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等全球零售五巨頭,為何在中國活不下去?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全球零售五巨頭,為何在中國活不下去?家樂福、沃爾瑪們躺著賺錢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口述 / 吳曉波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市場之一,很多外資零售巨頭都想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所以在過去20多年裡,零售巨頭們紛紛進入中國,其中比較知名的5家企業,分別是美國的沃爾瑪、百思買,英國的樂購,法國的家樂福和德國的麥德龍。

這些巨頭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就有了一套成熟的商業模式,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本土的零售企業,都在「偷師」沃爾瑪、家樂福。

比如,中國本土零售企業人人樂,曾經因為自己的商場周邊開了一家家樂福,導致營業額大幅下滑,於是它的 創始人何金明曾經連續一個多月,從早到晚在家樂福蹲點,學習家樂福的各種促銷手段,商品陳列方式等等,並寫了幾百頁的筆記 ,最終「偷師」成功,讓人人樂得以轉型升級。

此外,很多零售巨頭企業進入中國的時間是在21世紀之前, 當時中國的現代商業還不成熟,零售業主要以百貨商店、雜貨店、批發市場為主, 而這些零售巨頭的進入,給中國帶來了全新的「大賣場」模式。

所以在當時,這些零售巨頭在中國具有很大的先發優勢。 但不幸的是,最近幾年它們在中國的業務全部陷入了泥潭,截至目前已經有4家企業退出了中國市場,只剩下沃爾瑪在中國孤軍奮戰。 這是為什麼呢?

1995年,家樂福進入中國市場,它是第一個在中國內地收取供應商通道費用的企業,費用名目多達數十項,包括進場費、促銷費、條碼費、節慶費等等。這些費用佔到了家樂福整體收入的30%以上,也讓很多本土供應商叫苦連天。

因為很多供應商交了20萬元的貨物給家樂福後,最後收到的錢可能只有10萬元。中糧、康師傅都曾表示自己不堪重壓,與家樂福之間出現過激烈的衝突。

家樂福中國的高光時刻是在2012年,之後開始連續走下坡路,截止2018年底,家樂福中國的資產價值是115億,負債卻達到138億。 於是在2019年,家樂福中國以48億元的價格,把80%的股份賣給了蘇寧國際。

比家樂福晚一年進入中國市場的是麥德龍,它是倉儲超市的創始者,它的商場內部結構主要以4-5米高的大型貨架為主, 貨架的下半部分用來陳列商品,而上半部分則用來做倉庫。

麥德龍商場的佔地面積一般有2個足球場那麼大,所以為了節約經營成本,麥德龍商場大多開在偏僻的地方。

此外,麥德龍還在中國主打高端付費會員制,這就把很多C端客戶擋在了門外。 試想一下,有多少人會為了買一瓶醬油,驅車半小時去麥德龍,然後辦張會員卡再購物呢? 所以麥德龍的目標客戶主要是B端,比如餐飲業和酒店業等,因此它很難迎來爆發式的營收增長。

麥德龍進入中國20多年,營收業績最好的時候是2008年,之後開始慢慢走下坡路,2019年,麥德龍把80%的股權賣給了物美。

在五巨頭中,最沒有存在感的是百思買,它在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電器零售連鎖巨頭, 首創了「大型家電專賣店+連鎖經營」的模式。進入中國後,百思買收購五星電器作為渠道的基本盤,開拓中國業務。

但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百思買在地面渠道遭到國美、蘇寧和萬達廣場的狙擊,在線上受制於天貓、京東等電商。於是在2011年,百思買宣布退出中國。

而沃爾瑪雖然還留在中國,但日子也過得不盡人意。沃爾瑪的經營業態包括購物廣場、沃爾瑪惠選超市等。近幾年,沃爾瑪還多次出資收購京東的股份,目前是京東的第三大股東,雙方還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但是最後成績卻不理想,根據2019財年的數據, 沃爾瑪在中國地區的淨銷售額為755億元人民幣,遠遠低於英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家。

在全球各個市場攻城略地的五巨頭,卻在中國區集體敗退,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過去10多年來,中國成為了全球電子商務最為激進的試驗場,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不斷發展壯大,中國的零售企業幾乎全部受到了網際網路的衝擊。在這種激烈氛圍內,這些國際企業的中國區高管們,在戰略創新上缺少主導權,導致沒有跟上時代潮流。

第二個原因,這些巨頭進入中國大多盤旋在大中城市, 隨著中國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地價水漲船高,而巨頭們在渠道滲透和供應鏈管理上卻捉襟見肘,導致多年以來這些企業的成本居高不下 ,最終止血無望,讓中國市場成了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第三個原因,中國本土的零售企業逐漸崛起,比如華潤萬家、物美、永輝超市等,這些後起之秀顯示出了強大的後發優勢。 比如永輝超市,2018年它的營收達到了705億元,幾乎是家樂福中國的兩倍。

此外,中國本土的零售企業深諳營銷思維,隔三差五就要過節、打折,而這些國際巨頭們由於體制僵化和反應不足,一般只能做個旁觀者。

第四個原因,近幾年來,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注重體驗式消費, 很多購物中心都孕育出了更多的創新業態,比如藝術業態、運動業態、音樂業態、辦公業態等等。

消費者進了購物中心除了吃飯購物,還能參觀藝術畫展,玩溜冰,射箭等等,如果累了可以坐下來聽一場音樂會或者拿出電腦辦公。 相比之下,消費者們在空閒時間更願意去購物中心消磨時間,而不是去逛大超市。

中國的消費市場非常龐大,消費需求也很旺盛,但這不代表零售巨頭們隨隨便便就能在中國市場佔據一席之地。不順應時代潮流,最終只能被時代遺忘。沃爾瑪、家樂福們在中國躺著賺錢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相關焦點

  • 家樂福中國一年記:蘇寧商超體系撬動零售新業態
    來源:時刻頭條收購一周年後,融入蘇寧智慧零售基因的家樂福中國,正式從傳統商超模式升級為"觸網1.0"版本,一個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商超新物種就此誕生。2019年蘇寧以48億元收購了家樂福80%的股份,震驚業界。
  • 否認離開中國?4年關閉74家門店,家樂福已離開,沃爾瑪還在堅持
    如今我國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還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而未來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我國居民消費能力不斷上漲之際,也吸引了很多外資品牌的注意,它們紛紛進駐到中國市場中,想要搶佔我國消費市場,從中分一杯羹。尤其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左右,大量外資開始湧入到我國市場中。
  • 家樂福出售在華業務:騰訊永輝聯合投資家樂福中國
    家樂福今日宣布,騰訊與永輝將對家樂福中國進行潛在投資。「家樂福已與騰訊和永輝就對家樂福中國進行潛在投資籤署投資意向書,本項投資結合了家樂福的全球零售專知、騰訊的卓越技術和永輝的豐富運營經驗,尤其是在生鮮行業的深厚知識積累。本項投資完成後,家樂福仍將是家樂福中國最大股東」。對於投資可能涉及的金額,家樂福方面並未公布。
  • 家樂福周年紀:蘇寧定義場景零售新賽道
    來源:時刻頭條1995年家樂福中國第一家門店落子北京,敲開了中國零售業的大門;2019年,蘇寧重磅併購家樂福中國,兩個"中國零售業90後"合力推開場景零售的大門,這一次"開門行動",兩者的身旁還站著諸多摩拳擦掌的品牌供應商與小微合作夥伴。
  • 智慧零售新樣本:蘇寧再造家樂福
    這是蘇寧入主家樂福半年後的第一家新店,也是第一家入駐蘇寧易購廣場的超市業態。近日,家樂福中國執行長田睿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目前家樂福制定了「1+2+1」業態計劃,即社區生活中心、標準超市、精選店和生鮮社區店,其中生鮮社區店為家樂福開發的新業態,今年家樂福擬在中國市場新開15家門店。
  • 突發 | 家樂福"下嫁"騰訊與永輝!
    家樂福與騰訊和永輝籤署了一份關於家樂福中國潛在投資的條款表,家樂福稱,本次合作結合了家樂福的全球零售專知、騰訊的卓越技術和永輝的豐富運營經驗,尤其是在生鮮行業的深厚知識積累。 根據家樂福介紹,三方合作範圍包括以下主要領域:數據、智慧零售、行動支付、店內體驗和數據分析,旨在提升家樂福客流量。 投資完成後,家樂福仍將是家樂福中國的最大股東。
  • 零售變革進入深水區,家樂福+蘇寧易購=更多可能
    「以48億人民幣購買家樂福中國80%的股權貴嗎?」家樂福CEO田睿一次次被問及這個問題,而他總是信心十足的表示「不貴」!甚至有觀點認為,從交易價格上來看,可以稱得上便宜。
  • 家樂福撤離,沃爾瑪「賣身」,今麥德龍也要跑?為何國內留不住人
    到了中國後Costco顯然再次受到了熱捧,倉儲會員的模式讓它佔據了諸多的優勢條件,低毛利、貨架精簡、大包裝等,正是憑著核心的運行模式,讓Costco在全球都能吃得開。不過即便Costco進入中國,也不能否定大賣場在中國的隕落,很多大型商超紛紛選擇了賣身或和本土企業合作,這是為啥呢?
  • 外資零售敗退中國榜:家樂福、麥德龍等12家退出 沃爾瑪關閉門店70...
    原標題:外資零售敗退中國榜:家樂福、麥德龍等12家退出,沃爾瑪關閉門店70餘家
  • 家樂福年底隱退新加坡 為何敗走?
    家樂福年底隱退新加坡市場,為何敗走?地頭蛇FairPrice搶佔了居民區,並以穩定物價為己任,讓「蒜你狠」和「豆你玩」無法立足,早已贏得本地人的信任,80頭牛奶起家的牛奶公司仿佛十項全能的肌肉猛男,旗下超市Gaint十八般武藝俱全。規劃得滴水不漏的城市化新加坡,讓定位模糊、塊頭大卻反應遲鈍的家樂福束手無策。
  • 全新家樂福,哪裡不一樣?
    新年伊始,一篇「家樂福100天:雙線融合、加速升級、強效執行」的文章刷爆業內朋友圈。自去年9月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交割正式完成,家樂福的未來發展成為行業內密切關注的一個話題。據內部人士透露, 2019年第四季度,家樂福的利潤及經營性現金流數據與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的改善,創7年來新高。
  • 是非成敗家樂福(上)
    圖片/聯商圖庫聯商專欄:家樂福超市自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至2019年將中國業務80%股份出售給蘇寧,歷時24年。家樂福是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連鎖超市,家樂福中國開啟了中國零售行業大型超市的時代,也見證了中國大型超市業態從高速增長、鼎盛到日漸衰落的過程。
  • 蘇寧家樂福買全球好貨 惠及更多國內消費者
    11月8日,上海交易團大型零售採購商進行聯盟集中採購籤約儀式,數十家總部在上海或將要在上海大發展的零售業大將在「四葉草」牽手合作。在籤約儀式的專場次上,家樂福與紐仕蘭、品渥、益海嘉裡、泰森食品、都樂等五家知名海外品牌商達成合作,現場籤約金額共計3200萬美元。
  • 家樂福全球首家智慧門店落戶長寧,「刷臉支付」真的來了!
    這天,騰訊攜手零售巨頭家樂福打造的首家智慧門店「LeMarche」在上海天山西路正式開業。在這家智慧零售門店中,騰訊智慧零售工具矩陣全體發力,服務於智慧零售的全鏈條,其中,基於騰訊優圖人臉識別技術的「刷臉支付」,毫秒之間完成購物支付,大大提升了整個智慧零售的體驗感。
  • 2020上半年零售業10大事件|零售|家樂福|家家悅集團|麥德龍集團|...
    、沃爾瑪、家樂福、永輝、天虹、步步高、家家悅、永旺、超市發、物美、聯華等近300家零售企業20萬個門店積極響應,覆蓋全國大部分主要地級以上城市。家樂福「精選店」、「Mr福餐廳」的先後開業意味著家樂福在精品超市業態和「超市+餐飲」模式上的正式涉足。家樂福入籍蘇寧後,背靠蘇寧不斷嘗試新業態,也可見其正零售板塊上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
  • 歷史上的今天:家樂福成為全球第二零售集團
    1、2002年08月30日,以「21世紀科技與中國現代化」為主題的首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朱光亞、國家科技部門主要負責人、數十位兩院院士和700餘位科技界、企業界代表出席。
  • 家樂福門店智慧零售改造完成,與蘇寧實現多方面融合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5月7日晚,在北京蘇寧家樂福線上直播發布會上,北京蘇寧易購總經理郝嘉與家樂福華北區總裁鄒國發介紹蘇寧和家樂福的融合成果,目前雙方已在供應鏈、物流、會員等方面實現融合,家樂福門店數位化改造已完成。
  • 是非成敗家樂福(中)
    家樂福是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連鎖超市,家樂福中國開啟了中國零售行業大型超市的時代,也見證了中國大型超市業態從高速增長、鼎盛到日漸衰落的過程。 中國的本土超市企業在多年間將家樂福當作參考的行業標杆。時至今日,家樂福的部分商品管理和絕大多數門店營運管理標準依然可以作為國內超市企業乃至「新零售」企業的標準教科書。
  • 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郭臺銘卸任鴻海董事長 | 財經日日評
    此次的個稅政策既解決了灣區內部人才流動問題,同時也可以吸引來全球高端人才,是大灣區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關鍵性突破。 6月22日,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關切為由,將中科曙光和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等5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禁止它們從美國供應商採購零部件。相關決定於6月24日生效。此次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企業,主要業務與開發超級計算機有關。
  • 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一周年,張近東:家樂福的本土競爭力更強了
    來源:證券時報2020年9月,家樂福中國進入「蘇寧時代」已滿一年。2019年9月27日,蘇寧易購正式完成對家樂福中國的股權收購。當天,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公布了家樂福「五大升級戰略」,涵蓋數位化改造、場景融合、門店拓展、到家服務、供應鏈開放等五個方面。時隔一年,這些承諾是否已經兌現?張近東在近日接受採訪時提到,一年來,家樂福中國圍繞「五大升級戰略」的蛻變最終體現在為用戶服務的全鏈路,「尤其是通過數位化升級、供應鏈融合、場景化改造,家樂福服務中國消費者的能力更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