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徵收工作開展以來,新華區不遺餘力地全速推進,徵集人員以滿意為宗旨,開展了戶籍等各項工作,成功推動了預籤協議的順利進行。之前,《滄州市新華區白酒廠區域棚戶區改造項目(西片區一期)國有土地上住宅房屋徵收決定》已經發布,隨著原酒廠大樓的爆炸聲,他象徵著記憶中的酒廠滄州已被載入史冊。
我們將揭開「神秘面紗」的面紗。
酒廠區域改造項之前期將啟動東至長蘆大道,南至解放路,西至海豐大道,北劉表莊南興滄路區域建設,結合市政工程建設,建設道路、學校、社區服務、衛生防疫等項目。
該區域主要建設功能齊全、輻射周邊、大型商貿企業總部為輔的東部新商業經濟中心,承接城東滄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樓宇經濟和商業消費需求,滄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滄東產業園區,成為城市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引領者和「一港雙城」連接帶的西部起點。
小南門變了!
獅城,毛毛雨。走在市區南門步行小街上,昔日煙霧繚繞、熙熙攘攘的非法小吃攤已不復存在,拆除後,步行街寬敞明亮,直接看去,華北商業大樓和上海廣場就在街對面,細雨陣陣下,兩岸的商業建築格外乾淨明亮,顯示出現代繁華的氣息。
小南門商業街位於市區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從北到新華路,南至順與金街步行街相連。由於人流量大,不少小吃攤早已雲集。「這些小吃攤點分布密集,不僅存在著用電、用氣等安全隱患,還嚴重影響了城市形象,帶來交通秩序混亂。」運河區市場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委員、武裝部部長智雷迪表示,針對文明城市創建的需要和人民群眾對城市環境和嚮往持續改善的期待,對該區的違法經營行為進行了集中拆除小南門商業街,截至共拆除違法小棚亭175個、2290平方米。
小南門步行街的變化是運河區「清拆違、優環境、美運河、助創城」集中拆違作用的剪影。根據省、市「三創四建」活動安排部署,運河區對轄區內違法建設、亂點進行了全面排查整理,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在全區範圍內開展了「清拆違、優環境、美運河、助創城」集中拆違行動。
在行動中,運河區委、政府高度重視違規行為的長期治理,部門聯動,強力推進,每月在範圍內組織2-4次集中活動,堅持自拆與強拆的有機結合,對群眾反映強烈、礙觀瞻的臨建開展了艱苦的工作,有效糾正了違法建設行為,優化了城市運河沿線城市環境,以實際行動和成效幫助創建了增強群眾獲得感的幸福感城市工作。
行動開展以來,運河區已經進行了兩次集中行動,至出動吊車120餘輛(次)和挖掘機及600餘人,自起拆除臨建24000平方米、違法建築1.3萬平方米。
改變亂象、緩解出行難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也是打造文明城市的迫切需要。光榮路(華元世界內大街開元大道)靠近滄州市第十三中學,由於多年來道路兩側違法建設、佔道嚴重,在環保、安全、交通等方面存在較大隱患。從去年起,運河區對該路段南側經營的38家商戶進行規範引導,統一設置櫃檯,改變以往馬路市場的混亂局面,該路段北側16戶40餘戶違法房屋被拆除。
家住廣電社區的「路通暢了,環境好了,心裡真豁亮。」居民蘇先生告訴記者,這條路還沒到上下班高峰期,就會被堵住,小販們擠在路上,濃煙、垃圾隨處可見,還不斷有人叫賣。現在這條路通過治理,乾淨整潔,出行也多了方面。
疏堵結合是治理違法建設臨建刻不容緩的關鍵。連日來,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黃河路運河橋東側兩側的臨建花圃已經不見了,平整的土地已經被防塵網覆蓋。最初,這些花圃被轉移到綠色世博園的花卉市場。
作為我市最大的花卉銷售市場,佟家花園有著悠久的花卉種植歷史,全村450戶人家中,80%的村民從事種花、賣花,全村每年的花卉銷售額都在2000萬元以上。針對我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文明城市的設立,南湖辦公室張有旺黨委書記表示,針對我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文明城市的建設,一方面,他們一方面積極做好群眾工作和溫室拆遷補償工作,另一方面積極引導。經過不懈努力,黃河路兩側的11個花卉溫室籤訂了協議,拆除了臨建的8000多平方米。
「小王莊鎮對劉文莊、小楊莊、呂家院等村違建進行拆除,共拆除違建24處,拆違面積7000餘平方米。」
「南環辦事處對建委樓、網通小區等區域違建進行拆除,共計拆除4處、拆違面積320平方米。」
「南陳屯鄉對梁官屯、肖家園等村違建進行拆除,拆違面積1.2萬餘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