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子之順治王朝》裡,何賽飛和她飾演的皇太妃(上)

2020-11-10 在文化的邊緣行走

2003 年前上映的電視劇《少年天子之順治王朝》,是一部收視率和評價都不錯的清宮戲,它比不上後來的《甄嬛傳》那麼紅,但從製作水準到演員的演技,都稱得上是良心之作,當年的我看後印象極為深刻,十年之後再看,發現那份感動和震撼仍在,於是我相信:能讓人一看十幾年,看了還想再看的作品,是值得我為它寫一篇評論的。這證明我當時的眼光不差。

這是一部沒有配角的戲——每個人物都很豐滿,形象鮮明,獨具特色,每個人物都有人評說,說得最多的數男主鄧超,女主郝蕾,或者是後來整容的霍思燕,也就是皇帝身邊的那些女人們。

其中,何賽飛演的皇太妃,也許因為和主角不是一個輩份,且戲份少些,不如談論青年一輩時尚,提及她的熱度和頻率就略微遜了些。

我卻以為,這個角色的份量和難度一點不亞於主角,她給我的印象之深刻,就是因為其悲劇色彩最濃。可以說,我是懷著敬意,欣賞這個如此之強,卻遭遇失敗如此慘烈,異常豐滿的角色。

我個人還認為:這個電視劇是她所有出演電視劇中最巔峰的,沒有之一。

這部四十集的電視劇,何賽飛出演貴太妃。我將她主要出場的集數串連起來,以便完整地欣賞這個角色以及這個演員。

第一集

太妃首次出場就是誇太后。因為順治要大婚了,太后自謙:嫁過來的這個侄女比我強多了。我呀,什麼都不會。

太妃隨即回應:您要是什麼都不會,那我們還會什麼呀?

就是這句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眉眼精緻,演戲時一個小眼神都能傳遞很多含義的江南女子——何賽飛,她的很有韻味的口音,帶著特有的南方嬌嗔氣質。

演這部戲的時候,她剛好四十歲,風韻猶存。

太妃一出場給人印象頗佳的和善形象,但是第一集還沒演完,接下來的表現就大相逕庭。

皇上試穿靴子,被裡邊的錐子扎了腳。太后命令封宮,各宮都要搜查,太妃也不例外。於是大臣敖拜前來側宮執行搜查任務,太妃瞬間爆發了。

為什麼火呢,當然有原因的,太妃的質問已經挑明了:先帝皇太極有過遺訓,對本宮(即太妃)務必精心關照,直至永遠。

太妃的眼光裡噴射不能遏制的憤然——她言之鑿鑿質問敖拜:有人(即太后)忘了。你也忘了?。

一連串的質問揭示了她與太后二人積聚多年的仇恨,她倆是全劇中最顯而易見的對手。這恨根深蒂固,不共戴天。

這恨之深,有些話本不該在這種場合說破——敖拜已經再三提醒她,但她的恨明目張胆,分分明明刻在眼角眉梢,無所顧忌,破口而出,與前邊微笑逗趣的模樣判若兩人。

何賽飛演這齣戲時是咬牙切齒的,有人說她演戲很用力,門外漢都看出來了。這當然與她戲劇出身有關,表演過於戲劇化。但我還是比較喜歡這種方式——關鍵是要接近角色,何賽飛在劇中飾演的懿靖大貴妃,在歷史上就是個悲劇角色,因為兒子自殺,本人瘋癲直至去世。(孝莊秘史中的李玲玉版懿靖大貴妃就是這樣,何賽飛版的貴妃雖然沒有發瘋,但也已近似瘋癲)

第四集

太妃為兒子博果爾的前程專門來向太后討要——要麼封王,要麼讓兒子進議政會,在她眼裡,兒子博果爾與皇帝福臨除了一張龍椅的區別,其他一切都不相上下。

她是積攢了一肚子的不平來爭取的,但說到急切處,倒惹得自己委屈落淚,空墮了士氣。

細論起來,確實也心酸,人家一個個不是親王就是郡王,她的兒子老大不小了,還只是個貝勒, 一天到晚只在六部晃來晃去。

——誰都清楚,他也是先帝的兒子,要論身份血統的高貴,除了皇帝就是他了,但是有什麼用?先帝再喜歡這個兒子,先帝也死了,再有遺訓,現今的皇帝也不是你,哪怕是你同父異母的哥哥,他也是說一不二的皇帝。

皇帝和臣子之間的對比,那可差了事了,他想封你王,你才是王,他不想封你王,你就落勢鳳凰不如雞——再有天大的能力也沒卵用。這最明白不過的真理,聰明如太妃,偏偏就是不認這個帳,這也是她一生與太后爭奪,總卻是敗北的悲劇原因。

博果爾是先帝的兒子--太妃始終堅持的只有這一句,每逢為兒子爭取的關鍵時刻,她就像亮尚方寶劍一樣,把這個王牌武器亮出來。

但是太后輕輕一兩句話就把她堵了回去——該封的封,不該封的絕對不能封。

太后分析完就平心靜氣喝她的茶,只剩下太妃和她未乾的眼淚呆在一起。

聽太后的分析,博果爾不封王也確有道理,但從語氣中,還是能感覺出來太后確實也沒怎麼看得起這娘倆。

每次都是這樣,不甘心的鞭子抽打著太妃,逼她去找太后。但在太后這裡,她想控訴,又尋找不到目標,更不是太后的對手,太后像趕一匹黔之驢,又把太妃趕回家。她,和她的不甘心,都垂頭喪氣。

註:短短四集中,所有的主角才都剛剛入場,一切都很平靜地發展,但何賽飛的表演已經讓我們最先看到了她出色的悲喜都能掌控的表演功力。

說哭就哭,說笑就笑,演員的工具就是身體,你再怎麼虛情假意,也需要調動情緒。這可不是個輕巧活兒。可是,話說回來,哪部戲又離得開情緒呢?

第九集

就在太妃對自己傷心絕望的時候,宮裡的皇后出了事——她的女婢花束子被皇上提升為貴人,在這節骨眼上,太妃來了。

太妃是有意挑這個時候來了,每逢宮裡出了亂子,太妃是最開心的。往常,太妃敵不過手握朝廷權柄的太后。儘管她笑裡藏刀,陰陽怪氣,能挑得太后一時氣惱,卻撼動不了敵人腳步分毫。

但是,面對這個偏激,個性單純,主要還是因為年輕,不知事,非常需要安慰的皇后,太妃完全是遊刃有餘的。

太妃雪中送炭地勸慰著皇后,這個時候是太妃最從容的時候,最和氣的時候。句句向著皇后,句句寬她的心。在皇后的感覺中,這個太妃可比冰冷的太后強多了。

太妃的目的當然不是單純來看望皇后,所以寒暄完畢,輕輕幾句話就把話題引到麝香上去,埋下導火索,作為後邊的引子。

要想殺人不見血,皇后是最好的工具。

第十集

皇后果然上套,來找太妃要麝香了。太妃正在自己側宮裡,這個時候的她,轉向觀眾時,表情大異,那份陰沉,讓人不寒而慄。

她正幹嘛呢,正扎小人呢,太妃綿綿不絕的怨恨是一根看不見的長針,一寸一寸扎進太后的心窩裡去。用扎小人來復仇,她這份胸懷和能力,也就瞭然了。

太妃對皇后此來,心知肚明——皇后決不是來找她閒談的,為別的來,那更好了!正中她下懷。

一個想要,一個正想給。只是給的過程很糾結——這過程太有意思了,彼此都有意而不說出來,這簡直就是愛情的最高境界。

一進入這種程序,太后就成了一條精明的魚。皇后為什麼上套?因為她很無知——太妃給她麝香這招很毒,其實是害了她,但皇后全然不覺。她特別依賴太妃,太妃的恭維和援助就象有毒的香水,可以聞,但不要喝。但皇后全喝了。

第 十一集

皇后果然用麝香害了花束子落胎,自己又害怕,再來找太妃求救。

太妃這回變了臉,我可什麼都沒做,你自己承擔一切。還要拉她去見太后,裝模裝樣。

她當然不會不救的---除了傻子皇后看不出來她在演戲。

這個時候,我們也看到何賽飛扮演的太妃一副尖酸刻薄相。

皇后像蠟似地軟下來——以後我都聽你的。

——原諒皇后是對的,也是保護自己。把尾巴藏好,千萬別露出來。說得不就是她自己嗎?儘管有時候她也忘了藏。

第十二集

皇上要選秀女了,這是天大的事,太妃自視甚高,想在大選之前挑一個可心的媳婦,證明給太后看。

但是有了波折,被太后和大臣們合力打壓。關鍵還有,她相中的丈母娘——佟夫人竟然也拒絕她。

這是不可忍受的羞辱。太妃不甘心的怒火更旺了。她調動兒子,向皇上去要,非要不可。

她有些自虐似地說兒子:別回回都是人家剩下的。

第十四集

兒子去找皇上了,但不是向皇上要佟臘月,而是另一個他心儀的姑娘——烏雲珠。

結果弄擰了,佟臘月如願進了宮。烏雲珠落選成了他的福晉。

不明真相的太妃怒火萬丈,要去宮裡理論。被兒子阻止,結果母子爆發一場激烈的爭吵。

在這間不大的廳裡,太妃痛責兒子的形象顯得咄咄逼人,有一種侵犯之感。

就從這集開始,太妃進入瘋癲之人的模式,眼神裡始終有一種令人驚懼不安的瘋狂。

為什麼這樣憤怒?應該是太妃難以忍受來自太后的挑釁般的輕蔑。

她喋喋不休對兒子發洩對皇上的不滿,同時,也用無情的語言打擊兒子——人們對待沒有能力,位置低的人,比歲月對待不再年輕的人還要刻薄和殘忍,母親也不例外。

在表現情緒的戲裡, 何賽飛臉部都變形了,顯得格外兇神惡煞。

也是啊,後宮裡數她太妃姿容姣好,年紀大了麵皮都像馬奶子似的光滑可鑑,年輕時該是何等風採?她本就是心比天高的小性女子,更何況曾經是先帝的寵妃——原本她是排在太后前面的貴妃,可在多爾袞的扶持下,卻是太后的兒子登上了皇位。

她想不通,憑什麼她和兒子就要屈居人下,了此殘生?

說著說著,毫無例外的,她的眼睛裡,眼淚開始閃著光——動不動就是這樣。說到傷心之處,一片悲哀之色。

如果你要看一個恨鐵不成鋼的母親,那張臉看上去會顯得很茫然,也很悽涼,她現在就是這個樣子。

兒子終於說出理由:不怪人家皇上,他不在乎佟臘月,他要的是真愛烏雲珠。

太妃於是啞然,半天沉默不語,整個人顯得異常落寞和孤獨。

大概正是因為寂寞孤獨,兒子下邊的話才像乾柴,瞬間點燃了她內心的熊熊烈火。

兒子說臘月的那句:我不喜歡好勝的女人!

就是這句話,就是這句話讓太妃徹底怒了,這不就是她自己嗎?

兒子打擊了自己的母親。太妃大怒了,所以才能把接下來的戲拍得真切感人。

太妃想也不想,突然揮手就打向了兒子。

但剛打完,猛不丁又想起來,立刻伸手撫摸向兒子的臉,做母親的傷心欲絕——這個動作,包含的感情,要表達的東西太豐富太強烈了……

她呆呆地望著博果爾,眼裡充滿了感傷的神態,一片悔恨憐愛的表情幾乎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

就是這種撕扯,矛盾和痛苦。母親對兒子又打又罵又心疼,太后也是這樣,最疼的也是打罵最厲害的。

她們好像永遠就不能用正常的表情,聲調和方式來和兒子對話和交流,大概也是因為自身所處的位置和身份確實有點特殊吧。

太妃苦苦地折磨自己和兒子——沒能力你去追求什麼權勢呢?可是太妃又能怎麼樣呢,用她的話說:面對自己喜歡的兒子和仇敵的兒子,難道就這樣任人宰割嗎?

逼仄的環境,迫使母子關係變成這樣。

第十五集

十二秀女之首--佟臘月進宮面聖。要與看走眼的太妃面對面過招了。

看她們並肩坐著笑談的一幕幕,我手心裡總要攥出一把冷汗。仿佛是親如姊妹,每句話每個眼神卻都是要把對方生吞活剝。

太后與太妃,她們相互依傍,相互仇恨,直至永遠。你可以說她們是紫禁城裡相隔最遠的兩極,可她們卻又如此相似,殊途同歸。

兒子立誓要娶烏雲珠,太妃也沒轍,只好讓步。

大婚之夜,面對這個兒子相中的兒媳,太妃顯然還不怎麼欣賞,所以出現了下面試探性的沉痛告白。

太妃說的這些話根本不是大婚應該使用的語言,烏雲珠顯然聽不懂。

但是太妃已經習慣了,她已經習慣用這種曖昧不清的方式表達對自身處境的怨恨,只要一張口,臉上就是一副對世人深惡痛絕的表情,那不能掩飾的恨意,表情冷漠,仿佛內心早已坍塌。

面對兒媳婦,太妃的眉梢眼底,全是看盡風流過盡千帆的滄桑。她是經過殘酷鬥爭考驗的,既平靜又保持著尊嚴。那笑容讓我看上去就像深潭的水渦,輕輕地朝我蕩漾,不動聲色。

你承認嗎?何賽飛的近影很耐看。鏡頭已經推得很近,面部全部袒露,全是特寫,但絕無瑕疵。尤其是嘴唇,像剛吃過紅豆,又豐滿又鮮豔 。

據說是看何賽飛真人不覺得什麼,但面對屏幕形象,相當驚豔。

這場與烏雲珠的對話,好比兩個人談戀愛,接近到一定程度,兩個人就可以擁抱了。可她們接近到這一步難得很,這也正如談戀愛一樣,每接近一步都充滿試探和較量。

說著說著就又變成了自我的憐憫了,多愁善感時刻擴散在太妃的周身,像一層悲哀的面紗。

這裡每一個順風順水的人都不是主角,只有當他們遭遇坎坷了,才成為了主角。

這一個母親千方百計為了彌補錯失帝位帶來的失意,那一位兒子夜半起舞只想不負八旗勇士的血統,看似母慈而子孝,母子倆卻從未真正有過交心的談話。偏偏又娶了一個心思迥異的烏雲珠,一家三口各個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備受煎熬,申訴無門。

十七集

佟臘月進了宮,就是一根拔不出來的刺,成為太妃和皇后共同的仇人。所以她們又結成聯盟。

所以當佟臘月懷了孩子 ,太妃再次來安慰皇后。

在水池邊,太妃挑唆皇后犯罪——推佟臘月到水池裡去,以解心頭之恨。

為什麼這麼陰損,因為機會稍縱即逝,最好的時光已經白白荒廢了,太妃心中不是不記恨的。

所有女人心底裡,都有一個復仇情結——給你一個厲害瞧瞧——因為,她從來也沒有厲害過。

當然,此舉又害了皇后。情商太低的皇后,犯了事,私底下不能把事情擺平,而且還留下了後遺症。

二十集

皇后將佟妃推到水裡,卻弄巧成拙,皇帝起了廢后的心思。結果皇后兩腳離地,要上吊自殺。

鬧劇鬧得更大了,太妃立刻又過來了——遇上太后的煩心事,太妃臉上永遠是喜盈盈的。這次笑得嘴巴都合不攏了,想不笑都不行。

這次絕不能放過揀皇帝出亂子的機會往太后傷口上撒一把鹽的機會。

太妃就是那種標準的小性女人吧,在她的"小"心眼裡,既藏不住狠毒,也藏不住得意——這很像中年人的婚戀標準:「愛是自私的,尤其是我們這個年齡,不傷害別人,很難獲得幸福。」」

——太妃的幸福妯就是建立在太后痛苦的基礎上。

在皇后最痛苦無助的時候,照她們的關係,太妃應該再去看望了吧?

才不!這時候是她真過癮、眉飛色舞的時候,誰還稀罕皇后那聲「額娘」呢?

第二十六集

博果爾因為違抗聖意犯罪,被發配科倫,太妃給兒子送行。這場戲,太妃聲聲叮嚀,句句都是一個慈母對兒子的真情流露,何賽飛的表演感人肺腑。

全劇中,太妃母子的對手戲不少,但只有這一段,沒有爭吵,沒有責罵,沒有對兒子的譴責,沒有任何奮發,爭氣這樣的督促和鞭策,這些東西全都沒有,有的只是一個母親在憂慮兒子的生活冷暖:擔心他吃不好,擔心他穿不暖……

什麼都不重要了,在兒子的遠行面前,做母親的對兒子只剩下一個樸素的願望:我要你好好地活著。

這才是一個正常母親的叮嚀,也是讓我最為感動的一幕。

當然,不怪兒子,太妃還是怪自己的。在無休止的恨意之中,最不可解脫就是她因無力改變命運對自己的悲恨——這個核心永遠不變。每逢她氣急了,常對博果爾說的一句話就是「「是額娘不中用!」這次也不例外。

說這話的時候,和以前一樣,這個好強的女人咬著兩片紅唇,像要給咬出鮮血來似地——這裡面飽含了多大的窩心與揪心哪!

她因為嘗盡了放棄感,總說自己很失敗。但是這一點好強,她永遠不會忘記。她的悲恨相當於一個孩子向世界發問:「為什麼世界是這個樣子?」「為什麼我想要的永遠得不到?」

一個人輾轉失望,莫過於此。

第二十七集

兒子走了, 緊接著逢皇上大婚,按規矩,側宮福晉都要去朝賀,這正是機會,她也正想去。利用這個機會,讓烏雲珠爭風頭,好好出口氣。

兒子雖然當不上皇帝,卻比皇帝有福,太妃要用兒子那光彩奪目的福晉照出太后母子的有眼無珠。

於是,上趕著給烏雲珠收拾最耀眼的進宮的行頭,成為太妃最熱衷的事情。

她一遍遍地欣賞烏雲珠,一遍遍地提醒她:想著你站在宮裡的時候,你身後邊站的是誰……

可能這回她是真的接受烏雲珠了,也發現了她的美。

她的勁頭又上來了,先是兒子,後是兒媳,都是她的武器——孩子就是給父母長臉的。

當然,她也再次自嘲了:額娘是廢物。對不起,我終究只有這點能耐……

新婚時她對烏雲珠說的那些話,作為新媳婦,烏雲珠當時還無法深刻理解,現在,她應該可以理解了。

能明顯感覺出來,太妃是極高興的,那興奮從胸膛深處往上湧,是一種不能與人分享的興奮。

烏雲珠象盞明燈似的,把她未來的日子照亮了。

自己不行就讓孩子替自己 出頭,這就是自己活著的全部意義,今天的父母,不也是這樣嗎?

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人們會選擇他們認為可以寄託的人物,來代替他們去完成,並認為天經地義,可他們的想法通常是錯誤的。

——如果太妃知道此舉卻無意中成全了皇上和烏雲珠的朝思暮想,想想就足夠她飲恨終生。

相關焦點

  • 《少年天子之順治王朝》裡,何賽飛和她飾演的皇太妃(下)
    但她對兒子這齣爭搶弟媳的醜事進行偉大辯解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認為她是一個鐵石心腸之人。在這部作品中,她永遠顯得威嚴有餘而仁厚不足。當然,作為政治人物,面對太妃、面對其他人的時候,她必須這麼說,她必須硬著心腸撇清皇上和此事的一切關聯。她註定扮演一個在哪裡都不討好的角色,為了保護兒子,為了維繫國家的穩定,她唯有一肩擔當。
  • 《少年天子》原作者去世,成就一部好劇的支撐力越來越少了
    當年我看《少年天子》的時候我以為凌力跟二月河他們那批歷史小說作家一樣,性別為男。後來得知是女性作家的時候,才恍然覺得,怪不得《少年天子》跟《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有那麼大的不同。後者是典型的男性視角下的朝堂爭鋒、君臣博弈,像歌詞裡唱的那樣,「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
  • 《少年天子》和《孝莊秘史》中同一個角色的對比照!你更喜歡誰?
    中扮演的皇太極貴妃、後來的貴太妃跟《少年天子》中何賽飛扮演的太妃也是同一個人。福臨(嚴昆飾)vs福臨(鄧超飾)順治帝福臨在《孝莊秘史》和《少年天子》中分別由嚴昆和鄧超扮演,這兩位都帥氣、也都演出了福臨的無奈,不知道你更喜歡哪一位呢?
  • 《少年天子》順治第一任皇后被廢後,竟然從史料記載中消失了
    十幾年前一部國產清宮劇《少年天子》堪稱國劇之光,全劇顏值演技在線,講述的是少年天子順治短暫而戲劇的一生。而當時最讓蛋蛋君傷懷的便是郝蕾飾演的皇后一角。從嬌俏可人到任性癲狂,從少年皇后到廢棄宮妃,亦如煙花般絢爛而寂寥。角色原型正是清順治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她出身貴重,是清朝歷史上第一位從大清門抬入的皇后,也是第一位被廢棄的皇后。
  • 想當年|鄧超的《少年天子》,絕不是後宮言情劇這麼簡單
    至少在現在,視覺的表達比較吸引我,它比詩和小說更能使儘可能多的人了解我的思想和我內心深處的感情。(我)在劇本中落淚的地方,演員也落淚了,大家能因此體味彼此的善良和感傷。」電視劇第二集,當從未見過死人的順治皇帝親眼見到一個生命的消逝時,他吐了出來,胸口始終難平,他恐慌了:「額娘一直不讓我看死人。」
  • 少年天子的烏雲珠和孝莊秘史的宛如誰是你心中的董鄂妃
    歷史上孝獻皇后董鄂妃,是清朝順治帝最鍾愛的女子。而在我心中最喜歡的就是《少年天子》的霍思燕飾演的烏雲珠和《孝莊秘史》舒暢飾演的宛如,兩人飾演的董鄂妃不分伯仲,各有千秋。他喜歡詩歌繪畫,腹有才情,但是命運的捉弄順治沒有見到他她就胡亂把他指給了博果爾。博果爾是一個喜歡武刀弄槍,就是俗稱的一介莽夫,她不甘心,她更加嚮往她心中那個仰慕的人。也許正如世人說的烏雲珠和順治帝一遇嘆終生,兩人相逢恨晚,順治帝徹底淪陷,順治帝覺得只有烏雲珠懂他,烏雲珠也覺得只有順治和他有共同話語。最後經歷了很多事情在一起,可是最終紅顏薄命,令人嘆息。
  • 《少年天子》丨6歲登基,23歲駕崩,順治的悲情人生
    這位在龍椅上度過了幾乎整個童年、少年,甚至是一生的君王,便是我們今天這本書的主角,清朝的順治皇帝——福臨。 順治是位幸運的天子。攝政王多爾袞辛苦打下的江山都交給了他,年紀輕輕便統治著廣大遼闊的華夏帝國。 福臨也是位不幸的少年。從朝堂到後宮,他每天都在無形的壓力下被否定、被誤解、被質疑。
  • 《少年天子》之後,劉恆為何不再寫電視劇
    今天這一期,我們聊劉恆和他的《少年天子·順治篇》。在第一季的時候,我們講過這部劇,主要是對文本的解讀和評論。這次因為有了對劉恆老師的專訪,所以會更多說一說幕後故事和他本人的心得。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讓劉恆拿獎拿到手軟,觀眾對他的下一部電視劇作品愈發期待。這一次,他花了一年多時間改編凌力的長篇小說《少年天子》,寫下了40集同名電視劇的劇本,並親自擔任總導演。
  • 少年天子福臨,痴情董鄂妃
    福臨,年號順治。 少年福臨的命運,如同他的名字一樣: "福"從天上降"臨"。 當時最有希望奪得大位的是肅親王豪格和瑞親王多爾袞。 但幾方劍拔弩張、互不相讓,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讓皇子福臨繼位。 多爾袞贊成,福臨繼位,他可收到一石三鳥之利——打擊豪格,自己攝政,避免內訌。
  • 《少年天子》福臨:他所反抗的,亦是他所依賴的,於是註定是悲劇
    一直以為,福臨不是一個好父親,曾經在《康熙王朝》裡看到,他對自己染上了天花的兒子——玄燁的漠不關心。在清朝幾百年的歷史裡,統治的君王從努爾哈赤到溥儀,每個皇帝身上都有說不盡的事跡。是的,在傳統史觀裡,順治軟弱、平庸,上與孝莊皇后、皇太極、多爾袞,下與兒子康熙大帝相比,無不遜色。
  • 孰可瘋的《少年天子》,講了亙古不變的代際衝突|電視劇60講(49)
    下為文稿: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電視劇60講》,我是主講人李星文,這期咱們要聊的是《少年天子》。 在中國歷史上,很多皇帝以豐功偉績青史留名,但提起順治,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跟董鄂妃的愛情故事。這也是很多人對《少年天子》的第一印象,以為這是一部清宮言情劇。
  • 《康熙王朝》康熙即位,怒斬順治大寵吳良輔,真是遮掩生母被其染指的藉口嗎?"
    坊間有傳聞,順治十八年二月處死吳良輔,是對其染指孝康章皇后的懲罰。奇怪,如此詭秘的宮闈秘史,為何沒有被官家禁毀,反而成了三百多年後現代藝術的素材。《少年天子》吳良輔與佟妃劇照孝康章皇后佟氏十三歲入宮,時為順治十年。她是漢軍正藍旗都統佟圖賴之女,父祖皆為清初戰將與功臣。
  • 曲解歷史87 承乾宮順治與董鄂妃的愛情故事
    關於董鄂妃的來歷,官修史書一概避而不談,據《湯若望傳》中一段湯若望的回憶:順治皇帝對於一位滿籍軍人(有學者認為是某個一品或一品以下武職官員)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一位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他竟被對於他這申斥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摑。這位軍人於是乃怨憤致死,或許竟是自殺而死。皇帝遂即將這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
  • 《少年天子》:失去皇帝寵愛,討好吳良輔,佟臘月犯了3個錯誤
    楊蓉,是娛樂圈裡一個長得很漂亮的女演員,演技也十分精湛。在電視劇《大漢情緣之雲中歌》裡,她飾演女二號霍成君,將霍成君愛而不得、黑化後狠毒的樣子飾演得淋漓盡致,演技比angelababy好很多;在《陸貞傳奇》裡,楊蓉飾演的蕭喚雲是梁國的公主,一直深愛著高湛,不肯接受高演的心意。
  • 玲瓏品評《少年天子》49:大結局
    看見沒有,這才是掌握權力之人的正確操作,她壓根就沒想和福臨討價還價,所有的一切都必須按照我心中預想的那般行事,你必須答應,不答應就請去死。而且孝莊捉拿安親王的理由令人不寒而慄,原來是安親王的好友呂之悅為江南的謀反大戶代銷字畫,籌集款項(這老頭坑人呀),然後曾經賣給安親王八幅,這就成為了安親王的罪證。這說明什麼?
  • 電視劇《少年天子》(1-40全集)資源百度雲全集在線看
    ,宮廷裡的少年天子要迎娶美麗翩翩的皇后——這是一個他不喜歡的女人。大婚之前,太監捧來皇后贈送的龍靴,暗藏在靴子裡的針扎傷了順治的腳掌。內務府瘋狂搜捕暗害者,太監下獄,宮女自殺,整個紫禁城雞犬不寧。順治趁機擴大事態,把矛頭引向未來的皇后,想就勢把婚事攪散。母親孝莊太后百般撫慰,滿族親貴輪番勸說,漢族大臣則冷眼旁觀。順治漸漸動搖,新娘卻病倒了。她高燒不退,拒絕服藥,誰勸都沒用,偏執孤僻的性格暴露無遺。紫禁城再一次陷入混亂。
  • 順治陵墓內為何有17個格格陪葬?
    順治親政,冊為皇后。二人性格不合,順治廢掉皇后,降為側妃。另一位是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順治十一年(165年)五月,年14,聘為妃。六月,冊為皇后。她不久又受到順治帝的責斥。但這位皇后能委屈圓通,又有太后呵護,才沒有被廢掉。
  • 佘詩曼新劇《燕雲臺》飾演遼國皇太妃,凍齡美貌不輸19年前周芷若
    電視劇劇《燕雲臺》,以遼國蕭氏皇朝為背景,本地觀眾熟悉的佘詩曼將會演出皇太妃,雖然不是女主角,卻是戲份甚重的角色,而女一是內地人氣花旦唐嫣,當時拍攝時已經懷孕,為劇集仍舊頂硬上,相當專業。佘詩曼《燕雲臺》演遼國皇太妃。(劇照)佘詩曼在2001年演出《倚天屠龍記》的周芷若。(網上圖片)唐嫣演出太后蕭燕燕。(劇照)何超蓮男友竇驍也有份演出。(劇照)劇中有不少帥哥演員。
  • 清宮「浮世繪」《少年天子》:一個太監的悉世之言
    以前的歷史劇,不是致力於還原歷史故事,就是想借個「歷史殼子」寫言情小說,《少年天子》講的卻是講人性!01 人生的主角就該是王子、公主嗎?《少年天子》最可貴的地方,是它寫了宮闈之中各個角落的「艱難人生」。不止有王孫將相,還有太監、丫頭、貧民這些人。事實上,有幾人生下來,就天賦異稟?或家產萬貫、至尊之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