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民開啟防暑度夏模式!醫生提醒:防曬同時提防情緒「中暑」

2020-12-27 佛山日報

7月13日下午4時多,陽光依然猛烈,家住禪城衛國路的吳伯買完菜後步行回家。戴著遮陽帽,提著大包小包,剛走了一半路,吳伯就出現頭暈、冒汗,繼而感到渾身無力的症狀。後經醫生診斷,吳伯為輕微中暑。

烈日炎炎似火燒,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暑。7月14日,佛山高掛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更錄得今年以來佛山最高氣溫38.1℃。為期40天的三伏天將至,空調、電風扇、扇子等納涼工具輪番上陣,冰飲、西瓜、雪糕等消暑食品倍受追捧,佛山市民已開啟了全民防暑度夏模式。

7月14日上午10時許,許多市民在世紀蓮露天遊泳場內遊泳。圖/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地點:馬路街頭

手持風扇降溫 全副武裝防曬

14日中午12時許,陽光火辣辣地照在斑馬線上,季華五路與汾江南路交界的十字路口十分繁忙。左手扶著自行車把手,右手舉起一個電動小風扇,25歲小夥李俊源小心地穿梭在人群中。

禪城區汾江中路上,一位市民為防止陽光暴曬撐起了遮陽傘。圖/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天氣太熱了,出門不到5分鐘就滿頭大汗,我就隨手帶個小風扇。」李俊源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中午要去銀行辦事。平時,他主要騎單車上班,從家裡到公司大約15分鐘,「不過每次到公司都要換衣服,因為後背溼了一大片。」

面對炎熱天氣,他早就在家裡的冰箱屯好了冰凍飲料。上周日,他在路邊買回了一袋百香果,將百香果肉和蜂蜜混合,再加入冰塊和薄荷,李俊源笑稱,這款酸甜清爽的飲品是他的「夏日快樂水」。

同一時間,騎著電動自行車的丘倩整個上半身裹得嚴嚴實實,頭戴遮陽帽,防曬衣遮住了手臂和臉部,鼻子上還架著一副墨鏡。她在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工作,每天都要外出帶客戶看房。

「今早,我帶客戶看了兩套房,在外面走了15分鐘,劉海全溼了。」丘倩坦言,夏天對房地產中介經紀人而言,確實有點挑戰。「特別是今天,走在路上感覺自己像在蒸籠裡。」

「在外面跑時我會提醒自己多喝水,等客戶時儘量躲在陰涼的地方。」她說,平時要面對客戶,大家穿得都比較正式,為避免中暑,只能多喝水。

她打算回公司交資料時買一個大西瓜,跟同事一起分。「忙了一上午就想嘆下空調、吃塊西瓜涼快下!」

高溫天氣,不少上班族在通勤時做好全副武裝。圖/佛山日報記者林嘉慧攝

地點:商場、碧道

商場嘆空調 碧道好納涼

下午3點多,在智慧新城的超市裡,不少市民並不急於購物,而是三三兩兩坐在一樓超市出入口的座椅上「納涼」。連日高溫的天氣下,街頭鮮少見老人和小孩在外玩樂,商場和超市卻迎來大批「納涼族」。

「外面沒地方可去了,帶著娃到超市逛逛,又涼爽又省空調費用。」在海灣城附近居住的李阿姨每天要照顧孫女,時常帶著孫女去菜市場買菜逛街,但一到夏天,「才剛出門,衣服就溼透」,有免費空調的超市成了她的「夏季首選」。

在超市蹭完空調後,李阿姨有時會順手買點綠豆、冬瓜等消暑的食材,煲陳皮綠豆冬瓜糖水。「我們廣東人喜歡糖水嘛,冬瓜切絲,放入陳皮和綠豆一起煮,祛溼下火!」李阿姨跟記者分享了自家的「消暑甜品」。

面對炎炎夏日,市民們外出納涼的選擇除了商場,還有圖書館、書店等,而到了傍晚,東平水道的沿線碧道上也逐漸出現了漫步的人群。傍晚時分,太陽緩緩落下,被晚霞染紅的天空漸漸變暗,水道岸邊吹起的風也帶著絲絲清涼。

順德區樂從鎮富華路上,環衛工人正在飲用清涼飲品補充水分。圖/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空調費電,長時間吹著對身體不好,還不如到外面吹吹自然風。」60歲的陳伯說,比起呆在商場裡,他更願意趁著傍晚太陽下山後出門走走。一家人在碧道上散沿河步,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能欣賞夜色美景。

陳伯說,入伏後他很少在白天出門,以前經常去情侶公園的樹蔭下乘涼,但這幾天酷暑難耐,樹蔭下雖然沒有太陽直射,但是感覺全身都被熱氣包裹著,黏糊糊的很不舒服。「年紀大了要適當運動一下,同時也要避暑,所以傍晚在河邊散步最合適不過。」

地點:學校門口

用足防暑設備 開展心理降溫

「外婆,好熱好熱,快給我小風扇。」下午4時許,7歲的小賢肩背書包、手提袋子,走出同濟小學花園校區門口時,臉頰熱得紅彤彤的,額頭上布滿汗珠,一見到來接自己的楊婆婆,就禁不住喊熱。

楊婆婆趕緊遞上一把迷你電風扇,並給小賢戴上了帽子:「天氣太熱了,我都是提前到,一放學馬上接,不讓孩子在操場久等。」

同濟小學的孩子們在操場陰涼處等候家長接送。圖/佛山日報記者周龍鳳攝

據記者觀察,在校門口,等候接送孩子的家長們個個「裝備齊全」,有的搖著扇子,有的戴帽、撐傘,有的隨身攜帶毛巾擦汗。而學校內,老師掐準接送時間,把孩子帶到操場陰涼處,一見家長就趕緊喊孩子離校。據了解,早在6月,考慮夏季氣溫,該校一些班級的學生家長就自發添置了風扇。

而家住唐園中路的宋先生接完讀二年級的女兒,就在小區門口的便利店買了兩根綠豆口味的冰棍,父女倆不顧形象地邊走邊吃。」熱得直冒汗,吃這個解解暑。」據他介紹,每天早上都會給女兒裝一大瓶水並提醒一定要喝完,晚飯也經常給孩子準備糖水、西瓜、涼拌菜等。

「所有防暑降溫的設備,都儘可能用到極致,讓學生有個涼爽的學習環境。」據南莊中心小學校長曾中文介紹,因為學校屬於住宿學校,每間宿舍都安裝有空調,保障了學生的休息時間,而日常飲食上也會準備一些散暑氣的湯水。而平時上體育課,則會選擇讓孩子到陰涼的樹蔭下做些不算激烈的運動。

曾中文還介紹,學校老師還會對學生開展心理疏導,傳遞「心靜自然涼」的心態,讓孩子們在學習生活中保持平和安定的心理狀態。暑假即將開始,學校也將開展一些生命安全教育,提醒學生注意防暑、防溺水等。

天氣:

午後雷雨偶襲 暑熱仍難消除

近日,佛山炎熱天氣逐日「升溫」,已成功刷新今年以來的最高氣溫紀錄。據市氣象臺監測顯示,7月13日,順德國家觀測站錄得全市最高氣溫37.4℃;截至7月14日16時52分,南海國家觀測站錄得全市最高氣溫38.1℃,為今年以來佛山最高氣溫。

今年三伏天長達40天,即始於7月16日,終於8月24日。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此時正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據中央氣象臺7月14日發布的中期天氣預報,未來10天,南海及西北太平洋無颱風生成,華南等地部分地區將有4~8天35℃以上的高溫天氣。

目前,在南海東北部海面活動的熱帶擾動雲團正逐漸減弱,對我省無明顯影響。目前,全市五區高掛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市民要注意防暑降溫及防曬,注意家居用火安全和森林火險。

據佛山市氣象臺7月14日發布的未來10天氣預報,佛山高溫炎熱天氣模式將呈「超長待機」狀態。7月15日~16日繼續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多雲間晴,午後局部有雷陣雨,但難以「消暑」,氣溫分別為28℃~36℃、28℃~35℃。7月17日至22日維持晴間多雲天氣,最高氣溫介乎35℃~36℃。預計7月23日~24日最高氣溫降至34℃,僅略低於高溫天氣分界線(35℃),天氣依然晴熱。

健康:

戶外做足防曬 提防情緒中暑

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黃永光介紹,連日來,醫院陸續接診不少中暑的市民,慶幸的是以輕度中暑患者為主,多為戶外勞動者和患有冠心病、慢性肺病等基礎疾病的老人。

「炎熱天氣無法改變,就應從個人健康管理方面做好防護。」黃永光提醒,高溫日曬天應儘量減少外出,戶外勞動者最好在中午前後儘量減少戶外作業。普通市民外出最好打傘、戴帽子,避免長時間強烈日曬,平時多喝涼白開,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順德區樂從鎮富華路上,一位市民用手包遮擋陽光。圖/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黃永光還建議,選擇夏日著裝時應注意寬鬆、透氣的原則,避免中暑。功能性飲料不可代替白開水,只可適量飲用。

此外,除了身體中暑,高溫還容易使人心煩意躁,為一些小事就大動肝火。因此,還需防止情緒中暑。日常可以聽音樂舒緩放鬆情緒,保持心境平和。另外,建議少食油膩、辛辣的食物,少飲烈酒,少抽菸,可適量吃些藕,除煩安眠。

文/佛山日報記者周龍鳳、林嘉慧、唐格楨、談飛洋、梁煒健

相關焦點

  • 老人中暑進了重症監護室,醫生提醒:中暑高發季須做好防範
    該院醫生提醒:據往年數據統計,該院急診科每年夏季都會接診百餘名中暑患者,其中約20%為重度中暑。隨著近期高溫天氣持續,中暑可能性明顯增大,市民須注意防範。據王爺爺家中保姆劉女士介紹,老人今年68歲,因腿腳不便,近幾年一直臥床。近期長沙氣溫很高,但老人擔心感冒,一直拒絕開窗、開空調,家中悶熱難耐。
  • 重度中暑住進ICU 醫生提醒:高溫、高溼、不通風環境,更容易中暑
    長安醫院連續接診兩名重度中暑患者前不久,在長安某磨具廠工作的何先生(化名),突發重度中暑,出現了畏寒、高熱、神志不清、嘔吐等症狀,高燒至41℃多,而且出現了全身抽搐嘔吐、大小便失禁,醫生初步診斷他得的是熱射病,有生命危險。「經檢查,何先生因中暑引發了多器官功能衰竭。」
  • 【健康通】佛山醫生提醒:冬季風乾物燥,快給身體補補水
    醫生提醒,如果出現眼乾難受、口乾舌燥等症狀,要提防乾燥症候群。正在藥店購藥的市民王先生說。&nbsp&nbsp&nbsp&nbsp市民李先生稱,最近天氣乾燥,每天早上起來覺得鼻子和口腔都很乾,時常伴有乾咳,難受得很。所以,他每天上班都會衝泡菊花茶。
  • 【微提醒】林嬿釗:「心火」妄動 你是否已經「情緒中暑」?
    ■新快報記者 餘錦境 通訊員 宋莉萍專訪專家: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林嬿釗 俗話說:「大暑大暑,有米不願回家煮。」在這酷熱難耐的節氣,人體的精神、心態、情緒也會隨著季節和氣候的變化而發生微妙變化。
  • 南京5天有55人因中暑求救120 多是中老年
    這兩天,氣溫升高,中暑病人也多了起來。記者從南京市急救中心了解到,從8月1日到8月5日下午三點,近5天時間裡,共有55人因中暑呼叫120。這些中暑病例都集中在上午11點到晚上7點,以中老年人等體質較弱者居多,中暑患者中,年齡最大的接近80歲。
  • 中暑了怎麼恢復的快?
    1.體溫高直腸核心體溫為40度以上,是中暑的主要標誌。2.精神狀態或行為異常中暑可引起混亂,情緒激動,言語不清,煩躁,譫妄,驚厥、痙攣和昏迷。3.無汗炎熱的天氣造成的中暑,皮膚會感覺炎熱乾燥。而劇烈運動造成的中暑,皮膚可能會略微溼潤。
  • 警惕中暑!
    醫生趕到現場時,發現男子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馬上把他送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醫生對男子進行檢查,深部體溫居然達到41度!於是對他進行冰凍輸液。在做了相關檢查後發現發現,這個男子有高熱、意識障礙、低血壓及急性腎功能損害,被診斷為「熱射病」,收入ICU進一步治療。
  • 醫生:不是普通中暑
    扶搖而上的溫度,讓蘇城進入烘烤模式,分分鐘讓人汗流浹背,這個時候,大家可要當心了!有一種致命的疾病,在伺機而動……近日,蘇州一70歲老伯,大熱天騎行,回家後神志不清,被送進醫院ICU,確診為熱射病(重症中暑)經搶救,老伯生命體徵平穩。
  • 中暑了應該怎麼辦,注意什麼?
    那麼預防中暑也就勢在必行。所謂中暑是指外界溫度的升高導致機體體溫調節中樞的紊亂引起的一系列的臨床症狀,具體表現有發熱、乏力、頭暈、噁心 煩躁不安、或者頭疼等症狀,要及時注意。如果我們中暑了首先應該及時脫離去溫度適中的地方,多休息,多飲水。可給予身體的酒精擦拭等方法降溫。
  • 提醒!網紅「騎車防曬衣帽」防護全面卻有安全隱患!
    進入盛夏,烈日炎炎,騎車出行的市民們便開啟了全副武裝出行的日子,各類防曬衣帽,冰袖成了人們的不二之選。女士們的防曬裝備比男士的要多,要全面,女士的防曬衣帽,可以把人的整個面容 遮擋起來,只留眼睛,防護很全面。
  • 大暑時節話中暑
    因此即便開著車窗,過高的車內溫度也會讓車內人員發生重度中暑,危及生命。2.容易與多種疾病混淆中暑了一定是大汗淋漓、身體很燙嗎?不一定。中暑的表現多種多樣,根據症狀的輕重,可分為輕度中暑、中度中暑和重度中暑。重度中暑也被稱為熱射病。
  • 更適合東方人的防曬新品 植物醫生中國小金帽防曬獲陳偉霆點讚
    在防曬品類上也是如此,東方人往往會在防曬的同時追求養膚,而歐美人本就喜歡美黑,許多歐美防曬產品很可能連防曬黑的功效都不完全。夏天到來,我們又該選擇什麼樣的防曬?不妨來看看男神陳偉霆的推薦~陳偉霆推薦植物醫生中國小金帽防曬4月19日,以「好防曬,中國造」為主題的DR PLANT植物醫生防曬新品雲發布會在上海舉行,品牌代言人及生物多樣性公益大使陳偉霆也現身活動現場,與粉絲們開啟互動模式。
  • 高溫之下,市民花樣防曬!冰袖、防曬口罩成「新寵」
    連續的高溫天,讓不少福州市民全副「捂」裝,遮陽傘、防曬衣、防曬霜、冰袖、防曬口罩等防曬用品開始集體熱銷起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不少男士也選購防曬用品,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不少男士也裹得嚴嚴實實的口罩也推防曬功能「這幾天從早晨開始,陽光照射就非常強烈了,紫外線毫無遮擋地照在皮膚上,時間久了肯定要灼傷皮膚。」市民小李說,每年入夏,防曬霜是他必不可少的護膚品,除此外,遮陽帽也會隨身攜帶,以抵抗紫外線。防曬用品也與時俱進。
  • 11天中暑報警26宗!深圳120提醒,高溫天氣謹防「中暑」
    深圳天氣日趨炎熱,市民朋友一定要謹防 " 中暑 "。記者從深圳市急救中心獲悉:2020 年 6 月 1 日至 6 月 11 日,深圳 120 共接中暑報警 26 宗。其中,6 月 10 日有 9 宗,6 月 11 日有 8 宗。
  • 佛山登特口腔醫生和技術獲得社會認可 名主持看牙首選佛山登特口腔
    近日,繼佛山電視臺主持人張玉民、馮琦苑、何瑞燕之後,佛山登特口腔又新添一位重量級體驗名人。她就是佛山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劉暢。是什麼讓她選擇來到佛山登特看牙?對形象管理十分重視的主持人會有什麼口腔問題?佛山電視臺醒目視頻在現場直播了名主持劉暢體驗全過程。
  • 男子涼水衝澡引發心肌梗死差點喪命 誤以為中暑
    涼水衝澡引發心梗 誤以為是中暑近日,全國大部分地區都進入了高溫烘烤模式,但是今年41歲的趙先生因為不堪高溫,在出了一身大汗後,下班回到家拿了一盆涼水澆到身上。之後兩個多小時,他開始感覺到胸悶,誤以為是中暑,沒有重視。結果這種胸悶的感覺一直沒有得到緩解,而且越來越難受,他這才動身去醫院。
  • 爬山6小時,22歲小夥子突然昏迷進了ICU,高溫天氣千萬小心中暑
    深圳連續高溫,烘烤模式分分鐘讓人汗流浹背、隨時融化。有一種致命的疾病,正潛伏在高溫中伺機而動,那就是熱射病。一旦中暑演變為熱射病,會危及生命——熱死人,可真的不是開玩笑!近日,一位小夥子在大熱天爬山6小時,快登頂時突然暈倒,被送到深圳大學總醫院救治,診斷為熱射病。
  • 初夏到來,佛山掀起一股野餐熱潮
    「女孩們的野餐安排上啦」「抓住假期的尾巴,找個人少的地方湊湊熱鬧」……伴隨著初夏的到來,佛山掀起一股野餐熱潮,市民紛紛約上家人好友,帶上自製的食物,在綠草如茵的公園席地而坐,談笑風生。在朋友圈,外出野餐也成為不可忽視的曬照主題。
  • 趁「熱」收下這份預防中暑指南
    重度中暑會引發多個臟器功能衰竭,如肝腎功能衰竭、凝血功能衰竭、橫紋肌溶解等,中樞神經系統也明顯受累。不難發現,中暑的表現與低血糖、腦卒中、癲癇、感染性疾病、肝腎疾病、凝血功能障礙等疾病的表現很像,容易引發誤診。上述疾病也可以與中暑同時存在,因此往往需要醫生採取緊急綜合措施,先保持生命體徵穩定,再挽救臟器功能。
  • 天熱小心中暑,22歲小夥子爬山6小時突然昏迷進了ICU
    深圳連續高溫,烘烤模式下要謹防中暑,一旦中暑演變為熱射病,會危及生命。近日,深圳 22 歲的小劉(化名)在大熱天爬山 6 小時,快登頂時突然暈倒,被 120 急救車送到深圳大學總醫院救治,診斷為熱射病。小夥子送到醫院時已陷入昏迷,出現多器官損傷,幸虧得到了及時全面救治,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