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員工被提拔成為領導,經常面臨的困境不是如何去做工作,而是如何帶領團隊管理員工,激勵每一個員工工作。
領導一般都是複合型人才,懂業務懂管理,但是並不意味著領導就要親力親為,將部門所有的工作都做完。
這樣的結果會讓員工產生消極怠工的心理,會認為領導的親力親為理所應當,而自己反而不需要做些什麼,所以說領導要懂得領導的藝術,針對不同的員工有不同的對待方式。
真正高明的領導,懂得給員工指出方向,並且針對不不同的員工,有不同的方案,自己不必親力親為去做具體的事務。
1、對個人能力確實不行的員工及時溝通
有些員工真的是個人能力不行,對於領導分配的任務做得慢,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差,這個時候就需要領導及時的和員工溝通。
最忌諱的是領導幫助員工將工作做完,幫助一次可以了解員工能力,但是次次都幫助的話,就會讓員工產生惰性心理,不會想怎麼完成工作,反而會認為有工作讓領導來做,是理所當然。
遇到這樣的員工需要你花費更多的心思去溝通,並不是去做具體的事情。
嘗試告訴員工接下來應該怎麼做,按照哪一個步驟,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然後讓員工思考,告訴你遇到問題之後如何解決,並且在行進的過程當中及時的跟你匯報。
你可以幫助他思考如何解決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具體的操作一定要由員工來完成,雖然過程會緩慢,但是只有這樣才能不出現懈怠心理。
2、領導要懂得適度的放權
在職場當中,領導畢竟只有一個人,不可能做到事事都親力親為,如果這樣的話,一定不能算是一個好領導。
無論你是公司的中高層領導或者是小部門的領導,都要給自己做好定位,同時學會讓員工獨立的去完成工作,掌握好以下2點。
1、指明正確的方向,作為領導,首先要明確部門整體發展的方向,作出正確的決定比你去做具體的事項更重要。
中高層的領導,需要思考整個公司業務部門發展的方向,部門的小領導,明確上級的意思,給部門下發正確的指令。如果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做具體的事情上,那麼就沒有精力去思考部門發展的方向。
2、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人做。作為領導,一定不要嘗試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會分散你的精力,起不到一個好領導的作用。
熟知部門每個人擅長什麼,準確的將任務分配下去,讓員工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才能夠提升部門整體能力。
比如說,你手下有員工只擅長運營,不擅長寫作,那麼你就可以將寫作這一部分分配給另一個擅長的員工去做,一個擅長寫作一個擅長運營,整體才能出一個好的方案。
3、領導要懂得激勵和授權
有些員工可能是因為對領導和同事的不滿而選擇消極怠工,不願意工作,這一部分人很可能不是個人能力不行,而是對領導有意見而不願意去工作。
作為領導就不要去迴避這個問題,通過激勵和授權的方式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員工在工作上有突出表現,在會議當中表揚,讓員工來分享自己的經驗,增加員工的自信和讓他知道領導的重視。
對於犯錯的員工也要有相應的處罰,降薪、批評,讓員工心存敬畏。
4、領導切記不要將工作全部交給能力強的員工
有一種職場的怪現象,領導喜歡將80%的工作交給能力強的員工,、將一些輕鬆或者沒有挑戰的工作交給剩餘20%的員工,能力越強的員工就會不斷的在做事,而能力平平的員工反而工作輕鬆,大家之間的薪資也不會相差很多。
領導一定要切記不要出現這樣的情況,在這種強壓之下,很可能讓自己手下能力強的員工,產生不平衡心理,遇到事情的時候,就不會積極主動地來幫你分擔。
反而逐漸的在工作當中出現拖延、差錯,並非本意,而是出於領導強壓導致的結果,所以說作為領導也要懂得平均分配工作。
將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交給能力強的員工,也要沒有挑戰、重複、細節的工作交給那些能力平平的員工產生一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