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道爾和招魂術丨壹讀精選

2021-01-22 壹讀


圖片來自網絡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選自藥十三(微信號:yaoshisan1313

本文已取得藥十三授權


文丨藥十三


柯南道爾大師因為他的《福爾摩斯》系列而享譽世界。1887年,《血字的研究》讓柯南道爾拿到了第一筆稿費25英鎊(相當於現今購買力2000英鎊,人民幣20000不到,對於一個新人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大師由此開始了拿稿費發家的生活。


雖然福爾摩斯系列讓大師名利雙收,但他並沒發自真心地喜歡自己筆下的這個神探。1891年,在大師給他老媽的一封信中,他說:我真想殺了福爾摩斯,這樣就一了百了了,他佔據我太多時間了!


為了阻止那些蜂擁而至的出版商找他,大師還特地提高了《福爾摩斯》的稿費。但是最後他發現,不論要價多離譜,總是有人要稿。到了1893年,煩透了的柯南道爾就索性在《最後一案》中幹掉了福爾摩斯(好傲嬌的大師啊)。這麼一來,出版商是不找他了,但粉絲鬧上了。福爾摩斯的死訊刊登後,兩萬多粉絲一夜之間對連載《福爾摩斯》系列的報紙取消訂閱,可憐的報刊差點因此掛掉了。


只能說大師無心插柳柳成蔭,原本只想碼點字換個飯錢,不想紅得發了紫,一個不待見就立馬招黑。既然大師不喜歡這個神探系列,那麼他的興趣在哪裡呢?翻過大師其他作品的盆友們會發現大師的研究點還是很另類的。他喜歡研究史料,還尤其愛好中世紀的歷史。其實在柯南道爾的另一本書《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裡,你就能多多少少看到大師的另一面了。《失落的世界》裡的查林(Challenger)博士簡直就是福爾摩斯的對立面,一個極具攻擊性的「火爆浪子」,而且這個火爆俠還出現在後來的多部小說裡。對查林博士的角色塑造,可能有大師負氣的成分在裡頭,但我倒是相信道爾大師對這些神神秘秘的東西多少是感興趣的。要知道,他近三分之一的著作都跟唯靈論扯上了關係。


火爆俠查林教授


不論福爾摩斯的探案手法多麼笛卡爾式的理性推理和實證主義,塑造了這個經典形象的柯南道爾並不是如此。大師的神秘主義傾向早在1887年就能洞見了,那一年他加入了英國的靈異研究協會(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 這個協會和十三之前扒過的幽靈俱樂部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兩個小組的成員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一直到20世紀初,伴隨著大師的老婆、一個兒子、一個兄弟、兩個連襟和兩個侄子的相繼死亡,他徹底地倒向了唯靈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驗——當你的情感在這個現世生活裡遭到嚴重蹂躪,你會趨向於擺脫俗務,由理性轉向神秘主義,以求得一絲慰藉。其實當時大師的生活環境不難想像,生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影裡,那些為人所普遍接受的熟悉事物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無定形的世界。加上接二連三的噩耗,讓本就是懷疑論者和有神秘傾向的柯南道爾極度地想了解位於人之上的力量。而一戰後各地的「靈媒熱」,也是在苦難中現實主義和理性主義讓位於神秘主義的一種解釋而已。從這個角度說,道爾大師只是當時眾多希望得到慰藉的平凡人中的一員。


在所有離開的親人中,最令大師傷心的是他的兒子金斯利(Kingsley Doyle)的去世。白髮人送黑髮人,大師萬分地痛苦,他想盡一切辦法要再和兒子取得聯繫,最後他把希望寄托在了招魂術上。於是大師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的靈媒,希望這些中間人能夠聯通這個世界和另外一個世界。


請靈媒在當時的歐洲不再是一件遮遮掩掩的事情,我上一期提到的哈裡·普萊斯(Harry Price) ——幽靈俱樂部的主席——就是一位很出名的靈媒。伴隨著靈媒的流行,當時的歐洲湧現出一大批自稱有超能力的人(大有I can I up 的味道)。其實不管當時的靈媒是用靈應板還是密室感應,就算是上天入地都好,萬變不離其宗的就是要招魂然後進行消息的傳達。在那麼多的靈媒裡,讓大師十分推崇的是一位叫伊娃(Eva Carrière)的靈媒。


要說這個伊娃靈媒,通靈的形式也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喜歡光著身子在通靈房間裡到處跑,還要和房裡的觀眾一通亂搞。更離譜的是,她的搭檔朱麗葉(Juliette Bisson)還會把手指伸進伊娃的陰道,以此說明通靈過程中從伊娃身體裡流出來的外質靈氣絕不是事先填放的(看起來伊娃靈媒玩得很開心啊)。

伊娃最出名的一次通靈是聲稱招來了幾百年前的印度教幽靈「Bien Boa」。之後還有人跳出來說Bien Boa真是他們家人幾百年前的輪迴轉世。伊娃當時的火熱程度,放在現在那是不下於「氣功大師王林」的,可見這個靈媒當時是有多出名了。因為太火,伊娃被當時的靈異研究協會調查了好幾次。除了被小組織驗真,柯南道爾大師也親自研究過她,還寫了份調查報告說伊娃的通靈技術比24K黃金還真。當然,靈媒這種事情有人相信,也有人不信。畢竟,要求見證神跡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挺玄的事情。


被伊娃招來的Bien Boe,我仔細看了下,貌似沒腿?


這張圖裡的伊娃說自己招來了保加利亞的國王……….事後被拆穿就是一塊紙板豎在那裡。別看這照片現在看起來要多假有多假,當時信的人多了去了。


仔細看伊娃身前那些白白的絲狀物體,伊娃聲稱是通靈過程裡從她體內釋放出來的外質靈氣。


這次流出來的外質靈氣索性就成了生殖器狀...........


當時對伊娃的調查團裡,還有另外一位名氣在外的人,那就是「脫逃大師」胡迪尼(Harry Houdini)。柯南道爾在偵探小說界有多出名,胡迪尼在魔術界就有多出名(大家熟悉的水牢逃脫就是胡迪尼的拿手好戲)。


胡迪尼


這兩個牛人的首次會面是在1920年,那一年道爾大師61歲,胡迪尼46歲。一個享譽世界的偵探小說大師,和一個當時拿著全世界上最高報酬表演逃生魔術的幻象大師。如果沒有在靈媒事件上的分歧,我相信這兩個人之間的火花會一直持續下去。可惜胡迪尼是一個堅定的反靈媒鬥士(胡迪尼對伊娃的調查報告那也是措辭嚴厲,毫不留情地說她是江湖騙子),而道爾大師則頑強地證明靈媒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兩個大師對靈媒的態度讓十三想起一句話「你沒有錯,我也沒有錯,只是我們兩個人是不同的」。理性爭論對事不對人,說說太輕巧了。說過「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的伏爾泰覺悟高吧?但也暗中給盧梭穿過小鞋。佛洛依德和榮格的分道揚鑣就更不用說了。多少一開始捍衛觀點的人,到最後捍衛起了藏在觀點後面的自尊。


說回主題,1925年的一場招魂儀式讓柯南道爾和胡迪尼徹底交惡。這場儀式是道爾大師為了說服胡迪尼而特意舉辦的,他說請來了自己最信任的一個靈媒來招胡迪尼老媽的魂。而儀式一結束,胡迪尼就毫不留情地指出這是一場騙術,因為他老媽是猶太人,生前英文都講不利索,而這個招來的魂竟然能說流利的英語。事後胡迪尼立馬就發動了一場反靈媒的運動,各種討伐靈媒,說他們是江湖術士專門騙人。還樂此不疲地從魔術角度各種拆穿靈媒的把戲。道爾大師是唯靈論者的事情眾所周知,你胡迪尼這麼一搞不是公開打臉嘛,還啪啪作響。這麼一來,柯南道爾和胡迪尼的關係就崩得四分五裂了。


1925年招魂儀式上的胡迪尼


這兩個人生命中最後的幾年時間徹底交惡,一個挺靈媒,一個反靈媒,一度走向了撕X狀態。想像一下,如果當時有微博,兩個大師的狀態一定是這樣的:


我挺,我反。我挺,我反。如此循環無窮匱也。


這場靈媒論戰隨著胡迪尼在1926年去世而結束,4年後,道爾大師也過世了。


道爾大師生前不僅是靈媒的堅信者,他還相信有精靈的存在。下面的這張照片是大師相信小精靈存在的重要依據:


這張照片引起了大師的注意,他特地去拜訪了照片中的姑娘,並將照片帶去鑑定。不過事後證明這張照片是個烏龍事件。


其實,寫到這裡,我覺得褪去福爾摩斯之父的道爾大師也只是一個在痛苦中想要找到安慰的普通人。沒有福爾摩斯那種理性又實用的思維邏輯,連給他帶去盛名的東西都是他不喜歡的,但是我一點都沒覺得失望。不要覺得大師的私生活或者精神世界經不起推敲。在我眼裡,走出了貝克街的柯南道爾,失去後會迷茫,怒了會撕X,痛苦裡找光亮,很像你我。


跟多內容請關注藥十三yaoshisan1313),一個不知道怎麼形容的野路子公號‍。


該篇文章的原文閱讀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柯南道爾和招魂術
    火爆俠查林教授不論福爾摩斯的探案手法多麼笛卡爾式的理性推理和實證主義,塑造了這個經典形象的柯南道爾並不是如此。大師的神秘主義傾向早在1887年就能洞見了,那一年他加入了英國的靈異研究協會(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 這個協會和十三之前扒過的幽靈俱樂部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兩個小組的成員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
  • 柯南道爾和招魂術丨牛人新讀
    今天講柯南道爾大師。柯南道爾大師因為他的《福爾摩斯》系列而享譽世界。1887年,《血字的研究》讓柯南道爾拿到了第一筆稿費25英鎊(相當於現今購買力2000英鎊,人民幣20000不到,對於一個新人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大師由此開始了拿稿費發家的生活。
  • 柯南·道爾招魂記:創造出福爾摩斯的作家晚年為何熱衷招魂術?
    的確是——柯南·道爾畢業於著名的愛丁堡大學,是曾擁有私人診所的醫生,寫偵探小說的初衷也是因為嫌棄同時代的同類小說不夠科學;但也並不全是——1918年,柯南·道爾開始了自己的演講旅行,到處宣講招魂術的妙處。並著書宣稱堅信死後世界的存在。甚至因為自己的摯友不相信招魂術而和他絕交。
  • 在日本,有一座柯南小鎮丨壹讀精選
  • 【Studio6攝影聚焦】「福爾摩斯之父」柯南•道爾唯一的有聲影像,太罕見了
    一方面,福爾摩斯的人物原型來自於一位名叫約瑟夫•貝爾(1837-1911)的醫生,據柯南•道爾說,這位醫生有著過人的觀察力和推理能力,僅憑一眼便能通曉他人病症,甚至國籍、職業等;這位貝爾醫生也是柯南•道爾在早年就讀愛丁堡醫科大學時的導師,在他為貝爾醫生做學生助教期間,深深體會到了這位老師觀人於微的本事。約瑟夫•貝爾
  • 丨壹讀精選
    圖片來自網絡壹讀微信號:yiduiread曾幾何時,壹讀君也是一名一天吃五頓就是不長肉的無憂少年。下面就看看這些讓我們念念不忘的「影視劇美食」。文丨知乎網友 程航程航本文已取得作者本人授權天線寶寶裡的寶寶奶昔▼櫻桃小丸子裡的羊羹,一直都好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味道▼
  • 柯南道爾為何不讓福爾摩斯談戀愛!
    福爾摩斯是《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中的主角,柯南道爾筆下塑造的成功偵探家,有神探之稱。柯南道爾寫作特點是科學和專業,作品中善於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情節呼應,布局合理,運用因果推理和演繹法推進小說情節,扣人心弦。為什麼?柯南道爾不讓福爾摩斯談戀愛、又讓福爾摩斯死而復活!
  • 柯南道爾:永遠的福爾摩斯之父
    在《血字的研究》之前,柯南道爾被退稿過多次,這種題材在當時並不受重視。自他的連載刊登後,英國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這個系列偵探故事,柯南道爾再接再厲,寫出了《四籤名》、《波西米亞醜聞》和《五個桔核》等被後世偵探小說愛好者們津津樂道的名篇。《福爾摩斯探案全集》被稱為偵探小說中的「聖經」是毫不誇張的說法。
  •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柯南道爾
    福爾摩斯是眾所周知的一個神奇的偵探,而柯南道爾也因為塑造了福爾摩斯這樣一個偵探的形象而成為最有影響的偵探小說作家。柯南道爾是一位醫生,但他對文學懷有強烈的興趣。愛丁堡大學醫院裡的外科醫生約瑟夫?貝爾為了使講解生動有趣,鼓勵學生像觀察判斷左撇子修鞋匠或由高原兵團退役的中士那樣,對病人進行精確的觀察和邏輯推理,作出必要的判斷。
  • 水面下是另一個奇幻世界 丨壹讀精選
  • 柯南道爾為何相信靈媒?(上篇)
    也許,缺乏懷疑論、公正無私以及其他一些傾向性,阻止了柯南道爾和華萊士去批判地思考關於唯靈論的問題。柯南道爾不願意進行批判性思考嗎? 縱觀柯南道爾的一生,我們似乎很難得出如下結論:他缺乏進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柯南道爾就讀於英國非常著名的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專攻醫學。
  • 柯南道爾:我也想幹掉福爾摩斯
    有的醫生無法忍受打道回府,道爾堅守著崗位,在前線採訪的記者描寫道,屠宰場一樣的病房裡,「柯南·道爾醫生像馬—樣地工作著⋯⋯」1901年為了對付布爾遊擊隊,英軍採用了焦土策略,並將13.6萬名布爾婦女、兒童和老人關進集中營,死亡率一度高達40.1%。
  • 就是壞了,也還是鯛魚丨壹讀精選
  • 作品享譽全球 作者柯南道爾是殺人兇手?
    根據加利克·斯蒂勒的說法,在整整100年前(即1900年),柯南道爾曾經作為羅賓遜的客人住在這個莊園一段時間,並且從羅賓遜那裡聽到了關於巴斯克維爾莊園獵犬的傳說,而且羅賓遜還將自己根據這些傳說寫成的《達特沼澤的冒險》的草稿給柯南道爾看了。其後,柯南道爾未告訴羅賓遜,就用這段素材創作了《巴斯克維爾的獵犬》小說,一舉成名,而羅賓遜則無人知曉。
  • 丨壹讀精選
    圖片來自網絡壹讀微信號:yiduiread選自悅食中國(微信號:Yueshi_China)原文刊於三月新刊《悅食 | 海鮮特集》本文已取得悅食中國授權文丨KIKI不久搬家到紐約,看到海鮮市場上幾美元一磅的大龍蝦,我忽然意識到,那位在美國住了十幾年的朋友,大概也是因為對龍蝦這種食材司空見慣,才會想出那些普通中國人不敢想像的烹飪方式。後來去緬因州旅遊,看到鋪天蓋地的龍蝦和美國人豪放的吃法,想起300年前,這裡的龍蝦不過是罪犯和窮人的盤中餐,也就更能理解為何美國人對於龍蝦如何吃並不像我們那樣戰戰兢兢了。
  • 第一次世界大戰間的插曲:大作家柯南道爾與他的軍事設想
    索姆河戰役炮兵陣地在索姆河戰役爆發後,柯南道爾收到了他兒子和侄子的陣亡通知,這讓他難以保持理智,因此他以極其激烈的言辭在報刊上抨擊英軍中那些無能的軍官,並再次為軍隊提出了提議。由於其他民眾也有很多人因索姆河戰役失去了他們的親人,因此很多人都站在了柯南道爾這邊,支持柯南道爾的言論,而且民眾們的言辭也越來越激烈,為了穩住局勢,英國軍方決定以柯南道爾入手,試圖以儘量平和的話語讓柯南道爾停止他「外行指揮內行」的行為。
  • 神問答|為什麼柯南道爾要把福爾摩斯寫死?
    對於ID為「見微而知著」網友的精彩回答,大家紛紛點讚支持,他是這麼回答的:這個問題要從柯南道爾爵士的職業說起。柯南道爾是一個歷史學家,還是個醫生。當時寫福爾摩斯的時候他沒有把自己當做通俗小說家,主要是為了稿費,他的妻子長期生病,而福爾摩斯稿費極高.後來他發現寫福爾摩斯佔有他太多時間,以至於他的醫生事業和歷史學家事業受到很大的影響。
  • 臺灣黑幫往事丨壹讀精選
  • 柯南道爾誕辰:一個多世紀的偵探傳奇
    為了增加收入,道爾只好靠給雜誌社寫小說來賺點外快。那時候他經常看法國小說家加波儒和愛倫坡的懸疑小說,因此也對寫偵探小說產生了興趣。經過研究,他發現在這些作家寫的偵探故事中,破案基本靠運氣,因此他決心創作出一個前無古人的偵探,他的破案基礎是推理和邏輯——福爾摩斯就這樣誕生了。
  • 偵探懸疑小說之父:親手殺死福爾摩斯,還迷戀招魂術
    柯南·道爾成就他不僅在小說中寫些神秘案件,現實生活中,他還真的解決過幾個棘手的案子,比如奧斯卡·斯萊特奇事——馬裡恩·吉爾克裡斯特的謀殺者,一名來自格拉斯哥82歲的有錢老太太。當時的人,估計誰也沒有想到,80多年後的1994年,柯南·道爾關於海底隧道的設想竟成為了現實……晚年為何會迷戀招魂術?如果不是有大量的資料和圖片證據,人們可能永遠不會相信,創造出福爾摩斯這種堅定的無神論者的作家,最後竟然變成了一個鼓吹招魂術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