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普拉斯》影評

2021-01-10 小緣愛電影

觀《大佛普拉斯》有感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黑白影片,儘管影片大部分都運用了黑白灰三種色調,但整部影片卻很有質感,讓人意猶未盡。更有特點的是整部影片並沒有全部是黑白,而行車記錄儀的放映片段引用了彩色影像,讓人眼前一亮。

影片在描繪底層人民一直運用黑白鏡頭,而在放映老闆的行車記錄儀時為彩色鏡頭。這個小心機更明顯的體現了富人和窮苦之人的差距,兩個階級層次的隔離。影片中的主人公肚財和菜埔,兩位底層小人物的視角講述了這個故事。肚財和菜埔是對方唯一的好朋友,兩人經常受到他人的嘲諷,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後來他們通過偷看菜埔老闆的行車記錄儀打發自己的時間,在偷看行車記錄儀的影像時發現老闆殺了他的情人,而老闆也知道兩人清楚了自己的罪行,於是開始了自己欲絕後患的計劃。

整部影片反映了一個階級層次,權位低的人討好權位高的人,反而去欺負權位更低的人,仿佛只有這樣自己的心裡才會有一絲快感。正如影片裡旁白說的:平常畏畏縮縮的肚財,只有來到菜埔的警衛室,講話才能囂張。他這一輩子,可能只有在這二平米的屋子裡,才能找到一點點自信。」或許只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真實的生活在這個世界。

行車記錄儀就像是一個屏障,把富貴之人和窮苦之人分隔開,階級固化如此嚴重。而在肚財和菜埔得知黃啟文殺人後內心苦苦掙扎,卻沒有報警,他們的想法就是讓自己「活著」,不能丟掉自己的工作。光是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就已經就不容易的了,怎麼再有時間和經歷去管別人的事情。

而「大佛」最初是俯視眾生卻又無能為力,但最後在護國法會上「大佛」裡傳來了悶悶的捶響和隱隱的呼喊。一個反轉讓我們思考遇到不公的事情,我們選擇冷漠並置之不理還是敢於發聲表達自己的看法。我想大多數人不會袖手旁觀,願意伸出自己的援手

願以後我們都能在遇到不公的事情時勇敢的說「不」!

相關焦點

  • 《大佛普拉斯》含劇透長影評
    本文含有輕度劇透大概不影響觀影體驗《大佛普拉斯》讓我重拾了久違的一種感覺——看完電影之後四處傳播、奔走相告,巴不得全世界所有人都去觀看這部作品
  • 《大佛普拉斯》的影評
    在我的觀感中,《大佛普拉斯》的命案劇情完全沒有超出《浮城謎事》,而其中政客幹涉失蹤案處理的一幕也稍顯草率,警察的角色完全扭曲和不作為,好像有悖常理。所以我更喜歡看大佛普拉斯偏向紀錄片風格的部分,前半部分菜埔,肚財,釋迦和土豆的荒腔走板和嬉笑怒罵。
  • 奧斯卡候選,黃信堯導演攜《大佛普拉斯》舊金山展映
    你剛剛在金馬獎看到的這位新晉時尚ICON,冷笑話王也是年度華語神片《大佛普拉斯》的導演黃信堯就要來舊金山跟影迷見面了!《大佛普拉斯》編劇導演:黃信堯 攝影:鍾孟宏 監製:葉如芬 鍾孟宏主演 陳竹升 莊益增 戴立忍 林美秀 張少懷配樂 林生祥
  • 聖物和玩物——觀《大佛普拉斯》記
    聖物和玩物——觀《大佛普拉斯》記作者 丨王家輝看過黃信堯導演的《大佛普拉斯
  • 1/26金馬獎創紀錄獲獎電影《大佛普拉斯》舊金山上映
    負評臺語片《大佛普拉斯》打動國際影壇 1月26日起北美上映
  • 【福利:送影票】金馬獎創紀錄獲獎電影《大佛普拉斯》北美上映
    《一一》之後,最重要的臺灣電影」— Look Chi Man, HK01「《大佛普拉斯》成為了一幅人類精神的悽美肖像」— Kamran Ahmed, Next Projection「臺灣導演黃信堯的電影《大佛普拉斯》充滿了在自行嚴肅的藝術電影世界裡長期稀缺的幽默感。」
  • 你好洛杉磯,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候選《大佛普拉斯》導演黃信堯來了!
    「——影評網站 亞特蘭大InSite 影評人 Steve Warren「我們笑看主角的種種尷尬同時如鯁在喉,因為它讓我們想起另一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社會。」——影評網站 Big Apple 影評人Harvey Karten「用情緒濃烈的黑色電影式黑白色彩、耀眼乍現的彩色片段和犀利低沉冷幽默的畫外音敘事,黃信堯建構了一個關於階級腐壞崩裂的暗黑諷刺故事。觀者一時既為這個社會的殘酷悵然,又為黃導演流暢俏皮的風格而入迷。」——《紐約時報》首席影評人A.O.Scott「年度最佳影片之一。」
  • 影評第342話《大佛普拉斯》——彩色與黑白,壟斷與剝奪
    溫馨提示:本片影評18+。今天教授為大家推薦一部2018年的文藝佳片《大佛普拉斯》。
  • 《血觀音》《大佛普拉斯》《嘉年華》笑傲第54屆金馬獎
    最佳新導演:黃信堯《大佛普拉斯》最佳原著劇本:周子陽《老獸》最佳改編劇本:黃信堯《大佛普拉斯》最佳攝影:中島長雄(鍾孟宏)《大佛普拉斯怪怪怪怪物》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林生祥(《大佛普拉斯》)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有無》(《大佛普拉斯》)
  • 《大佛普拉斯》 :展示人性「荒謬」和「荒誕」 更新臺灣電影面貌
    電影《大佛普拉斯》海報參考消息網2月8日報導 西媒稱,黃信堯執導的電影《大佛普拉斯》大獲成功,令他成為臺灣電影界的新星,得到李安、侯孝賢、蔡明亮等國際導演的肯定。《大佛普拉斯》在2017年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5大獎項,包括最佳新導演獎和最佳改編劇本獎,並且在最近的臺北電影節.和多倫多國際影展「亞洲影評人聯盟獎」中斬獲5大獎項。在網絡發達、務實和商業化的臺灣,影院被商業片霸屏,但是《大佛普拉斯》卻在影院上映將近4個月,引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和討論。
  • 一尊荒誕與真實的謎像——《大佛普拉斯》影評
    《大佛普拉斯》是由黃信堯執導,陳竹升、莊益增、戴立忍、納豆、張少懷等主演的一部影片。講述一名小人物因偷看工廠老闆的行車記錄器,卻引發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連鎖反應,連工廠裡準備參加護國法會的「大佛」,都被迫捲入這場世間紛擾的故事。獲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電影《大佛普拉斯》
    很早有人推薦這部臺灣電影《大佛普拉斯》,後來才知道普拉斯就是手機Plus的意思。今天上午學校搞消防培訓,我坐最後一排,百無聊賴,心血來潮戴上耳機看這部《大佛普拉斯》,原以為是一部和大佛運輸有關的公路片,結果發現完全出乎意料。
  • 影評:大佛普拉斯:見佛不是佛,感恩seafood的一場影迷祭改
    但是《大佛普拉斯》並不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大佛普拉斯》裡面充滿了一堆角色,但裡面沒有一個會是我們想成為的那種人。可怕的事是,看著《大佛普拉斯》裡的臺灣眾生相,你可能會感到莫名的眼熟。是每天騎車路邊擦身而過的資源回收工作者的背影?或者是夜歸時才注意到的那個總盯著電視看的對街社區夜間警衛?是每個鄰裡街坊上難免會固定出現的晨起午後遊蕩者?還是式微但仍堅持坐在那裡乏人問津的雜貨店店員?
  • 大佛普拉斯 (2017)(富含電影網盤資源)
    影評: 李霽琛  2018-02-22 00:00:55如果可以發明一種新的電影類型名稱,我會將它歸類為:操蛋片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一某些影評人喜歡說「港片已死」,更喜歡說「臺片必死」。但《大佛普拉斯》的存在,似乎是在宣告:臺灣電影生機勃勃。不但生機勃勃,還製造了2017年華語電影的最大驚喜。「驚喜」比「喜」多了一個「驚」字。多出的是意外。《大佛普拉斯》有太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妙處。導演拍法妙。我們見過太多有旁白的電影。
  • 「迷影精神賞」最佳影片:《大佛普拉斯》
    本屆「迷影精神賞」 競爭激烈,入圍了包括《川流之島》、《大佛普拉斯》、《大世界》、《囚》等十部候選佳作,經過競爭激烈的角逐,最終「迷影精神賞」最佳影片花落黃信堯導演的《大佛普拉斯》。看到迷影賞的影評人們那種純粹愛電影的精神很受觸動,作為一名演員,也有責任通過這個活動一起推動華語電影市場,可能我們的力量還很渺小,但只要有專業的態度,敢於發聲的勇氣,迷影總會被熱愛電影的人聽到。」自創立之初,「迷影精神賞」就主張深植民間的迷影人特色,突出與官方和電影工業相比的獨立性,也與學院和媒體的電影評獎不同,力求藉助於影評人和迷影人的聲音和主張,共同去分享各自的電影心情。
  • |評《大佛普拉斯》
    不過,畢竟《大佛普拉斯》的獲獎和映出已經有些時日,我們不妨先一起回顧一下開頭的劇情。故事發生在某個位於臺灣中南部的靠海的鄉村。影片的開始是一場葬禮,在送葬隊的前方,我們與影片的第一位小人物菜埔相遇。當然,生硬的敲鼓姿勢和無節奏感的鼓聲告訴我們,送葬隊不是他的本職工作。事實上,對於有一個病重的母親需要撫養的菜埔而言,送葬隊的收入實在太少。
  • 大佛普拉斯 | Buddha or Puta?
    "我想雖然現在是太空時代,人類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遠無法探索別人內心的宇宙"《大佛普拉斯》是紀錄片導演黃信堯的長片處女作。影片籍由並不精妙的謀殺故事,通過行車記錄儀這一"蟲洞"鋪展情節,以荒誕和戲謔觸碰臺灣鄉鎮社會的底層人物,不露痕跡地展現對立中的人性與佛性。
  • 廖偉棠│用劇照重拍一部《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主要講述一名小人物肚財,因偷看佛像工廠老闆的行車記錄器,卻意外發現了政商勾結的秘密,從而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 【影評】眾生皆苦普拉斯 萬法皆空普拉斯 - 《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是幾年來少有的佳作,說人性,從不矯情,見社會,沒有控訴,講佛性,不露痕跡。劇本紮實,節奏老練,表達完整,寓意深遠。
  • 被認為是金馬獎最大贏家,《大佛普拉斯》笑了
    在他身故以後,遺作《大象席地而坐》榮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及、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初次聽到《大佛普拉斯》這個名字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由導演黃信堯將自己當初那部20多分鐘的短片《大佛》擴充以後得來的劇情長片,也就是短片加長版,乾脆就叫《大佛普拉斯》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