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五十年前的11月25日,日本文豪三島由紀夫自導自演了一出鬧劇,他率領四名同夥,扣押了日本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並企圖發動政變,但失敗了,他隨後以武士的最悲壯的方式切腹自殺,這也給他的文藝人生來了一個戲劇性的收場。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還有一位小夥子也隨他自殺而死,他就是盾會的成員森田必勝。
三島由紀夫切腹之後,先由森田擔任介錯(砍下切腹自殺者的頭),但是他幾次都失手了,還是由另一位劍術高手古賀給三島由紀夫介錯的。然後,森田必勝也切腹了,仍然由古賀為他介錯。
後來,另外三位參與行動的盾會成員均被判刑。
一、走火入魔的文人
三島由紀夫的這一出鬧劇,轟動了整個世界,一舉使他成為在西方世界最著名的日本人,我國的《人民日報》也對他進行了點名批評。
說起三島由紀夫的文學成就,不可謂不輝煌,他是集小說家、劇作家、影視製作人、演員、記者為一身,同時還是健美運動員,劍術和空手道高手。
他的早期生涯,可以說是一位純粹的文人,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已經有了一些暴烈的內容,早已為他的悲劇埋下了伏筆。例如長篇小說《奔馬》,短篇小說《憂國》,仿佛就是他自殺的演習。
在他的作品中,經常會出現兩種極端對立的東西,例如,美與醜、善與惡、強與弱、生與死……
他的內心世界中,也在不停地鬥爭著,最終,他走火入魔了。
「盾會」是三島由紀夫創立的小團體,名字來源於日本古詩集《萬葉集》中的「誓為大君當醜盾。」
當時三島由紀夫的個人魅力非常強大,甚至比當紅明星還紅,也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追隨著他,就好像追星族一樣。
真的很難說這些青年對三島由紀夫的偏激理念能理解多少,他們的行為無疑是帶著盲目性的,特別是最後的行動。不知那位叫森田必勝的青年是如何心甘情願地和三島由紀夫一起去死的?他是自願的還是被三島由紀夫教唆的?五十年過去了,他的家人又作何感想呢?
如今在三島由紀夫逝世50周年之際,我對那位叫森田必勝的青年也感到深深的惋惜。
二、盲目追星的下場
盲目追星,往往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森田必勝,作為一個普通的青年,和他的偶像三島由紀夫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人,也不可能在一起平等地交流,更不可能成為平等的朋友,只能是服從於他的偶像,甚至被洗腦,為了追隨偶像,連性命也不要了,真的不值得!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就算是偶像明星,也可能會有著陰暗的一面。
三島由紀夫的大多數文學作品都被翻譯成中文了,這對讀者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要理性地閱讀他的作品,對於其中的好的方面要欣賞,要學習,對於其中的不良傾向是要批判的。
現在也有很多年輕人,一旦成了追星族,自己的生活就完全改變了,失去了自我,甚至家人也跟著受苦。例如,有一位女孩因為追星與父母發生了爭吵,還說了「明星就是比你們父母好」,結果被憤怒的父親給砍死了。
還有劉德華的極端粉絲楊麗娟,為了追星弄得傾家蕩產,害得父親自殺。前不久,網上還有文章報導她的,她如今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在一個超市裡做收銀員,賺著微薄的薪水,過著悽涼的日子。
還有的明星死了,也有的偶像也跟著自殺了。例如,麥可·傑克遜去世之後,有12名粉絲也自殺了。
總之,盲目追星的下場大多是悲劇的。
三、追星的正確方法
還有很多明星,當年也是追星族,後來經過努力,自己也成了明星。例如謝霆鋒的偶像就是黃家駒,他就是以黃家駒為榜樣,刻苦努力,終於在音樂上有所成就。
再說古代,也有追星族,例如杜甫,就是李白的粉絲,他在李白的影響下,和自身的努力下,他終於成了唐代詩壇與李白齊名的大詩人。甚至在國際上,杜甫的聲譽還要高於李白。
杜甫的粉絲也很多,其中追星成就最高的就是韋莊了。在詩的方面,他繼承了杜甫的現實主義風格,在詞壇還是「花間派」的一大宗師。他在晚年的時候,在官場上也非常顯赫,他還重新修繕了杜甫草堂,並住在那裡,以此來表達對偶像的敬意。
由此看來,追星也是要講理性、講智慧的,與其為了偶像五體投地,失去自我,不如努力提升自己,向偶像看齊,即使不能達到偶像的高度,也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結語
三島由紀夫作為一個文人,他的成就很高,但是他的自殺行為卻無法讓人理解,有一位青年也陪他一起死了,實在令人惋惜。
明星所處的高度,不是普通人所能到達的,與其為了追星而喪失自我,不如做一個普通人,生活才會更輕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