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雷勾付,今年59歲,搬遷前住黃平縣谷隴鎮山凱村二組。我在村裡住的是親戚的房子,靠種5畝土地生活,面臨著「看病難、居住難、發展難」的貧困現狀。
我的兒子身患狂躁型精神病,現在在精神病醫院治療。每次兒子犯病嚴重了,我都要請人幫我把他送去鎮上的醫院治療。
醫生建議我把兒子送到精神病醫院治療,剛開始,我怕送到那裡去沒人照顧他,而且捨不得他離開我,便沒有將兒子送去精神病醫院。
雷勾付住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
後來,醫生和村幹部多次勸我,並給我講了關於精神疾病的一些知識,我便把兒子送入精神病院接受專門的治療。現在,兒子在醫院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和治療,醫藥費也得到了全部報銷,現在去醫院看望兒子也很方便。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相信兒子一定會慢慢好起來,我對他有信心。
十幾年前的一場火災,燒毀了我家在山凱村的房子。這十幾年,我們都是住在親戚家的兩間小屋。因兒子生病,我們沒有錢也沒有精力建新房。
2017年,村幹部到家裡給我說,根據政策,我家可以申請易地扶貧搬遷。谷隴鎮大寨安置點的房子建好之後,他們還帶我去看房子。看完房子後,我非常激動。
2018年,我家作為第一批搬遷群眾,入住到谷隴大寨安置點。我家十多年的「無房」生活終於結束了,感謝黨和政府讓我這樣的家庭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家。
雷勾付家搬遷的新房
搬遷到谷隴大寨安置點後,在鎮黨委、政府和苗嶺社區的關心和幫助下,我到貴州省金鳳物業有限責任公司做保潔員,得到了穩定的收入,而且低保也從農村低保變成了城鄉低保,保障金額比以前多了,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如今,兒子已經到精神病醫院治療了4年,身體漸漸有了好轉。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家也實現了脫貧。
我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希望兒子快點好起來,希望他能早點回來看看我們現在的家,看看現在的生活。
每次我去看望兒子的時候都默默地說,有信心就會升起希望的太陽,等兒子康復之後我會細細地給他講家裡的變化,講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會囑咐他堅定信心,好好生活,好好回饋社會。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錦燾 整理
編輯 胡耀元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