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公民的努力奮鬥,從改革開放以來的幾十年間,我國的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從宏觀上看的。著眼於微觀,我們的勞動者的工作壓力與強度也在不斷地加大,社會上關於「過勞死」的新聞越來越多。那麼,到底「過勞」的狀態是怎麼樣的呢?什麼時候說明自己已經處於過勞的狀態?
一、記憶力顯著下降
很多從事高強度腦力活動的工作者,比如科研人員、程式設計師、投行等精英人士。由於工作的特殊性,他們往往工作的時間並不能實現標準八小時,為了出一個結果出一個結論,加班加點是常事。
除此之外,外界的影響、上司的要求無形之中也給了他們很大的壓力,導致長期熬夜加班後堅守在崗位的他們可能會出現記憶力下降的情況,比如常常忘記文件放在什麼地方、忘記某件事的流程,這些狀況不應該發生在他們高智商人群身上。其實,這就是過勞的現象,長時間的腦力活動,大腦不間斷連軸運轉,無法合理休息,使得記憶力顯著下降。
二、周身精疲力竭
過勞指的是超時、超強度的勞動行為,一個健康的人處於「過勞」的狀態,是一個長時間累積的結果。比如某一段時間需要進行一個很重大的項目,每一天都會很疲倦,經過簡單的休息沒有恢復又繼續在崗位奮鬥,使得疲勞疲倦一點點積累,到了某個時間點就會到達人體的極限,總是感覺精神萎靡,周身睏倦,沒有精力,這時候一點點小事都會讓你很難前行,這個時候你已經是過勞的狀態了。
三、頭暈頭疼
大腦是中樞神經系統最重要的部分,人的大部分行為都是靠它來調控,長期處於高強度的工作狀態,高壓力的氛圍,很容易使得大腦因過度興奮,造成血氧供應不足,引發頭暈頭疼的狀況。
四、情緒難以控制
長時間的工作,會給人的身心帶來很多壓力,會影響到人的內分泌系統調控,使得人容易出現情緒失控,陷入壓抑、負面情緒爆棚的狀態,。因此可能一些小問題就會讓整個人情緒崩潰,易怒暴躁。
五、小病不斷
長期處於超強超時的工作狀態,會使人的身體抵抗力下降,患上一些小疾病比如關節疼痛、眼睛乾澀、咽喉痛、感冒發燒,耳鳴等,嚴重幹擾到工作和生活,應該要好好修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