進而判斷他的行動。
比如前文提到的袁紹,曹操就通過袁紹性格多疑,反應遲鈍的特點,做出先攻擊劉備的重要決定。
再比如曹操決定先不管孫策,專心對付袁紹。這也是因為曹操相信自己麾下收集的資料,相信關於孫策自持武力,保鏢很少,而孫策又得罪了許多江東大族的死士,這一邏輯推導的結果是孫策大概率會被刺客刺殺。後面果然如此。
如今我們讀歷史,其實就是再間接學習古人的聰明才智,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才能知興替!
明代的馮夢龍把曹操、郭嘉、陸遜等歷史上極為有名的聰慧之人的經典案例,匯集成這本著名的《智囊全集》,全書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名人、智囊故事1200餘則,學習古人如何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這些經典的案例在如今的職場、經商、生活上都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現在僅需69元就可以拿下原價120元的《智囊全集》(上下兩冊),一頓飯錢賺回兩千年古人的智慧,可以說超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