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狄更斯世界》:道盡人生百態,饒富趣味的狄更斯世界8.4分

2020-12-23 傅經理

《狄更斯世界》2019年出品的劇情片,根據狄更斯著名小說《塊肉餘生記》改編,阿曼多伊安努奇(Armando Iannucci)執導,戴夫帕託、蒂妲絲雲頓主演。劇情描述大偉考柏菲爾德崎嶇多變的人生,幼時被繼父虐待,被迫到玻璃瓶工廠當童工,長大後投靠姑姑,以為就此能接受教育、平步青雲。然而大衛遭逢小人陷害,再度陷入貧窮,最後靠聰明的愛人,幫助姑姑奪回財產,終於體會失去與擁有並存,並將遭遇書寫下來,成為著名的作家。

肢體誇張,喜感十足

電影匯集眾多演員,重現大文豪狄更斯的經典名著,不讓故事流於悲慘抑鬱,倒是用喜感手法讓觀眾哈哈大笑。以《貧民百萬富翁》聞名的戴夫帕託,詮釋顛沛流離的主角,不論是模仿女僕的慣用語,還是小人的詭異舉動,維妙維肖,令人鼓掌叫好。

不得不說,本片演員搶眼,尤其蒂妲絲雲頓演出的姑姑,誇張的肢體語言,讓人無法把眼睛從她身上移開。當然,編導功力強大,將大文豪的文字化為活潑生色的臺詞,演員念起來又不文縐縐,讓觀眾進入一個饒富趣味的狄更斯世界,微妙的形容詞與精準流暢的運鏡,令人嘆為觀止。

眼光獨到,關注弱勢

故事有狄更斯本人的影子,我們跟著主角一起體會當時底層人民遭遇的困境,鏡頭掃過流落街頭的貧民、殘破不堪的房子、被壓榨的童工,顯現他們饑寒交迫、身無長物,仍能苦中作樂。

筆者最喜歡的是主角跟女僕一行人在船屋的相處,不論是幼時純粹的快樂,還是長大舊地重遊,發現船屋容不下他高大的身軀,使他頻頻撞到額頭,簡樸中見喜悅,互動中見平等,終於擺脫了他為了結交好友而掩蓋過去經歷的虛偽。

片子反映十九世紀的英國社會,側寫弱勢族群,以幽默的筆法窺探債務纏身的米考柏先生,帶出貧困使人走上欺騙的路,但不能抹滅其善良本性。當然,可別忘了故事對中產階級的琢磨,優雅高貴的舉止下,對於底層人民的鄙視毫不遮掩,講究門當戶對,只跟相同階級的人來往,自然引起旁人的不悅,尤其是眼睛長在頭頂上的大衛好友的母親,舉手投足令人生厭。此外,班維蕭演出努力往上爬的尤拉,禿鷹般的嘴臉與不擇手段,令人背脊發涼。

電影描繪人生百態、七情六慾,在患難中見真情,大衛姑姑跟狄克先生的情誼,令人動容,而大衛徘徊在未經世事的朵拉與聰明成熟的阿格妮絲之間,共度風雨後才明了誰是真愛,更宛若一記警鐘,敲醒陷入愛情迷霧的男女。當然,大衛的種種經歷,證明了禍福相倚,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難以預料的人生正是最好的書寫題材。

悠揚配樂,絕佳輔助

電影在時間跳躍與空間轉換掌握得宜,以朗讀揭開序幕,從大衛的出生談起,其母慌亂的生子過程與姑姑的極度失落,帶出人生事與願違的窘境。片子最好玩的是讓牆壁、布簾成為投影幕,細說從頭與彌補錯過的細節,充分把玩電影穿梭時空的本領。此外,幼年大衛用小孩視角觀看繼父高大的身軀,展現極度的壓迫,而繼父的巨手伸向船屋,更增添奇幻色彩,讓故事律動感十足。

整體而言,劇本優異,臺詞字字珠璣,演員表現均質、各有記憶點,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帶領觀眾進入主角世界的悠揚配樂,宛若大衛嘗盡人情冷暖、沐浴喜怒哀樂的絕佳旅伴。#狄更斯世界#

歡迎與我們分享交流,發表評論!

小編創作不易,麻煩幫忙點一下關注,小編會努力為大家帶來最新電影信息和電影跟蹤,可以私信影片連結。

相關焦點

  • 狄更斯世界 關公戰秦瓊
    大概是去年年末的樣子,我無意中找到一部名為《狄更斯世界》的英劇,結果便一路看到現在,糾結到無以復加。 有人可能奇怪了:你不是狄更斯小說的忠實擁躉麼,怎麼會有這麼出人意料和奇怪的反應呢? 這麼說吧!《狄更斯世界》不是時空的錯位,而是角色的錯位,這部作品將狄更斯多部作品糅合到一起,反應的依然是19世紀的倫敦城。
  • "古版的《復仇者聯盟》」BBC賀歲檔:《狄更斯世界》
    《狄更斯世界》號稱是英倫復古版的「復仇者聯盟」。同樣作為復古英劇,如果說《唐頓莊園》(Downtown  Abbey)充滿明媚的陽光感,那麼《狄更斯世界》則是充滿著陰鬱的氣息。狄更斯用這些「陰森森」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正如他在《雙城記》的開場白中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那個時代的英國不僅是輝煌的日不落帝國,同時,陽光的背後也充滿著時代的犧牲者。
  • 為什麼重讀狄更斯——專訪狄更斯評論家、翻譯家張玲
    嚴格來說,林紓是進行了文言文的轉述,因為他不懂外文,世界上沒有這種翻譯奇蹟。但他通過與身邊一些真正接觸了外國文學的留學生合作,他們來口譯,林紓再藉助自身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文學造詣來編寫,共翻譯了180多部西洋小說。
  • 狄更斯,或人生的戰鬥——評《狄更斯傳》
    或許可以這麼說,作為一個人,狄更斯不是「非常之人」,而是平凡人。而在我讀過的五六本狄更斯傳記中,彼得•阿克羅伊德(Peter Ackroyd)的《狄更斯傳》尤其能使我真切地感受到狄更斯作為一個人而非一位文學巨匠的存在;然而,正因為他這個人的平凡,他更加偉大了。一 童年心理學家們一定會喜歡狄更斯,因為狄更斯的動機、希望、慾念,簡直稱得上心理學課本的經典案例。
  • 世界名人史:起伏一生的現實作家,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
    文學大師狄更斯。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n Dickens,1812—1870)是19世紀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廣泛描寫了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生活,揭露了資產階級金錢世界的種種罪惡,著名作品有《雙城記》《霧都孤兒》。狄更斯於1812年2月7日出生於英國樸資茅斯的波特西地區。
  • 狄更斯,就是那個霧都孤兒
    狄更斯的兩副面孔所呈現出的都是他對其所生活著的人間的深切關懷,無論是溫情或是陰森,其背後都是狄更斯對世界的關懷,僅憑這點,稱其「偉大」是一點也不為過的。在大英帝國向全世界耀武揚威的同時,無數的城市貧民正掙扎在溫飽線上,而狄更斯正是他們之中的一員。曾經,狄更斯家也富裕過,他的父親是一名國家公職人員,這讓狄更斯的幼年過得充實而富足。不過,父親耽於宴樂,不但將積蓄揮霍一空,還欠了一筆外債,最後因為債務問題而鋃鐺入獄,這使狄更斯的生活一下陷入了困境。
  • 狄更斯故居——瞻仰文學大師狄更斯的好地方
    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天才,1837年至1839年間他與家人在倫敦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在那裡,他完成了代表作之一《霧都孤兒》(Oliver Twist)和他的第一部浪漫主義作品《尼古拉斯尼克貝》(Nicholas Nickleby)。
  • 林紓為何熱衷翻譯狄更斯?丨狄更斯與中國
    倘使有一位文人能擁有如此令人豔羨的法力,恐怕非狄更斯莫屬。是即世界眾生之行樂圖,無古無今,悉為此老寫盡矣。嗚呼!」英國畫家巴斯那幅家喻戶曉的名畫《狄更斯之夢境》,很可能是孫毓修在狄更斯評論文章中提到的那幅畫,就是這一幅。
  • 英國小說之王狄更斯的第一部浪漫主義小說——《尼古拉斯·尼克貝》
    ,同時也是狄更斯第一部浪漫主義小說。 當然,除了這兩位主角以外,《尼古拉斯·尼克貝》還集結了很多優秀的英國演員,他們用各自獨特的個人魅力在影片中展現著英國人的人生百態。現實世界是複雜的,人的主觀情緒往往會與客觀環境產生偏差,但在影片裡,我們可以看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好人最終得到幸福,壞人最終受到懲罰。它所表達出來的善與惡都是赤裸裸,不加掩飾的。
  • 閒逛者與「拾垃圾者」狄更斯
    狄更斯是英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他雖然只活了58歲,卻為人類留下了15部長篇小說,20餘部中篇小說,數百篇短篇小說,創造了兩千多個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是世界上最多產作家之一。 在文學界,狄更斯受到的喜愛是史無前例的。
  • 狄更斯:聖誕發明家
    所以,現代世界,聖誕節之所以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狄更斯的作用是決定性的。而今天,人們主要的歡慶聖誕的習俗和方式,比如家庭聚餐、互換禮物等,很大程度是由這部小說而確立的。 法國作家莫洛亞在《英國名人研究》裡寫道:1870年,當狄更斯的死訊傳到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家庭,人們的感覺像是親人離世。有個孩子甚至問道:「如果狄更斯先生去世了,聖誕老人會不會也跟著去世呢?」
  • 讀完《遠大前程》,我終於知道狄更斯何以為狄更斯
    從某種意義上說,狄更斯是世界名著的代言人。上大學的時候,讀了一部分狄更斯的《雙城記》。可惜,當時並不知道讀書的意義,也並不像現在這樣對書如痴如醉,雖然讀了,卻沒有過腦,內容全部忘了。仔細說來,《遠大前程》應算是我認真讀狄更斯的第一本書。這本書,我讀了一個多月。
  • 來自狄更斯博物館的節日禮物!
    在1883年,大作家狄更斯創作了《聖誕歡歌》,讓「家人相聚,互贈禮物」的節日儀式風靡世界流傳至今,
  • 作家查爾斯·狄更斯
    查爾斯·狄更斯在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寫了十五部長篇小說,許多中短篇小說,以及隨筆、遊記、時事評論、戲劇、詩歌等,為英國文學和世界文學作了卓越的貢獻,一百多年來他的代表作《雙城記》在全世界盛行不衰,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1]查爾斯·狄更斯出生於海軍小職員家庭,10歲時全家被迫遷入負債者監獄,11歲就承擔起繁重的家務勞動。
  • 《東方快車謀殺案》:引用了狄更斯的哪一部小說
    其作品在110年前就被引進到中國,在建國初期,更是由於意識形態的因素,狄更斯的作品在國內譯本眾多,影響廣泛,對狄更斯作品的研究在學術界也很受重視,這其中的原因大概就是我們的精神領袖馬克思對狄更斯的評價了。
  • 沒有狄更斯的這本書,就沒有《小婦人》
    其實,優秀的作家大多是直面現實人生並具有批判精神的,以《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等聞名的法國浪漫主義雨果便是例證。在狄更斯的作品中,浪漫主義因素與現實主義因素是相互交融的,這無疑顯示了文學風格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狄更斯出身於小職員家庭,父親嗜酒成性且揮霍無度,結果負債纍纍,導致全家人被迫住進負債人監獄,當時狄更斯才十歲。
  • 海南日報數字報-狄更斯:他就是那個霧都孤兒
    狄更斯的兩副面孔所呈現出的都是他對其所生活著的人間的深切關懷,無論是溫情或是陰森,其背後都是狄更斯對世界的關懷,僅憑這點,稱其「偉大」是一點也不為過的。曾經,狄更斯家也富裕過,他的父親是一名國家公職人員,這讓狄更斯的幼年過得充實而富足,不過,父親耽於宴樂,不但將積蓄揮霍一空,還欠了一筆外債,最後因為債務問題而鋃鐺入獄,這使狄更斯的生活一下陷入了困境。
  • ...查爾斯·狄更斯|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霧都孤兒|奧利佛·退...
    他的小說,並非當時英國社會的主流,他不看主流,專門描寫暗黑面,十九世紀,英國發展迅猛,一步步成為世界霸主,英國人的生活水準,日益舒適,但在狄更斯筆下,卻看不到這些,他關注的是一些並非主流的小人物,他的小說,更多地產生於他比較暗黑的頭腦。關注小人物的個案,或許就是狄更斯存在的意義。狄更斯於1812年出生於樸次茅斯。
  • ——讀狄更斯《霧都孤兒》
    在這本小說當中,你會發現狄更斯那讓人著迷的風格在形成,故事總有著倫敦瀰漫的濃霧與夜色,也有著對於現實最細緻而又毫不留情的描摹,比如像濟貧院虛偽的真相,比如倫敦犯罪率的高發,比如窮苦人家被餓死的悲劇,這就是狄更斯筆下的倫敦。環境成為故事中的一部分,那時的倫敦,貧窮、髒亂,街頭時時都隱藏著罪惡,那是隨時可以吞沒人的汙濁力量。
  • 狄更斯活得也很累
    查爾斯.狄更斯是英國19世紀英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當時英國各個階層的生活情況,引起了一場文學革命。因為幼年貧窮的家庭生活,和一個浪蕩子性格的父親,狄更斯很早就承擔了養家餬口的重擔.狄更斯終身都為這個不靠譜的父親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