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4時多,陽光依然猛烈,家住禪城衛國路的吳伯買完菜後步行回家。戴著遮陽帽,提著大包小包,剛走了一半路,吳伯就出現頭暈、冒汗,繼而感到渾身無力的症狀。後經醫生診斷,吳伯為輕微中暑。
烈日炎炎似火燒,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暑。7月14日,佛山高掛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更錄得今年以來佛山最高氣溫38.1℃。為期40天的三伏天將至,空調、電風扇、扇子等納涼工具輪番上陣,冰飲、西瓜、雪糕等消暑食品倍受追捧,佛山市民已開啟了全民防暑度夏模式。
7月14日上午10時許,許多市民在世紀蓮露天遊泳場內遊泳。圖/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地點:馬路街頭
手持風扇降溫 全副武裝防曬
14日中午12時許,陽光火辣辣地照在斑馬線上,季華五路與汾江南路交界的十字路口十分繁忙。左手扶著自行車把手,右手舉起一個電動小風扇,25歲小夥李俊源小心地穿梭在人群中。
禪城區汾江中路上,一位市民為防止陽光暴曬撐起了遮陽傘。圖/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天氣太熱了,出門不到5分鐘就滿頭大汗,我就隨手帶個小風扇。」李俊源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中午要去銀行辦事。平時,他主要騎單車上班,從家裡到公司大約15分鐘,「不過每次到公司都要換衣服,因為後背溼了一大片。」
面對炎熱天氣,他早就在家裡的冰箱屯好了冰凍飲料。上周日,他在路邊買回了一袋百香果,將百香果肉和蜂蜜混合,再加入冰塊和薄荷,李俊源笑稱,這款酸甜清爽的飲品是他的「夏日快樂水」。
同一時間,騎著電動自行車的丘倩整個上半身裹得嚴嚴實實,頭戴遮陽帽,防曬衣遮住了手臂和臉部,鼻子上還架著一副墨鏡。她在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工作,每天都要外出帶客戶看房。
「今早,我帶客戶看了兩套房,在外面走了15分鐘,劉海全溼了。」丘倩坦言,夏天對房地產中介經紀人而言,確實有點挑戰。「特別是今天,走在路上感覺自己像在蒸籠裡。」
「在外面跑時我會提醒自己多喝水,等客戶時儘量躲在陰涼的地方。」她說,平時要面對客戶,大家穿得都比較正式,為避免中暑,只能多喝水。
她打算回公司交資料時買一個大西瓜,跟同事一起分。「忙了一上午就想嘆下空調、吃塊西瓜涼快下!」
高溫天氣,不少上班族在通勤時做好全副武裝。圖/佛山日報記者林嘉慧攝
地點:商場、碧道
商場嘆空調 碧道好納涼
下午3點多,在智慧新城的超市裡,不少市民並不急於購物,而是三三兩兩坐在一樓超市出入口的座椅上「納涼」。連日高溫的天氣下,街頭鮮少見老人和小孩在外玩樂,商場和超市卻迎來大批「納涼族」。
「外面沒地方可去了,帶著娃到超市逛逛,又涼爽又省空調費用。」在海灣城附近居住的李阿姨每天要照顧孫女,時常帶著孫女去菜市場買菜逛街,但一到夏天,「才剛出門,衣服就溼透」,有免費空調的超市成了她的「夏季首選」。
在超市蹭完空調後,李阿姨有時會順手買點綠豆、冬瓜等消暑的食材,煲陳皮綠豆冬瓜糖水。「我們廣東人喜歡糖水嘛,冬瓜切絲,放入陳皮和綠豆一起煮,祛溼下火!」李阿姨跟記者分享了自家的「消暑甜品」。
面對炎炎夏日,市民們外出納涼的選擇除了商場,還有圖書館、書店等,而到了傍晚,東平水道的沿線碧道上也逐漸出現了漫步的人群。傍晚時分,太陽緩緩落下,被晚霞染紅的天空漸漸變暗,水道岸邊吹起的風也帶著絲絲清涼。
順德區樂從鎮富華路上,環衛工人正在飲用清涼飲品補充水分。圖/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空調費電,長時間吹著對身體不好,還不如到外面吹吹自然風。」60歲的陳伯說,比起呆在商場裡,他更願意趁著傍晚太陽下山後出門走走。一家人在碧道上散沿河步,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能欣賞夜色美景。
陳伯說,入伏後他很少在白天出門,以前經常去情侶公園的樹蔭下乘涼,但這幾天酷暑難耐,樹蔭下雖然沒有太陽直射,但是感覺全身都被熱氣包裹著,黏糊糊的很不舒服。「年紀大了要適當運動一下,同時也要避暑,所以傍晚在河邊散步最合適不過。」
地點:學校門口
用足防暑設備 開展心理降溫
「外婆,好熱好熱,快給我小風扇。」下午4時許,7歲的小賢肩背書包、手提袋子,走出同濟小學花園校區門口時,臉頰熱得紅彤彤的,額頭上布滿汗珠,一見到來接自己的楊婆婆,就禁不住喊熱。
楊婆婆趕緊遞上一把迷你電風扇,並給小賢戴上了帽子:「天氣太熱了,我都是提前到,一放學馬上接,不讓孩子在操場久等。」
同濟小學的孩子們在操場陰涼處等候家長接送。圖/佛山日報記者周龍鳳攝
據記者觀察,在校門口,等候接送孩子的家長們個個「裝備齊全」,有的搖著扇子,有的戴帽、撐傘,有的隨身攜帶毛巾擦汗。而學校內,老師掐準接送時間,把孩子帶到操場陰涼處,一見家長就趕緊喊孩子離校。據了解,早在6月,考慮夏季氣溫,該校一些班級的學生家長就自發添置了風扇。
而家住唐園中路的宋先生接完讀二年級的女兒,就在小區門口的便利店買了兩根綠豆口味的冰棍,父女倆不顧形象地邊走邊吃。」熱得直冒汗,吃這個解解暑。」據他介紹,每天早上都會給女兒裝一大瓶水並提醒一定要喝完,晚飯也經常給孩子準備糖水、西瓜、涼拌菜等。
「所有防暑降溫的設備,都儘可能用到極致,讓學生有個涼爽的學習環境。」據南莊中心小學校長曾中文介紹,因為學校屬於住宿學校,每間宿舍都安裝有空調,保障了學生的休息時間,而日常飲食上也會準備一些散暑氣的湯水。而平時上體育課,則會選擇讓孩子到陰涼的樹蔭下做些不算激烈的運動。
曾中文還介紹,學校老師還會對學生開展心理疏導,傳遞「心靜自然涼」的心態,讓孩子們在學習生活中保持平和安定的心理狀態。暑假即將開始,學校也將開展一些生命安全教育,提醒學生注意防暑、防溺水等。
天氣:
午後雷雨偶襲 暑熱仍難消除
近日,佛山炎熱天氣逐日「升溫」,已成功刷新今年以來的最高氣溫紀錄。據市氣象臺監測顯示,7月13日,順德國家觀測站錄得全市最高氣溫37.4℃;截至7月14日16時52分,南海國家觀測站錄得全市最高氣溫38.1℃,為今年以來佛山最高氣溫。
今年三伏天長達40天,即始於7月16日,終於8月24日。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此時正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據中央氣象臺7月14日發布的中期天氣預報,未來10天,南海及西北太平洋無颱風生成,華南等地部分地區將有4~8天35℃以上的高溫天氣。
目前,在南海東北部海面活動的熱帶擾動雲團正逐漸減弱,對我省無明顯影響。目前,全市五區高掛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市民要注意防暑降溫及防曬,注意家居用火安全和森林火險。
據佛山市氣象臺7月14日發布的未來10天氣預報,佛山高溫炎熱天氣模式將呈「超長待機」狀態。7月15日~16日繼續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多雲間晴,午後局部有雷陣雨,但難以「消暑」,氣溫分別為28℃~36℃、28℃~35℃。7月17日至22日維持晴間多雲天氣,最高氣溫介乎35℃~36℃。預計7月23日~24日最高氣溫降至34℃,僅略低於高溫天氣分界線(35℃),天氣依然晴熱。
健康:
戶外做足防曬 提防情緒中暑
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黃永光介紹,連日來,醫院陸續接診不少中暑的市民,慶幸的是以輕度中暑患者為主,多為戶外勞動者和患有冠心病、慢性肺病等基礎疾病的老人。
「炎熱天氣無法改變,就應從個人健康管理方面做好防護。」黃永光提醒,高溫日曬天應儘量減少外出,戶外勞動者最好在中午前後儘量減少戶外作業。普通市民外出最好打傘、戴帽子,避免長時間強烈日曬,平時多喝涼白開,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順德區樂從鎮富華路上,一位市民用手包遮擋陽光。圖/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黃永光還建議,選擇夏日著裝時應注意寬鬆、透氣的原則,避免中暑。功能性飲料不可代替白開水,只可適量飲用。
此外,除了身體中暑,高溫還容易使人心煩意躁,為一些小事就大動肝火。因此,還需防止情緒中暑。日常可以聽音樂舒緩放鬆情緒,保持心境平和。另外,建議少食油膩、辛辣的食物,少飲烈酒,少抽菸,可適量吃些藕,除煩安眠。
文/佛山日報記者周龍鳳、林嘉慧、唐格楨、談飛洋、梁煒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