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陸軍大量裝備56式衝鋒鎗,拉達克前線無槍可用,無人滿足需求

2020-12-25 騰訊網

根據印度方面報導稱,印度陸軍總結了印度軍隊為什麼突然死亡了20多人。除了印度陸軍輕敵之外,印度陸軍配槍,「英薩斯」突擊步槍在前線作戰效果不佳,也是有著重大原因。所以印度為了解決現在前線官兵突擊步槍使用十分差勁的問題,印度政府啟動了一系列最新的嘗試:為印度陸軍步兵部隊採購了數千支新型突擊步槍。

「英薩斯」突擊步槍實在不給力

鑑於印度軍隊在拉達克、班公湖、查莫和克什米爾、尼泊爾邊境和控制線沿線的緊張局勢升級,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尼泊爾軍隊之間的衝突尤為激烈,印度國防部發出了加速升級換代的信號,宣布該採購將「走上快車道」,滿足印度邊防部隊的緊急需求。

印度還在使用AK

而印度陸軍替換「英薩斯」突擊步槍的計劃,早在20年前就拋出了,但一直被嚴重拖延。導致了印度前線部隊在使用槍械方面出現了重大技術障礙。這也是為什麼印度陸軍,很多部隊大規模裝備AK-47突擊步槍甚至裝備56式衝鋒鎗。印度前線大量配置AK-47突擊步槍甚至裝備56式衝鋒鎗,靠的就是槍械可靠性。而「英薩斯」突擊步槍不可靠,擦拭困難,故障率高,導致了印度前線陸軍部隊再也不願意使用「英薩斯」突擊步槍。

印軍前線還有在用56衝的

而印度國防部長辛格,也無法啟動高效的採購。但是印度陸軍前線部隊認為,如果但是有新式突擊步槍,在加勒萬河谷,印度軍隊戰績就不會如此。同時,印度軍隊如果裝備新式步槍,這些步槍也可以沉重的打擊從巴基斯坦滲透而來的武裝分子。印度陸軍大量裝備56式衝鋒鎗,都是印度「英薩斯」突擊步槍對抗克什米爾遊擊隊、巴基斯坦陸軍時候,使用「英薩斯」突擊步槍根本沒有優勢。印度陸軍無法引入新式突擊步槍歸結為「官僚主義的多個層次」,而採購系統卻「如此複雜且非常緩慢」。

印度前線部隊被迫使用56衝和AK槍族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印度國防生產大臣阿賈伊·普拉薩德博士介紹了國防部上個月宣布的突擊步槍採購計劃,根據該計劃,印度可以從外國供應商採購740,000支步槍,同時允許印度陸軍額外直接採購槍械。但是印度各大軍工企業,仍然希望突擊步槍在本國生產,甚至在突擊步槍的口徑,到底是5.56毫米還是使用7.62毫米彈藥,至今猶豫不決。

印度陸軍武器裝備局局長桑傑·維爾瑪中校氣憤不已,並斷言:沒人能滿足印度陸軍對基本突擊步槍的緊急要求。

相關焦點

  • 中國版「AK-47」56式衝鋒鎗
    56式衝鋒鎗是蘇聯AK-47突擊步槍的中國版本。正式名稱為1956年式衝鋒鎗,在1956年生產定型。與56式自動步槍同一年定型的還有仿製SKS的56式半自動步槍和仿製RPD的56式輕機槍,是為56式槍族。
  • 03式步槍原本裝備陸軍:存在設計問題等,陸軍卻看中了95式步槍
    軍方並未看中蘇聯5.45mm彈和AK-74步槍,本身就已經對仿AK-47步槍的56式衝鋒鎗在戰場上射擊精度不高表現了不滿,卻對美國5.56mm彈和M-16自動步槍讚不絕口,就建議仿製5.56mm彈和M-16自動步槍,卻被相關方面否定了,畢竟涉及到大國顏面的問題。
  • 56式衝鋒鎗列印立功,三稜軍刺為何無緣戰鬥?老帥:趕緊配刺刀
    而對於很多與中國軍人交過手的外國士兵來說,裝備量最大的56式軍刺是一種讓人膽寒的武器。 這種軍刺主要裝備於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衝鋒鎗(自動步槍)。
  • 中國把溫棚送到拉達克,印度大雪封山也不走:沒水沒房住帳篷硬抗
    根據印度方面報導稱,雖然印度國防部宣稱為印度在拉達克地區部署的軍隊,採購了10萬件美國羽絨服和冬裝,但實際到位只有3萬件,未來採購只有3萬件,實際缺口達到3-4萬件以上!印度方面稱,「當中國為其在拉達克的部隊進行高科技後勤準備時,印度士兵會有保暖的冬裝和升起禦寒的帳篷嗎?」
  • 曾經步兵槍械的主力56-1式和56-2式衝鋒鎗的不同之處
    56式槍族中,最有名的就是56式衝鋒鎗了,有56式、56-1式、56-2式衝鋒鎗,包括56C短自動步槍,此槍定型時間1991年。由於81式自動步槍於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大量裝備我各大軍區野戰軍,取代了原步兵槍械的主力56式、56-1式衝鋒鎗,包括數量極少的56-2式衝鋒鎗,就將同樣發射7.62X39mm中間威力步槍彈,30發彎彈匣供彈的56式、56-1式和56-2式衝鋒鎗重新命名為「1956年式自動步槍」,簡稱「56式自動步槍」。
  • 1956年式衝鋒鎗,簡稱「56衝」,但它真的屬於衝鋒鎗嗎?
    與56式自動步槍同一年定型的還有仿製SKS的56式半自動步槍和仿製RPD的56式輕機槍,是為56式槍族。在50年式末56式槍族大量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取代原本服役的中國制53式步騎槍、日本三八式步槍和美國M1903春田步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制式步兵武器。當時一個陸軍步兵班的典型配置是:2支56式自動步槍、2支56式班用機槍、7支56式半自動步槍。
  • 國產精準大殺器:56式突擊步槍
    1950年代末56式槍族大量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取代原本服役的中國制53式步騎槍、日本三八式步槍和美國M1903春田步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制式步兵武器,而當時一個陸軍步兵班的典型配置是:2支56式自動步槍(仿製AK)、2支
  • 56式7.62毫米衝鋒鎗
    1956年生產定型的衝鋒鎗稱為56式衝鋒鎗,56式衝鋒鎗是在我國引進蘇聯技術時期生產定型的,仿製的是蘇聯AK-47,是發射中間威力型步槍彈的全自動武器。56式衝鋒鎗和AK-47的性能基本上是相同的,外觀上有一些不同之處,大家可以比較一下下面兩張圖。
  • 中國特色的AK47—56式自動步槍,為何我國卻長期稱為56式衝鋒鎗?
    借著中蘇合作的東風,我國從蘇聯引進了大名鼎鼎的AK-47突擊步槍,並於1956年仿製成功了我們自己的自動步槍,這就是56式自動步槍。56式自動步槍,當時定型時稱為1956年式衝鋒鎗,簡稱「56衝「。作為AK-47的國內仿製型號,56式與原版AK-47自動步槍的性能基本一致,只是外形上略有區別。AK-47的準星為兩側護翼的半包式結構,而56式則為全包式的護環。
  • AK-47突擊步槍:56式槍族、81式步槍,都發射7.62X39mm短彈
    56式步槍,這個稱呼其實是非常少的,一般資深軍迷都知道的,56式曾經是以槍族的形式,即56式衝鋒鎗、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輕機槍,成為我軍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末期的制式步兵槍械。永遠的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衝鋒鎗,就是當年引進原槍和所有技術圖紙的AK-47突擊(自動)步槍,發射7.62X39mm中間威力步槍彈,但仿製以後的此槍,卻被命名為56式衝鋒鎗。
  • 印度中將怒火衝天:零下50度嚴寒,缺數萬件冬裝,早晚出大事情
    據環球網報導,《印度斯坦時報》網站10月10日刊載文章稱,印度陸軍副參謀長塞尼(SK Saini)中將表示,印度陸軍駐邊境高原地區的部隊缺少數萬件冬裝,適合嚴寒條件下的帳篷,以及取暖設備。目前所用的登山設施和禦寒衣物幾乎都需要從外國進口,呼籲印度加緊研發投入,儘早實現自給自足。印軍這位參謀長十分憂慮,甚至怒火衝天。
  • 二戰各國裝備的衝鋒鎗,在戰場上你選哪個?除了百式,哪個都行!
    在二戰中開始大量使用的是M1928A1式,其後在其基礎上又相繼發展了M1和M1A1式,M1系列湯姆遜衝鋒鎗在外觀上與M1928湯姆遜衝鋒鎗最明顯的區別就是:M1的拉機柄在機匣的右側,而M1928的拉機柄在機匣頂部。M1A1槍管處無散熱圈和槍口減震器,不能用彈鼓。M1A1式和M1湯姆遜衝鋒鎗區別,M1槍託上有一貫穿銷釘。 在二戰期間共生產了140多萬支「湯姆遜」。
  • 名槍列傳•英國斯登衝鋒鎗 才9美元
    二戰初期,大英國協軍隊沒有裝備制式衝鋒鎗,面對擁有大量自動化輕武器的德軍部隊,在單兵火力上明顯佔下風。1940年,美國根據《租借法案》援助給英國大量「湯姆森」式衝鋒鎗。儘管這種美國衝鋒鎗精度高、性能優良,但其造價昂貴,有限的數量難以滿足英國的需要,而且其使用的11.43毫米口徑彈藥必須從美國進口,這給後勤補給帶來了很大壓力。
  • 印度陸軍考慮收購OFB在印度製造的卡賓槍
    印度陸軍正在考慮通過軍械廠董事會收購在印度製造的卡賓槍。最高政府消息人士對《今日印度》說:「印度陸軍正在考慮使用5.56毫米子彈的卡賓槍,以緊急滿足向拉達克及其鄰近地區的野戰部隊提供此類武器的要求。」消息人士說:「 OFB過去一直在生產槍枝來採購系列步槍,現在已經有將近20年的歷史了,而我們認為他們的卡賓槍本身也可以滿足我們的要求。」自90年代後期以來,軍械工廠委員會就一直是武裝部隊的突擊步槍供應商。
  • 美式精銳裝備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上高原,這就是印度陸軍強硬的底氣
    目前,印度空軍在拉達克部署了12架「阿帕奇」重型武裝直升機,要知道這些「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是印度空軍家底,顯然印度空軍將自己的家底都掏空,拿了出來。至於其目的就是彰顯印度空軍在拉達克地區的絕對優勢。從這開始,美國向印度空軍開始了22架直升機中的第一架交付工作,其次是印度陸軍的六架。至於印度空軍採購的22架「阿帕奇」戰鬥機,其中一半,11架將裝備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AN / APG-78長弓火控雷達系統,對此,印度將部署在巴基斯坦邊境附近的和阿薩姆邦喬拉特,達拉克地區附近。
  • 印度軍隊又出醜聞,前線資金被挪用,士兵用二戰槍械作戰
    近期,印度國防部緊急叫停了印度陸軍的衝鋒鎗換裝計劃,此舉讓不少印軍士兵無法拿到新的輕武器,只能繼續使用近80年歷史的老牌「斯特林」衝鋒鎗。從印軍的一貫做事風格來看,印軍想要拿到新的衝鋒鎗,已經成了遙遙無期的事情。
  • 三支衝鋒鎗、55式棉衣……你可曾注意過雷鋒照片中那些「配角」?
    50式衝鋒鎗,是1950年我國在原蘇聯PPSh-41(俗稱「波波莎」)式衝鋒鎗基礎上仿製而成的,命名為1950年式7.62毫米衝鋒鎗,是新中國誕生後國內第一種批量生產的制式衝鋒鎗,當年即生產3.6萬支裝備部隊。該槍列裝部隊後,在抗美援朝戰爭和建國初期剿匪戰鬥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的誕生,結束了新中國沒有制式衝鋒鎗的歷史。
  • 印度精銳摩託車部隊進駐拉達克,裝備單價達6萬元,純屬無奈之舉
    從5月份開始,印度一直在邊境地區摩拳擦掌,其軍方人士屢次大放厥詞,與此同時,大量印軍裝備抵達相關區域,尤其是其陸軍司令和參謀長視察拉達克以後,該國精銳第三師還將一部分兵力派駐所謂的戰備區。話雖如此,印軍的後勤保障能力太差,前幾天,一座大橋在運輸車通過的時候竟然直接坍塌。
  • 【槍械講堂】二戰衝鋒鎗的霸主--蘇聯波波沙衝鋒鎗
    1942年初,蘇聯陸軍測試認可後,PPSh-41開始大量生產。PPSh算是早期量產武器中相當成功的例子。因需求大,零件大多皆為鋼板衝壓成形,焊接及鉚接的技術亦大量使用。只要把莫辛·納甘步槍的槍管一分為二,即可得到兩根PPSh-41槍管。除槍管之外,其主要零件可在汽車修理廠或錫廠由不熟練的勞動力使用非常簡單的設備生產,使得更多熟練的技術工人可以投入其他更為精密的武器的生產。
  • 我國50式和54式衝鋒鎗的服役歷史
    而在這一段歷史中,我們說到衝鋒鎗不得不提到的便是50式和54式衝鋒鎗。在當時的年代裡,這兩把槍算是我們仿造的成果,但是它們同樣是我們國產槍械研發的開始,從這兩把槍以後,我國才逐漸的走上了自主研發槍枝的道路,而這兩把槍的研發,在當時也算是一項不小的成就,在緊隨其後的韓戰中,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們,手中拿的便是我們自己生產的50式衝鋒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