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72: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
有無相生玄又玄,氣象萬千陰陽變。黑洞白洞引力波,寒熱虛實雙循環。九九制會分地支,天幹六律三乘三。五行生剋有定數,時間空間逢機緣。
心有宇宙見天道,星河經系連山川。三部九侯察脈象,參三配伍法自然。九野九州通九竅,形神九髒妙音傳。十二時辰五色譜,同頻共振有靈感。
紅塵滾滾逝流光,萬物生滅化雲煙。空空色色虛虛實,寒熱溼燥風水轉。內外表裡上中下,清濁升降氣循環。損有餘以補不足,能量守恆有天算。
五方東南西北中,四時景象不一般。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有偏。物候物象皆虛相,氣候動因歸本原。心隨物轉追浮雲,意亂情迷魂魄散。
天人相合心相印,九宮八卦定原點。四時八節坐招搖,鬥柄指向轉方圓。五方五位雲起落,月亮虧空復盈滿。盛極必衰得必失,萬物興亡去又還。
一元復始似相識,春花秋月迎暑寒。三陰三陽十二經,十二律呂調不變。五臟角徵宮商羽,五味酸苦甘辛鹹。瀉實補虛調陰陽,扶正祛邪耕心田。
全科治學天人合,返樸歸真自修煉。正意正念傳大道,移精變氣治未亂。分科治學天人離,慾壑難填需求端。生產過剩供給側,術業專攻拜金錢。
大道失廢大音希,群魔亂舞五千年。勞心治人詭辯術,叢林法則食物鏈。天堂福音金箍咒,科技創新換晶片。大風起兮雲飛揚,自我拯救莫等閒!
所謂「春柳起舞秋風悲」,都是人類觀賞身外景物自多情。天地陰陽交合生萬物,循環往復皆自然。抑強扶弱「損有餘而補不足」,同樣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無私心,才能夠厚德載物。人們敬畏天道玄德,卻又各懷私心,就有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假仁假義,也就有了違逆天道「損不足以奉有餘」的蠅營狗苟。
人們一旦違逆天道,就看不懂身外的自然世界了。豈不知,一切可見的物質現象,都是有無相生能量轉換運動的表象。只有看不見的精神氣息,才蘊藏著宇宙世界萬物生滅的本質。相由心生,心隨風動,情隨物轉,人迷物象。問世間芸芸眾生,又有誰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
君不見,以犧牲個人生命和身體健康為代價追求金錢財富,這是個人捨本逐末的利令智昏。以減少家庭人口數量為代價追求物慾享樂,這是當家人捨本逐末的急功近利。以減少國家民族人口數量為代價追求物質財富,這是當政者捨本逐末的利慾薰心。以減少地球村人口數量為代價追求貨幣財富,這是世界霸主捨本逐末自取滅亡的走火入魔。個人和當政者追隨世界霸主在貨幣崇拜的迷途中瘋狂裸奔,就必然會造成「錢吃人」的社會老齡化和人口負增長末日危機,也必然會釀成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全球化新冠瘟疫人道災難。
歸根結蒂,恪守忘我無私的自然本心,就能夠進入「天人合一全科治學」的正道,也就能夠實現「損有餘以補不足」的陰陽平衡。如果迷失了忘我無私的自然本心,就會走上「天人分離分科治學」的邪道,也就必然會產生「損不足以奉有餘」的陰陽失衡危機。究竟是走抑強扶弱的自然法則正道,還是走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邪道?這個問題,就是人類社會正邪善惡道不同的道路之爭。
正本清源,返樸歸真。傳道受業解惑問大道,炎黃子孫還是必須重讀「黃老學說」大道文化經典。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繼續研讀《黃帝內經·素問·熱論》原文:
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
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帝曰:願聞其狀。
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幹,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髒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幹;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幹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髒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洩而已。
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
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谷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
帝曰:善!治遺奈何?
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
帝曰:病熱當何禁之?
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
岐伯曰: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這段話大意就是:
黃帝問道:現在常見的發熱病症,都屬於外界虛邪賊風侵害人體的傷寒類病變。有些患者可以治癒,有些患者則會不治身亡。死亡的患者,一般在發病後六七天之間。可以治癒的患者,療程都在十天以上。這是為什麼呢?我不知其中的玄機,請先生給我講解一下。
岐伯回答說:人體十二經脈的太陽經統馭陽經,太陽經脈連通天氣的風府,主控各陽經的血氣。人體遭受外界陰寒邪氣傷害,寒氣鬱積就會產生發熱病變。這種發熱病症會很嚴重,但卻未必致死。如果陰陽表裡經脈同時遭到陰寒邪氣傷害,由此產生的寒熱病變就必然會致人死亡了。
黃帝說:請先生給我詳細講講傷寒病症的演變過程。
岐伯解釋說:傷寒患者發病第一天,太陽經剛剛遭受外界虛邪賊風侵害,就會產生頭項疼痛和腰脊僵硬不靈活症狀。
到了發病第二天,陰寒邪氣就會傷害到陽明經。陽明經脈主控肌肉,足陽明胃經沿鼻側上行至眼目經絡,再下行進入腑臟。因此,陽明經受到陰寒邪氣傷害,就會產生身體發熱、目痛和鼻乾等症狀,使人難以睡臥安眠。
發病第三天,陰寒邪氣就會傷害到少陽經。少陽經脈主膽,足少陽膽經沿兩肋脅上行至耳朵經絡。因此,少陰經受到陰寒邪氣傷害,就會產生胸肋疼痛和耳聾症狀。如果三陽經脈太陽經、陽明經和少陰經皆受到寒邪傷害,但邪氣尚未侵入內臟和陰經,這時採用發汗療法就可以治癒。
發病第四天,陰寒邪氣就會傷害到太陰經。足太陰脾經散布於胃臟,上行至咽部經絡。因此,太陰經脈受到陰寒邪氣傷害,就會產生腹中脹滿和咽幹症狀。
發病第五天,陰寒邪氣就會傷害到少陰經。足少陰經脈貫通腎臟和肺臟經絡,上行繫於舌本。因此,少陰經受到陰寒邪氣傷害,就會產生口燥舌乾渴飲症狀。
發病第六天,陰寒邪氣就會傷害到厥陰經。足厥陰膽經沿著陰器上行環繞於肝臟經絡。因此,厥陰經受到陰寒邪氣傷害,就會產生心情煩躁和陰囊收縮疼痛症狀。如果三陰三陽經脈和五臟六腑均受到寒邪侵害,造成體內營衛精氣不能正常運行,導致五臟血氣循環不通,這就變成了不可救治的死症。
如果不是陰陽表裡經脈同時受到寒邪傷害,到了第七天,太陽經的病邪就會消退,患者頭痛症狀就會稍微緩解。
到了第八天,陽明經的病邪就會消退,患者身體發熱症狀就會稍微緩解。
到了第九天,少陽經的病邪就會消退,患者耳朵就能逐漸恢復聽力。
到了第十天,太陰經的病邪就會消退,腹部脹滿症狀逐漸消失,胃臟功能開始恢復正常,患者就有了食慾。
到了第十一天,少陰經的病邪就會消退,口燥舌乾渴飲症狀逐漸消失,患者就會打嗝打噴嚏了。
到了十二天,厥陰經的病邪就會消退,患者陰囊逐漸從少腹開始鬆弛下垂。至此,體內大邪寒氣盡去,被疾病折磨的苦日子就徹底結束了!
黃帝追問:對於傷寒患者,究竟該怎樣進行調治呢?
岐伯回答說:治療傷寒患者,只要能夠恢復五臟各經脈血氣循環,就可以使病症日漸消退了。如果患者發病不到第三天,採用發汗療法就可以治癒。發病超過三天的患者,通過疏瀉體內鬱積的寒熱邪氣就可以痊癒。
黃帝又問:發熱症狀治癒以後,患者體內常有餘留的邪氣,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說:凡是體內有餘邪殘留的患者,都是在發熱病重時被強制進食所致。因此,寒熱病症雖然消退了,食熱卻潛伏在體內。患者飲食不化繼續產生內熱,新熱舊熱相爭交合,就又會形成遺毒隱患。
黃帝說:明白了!那麼,怎樣清除遺毒隱患呢?
岐伯回答說:應該全面審察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病症,瀉有餘而補不足,調節梳理血氣循環的逆從關係,就必然能夠徹底清除遺毒隱患。
黃帝又問:護理髮熱患者時有哪些禁忌?
岐伯回答說:在患者發熱症狀稍微緩解時,吃葷腥肉食就會使疾病復發。強制患者飲食過多,就會產生餘熱遺毒隱患。這些要點,就是護理髮熱患者時不能違犯的禁忌。
黃帝說:陰陽表裡經脈同時受到風寒傷害的患者,經脈病變會有哪些症狀?
岐伯回答說:陰陽兩表裡經脈同時受到風寒傷害的患者,在發病第一天,太陽經與少陰經會同時產生病變,就會出現頭痛、口乾和心情煩躁鬱悶症狀。發病第二天,陽明經與太陰經會同時產生病變,就會出現腹部脹滿、身體發熱、食欲不振、胡言亂語等症狀。發病第三天,少陽經與厥陰經會同時產生病變,就會出現耳聾、陰囊收縮、四肢發冷和驚厥等症狀。患者病情危重時,會出現水漿飲食不進、神志恍惚和不省人事等症狀。到了第六天,便是死期來臨。
黃帝又問:患者病情已發展到五臟俱傷、六腑血氣閉塞、榮衛精氣循環不通了,卻還要等到三天以後才會死亡,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說:陽明經為人體十二經脈之首,這裡血氣最旺盛。即便是患者已經神志昏迷不省人事,其陽明經脈血氣三天後才能完全衰竭。因此,到了血氣完全衰竭時,患者才會死亡。
重點再強調一遍,如果傷寒患者發病在夏至日以前,就是溫熱病症。如果發病在夏至日以後,就是暑熱病症。對於暑熱病症患者,要採用發汗療法,必須使患者體內暑熱邪氣隨汗散洩。直至邪氣全部散盡,其間切勿止汗!
問道啟示:
所謂「上兵伐謀」,就是「思想斬首」的文化戰爭,也是「物隨心轉」的乾坤大挪移。到了文化戰爭收官之時,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大勢所趨了。
以史為鑑,在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的神農氏時代末期,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初心私慾泛濫,就是一場「思想斬首」的虛邪賊風文化戰爭。最終,就引發了「諸侯相侵伐」群雄爭霸的暴力戰爭。「黃帝戰蚩尤」的「修德振兵治五氣」,就是徹底消除戰爭隱患的一場人民文化戰爭。到了「堯舜禹之變」的「夏禹傳子家天下」之時,則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思想斬首」文化戰爭死灰復燃。因此,就導致了「湯武革命」改朝換代和「禮崩樂壞」群雄爭霸的惡性循環。
顯而易見,奴隸制小康社會「天子分封建藩」的等級禮法教化,既是「天人分離分科治學」偏執症的虛邪賊風文化戰爭,也是製造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戰爭的禍根。孔子「刪詩書」的「克己復禮」,既是毀滅上古大同社會大道文明史的始作俑者,也同樣是「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自「百家爭鳴」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科舉科考知識精英「勞心者治人」的「傳道受業解惑」,便是「天人分離分科治學」偏執症的千年虛邪賊風文化戰爭。
在當年「春秋無義戰」之時,管子「權輕重」的「尊王攘夷」,就是「五戰而至於兵」的「思想斬首」文化戰爭,也開創了「戰衡戰準戰流戰權戰勢」的貿易戰爭歷史先河。再從「絲綢之路」貿易戰爭的「五胡亂華」,直到宋朝「海上絲綢之路」的「崖山之後無華夏」,就有了馬可波羅「東遊記」的文化戰爭「信息戰」,也就有了西方傳教士連續滲透明朝和清朝的文化戰爭「諜報戰」,同時就有了「文藝復興」和哥倫布船隊殖民徵服「新大陸」的「世界自由貿易」狂飆突進,最終就引爆了「鴉片貿易戰爭」的文化殖民侵略戰爭。
回頭來看,西方列強對中國「上兵伐謀」的「思想斬首」文化戰爭,肇始於元明之際,得勢於晚清時期。「天人分離分科治學」偏執症的西方科學主義市場神教知識精英,只是竊取了管子「權輕重」的「上兵伐謀」貿易戰爭秘笈,同時盜取了造紙術、印刷術、造船術、航海術、火藥術及天文曆法等中國古代技術專利。問題只是在於,當貿易戰爭沿著「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又轉回來時,「洋務運動」知識精英們卻看不懂「貨幣遊戲」的「上兵伐謀」了!
直至今天,「天人分離分科治學」偏執症的西方科學主義市場神教知識精英,已經製造出了「錢吃人」的社會老齡化和人口負增長末日危機,又釀成了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全球化新冠瘟疫人道災難。面對這場「世界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人何時才能看明白猶太共濟會資本怪獸「貨幣遊戲」的「思想斬首」文化殖民侵略戰爭?
瑪雅人和印第安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早在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的公有制計劃經濟初級階段,華夏先民們道法自然象形會意「結繩記事」口傳心授,就形成了「天人合一全科治學」的大道文化知識體系,也能夠運用「陰陽五行說」方法論指導日常生產生活。因此,就曾經實現了全民健康自均自衡的生態文明高質量安全發展。黃帝當年「修德振兵治五氣」,又給後世留下了大道文化經典《黃帝內經》。欺師滅祖離經叛道的「天人分離分科治學」偏執症的知識精英,當然都是數典忘祖的不肖子孫。那麼,沒有忘根忘本的炎黃子孫們,還能重新回歸「天人合一全科治學」的大道嗎?
正本清源,返樸歸真。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正氣內存,邪不可幹。扶正祛邪,道不外求。消除個人命運的挫折和苦難,走出自然天性與世俗習性矛盾衝突的精神困惑,激活內心深處的自然天性靈氣,自我康療兼濟天下。問道大課堂,讓我們通過學習《黃帝內經》共同獲得健康生活的幸福和快樂。
更多精彩,請關注網聞博報微信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進入網聞博報公眾號加「關注」
為防止網絡事故導致失聯,請加網聞博報微信好友
《黃帝內經》學習交流群申請入群請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