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見了一條觸目驚心的消息:公眾號主精分俠離世。
因為是公眾號同行,深知做公眾號的艱辛,突然特別自憐。
2016年,精分俠說:「假如能夠一直這樣隨心所欲的舒服下去,哪怕不健康,哪怕只能活到五十歲,我都不會改變。」可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沒有讓他撐過2018年。
想起世界盃足球賽期間看見的一則新聞「球迷猝死」:2018年6月,湖南的球迷楊先生熬夜一邊看球賽一邊喝啤酒,第二天猝死!年僅28歲。
2016年5月18日,媒體同行王雅珊因肝癌去世,年僅28歲。生命倒計時,她轉發人民日報微博「從疲勞到癌症僅需4步!你還在透支身體嗎?」用「我就是例子啊。」提醒人們不要再熬夜,記得吃早餐,注重運動鍛鍊。
正值青春年華,卻倉促離世。貌似偶然,卻是必然。熬夜加班,飲食作息極不規律,長年累月的透支健康。那些曾經對身體任性的行為,最終都成了慢性自殺。
別再糟蹋自己了,我們的身體真的經不起任性。
在健康面前,根本就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活著,就是最大的王道。
復旦大學女博士于娟在她的自傳《癌症日記》中寫到: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
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很多東西,只有當我們快要失去的時候才倍感珍貴。感情如是,健康也如是。所以,不要讓將來的你,討厭現在只顧努力但透支健康的你。
2016年7月5日,我熟悉的一個公眾號同行被確診鼻咽癌。生命另起一行,他深思反省:「年輕的時候,為了投稿掙稿費,很多個夜晚,我要熬夜到東方魚肚白。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寫作的時候開始抽菸,而且一根接一根,沒有尼古丁的刺激,似乎就興奮不起來。當網絡和電腦普及後,我的熬夜時光更多地損耗在博客更文、公眾號運營上。二十多年啊,我就這樣年復一日地熬夜,加上其他因素——負情緒、勞累、煩惱、抑鬱、爭勝、事業心等等,我終於垮掉了……」。
為了兒子不喪父,為了妻子不守寡,為了白髮人不送黑髮人,他戒了菸酒,關閉了作文家教班,控制著更文時間,幸運的是,他度過了危險期,目前康復中。
三年前,我的一個同事在檢修時突然倒地,所幸120救護車迅速趕到,將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這位同事是典型的完美性格,工作上爭強好勝,白班夜班加班連軸轉,是崗位標兵中層幹將。我去看望他,離開崗位多日發現生產照常運轉的他,對自己進行了無情的剖析和徹底懺悔:
「這一場大病,不是上蒼對我的懲罰,也不是病魔對我的懲罰,而是我自己活不明白,虧欠自己太久了。」
然而,有的人卻來不及醒悟就化作了一縷青煙。
2017年5月21日,周日,我親愛的小弟猝死。高燒三天沒有當回事,事發當天,晨跑健身,餵食丈母娘帶來的幾隻母雞,給媳婦做早餐,洗衣物,打掃衛生,早晨不到7點,突然昏迷,再也沒有醒過來。
小弟猝死後,我時常假設:如果小弟周末睡個懶覺,早晨不幹那麼多的家務活,是不是就可以大難不死?
可是,生命只有一次,哪裡可以假設?!
因為小弟死於非命,我開始關注猝死和過勞死,我才發現,這樣的悲劇每天都在上演,臨床醫生、媒體工作者、運動員等腦力勞動者和精神高度緊張者是高危人群,持續的疲勞很可能將生命引爆。
生命真的很脆弱。
好好活著吧,別太對不起自己。
王冠再璀璨,榮譽再耀眼,都不如健康珍貴。
人生最後的贏家,從來不是混得風生水起的人,而是活得比你長的人。
特別喜歡《倖存者回憶錄》中的一段話:
做孩子的時候,感到無聊,盼望著長大。長大後又嚮往返回童年。
我們浪費自己的健康,去贏得個人的財富,然後又浪費自己的財富去重建自己的健康。
我們焦慮地憧憬著未來,忘記了眼前的生活,活得既不是為了現在,也不是為了未來。
我們活得似乎永遠不會死,我們死得好像從來沒活過。
多麼透徹多麼絕望的倖存者體悟。
現實苦難,人生艱辛,我們每個有幸擁有健康的人,何嘗不都是珍貴的倖存者。
前幾日,偶遇一個舍友,1.6米的身高,只有60斤重,真的是皮包骨頭,瘦的脫相。特別心疼,問她病因,她說去醫院檢查,排除了器官功能問題,是精神因素造成的厭食。
這個舍友好像一直不是那種雷厲風行的女強人形象。大學本科畢業,先是在施工現場監理,後來下崗到操作崗位上倒三班,英雄無用武之地。事業不順心,情感也顛沛。校園初戀分手,經媒妁之言,嫁了個復員兵,後來老公辭職跑單幫,夫妻倆常年分居兩地,她一直跟著婆婆居住同一個屋簷下,再後來,老公離婚再娶,她的兒子高考成績只夠上個職業技術學院。
這些年,她一直情緒低沉,看神靈教徒之類的書,做了大量讀書筆記,參加公益活動、反邪教組織,希望藉此走出悲傷鬱悶的心魔,但是一直走不出痛苦。一年前,開始出現神經性嘔吐,茶飯不思,好不容易強迫自己吃幾口,都會反胃吐出來。
我不是心理醫生,也不是臨床醫生,不明白具體病因,也不便過多細問,只能結合自己的人生感悟,把高大上的開導話說了好多。
人到中年,孩子長大了,房子也買了,銀行也有了存款,熬過了最艱難的日子,吃了苦受了罪,應該享受生活了,卻還在被心魔控制,而這,不是一個女人的幸福指徵。
人到中年,一定要富養自己,善待自己,喜歡誰就跟誰在一起,厭惡誰就遠離誰,穿自己喜歡的衣服,用自己喜歡的化妝品,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如果總是逼迫自己,委屈自己,想不開懲罰自己,那就實在太可憐太悲催太想不開了。
人到中年,忙不完的家事和操不完的心,馬不停蹄地奔波和勞累。放下驕傲,放下尊嚴,求人看臉色,拉著重車爬坡,從來都不知道心疼憐惜自己,其實,能夠聽到鳥鳴聞到花香看見綠草,能夠有個健康的體魄能夠翻身能夠撒尿排便就是幸福。很多人意識不到這個最簡單的幸福,不懂得享受慢生活,為所謂的夢想拼搏奮鬥,最終過勞死。
真正的生存智慧,是隨遇而安,知足常樂,是盡己所能,然後量力而行。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當然知道,誰也不能坐享其成。
當人遇到生死,你會發現,其實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這個世界我們只來一回,何不開開心心的活;
這個生命我們只有一次,何不快快樂樂的過!
停一停,歇一歇,擁抱一下轉身就在的幸福吧!
關注微信公眾號「嫿嫿20」,和您聊聊戀愛、婚姻、家庭、教育那些事。
嫿嫿,一個傾心讀書愛好文學的工科女,報刊雜誌撰稿二十年,公眾平臺籤約寫手,微信公眾號「嫿嫿20」,大魚號「嫿嫿2017」,今日頭條「嫿嫿2017」。
關注和分享是對嫿嫿最大的支持和肯定。有溝通交流者,可加個人微信號:huahua20ya 嫿嫿
有態度,有溫度,
有深度,有廣度,
披荊斬棘,只為遇見您
關注微信公眾號「嫿嫿20」,推薦嫿嫿的更多原創文章(點擊標題,即可打開連結):
親情∣姐,忙什麼呢
親情∣想起那一天,總是傷難平,淚難止
落地生活∣驀然回首,已經二十年
落地生活∣那些汙言穢語,隨你噴
時評∣你一個送外賣的農民工,憑什麼打敗北大碩士?
時評∣沒有你我會過得更好,心機婊滾開
戀愛∣傻丹丹,你怎麼能重蹈美玲覆轍
婚姻∣嫁給愚孝男,苦難一輩子
家庭∣徐婷死了:原生家庭到底有多重要
家庭∣我們這一代,是給父母養老的最後一代,是養老靠自己的第一代
教育∣浙大南大搶著要,她的父母竟然教育無為
教育∣學霸殺人:不敬畏生命,考再高的分數都沒用
勵志∣硬著頭皮堅持下去,在黑暗中靜候亮光
灼見∣同學,請考牛校,然後驕傲地生活
浮世繪∣學渣出國留學:中國式嬌慣
浮世繪∣44歲男人的苦,有誰最懂?
犀利點評∣最愚蠢的家長,是砸錢給孩子上民間輔導班
你說我聽∣老公辭職後,經常對我發脾氣
她言他語∣十年尋找,十年淡忘,終是情綿綿
萬眾矚目的高考已經於6月8日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填報高考志願了。
12年寒窗苦讀,不能輸在最後的戰爭上。
愛心公益,助力學子。為此,公眾號「思齊學苑」特約資深老師為家長出謀劃策,為考生答疑解惑。
精挑細選,為孩子選報個好志願!
考生家長如果想進群交流學習,可以添加私人微信號:
siqi20ya 思齊
您的支持,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