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性變化的一般規律

2020-12-27 中公教師網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感受性變化的一般規律是考試的重點。其最常見的出題角度是呈現一些實例,問體現了感受性變化的哪條規律,因此在日常備考中,我們需要把握每條規律的關鍵詞,通過典型例子加深對規律的理解,進而輕鬆應對考試。

1.感覺適應

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在這裡需要把握的關鍵詞是「持續作用」以及「同一感受器」。比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就是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鼻子這一感覺器官,從而使感受性由原來的香變為不香,並不是刺激本身不香了,而是人的感受性發生變化了,因此體現了嗅覺方面的適應。感覺適應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一般情況下,持續作用的強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續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這句話需要以判斷題的形式進行備考。

視覺的適應:分為暗適應和明適應

①暗適應:從亮的環境到暗的環境,開始看不到東西,後來逐漸看到了東西,這叫暗適應。暗適應是在光刺激由強變弱的情況下發生的感受性提高的過程。比如,進電影院的過程就體現了暗適應。

②從暗的環境到亮的環境,開始覺得光線刺得眼睛睜不開,很快就習慣了,叫明適應。明適應是在光刺激由弱變強的情況下發生的感受性降低的過程。比如出電影院的過程。

嗅覺適應:「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是嗅覺的適應。

皮膚覺的適應:遊泳時,剛剛跳進水中會覺得水很冷,不久這種感覺就消失了,這是皮膚覺的適應。手放在溫水裡,開始覺得熱,慢慢就不覺得熱了,這是溫度覺的適應。

此外,還有聽覺的適應,味覺的適應(比如,廚師做飯,越做越鹹)等。各種感覺都能發生適應的現象,適應現象表現在所有的感覺中,其中痛覺是最難適應的,因為痛覺具有保護作用。

2.感覺對比

感覺對比:不同刺激作用於同一感覺器官,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對比。這裡抓的關鍵詞是「不同刺激」、「同一感覺器官」,既發生感覺對比現象時必須得至少出現兩種刺激。根據多種刺激是同時還是相繼作用於感覺器官,可以將感覺對比分為兩種:同時對比和繼時對比。

①同時對比:指幾個刺激物同時作用於同一感受器而產生的對某種刺激物的感受性變化。比如,月明星稀,黑人牙白,在綠葉的襯託下花更紅了,都體現了同時對比。

②繼時對比:指幾個刺激物先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而產生的對某種刺激物的感受性變化。比如,吃完檸檬再吃橘子,會覺得橘子甜,即檸檬和橘子這兩個刺激先後作用於舌頭,使對橘子的感受性有原來的酸變成甜,這個就體現了繼時對比。

3.感覺後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後暫時保留的感覺現象稱之為感覺後效,也叫感覺後像。比如,黑夜裡盯著白熾燈兩秒之後緩緩閉上眼睛,此時刺激停止作用,但是眼前還會出現關於燈的形象,這就體現了感覺後效。

4.感覺的補償作用和相互作用

①感覺的補償作用:當某些感覺失卻以後,可以由其他感覺來彌補。比如,盲人雖然失去了視覺,但他們的聽覺、嗅覺要比常人靈敏的多。

②感覺的相互作用——聯覺:一個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同時還引起另一種感覺的現象就叫聯覺。聯覺是考試中比較常考的內容,強調的是一種刺激引起了多種感覺。比如,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說「這個女孩的聲音真甜呀」,在這裡,只有聲音一種刺激,但不僅引起了聽覺,還讓人覺得甜,產生了味覺,即一種刺激,兩種感覺,體現了聯覺。另外,小紅聽見刮竹子的聲音覺得冷、紅色使人溫暖,藍色使人覺得冷清、以及語文中的通感這種修辭手法都是體現了聯覺。

以上即為感受性變化規律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備考之路有一定的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知識:感受性變化的規律
    感受性變化的規律這部分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考試頻率較高,可能以例子型單選、概念型單選進行考查,在備考過程中主要以例子型單選進行備考,因此需要把握每個概念的關鍵詞以及掌握相應的例子。(1)感覺適應感覺適應是指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感覺適應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 教師招聘考試—感受性變化的規律
    感受性變化的規律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一個比較常考的知識點,事例也通常是跟生活實際相聯繫的,所以在學習中需要結合生活事例進行理解。(1)感覺適應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感覺適應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 感覺是怎麼變化的——感覺的一般規律
    感覺的一般規律是《心理學》認知過程中關於感覺的一個重要知識點,考查方式為例子反選、概念選擇等,以客觀題為主,難度中等。主要需把握住關鍵詞理解每一個現象的含義,能夠靈活做對題目。下面將這部分知識做一個梳理,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感覺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任何感覺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主體的感覺能力;另一個是客觀世界的刺激。
  • 感覺規律-心理學知識點
    感覺規律在教招考試中主要是考查理解類的內容,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一、感覺的相互作用1.同一感覺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覺的相互作用是指同一感受性中的其他刺激影響著對某種刺激的感受性的現象。在同一感覺相互作用中,我們需要掌握的是感覺對比。感覺對比指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產生的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
  • 不得不了解的心理學知識:感受性
    這也是今天我們要分析的心理學知識:感受性。晚上從零下四五度的室外,回到有暖氣的家中,瞬間感到溫暖,並把外套脫下;可是當睡了一夜早上起來的時候,似乎感覺不到任何的溫暖,而當吃過早飯走出門那一刻,馬上感到一股寒氣襲來。
  • 互象 | 感受性的解釋鴻溝與人的廣延 ——論薩特《噁心》中的自我與他者
    於是記述也方寸大亂,受了記憶的蠱惑,而無疑丟失了即時珍貴的感受性,變得殘破不堪甚至面目全非——文字「誇大一切,時時窺探,不斷歪曲真實」。當我試圖講述一個自己的生活故事,竟被迫做一個拙劣的裁縫,在文字的破布中縫縫補補,還用之後新的經驗添油加醋。我似乎是在觀察過去的廢墟,過去的光彩依稀可辨,卻再無結構和紋理——時間殘忍地令我丟失了過去的感受性,我的講述,其實是經歷的輓歌。
  • 重要節點 〇《四象是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總規律》
    四象變化,周而復始,是事物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這個規律是不變的。一、四象由來「四象」一詞最先出自《易·繫辭》,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即太陽、太陰、少陰、少陽。先哲在天文學中也有「四象」一詞,不過,這與《易》中的概念完全不同。先哲在觀察星辰時,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作為坐標。東南西北各有七宿,每個七宿聯繫起來很象一種動物。
  • 遊鐵輝:「感受性繪畫」教學課例分享丨侃點課堂2017.07.29
    ,大家都表示意猶未盡,同時,很多老師對感受性繪畫教學新觀念,尤其是教學引導方面還不太了解,所以,本次萬人群課,遊老師將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感受性教學引導課例。 經過二十多年的學習、思考、探索、實踐、驗證,最終我找到了一個教學方向,也由此確立了我的教學坐標——感受性繪畫教學。 感受性繪畫教學總的指導思想:感受性繪畫教學,不是為了技法而生的教學,而是為了啟悟孩子的心靈而存在。
  • 探討可變混響技術聲學參量的變化規律
    二、五種可變混響技術聲學參量的變化規律根據音質參量的調節不同,我們把可變混響技術的實現方法分為五類,分別為改變吸聲量、改變體積、增設耦合空間、增設音樂反聲罩和電聲可變混響技術等。當然也可以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一同使用,如改變體積的同時也可以改變吸聲量,增設耦合空間的同時也改變吸聲量等。
  • Nature:近千年印度洋偶極子變化規律
    Nature:近千年印度洋偶極子變化規律印度洋偶極子(Indian Ocean Dipole, IOD)是指印度洋西部和東部海表溫度差,通過海氣耦合作用,對印度洋盆周圍地區氣候和環境產生重要影響。簡單的類比,可以把IOD看作是印度洋的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
  • poppin音樂種類及規律
    鼓點重,和hiphop接近,一般來說音樂旋律的變化沒那麼明顯。2、P Funk: Pure Funk。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最原始純正的funk音樂,一般是有歌詞,整體旋律一般比較歡快流暢。3、E Funk: Electric Funk。 一般會加入一些機械聲音什麼的。以上三種音樂基本就是poppin音樂的三種籠統分類。
  • 河圖洛書圖像位置的排列決定其規律和變化,伏羲八卦是兩者的結合
    洛書加入河圖規律的過程我們說過用慣性思維來判斷事物容易導致認知偏差,比如對河圖與洛書規律的觀察,事實上河圖洛書方向上的變化就是我們主觀思維和慣性思維的產物,就河圖洛書來說,我們是通過對陰陽兩數之間的變化(兩數之間的增量與減量
  • 投資的一般規律是:出手越多,賺得越少或賠得越多
    投資的一般規律是:出手越多,賺得越少或賠得越多。咱們一定要按照股市的投資規律去投資股票,儘量減少自己的操作,因為操作越多,賺得越少或賠得越多。現在我舉個例子:今年由於疫情原因,上證指數最低點2646.80。如果當時自己不去頻繁操作,一直拿著手裡的股票,現在最起碼也翻倍了。就是因為害怕上證指數崩盤,所以才在最低點附近平倉。
  • 日語形容動詞有什麼變形規律?
    日語形容動詞未然形(或推量形) 【變化規律】詞尾だ變成だろ+うきれいだ——きれいだろう 【用法】表示推測。構成簡體推量形。表示對客觀事物的推測。 【用例】テレビがなかったら、どんなに不便だろう。如果沒有電視,那是多麼不方便呀。
  • 懷孕5個月胎動開始規律了嗎?胎兒的胎動通常都在這個階段才規律
    (5個月寶寶的3d圖)我們先來說說孕5個月寶寶與媽媽的一些變化~孕21周的時候寶寶已經長大了不少,寶寶的頭腳長約26cm,胎重約335g,寶寶的意識也正在發育當中,這個時候胎寶寶的眉毛和眼瞼都已經發育完全了,嘴唇也差不多完全長了
  • 印章的形式規律 - 節選《印學總論》
    沒有統一基礎的變化只能是雜亂無章的東西,不可能具有美感更不用談藝術了。因而藝術創作一般都要求從平正入手、從規律入手、先收後放。變化是無法窮盡的,但在一個藝術作品中它必須是有限的、有條件的、必須有益於作品主題思想的表現,而不破壞作品的章法和諧。印面的形式一般來講最終由朱白兩部分構成,由它們間的變化關係產生虛實、對比等審美效果。
  • 規律吃燕窩一年後,身體會發生什麼神奇的變化?
    燕窩食用一年以後,您可能看不到的身體變化! 第一個月 也許你只是抱著試試的心態來嘗試的買了一個月的量,看看燕窩到底有沒有效果,但若你按照規律來每周食用燕窩的量在3-5次,堅持食用一個月後,會發現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以往需要非常滋潤的潤膚霜來厚厚的塗抹皮膚,但現在皮膚不會像以往那樣乾燥,滋潤了很多,也不需要狂抹護膚品。
  • 老年女性要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各個系統都有變化!健康第一位!
    但因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生活環境、文化背景的不同,生理上難以明確統一老年的期限,一般發達國家和地區,多規定65歲以上為老年期;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多規定60歲起為老年期;我國規定60歲到89歲為老年期,90歲以上為長壽期。
  • 12張圖看寶寶1歲內的發育規律變化,一個月一個樣,變化真不小
    其實,寶寶出生後,每天都在變,但是寶媽每天抱著寶寶就不容易察覺,如果每個月來一張照片,就會很明顯的發現寶寶的變化了~接下來咱們就看看寶寶12個月內的發育情況吧,對比一下你的寶寶是不是也這樣吧~1個月:男寶身高:48.7-61.2cm,體重: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