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了解的心理學知識:感受性

2020-12-22 人生六大秘密

如果你不懂點心理學,不了解些人性的弱點,那些在工作或生活中,往往就會受到傷害或傷害到別人。

12月13日,江蘇鹽城阜寧縣某小區一46歲居民死於家中,這是一位為了照顧好孩子而去陪讀的媽媽。這位媽媽死亡的原因是因為孩子不服管教,在與母親發生爭吵的過程中與近50歲的媽媽產生肢體衝突,最終致其母死亡。心理的上氣憤加上肢體上的傷害,陪讀的媽媽最終死去......

在網上一查才發現,這些年類似的事件幾乎時有發生。這到底是怎麼了?這也是今天我們要分析的心理學知識:感受性。

晚上從零下四五度的室外,回到有暖氣的家中,瞬間感到溫暖,並把外套脫下;可是當睡了一夜早上起來的時候,似乎感覺不到任何的溫暖,而當吃過早飯走出門那一刻,馬上感到一股寒氣襲來。這都是人的一種感受,長時間在寒冷的環境中,猛然進入溫暖的房間,馬上會覺得很暖和,待的時間長了以後,又感覺不到一點暖;而當再次進入到寒冷的環境時,溫度形成巨大的反差,才又感受到之前的溫暖。

這在心理學上叫作「感受性」,它是感覺系統對刺激物的感覺能力。不論是愚鈍的人還是敏感的人,都有感受性,只不過敏感的人感受性更強。為什麼我要講「感受性」呢?通過上面的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發現,環境變化越快,人的感受性就越強;環境變化越慢,人的感受性就越弱。

我們再來看文章開頭講的那個事件,難道那個媽媽對孩子不好嗎?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材,都希望孩子有出息,只不過行為方式上會有很大差異。在這裡我們只做心理分析,讓大家更透徹的明白 「人性的弱點」,不對人做評價。

「發展心理學」告訴人們,人的心理會隨年齡不斷的變化,沒有人的心理是一成不變的。那麼作為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要求孩子要聽話,因為孩子沒有自理能力,不知道什麼危險什麼安全,可是當孩子慢慢長大後,特別是到小學高年級,已經開始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自理能力,不太希望被太多的束縛。而媽媽可能沒有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而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她已經習慣了孩子小時候的溫順,習慣了那個乖巧的孩子給自己帶來的開心快樂,從心理上並不認為孩子已經長大,她對孩子已經長大的「感受性」已經變的非常的弱。

再從孩子的心理看,從出生後父母就無微不至的對其進行照顧,能滿足孩子的儘量滿足,不論是想要玩具還是上補習班,父母寧可自己節約一些,也會給孩子更好的。慢慢的孩子就會對這種「好」習慣,潛意識裡認為父母應該這樣,而對於「批評」、「指出問題」等產生極強的「感受性」,認為這是不再愛自己,進而做出極端的行為。

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認知,認為快樂就是每天都很開心、認為幸福就是物質生活得到滿足愛人永相伴、認為自信就是在所有方面都很優秀等,只要有這樣的錯誤認知,人就會產生情緒。這往往都 是因為在某一環境下待的太久了,感受性變的很弱,對於外界環境的變化已經不適應導致的。

久入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久入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

當你的生活一直很艱苦,沒有固定的收入,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時候,突然得到了一個穩定的工作,馬上就會感到很幸福,心裡會非常的開心。如果每天都吃著苦藥水,嘴裡苦的都快沒有感覺了,忽然讓你喝一口白開水,那也會馬上感覺很舒服,要是能夠在稍微加點糖,你會感覺非常的甜。

但是,你必須記住人都是有「適應性」的,當適應了之後,人的感受就會變弱,感覺不到幸福,也感覺不到甜。

真正的人生幸福,是要像心電圖那樣,有起有落,不斷的刺激著我的感覺,當吃了很久的糖感覺不到甜的時候,吃點「苦」,再吃糖的時候哪怕只有一點點,也會覺得很甜。

改變自己也是一樣的,為什麼很多人下定決心改變的那幾天精神狀態非常好,而往往會在10--30天後慢慢放棄?同樣是因為剛開始能夠明顯的感受到自己的變化,而慢慢的隨著適應了變化以後,感受不到自己在改變了,就會開始放棄......

人的感受性有一個特點:刺激物的強度達到一定強度後便產生感覺,隨著刺激物的強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感覺系統又停止正常工作。任何在強度上超過某種限度的刺激作用都將引起疼痛,並破壞感覺系統的正常活動。從最小到最大的感覺量的距離確定了感覺系統的感受性的範圍。

所以,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在這裡,我會把我知道的都告訴你!感謝您的關注。

聲明:圖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如果你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感到厭煩,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方向充滿了迷茫,如果你想給自己一個改變自我命運的機會,不妨來關注由中美集團董事長、成為自己六大秘密創始人陳永先生創辦的中美集團陳永工作室推出的《成為自己六大秘密》核心培訓課程及系列創新成果,目前正在推出的成為自己讀書匯,教你活出更好的自己,也正在線上線下開辦,成為卓越不凡的自己國際夏令營也正在火熱進行中,成為自己六大秘密它將讓你真正掌握解開成為自己六大秘密的鑰匙——積極自信的秘密、突破自我的秘密、成為自己的秘密、人生責任的秘密、愛的真諦的秘密、生命意義的秘密……衷心地希望你能打破現有不如意的生活,活出更好的自己!

——巔峰成就心理學:成為自己六大秘密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知識:感受性變化的規律
    感受性變化的規律這部分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考試頻率較高,可能以例子型單選、概念型單選進行考查,在備考過程中主要以例子型單選進行備考,因此需要把握每個概念的關鍵詞以及掌握相應的例子。(1)感覺適應感覺適應是指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感覺適應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教育心理學告訴你該怎麼複習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教育心理學告訴你該怎麼複習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 感受性變化的一般規律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感受性變化的一般規律是考試的重點。其最常見的出題角度是呈現一些實例,問體現了感受性變化的哪條規律,因此在日常備考中,我們需要把握每條規律的關鍵詞,通過典型例子加深對規律的理解,進而輕鬆應對考試。1.感覺適應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
  • 塑造良好性格,從了解兒童心理學基礎知識開始
    對於良好性格的塑造,只有充分認識並理解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特點,了解兒童心理的發展規律,才能就本質解決問題。不管是家庭教育或是學校教育,了解兒童心理學知識都至關重要。而了解的最快途徑非書籍莫屬,今天列了一份讀書清單,家長或是老師請自取哦。這本書集多位心理學專家的作品。展示了用科學方式對嬰兒心理剖析的全過程。
  • 教師招聘考試—感受性變化的規律
    感受性變化的規律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一個比較常考的知識點,事例也通常是跟生活實際相聯繫的,所以在學習中需要結合生活事例進行理解。(1)感覺適應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感覺適應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 2018年自考心理學導論複習資料:第四章
    8)感覺器官的感受性:指不同人對同樣的刺激也會表現出不同的感受能力。9)感覺閾限包括:絕對閾限和差別閾限。  絕對閾限,也叫絕對感覺閾限,指剛剛能夠引起感覺的刺激強度,它是在「感覺到」和「感覺不到」之間的一個臨界值。  絕對感覺閾限越低(甲能看到微光,乙不能,則甲的絕對感覺閾限低於乙),絕對感受性就越高。(所以甲的絕對感受性高於乙的)。
  • 遊鐵輝:「感受性繪畫」教學課例分享丨侃點課堂2017.07.29
    ,大家都表示意猶未盡,同時,很多老師對感受性繪畫教學新觀念,尤其是教學引導方面還不太了解,所以,本次萬人群課,遊老師將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感受性教學引導課例。2.如何從兒童繪畫作品中了解孩子的性格、思維與能力?3.如何消除家長不正確的教育觀念、方式與態度,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評價環境?
  • 《心理學》的案例,你用對了嗎?
    //////////教綜筆試三大科《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自然是筆試的重頭戲,而《心理學》又是三大科的重中之重。因為幾乎在任何地區,筆試《心理學》都是必考科目。而《心理學》又是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基礎。如果能理解《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各種媒體上談各科學習方法的理論已經很多了。在這裡我重點談一下學習《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方法——聯繫實例。實踐證明,這個方法能夠化抽象為具象,而且會記得很牢固。
  • 零基礎學習室內設計,從小白到設計師,你不得不了解的五大乾貨
    零基礎學習室內設計,從小白到設計師,你不得不了解的五大乾貨室內設計師是一項發展潛力很不錯的工作,不少朋友為了實現從小白到室內設計師的轉變,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包括加各種教學視頻、百度搜索知識體系、購買專業的書籍資料,
  • 創享互動:打造爆款產品,你需要了解這些心理學知識!
    創享互動小編告訴你,這些心理學知識一定要了解!錨定效應這種心理效應主要是為了引出真正的賣點做鋪墊。具體來說,為了降低用戶對新產品的抵抗情緒,我們可以先拋出一個"誘餌",在用戶心裡定下一個標準,繼而引出真正的賣點。
  • 感覺規律-心理學知識點
    如果閉上眼睛,捏住鼻子,我們將分不清嘴裡吃的是蘋果,還是土豆;感冒的人常常味覺不敏感。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還有一種特殊表現——聯覺,指一種感覺兼有另一種感覺的心理現象。例如,切割玻璃的聲音會使人產生寒冷的感覺;看見黃色產生甜的感覺,看見綠色產生酸的感覺;紅、橙、黃色使人產生暖的感覺,綠、青、藍使人產生冷的感覺。
  • 了解秘術從心理學入門
    心理學是一門行為和思維的科學,包括有意識和無意識的現象以及思想。這是一門範圍很廣、興趣各異的學術學科結合在一起,尋求對大腦的緊急性質及其所表現出的各種頓悟現象的理解。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它旨在通過建立一般原則和研究具體案例來了解個人和群體。
  • 【在線學術】紐約大學心理學博士帶你了解多重人格與精神分裂!
    異常心理學:多重人格與精神分裂留學申請導向專業:心理學專業接觸最前沿的學術科研知識與頂級名校導師深度互動斬獲各種高質量證書和推薦信提升學術科研背景增強留學申請軟實力異常心理學是傳統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本課程中,學生除了會對異常心理學進行基本理解,還會結合很多生活實例和有趣案例(精神分裂,多重人格),更好的從學術角度了解這個分支。同時,導師將給學生介紹人格測試方法,幫助學生在課餘時間裡深度了解自我和他人,並最終完成一份心理學學術論文。
  • 塔羅小知識:單牌解析 7號戰車
    在靈數學裡說到:「生命靈數7的人擅長鑽研事物,喜歡追求真理,精於算計,遇事理智,處事不夠圓滑,不容易被討好,容易到手的東西不會珍惜。具備分析事物的天賦,喜歡質疑,尋求真理。」《聖經》上說7是個完美的數位,是上帝的數位。站車牌,是古代戰爭中使用的雙駕戰車。車上的王子放棄了所有的財產和權力,僅乘著一輛戰車開始了一個人的旅程。
  • 公開課 | 藝術和心理學這對情人,了解一下?
    他自己也說不清楚,也許是讓他找到了和自己相處的方式。「 我不知道畫畫教會我什麼事,但我知道它讓我自由,不被未來束縛,不被過去束縛,從後悔中解脫,從擔憂中解脫。 」「不瘋魔,不成活」,有時候人們說某個藝術家是「精神病」,其實只是因為他們傾其所有,都投入到藝術創作中了。
  •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心理學資料:醫學心理學評估總結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心理學資料:醫學心理學評估總結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陸續進行,怎樣備考成為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特地整理了山東醫療衛生招聘的知識,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 你真的了解自己嗎?一張畫揭示你的潛意識,了解繪畫心理學
    如你遇到一個心理學領域的學者,是不是會很好奇,他會不會能知道我想什麼? 一般的學心理學的非常抗拒這個問題,一部分是沒有學到家,知識掌握不夠,確實不會根據你的穿著佩戴、細微表情揣測此時此刻你的內心活動和人格傾向;而另一部分是怕看出你之後,你會產生一種與其交往的恐懼。
  • 10本心理學著作,助你深入了解自己
    湛廬君為你精心挑選了以下10本心理學相關著作,維度不同,領域各異,但它們都能幫助你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塑造自我。1《人人都該懂的心理學》作者:【英】G·尼爾·馬丁譯者:李巖松 陳思珺推薦理由: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太過專門,知識被嚴重割裂,於是通識教育與通識閱讀應運而生
  • 互象 | 感受性的解釋鴻溝與人的廣延 ——論薩特《噁心》中的自我與他者
    感受性的解釋鴻溝與人的廣延——論薩特《噁心》中的自我與他者  一切講述都會丟失細節。每當我嘗試從自己的日記裡尋一點過去生活的痕跡,我便會驚懼地發現,最詳細的記述也只能是經歷的節選,就連感受也是不完整的。真實生命中那些日日夜夜,不過是散碎片斷的拼湊和雜糅,充滿隨機和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