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春天有N種方式,品嘗春天的味道即是其中一種。這個春天,不少成都人選擇宅在家裡,喝春茶、吃春菜。
得益於各種生鮮平臺和電商的發展,這些都能從網上購得。成都人足不出門,就能感受到春天的饋贈。
1
春茶
一年好茶在於春。一年四季,春茶的生長期最長。經過半年的休養生息,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而且營養成分豐富。
在一些茶人看來,喝茶,是一種修行;喝春茶,更是一種修行,因為喝春茶是需要等待一年。
成都人喝春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有多個春茶產地環繞:蒲江茶園的雀舌、蒙頂山上的甘露、峨眉山的竹葉青……不少成都網友以一杯春茶,感知這個春天。
@黑小夜
春天開啟,薄冰下嫩芽鑽出,喝掉它們積蓄一冬的養分吧。
@浪汐逍兒
自古高山出好茶/晚來新芽味更韻
2
香椿
《莊子·逍遙遊》提到了一種古木,「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寓言中的大椿不可考,生活中的香椿很常見。
春天來臨,又到了吃香椿芽的季節,香椿炒雞蛋、椿芽拌豆腐、涼拌香椿、香椿魚……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
香椿炒雞蛋是不少成都人關於春天的記憶,包括成都歌手李宇春。
@李宇春
自己炒了一份椿芽炒蛋,在我的記憶裡,這道家常菜便是春天的味道,每年這道菜上桌了,春天也就真的來了。今年的生日晚餐,我只想吃一份椿芽炒蛋,希望和風早日,春暖豔陽,遠方的人都能平安歸家。
3
春筍
竹筍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筍、冬筍味道最佳。立春後挖的筍,筍體肥大、潔白如玉、肉質鮮嫩、美味爽口,被譽為「菜王」。
春筍味道清淡鮮嫩,含有充足的水分,吃法多樣,春筍炒肉、春筍炒臘肉、油燜春筍、紅燒春筍、春筍老鴨湯、筍丁肉包......不管怎麼吃都很鮮美。
@Tokoro-
下樓買菜,春筍上市了,想起冰箱裡還有去年在成都買的臘肉,買了晚上可以做醃篤鮮了。
4
薺菜
南宋詩人辛棄疾曾寫道,「春在溪頭薺菜花」。對很多成都吃貨來說,開花前的薺菜才是春天的象徵。
薺菜是這個季節獨有的美味,薺菜餛燉、薺菜餃子、薺菜疙瘩湯、薺菜羹、薺菜煎蛋,都能讓人體會到春天的鮮美。
@1739
成都的春天,萌動的不只有心,還有食慾。小姨送的薺菜,偶榨的汁,娘親和面,老爹調餡兒,最終這頓彩色薺菜餃子出鍋啦。
5
枸杞芽
很多人喜歡用枸杞燉湯、泡水,紅紅的小果子看起來賞心悅目,其實枸杞的嫩葉也可以食用。
春天是食用枸杞嫩芽的好季節。枸杞芽涼拌、熱炒、煲湯均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在《紅樓夢》第六十一回,探春和寶釵想吃油鹽炒枸杞芽。有人考證,枸杞芽有清火明目的功效,而寶釵體豐怕熱,枸杞芽剛好對症下藥。
@叢林宜歌
《紅樓夢》裡最簡單易上手的菜式就是那碟500錢的油鹽炒枸杞芽兒了吧 ,連續兩天在網上買到枸杞芽,不啻嘗到了大觀園的春天。
6
艾蒿饃饃
艾蒿饃饃是成都及周邊古鎮盛行的一種名小吃,一般油炸或者蒸熟。
春天是艾蒿葉最鮮嫩的季節,綠色的艾蒿饃饃蒸好後揭開鍋,撲面而來的都是春天的氣息,其特有的味道也是不少成都人的童年記憶。
@懶得想暱稱哪
在青城山,好像所有的糕呀餅呀都有一個可愛的名字——饃饃。今天吃的軟糯清香的艾蒿饃饃,充滿春日氣息,就是春天本春了。
@恩桃兒溜酸
每年春分已至,清明未到的時候,外婆都會做艾蒿饃饃,做法大概是把艾蒿的嫩芽用水焯一下再剁碎,和糯米粉混勻揉成團,再像做湯圓那樣包入臊子(臘肉丁、春筍丁、少許芽菜、鮮肉、豆腐乾粒、蔥花等等)再裹一層青菜葉或者包穀(玉米)殼,上鍋蒸,起鍋時,滿滿的艾蒿清香撲鼻而來,直接吃,軟軟糯糯,香味十足,用油煎,外酥內軟,又糯又Q,這是我每年春天不吃到撐絕對歇不了口的美味。
外婆快90歲了,每年春天都會做艾蒿饃饃,她說不能斷了老祖宗的傳統,雖然這個食物的名字聽起來很土看起來更是沒什麼美感,但這是春天限定的味道,更是外婆獨一無二的味道。
記者|李翠華
編輯 |毛瑞
審校|杜均王越吳宇宸
監製|苑海辰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