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零售五巨頭,為何在中國活不下去?家樂福、沃爾瑪們躺著賺錢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口述 / 吳曉波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市場之一,很多外資零售巨頭都想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所以在過去20多年裡,零售巨頭們紛紛進入中國,其中比較知名的5家企業,分別是美國的沃爾瑪、百思買,英國的樂購,法國的家樂福和德國的麥德龍。
這些巨頭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就有了一套成熟的商業模式,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本土的零售企業,都在「偷師」沃爾瑪、家樂福。
比如,中國本土零售企業人人樂,曾經因為自己的商場周邊開了一家家樂福,導致營業額大幅下滑,於是它的 創始人何金明曾經連續一個多月,從早到晚在家樂福蹲點,學習家樂福的各種促銷手段,商品陳列方式等等,並寫了幾百頁的筆記 ,最終「偷師」成功,讓人人樂得以轉型升級。
此外,很多零售巨頭企業進入中國的時間是在21世紀之前, 當時中國的現代商業還不成熟,零售業主要以百貨商店、雜貨店、批發市場為主, 而這些零售巨頭的進入,給中國帶來了全新的「大賣場」模式。
所以在當時,這些零售巨頭在中國具有很大的先發優勢。 但不幸的是,最近幾年它們在中國的業務全部陷入了泥潭,截至目前已經有4家企業退出了中國市場,只剩下沃爾瑪在中國孤軍奮戰。 這是為什麼呢?
1995年,家樂福進入中國市場,它是第一個在中國內地收取供應商通道費用的企業,費用名目多達數十項,包括進場費、促銷費、條碼費、節慶費等等。這些費用佔到了家樂福整體收入的30%以上,也讓很多本土供應商叫苦連天。
因為很多供應商交了20萬元的貨物給家樂福後,最後收到的錢可能只有10萬元。中糧、康師傅都曾表示自己不堪重壓,與家樂福之間出現過激烈的衝突。
家樂福中國的高光時刻是在2012年,之後開始連續走下坡路,截止2018年底,家樂福中國的資產價值是115億,負債卻達到138億。 於是在2019年,家樂福中國以48億元的價格,把80%的股份賣給了蘇寧國際。
比家樂福晚一年進入中國市場的是麥德龍,它是倉儲超市的創始者,它的商場內部結構主要以4-5米高的大型貨架為主, 貨架的下半部分用來陳列商品,而上半部分則用來做倉庫。
麥德龍商場的佔地面積一般有2個足球場那麼大,所以為了節約經營成本,麥德龍商場大多開在偏僻的地方。
此外,麥德龍還在中國主打高端付費會員制,這就把很多C端客戶擋在了門外。 試想一下,有多少人會為了買一瓶醬油,驅車半小時去麥德龍,然後辦張會員卡再購物呢? 所以麥德龍的目標客戶主要是B端,比如餐飲業和酒店業等,因此它很難迎來爆發式的營收增長。
麥德龍進入中國20多年,營收業績最好的時候是2008年,之後開始慢慢走下坡路,2019年,麥德龍把80%的股權賣給了物美。
在五巨頭中,最沒有存在感的是百思買,它在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電器零售連鎖巨頭, 首創了「大型家電專賣店+連鎖經營」的模式。進入中國後,百思買收購五星電器作為渠道的基本盤,開拓中國業務。
但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百思買在地面渠道遭到國美、蘇寧和萬達廣場的狙擊,在線上受制於天貓、京東等電商。於是在2011年,百思買宣布退出中國。
而沃爾瑪雖然還留在中國,但日子也過得不盡人意。沃爾瑪的經營業態包括購物廣場、沃爾瑪惠選超市等。近幾年,沃爾瑪還多次出資收購京東的股份,目前是京東的第三大股東,雙方還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但是最後成績卻不理想,根據2019財年的數據, 沃爾瑪在中國地區的淨銷售額為755億元人民幣,遠遠低於英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家。
在全球各個市場攻城略地的五巨頭,卻在中國區集體敗退,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過去10多年來,中國成為了全球電子商務最為激進的試驗場,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不斷發展壯大,中國的零售企業幾乎全部受到了網際網路的衝擊。在這種激烈氛圍內,這些國際企業的中國區高管們,在戰略創新上缺少主導權,導致沒有跟上時代潮流。
第二個原因,這些巨頭進入中國大多盤旋在大中城市, 隨著中國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地價水漲船高,而巨頭們在渠道滲透和供應鏈管理上卻捉襟見肘,導致多年以來這些企業的成本居高不下 ,最終止血無望,讓中國市場成了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第三個原因,中國本土的零售企業逐漸崛起,比如華潤萬家、物美、永輝超市等,這些後起之秀顯示出了強大的後發優勢。 比如永輝超市,2018年它的營收達到了705億元,幾乎是家樂福中國的兩倍。
此外,中國本土的零售企業深諳營銷思維,隔三差五就要過節、打折,而這些國際巨頭們由於體制僵化和反應不足,一般只能做個旁觀者。
第四個原因,近幾年來,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注重體驗式消費, 很多購物中心都孕育出了更多的創新業態,比如藝術業態、運動業態、音樂業態、辦公業態等等。
消費者進了購物中心除了吃飯購物,還能參觀藝術畫展,玩溜冰,射箭等等,如果累了可以坐下來聽一場音樂會或者拿出電腦辦公。 相比之下,消費者們在空閒時間更願意去購物中心消磨時間,而不是去逛大超市。
中國的消費市場非常龐大,消費需求也很旺盛,但這不代表零售巨頭們隨隨便便就能在中國市場佔據一席之地。不順應時代潮流,最終只能被時代遺忘。沃爾瑪、家樂福們在中國躺著賺錢的日子,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