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深度參與疫情防控 一線專家開出「扶正祛邪」方

2020-12-23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20日電 隨著近期新冠疫情在國內趨緩,如何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的效果,幫助普通民眾在復工復產的同時抵禦病毒侵襲,正成為「戰疫」的重點之一。在此過程中,中醫中藥在不少方面的效果逐漸顯現,從官方到民間,也越來越重視中醫藥在防控疫情中的作用。

  據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近期發布的數據,在疫情防控中湖北省中醫藥使用率累計達到91.91%,方艙醫院中醫藥使用率超過99%,集中隔離點中醫藥使用率達到了94%。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亦表示,「中醫藥治療發揮的核心作用正是有效降低轉重率,特別是在早期介入,能顯著降低輕症病人發展為重症病人的機率。」

  「在中醫體系看來,新冠病毒是一種『疫病』範疇,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中醫都把人看作一個整體加以辨證施治」,吉林省支援武漢前線副總指揮、長春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冷向陽教授說:「通過扶助人體的『正氣』來抵禦病毒的侵襲,是中醫抗疫的重要理念」。

  冷向陽介紹,他所帶領的第四批中醫醫療隊吉林隊共有61名醫護人員,2月16日抵達武漢後,接管雷神山醫院感染三科C8病區,他們在救治過程中堅持中醫深度介入,中西醫結合治療,根據國家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進行同質化治療。在整體觀念的基礎上,對患者實行辨證論治,進行個體化用藥,打中西醫組合拳,大大提高了救治率。截至3月17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75例,已出院32人。

  記者獲悉,疫情期間,冷向陽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還在多年積累的基礎上,著眼幫助人體「扶正祛邪」配治了一套方劑,成分含人參、藿香、蘇葉、草果、陳皮、金銀花幾味中藥材,並聯合廣東現代漢方科技有限公司大規模生產「冠清靈」固飲,並迅速投入「實戰」。

  為了幫助感染風險高的人群抵禦病毒,冷向陽教授團隊短時間內監製了12萬人餘份「冠清靈」,並發放給吉林省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各大醫院發熱門診一線、社區一線防疫人員、環衛工人、公安幹警、超市營業員等人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均無感染報告。

  據冷向陽教授科研團隊成員、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任吉祥介紹,在這副方劑中,人參為「君藥」,作用在於大補元氣、益肺健脾;藿香、蘇葉、草果三藥共為「臣藥」,有行氣、散氣、輔正氣之功;陳皮、金銀花則有佐利氣行痰清熱解毒等功效,全方六味中藥藥食同源安全性高,對於未感染的人群可以很好地起到「扶正祛邪」的功效。

  「未病先防」與「愈後防復」是防治新冠肺炎重要的兩端,預防與康復都是中醫的強項。冷向陽教授表示,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將是研究中醫藥在防止新冠肺炎患者「復陽」上的作用,其團隊也將在中醫藥現代化框架下,進一步豐富完善各類方劑,助力疫情防控。(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徐銀  

相關焦點

  • 防控疫情,山東省開出中醫藥新藥方
    防控疫情,山東省開出中醫藥新藥方 2020-01-29 1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連線國醫大師唐祖宣: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大有作為
    新華網北京4月17日電(王坤朔)在此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西醫結合成為了中國方案的亮點。在基層地區,中醫藥發揮了哪些作用?幾千年前的醫家經典和經方為何能在當代的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期新華網「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名家系列訪談連線了身在南陽鄧州的國醫大師唐祖宣,深度解析醫聖張仲景故裡南陽鄧州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中醫藥實踐與經驗。
  • 【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連線國醫大師唐祖宣:中醫藥在疫情...
    本期新華網「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名家系列訪談連線了身在南陽鄧州的國醫大師唐祖宣,深度解析醫聖張仲景故裡南陽鄧州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中醫藥實踐與經驗。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鄧州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實施中醫藥全程深度參與和早預防、早治療措施,效果明顯。鄧州市醫療救治專家組均有中醫師參與,定點醫療機構均設置有中藥煎藥室,對確診患者和疑似患者採用中西醫協同治療。  在基層設備相對落後,相關藥品和防護設施緊缺的情況下,中醫藥治未病的優勢更為突出。尤其是中醫藥的早期介入、早期幹預非常重要。
  • 中醫藥管理局:確保疫情發生後中醫藥第一時間參與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田曉航)為持續做好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日前發布通知,各級中醫藥主管部門要會同當地衛生健康等部門進一步完善應急響應機制,從組織管理到專家組成、技術方案等方面均應有中醫藥相關人員和內容,確保疫情發生後中醫藥第一時間參與
  • 甘肅省中醫院突出中醫藥特色防控疫情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記者從甘肅省中醫院獲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省中醫院突出中醫藥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特色優勢,迅速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通過制訂中醫藥治療方案、開展遠程防控知識培訓、制定中藥預防處方等方式,多措並舉做好中醫藥防控工作
  • 聚焦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中醫藥行業女性...
    戰疫中,她們放棄與父母相伴、與兒女依偎,義無反顧衝鋒陷陣,勇敢無畏攻堅克難,為疫情防控貢獻出強大的「她力量」。全國婦聯、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此前聯合評選表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女醫務人員(集體)、全國三八紅旗手(集體),我們聚焦其中中醫藥人,勾勒一幅杏林巾幗的抗疫群像。
  • 經濟日報整版報導,中醫藥戰「疫」見成效!
    第一篇  中醫藥戰「疫」見成效  近段時間以來,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進展,參與救治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高,中西醫密切協作、聯合攻關,推出了一批有效方藥和中成藥,在治療新冠肺炎中取得了較好療效參與觀察的病人是1183例,現在已經有640例出院,457例症狀改善,療效非常好。  來自山東省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9日12時,山東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56例,治癒出院417例,治癒率達55.16%,中醫藥參與治療率超98%。目前,山東已經構建起中西醫結合會診機制,堅持中醫藥及早參與、全程參與新冠肺炎治療。
  • ...記遼寧援襄醫療隊隊員、遼寧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關雪峰率領的團隊
    作為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疫情發生後,朱波一直穿梭於各個隔離病區。最近,他參與救治的病患中,症狀減輕的人數在不斷增加。  「在重症監護室,目前遼寧援襄醫療隊的中醫專家所參與會診的8名患者中,通過中西醫協同治療,7人有明顯好轉,其中3名轉入普通病房。」朱波說,遼寧中醫藥專家的鼎力相助,不僅為醫院診療救治提供了專業支撐,也為他們戰勝疫情增添了十足信心。
  • 以中醫藥「三防」思想為指導 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
    【把脈】面對新冠肆虐,「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我國歷史上記載的瘟疫多不勝數,由於中醫藥的有效預防和治療,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從未出現過像西班牙大流感、全球鼠疫那樣造成數千萬人死亡的疫情悲劇。通過幾千年與疫病的鬥爭,中西醫結合效果獲得公認。在「非典」防控中,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認為中醫藥治療「非典」是安全的,具有潛在的效益。2005年禽流感在全球暴發,中醫藥治療禽流感應急預案在控制疫情傳播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谷曉紅:疫情下對中醫藥高等教育的思考
    今天跟各位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交流的題目是《疫情下對中醫藥高等教育的思考》,請各位批評指正。一、要審時度勢。中醫藥高等教育要立足於教育但不局限於教育。新冠疫情是百年未有之大疫,必然也帶來百年未有的變局。我們看疫情背景下有哪些新的形勢?在新冠防控救治中,中西醫協同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療效,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
  • 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中醫力量(一線抗疫群英譜)——記中國中醫科學院...
    戴著手套切脈,戴著護目鏡看舌象,疫情擋不住中醫人「望聞問切」。首批國家中醫醫療隊全面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出中西醫結合救治「組合拳」,彰顯了中醫藥行業國家隊的擔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防治新冠肺炎專家指導組組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院士說:「中醫首次整建制接管一個獨立的病區,成功開闢了中醫藥防控新冠肺炎的戰場。中醫與西醫協力合作,共同防控疫情。」「尋找中醫藥療效的高級別循證證據」仝小林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
  • 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 廣安門醫院提供37萬中藥飲片調劑
    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 鮑聰穎)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6場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介紹,為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建立了中西醫共同參與、全程協作的聯合會診機制,組建了由國醫大師領銜,
  • ...防控一線參與者,浙江中醫藥大學這支「雲團隊」,挖掘感人事跡...
    通訊員李贊成記者方秀芬在剛過去的七月,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技術學院助力疫情防控雲團隊以普通人的視角為切入點,挖掘普通人在疫情期間的真實感受,傳遞感人故事中的積極正能量。通過本次實踐活動,能讓更多人被正能量所激勵與觸動,在疫情中,每個人都無法獨善其身,全國人民應當擰成一股繩,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鼓舞意志,傳遞真情,眾志成城,抵抗疫情!
  • 17日本草新聞關於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醫藥工作的通知
    關於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醫藥工作的通知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印發了《關於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醫藥工作的通知旨在持續做好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通知》指出要進一步提高對疫情防控形勢的認識。把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問題估計得更充分,把各項部署和措施考慮得更周密,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紮實,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措施,紮實細緻做好疫情防控中醫藥工作,堅決守住冬春季疫情防線,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等。
  • 光明日報:以中醫藥「三防」思想為指導,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
    面對新冠肆虐,「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  我國歷史上記載的瘟疫多不勝數,由於中醫藥的有效預防和治療,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從未出現過像西班牙大流感、全球鼠疫那樣造成數千萬人死亡的疫情悲劇。通過幾千年與疫病的鬥爭,中西醫結合效果獲得公認。在「非典」防控中,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認為中醫藥治療「非典」是安全的,具有潛在的效益。2005年禽流感在全球暴發,中醫藥治療禽流感應急預案在控制疫情傳播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郭利華:扶正祛邪,中醫藥治療睪丸癌有療效
    方藥:上方加丹參20g。20劑。2009年5月25日三診訴無特殊不適,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數。方藥:上方加蜈蚣2g。30劑。方藥:上方減澤瀉、地鱉蟲、法夏、甘草,加蛇六穀30g,平地木30g,仙鶴草30g。20劑。2010年8月9日十一診訴少氣乏力,無咳嗽,無腹痛,大小便正常,汗出,舌質淡,苔薄白,脈細。體重下降2kg。
  • 頤聖堂中醫館堅持免費開展中醫藥培訓 向居民贈送中藥
    特別是這次疫情救治中,中醫藥深度介入全過程,有效發揮了中醫藥力量。  「推廣中醫藥文化,一直是頤聖堂的初心,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中醫藥成為促進群眾健康的力量。」楊履世說。頤聖堂一直將「願天下人長壽,祝千萬家安康」作為使命,推廣中醫藥文化,圍繞慢病防治工作,面向基層醫務工作者和廣大民眾開展慢病科普宣傳、健康教育、專業培訓和健康促進等一系列公益活動,提高全民慢病防控意識和水平,讓中醫藥造福民眾。  疫情初起時,頤聖堂便邀請著名中醫趙傑和免疫學博士蘇文,做客頤聖書院,向全國醫療工作者解讀治療方案,聽講人員過萬。
  • 中美歐專家「雲交流」中醫藥抗疫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新冠肺炎疫情正肆虐全球,中國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經驗越發受到關注與肯定。其中,中醫藥在疫情防控和臨床診治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中西醫結合成為中國方案中的一大亮點。  6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天士力集團等承辦協辦的「中美歐新冠肺炎治療國際學術交流會」,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舉辦。
  • 【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鄒旭:白衣秉丹心 針藥戰瘟神
    面對新冠肺炎病毒,中醫的參與力度和廣度是前所未有的,先後近800名中醫專家,近5000名中醫醫務人員參與一線救治。本期新華網「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名家系列訪談邀請他回顧馳援武漢的抗疫經驗,探討中醫藥抗擊傳染病的診療策略。
  • 「「最美」風採錄」劉良徛:為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貢獻「江西方案」
    「我們分析,武漢這個時候不缺專家,缺的是一線醫生,特別缺重症醫學醫生,你留下來,更能發揮你的作用,江西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樣重要,留下來,也是最美逆行人。」醫院黨委書記劉中勇說。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醫院黨委的決定是十分明智的。等待劉良徛的,是更加重要、更加艱巨的任務。全國特別是醫療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已經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