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琴沒興趣?做到以下五點,讓你的孩子主動練琴

2021-02-08 貝貝育兒日記

《紐約時報》曾報導:「在中國的大城市,周六周日,走在街上的孩子,如果沒有背著小提琴,那他就是在去學鋼琴的路上。」雖然這句話有些誇張,但是卻也說出了學樂器在中國的人氣。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讓孩子學一門樂器作為特長,依據每年考級的人數來看,全國在學習樂器的孩子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驚人的數目,而美洲送孩子去學習樂器的課程也成為了家長的常態。

曾經有調查機構對全國30多個地區500多個音樂教育機構做過一項調查,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習樂器的人群在年齡方面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化:70%集中在12歲以及以下,12%集中在12 ~ 18歲,18%集中在18歲以上,根據教育機構反饋的信息當中,導致孩子放棄學習樂器的主要原因就是否願意練琴。

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兩個重要的消息:

1.12歲以下的音樂學生佔據了我國音樂教育的主力,在進入12歲之後人數出現明顯的下降,而到了18歲以上,又出現了一定的回升,而這個回升主要是因為藝術院校的大學生進入了統計數據。

2.不願意練琴是孩子放棄學習,半途而廢的一個主要原因。

其中人數突然間驟減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很多孩子在進入12歲之後都步入了中學階段,隨著學習壓力過大,如果沒有真正的對樂器有足夠的興趣,就會導致孩子不願意再練琴,從而選擇半途而廢。在這其中,如何提升孩子對於練琴的興趣,成為了一個關鍵點。

那麼應該怎樣提升孩子的練琴興趣呢?

首先,練習樂器是對手指靈活度要求相當高的一門技術,為了能夠對樂器擁有足夠的控制能力和對樂器擁有足夠的熟悉程度,大量的練習是不可避免的,而聯繫也意味著不斷的進行重複,重複的過程就會導致枯燥,長期處於枯燥的狀態,就會逐漸消耗孩子對於戀情的興趣。

為了避免興趣的消耗,家長應該選用科學的練琴方式,提升孩子的練琴興趣。

1.需要科學把握練琴時間

美國茱莉亞學院的鋼琴系主任卡普林斯基博士在2006年到中國音樂學院進行講學時,曾經講到過這樣的一個實驗:通過測量腦電波檢測大腦對活動作出何種反應。

而實驗結果表明,當身體某部分機體在運動時,儀器檢測出測試的大腦某個部位的細胞活動會比較明顯,同時隨著時間的增加,儀器繪出腦電波的波幅也隨之而上升。但是隨著彈奏的時間達到20分鐘時,波幅就會不再遞增上升,而是維持相同的波幅和高度,當超過30分鐘時,波幅就會出現明顯的減少並下滑。

這一組數據表明,當機體連續做同樣的動作長達40分鐘的話,後20分鐘其實是並沒有任何效果的。

而這個實驗也表明,最理想的練習方式是每次連續練習時間不超過30分鐘,最後休息5~10分鐘,再進行同樣的時間練習,能夠更好地促使大腦皮層保持興奮,減少大腦疲勞,也同樣能夠達到訓練的價值。

2.合理劃分時間練琴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機能狀態是呈現周期性的,一般在上午9:00~11:00為最佳時間,下午3:00~4:00和晚上8:00~9:00都是比較好的時間階段。在這些時間階段當中,人的身體和心理都處於旺盛和興奮的狀態,練琴也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鋼琴家霍夫曼還認為在清晨練琴的價值比在其他時間進行練琴的價值會更高一些,因為從睡眠當中獲得的清醒的自立對於練琴具有著很大的幫助。

當然,如果能夠合理地把練琴的時間安排在這些時間的更好一些,但是如果不能安排,在這些時間段也沒有關係,因為集中精力的練琴比劃分時間段的分配更為重要。

3.合理的安排練習方法

孩子在每一次進行練琴的過程中,不單單只是動作的重複,更多的也需要讓孩子在練琴時加入思考。

在孩子開始進行練琴時,想要達到科學的練琴是需要家長進行幫助的,因為成年人的認知和理解能力是強於孩子的,因此家長如果可以充分地加入到學習練琴的過程中來,幫助孩子進行記錄練琴是出現錯誤的原因,才能夠讓孩子達到更有效的練琴效果。

另外,大量的聆聽音頻也能夠達到良好的練習效果,當老師在給孩子布置新的練習曲子時,家長可以示意孩子多聽曲子的音頻,增強孩子對於曲子的整體結構有一個宏觀的意識,讓孩子能夠更加有動力地將曲子彈奏出來。

4.為孩子安排演出機會,提升孩子的成就感

作為家長監督孩子練琴是一方面,為孩子創造更多的上臺演出機會也十分的重要。

如果孩子的練琴僅僅是為了考級是不能夠有效的提升孩子練琴的興趣的。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安排合理的上臺機會,例如參加演奏比賽、參與學校的演出、在家庭當中讓孩子定期的進行表演,並對孩子的表演進行嘉獎,能夠更好的讓孩子在練琴方面獲得成就感,從而也能夠讓孩子對戀情提升更多的興趣。

5.家長正確的引導,也能夠提升孩子練琴的興趣

在孩子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家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如果沒有家長的參與,孩子很難對練琴進行堅持。

在孩子練琴的過程中,家長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不要指責孩子,原本學習樂器就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如果在練習的過程中,家長對孩子進行過多的指責,很容易就會導致孩子懼怕練琴,也會讓孩子逐漸的不想要進行練琴。

另外,家長可以嘗試和孩子進行調換角色,當孩子在練琴的過程中,家長可以讓孩子變換為老師的角色來教家長進行練琴,當孩子變為一個傳授者的角色時,孩子會更加想要對練琴這件事情進行鑽研,從而能夠促使孩子越發的對練琴感興趣,將練琴變為一項樂趣並且能夠長期進行堅持。

最後,家長們需要明確的為孩子進行規劃孩子的學習目標,這個目標可以從短期發展和長期發展兩個層面進行看待。也需要讓孩子明確自己學習練琴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如果孩子從內心當中真正的認同了練琴的目的,那麼孩子會更加主動地想要進行練琴。

學習一個東西必然是有目的的,興趣愛好也一樣,讓孩子掌握一個技能,則更應該讓孩子明確自己的目標,才能夠讓孩子更加主動並且專注地學習技能,當孩子的目標制定時,孩子就會更加努力的朝向目標進行發展,從而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總而言之,技術性的戀情對於每個孩子都是均等的,當孩子在不斷的教育學過程中進行探索,認真的發現並且解決問題,那麼孩子的每一次練琴都會具有一定的突破,最終提高整體的演奏水平。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琴爸琴媽多年總結最詳實攻略:讓孩子不再把練琴當成苦差事
    每位琴爸琴媽都有個希望,希望孩子每天能主動自覺地去練琴,可是這樣的情形總是由希望變成失望。隨著學琴時間的深入,孩子動不動就哭鬧不想練琴。這個時候家長總是進退兩難,家庭中一些不協和的聲音,便會自然而然的冒出來:「興趣最重要,孩子不喜歡就別練了「」學音樂以娛樂開心為主,不要太為難孩子,不想學就不學了」。
  • 開學了,孩子「沒時間」練琴?
    「沒辦法,孩子課業負擔重,實在是無法權衡!」很多琴童或者家長都曾抱怨「沒時間」練琴。魯迅先生曾這樣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但問題的關鍵是,你用在練琴上的時間真的多嗎?到你要學的新曲子的錄音,反覆聽。因為我們練琴,有很多時間是花在對陌生曲調的熟悉上。把曲子先聽熟,會幫助你更快地掌握。是一種比聽更主動的方法。把譜子帶在身邊,有空的時候就拿出來唱唱。這就是把認譜的工作利用空閒時間完成,提高上琴練習的效率。
  • 當孩子不想練琴時,金星用了這個方法,孩子竟然主動練鋼琴了!
    有一次出差坐高鐵,旁邊的座位坐著兩位母親,聊著教育孩子的那些事兒。一女士說道:「我以為讓孩子學鋼琴是一件很美好愉悅身心的事情,可是沒想到現在會弄得親子關係緊張。」另一位女士說:「對啊~現在每天讓她練琴比上天還難,還嚷嚷著不想學鋼琴了,已經對鋼琴失去了興趣,想去學其它的。可是明明剛開始學琴的時候,最興奮的就是她!興奮勁一過,就開始厭煩了」普通的一段對話,說出了許多琴童父母的心聲,一提練琴孩子就耍賴、一彈錯琴鍵就要崩潰大哭.與他們相比,其實更容易崩潰的是當父母的,因為面對這種狀況,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去解決。
  • 這位媽媽陪女兒學琴6年,給大家寫了篇超詳細的練琴心得!(4-10歲孩子家長必看)
    曾經走過的彎路親力親為卻沒有效果說到我女兒的學琴,不得不說,學琴就是三分學七分練,誰都逃不掉。練習是鋼琴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一直相信只要投入努力,就能收穫成功。所以孩子在家練琴,陪練都是我自己親自陪練。
  • 陪女兒學小提琴6年感悟:別等孩子放棄了,才後悔沒避開這些練琴的坑!
    我身邊不少家長可沒這麼幸運,因為學琴孩子和家長鬧矛盾,抗拒練琴的不在少數。所以孩子在家練琴,陪練都是我自己親自來。但是,我發現效果並不是很顯著。那段時間,女兒練琴的抵抗情緒特別重。讓她練琴,她總是不情不願的,不肯打開琴盒;練琴也練得不好,常常錯音錯節奏。我經常一生氣就壓不住火,忍不住罵她幾句,她練琴練著就哭了起來。可以說,一說起練琴,家庭十分低氣壓。
  • 五個「不要」讓孩子愛上練琴
    很多家長會在後臺留言,覺得自己家小朋友不愛練琴;學琴了一陣子了但是因為缺乏平日練習,進步不明顯;甚至每次臨近要上課了才練習一次或兩次,以勉強應付老師的曲目檢查。
  • 我給孩子學琴配的輔助工具,說不定能幫到你 想學琴的家長看過來
    早上好呀~這是一篇遲到的約稿,聊聊學琴的輔助工具。前段時間大家一直催我的文章我交答案了。▼作為兩名琴童的家長,我當然也是深有感觸,直到現在我還是需要經常盯著孩子的手型和姿勢。因為孩子年紀小力量弱,不管學琴多久,也容易大毛病小毛病不斷。
  • 我給孩子學琴配的輔助工具,說不定能幫到你
    適合人群:剛學琴,但對譜記憶能力比較弱的孩子。使用頻率:過渡期產品,能記譜就要及時撤掉相信很多初學琴童的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到底應不應該給孩子貼鋼琴貼呢?貼了擔心孩子會依賴,不貼孩子經常連中央C都找不到,這可怎麼辦。
  • 陪娃練琴全靠吼?而經她點撥過的孩子,全部都愛上了練琴……
    因此學琴路也猶如長徵路,家長和孩子一不小心就入坑,樓上這位哭泣的小朋友只是一種,還有下面這麼多——無論你入的哪個坑,原因恐怕都是:老師不會教,家長不懂陪伴,孩子沒興趣。所以,趕緊給大家介紹—— 別人家那個主動要求學鋼琴的孩子 3歲主動要求彈鋼琴,並堅持十餘載,每天練琴幾個小時;26歲登上世界頂級音樂聖殿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威爾獨奏廳;27歲成為中國僅有的幾位百年頂級鋼琴品牌「施坦威
  • 要不要讓孩子學鋼琴,這樣幾點你考慮了麼?
    因為我家兒子學鋼琴好幾年了,最近,有幾個朋友向我打聽孩子學鋼琴的問題。他們也在糾結,要不要給孩子學鋼琴?有沒有好的鋼琴老師推薦?針對朋友的問題,我想說說我陪兒子學琴的幾年心路歷程。1.父母自問:讓孩子學鋼琴的原因家長們讓孩子學琴之前,有沒有認真思考過,你讓孩子學琴的目的?
  • 音樂筆記「大眼睛」是憑藉什麼解決了孩子的練琴問題
    當今社會,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給孩子報了很多課程,鋼琴、舞蹈等等,但很多時候孩子是牴觸的,比如鋼琴練習,孩子不認真、學不好是家長比較頭疼的問題。近日,音樂筆記「大眼睛」在廣州樂器展中吸引了很多家長了解圍觀。了解音樂筆記為什麼能夠解決孩子的練琴問題。
  • 那些學了鋼琴又放棄的孩子,是學了多久放棄的?
    問:孩子五歲開始學,學了兩年換了一個老師,練專業指法,一首哈農彈了一個月,音都會就是指法不行,現在練琴如練獄,好想放棄,但是又不甘心,好煩啊回答轉載知乎,如有收穫,請您點讚:)====家有琴童兩枚。姐姐五歲半學琴,9歲半考完中央音樂學院九級。弟弟6歲半開始學到現在一年半,趨勢向好。
  • 劉詩昆:學琴從來都不是娛樂或消遣 關鍵也不在興趣
    如果孩子學琴不刻苦,家長應該讓步嗎?學琴也是學業,不是消遣記者:有家長遇到這樣的難題:孩子剛開始學琴的時候,熱情很高;可是一段時間以後,熱乎勁過去了,練琴越來越不用心,進度也不理想。此時最讓家長為難,如果放棄,半途而廢太可惜;如果繼續,又擔心強迫孩子學,效果也不好。請問劉先生怎麼看?
  • 讓鋼琴家教你的孩子 寫作業和練琴不打架
  • 孩子學鋼琴的費用大概是多少?
    所以你如果需要越好的老師,那費用越高。第二是陪練費用:學鋼琴,有的家庭還需要有陪練費用,一般是在50到80元1小時 ,一周2次。孩子剛開始至少需要家長陪練一段時間,現在我家都是不用陪練的了。有什麼問題老師下一節課會提出來的。第三是租練琴房費用:有一些孩子剛開始學琴,怕以後堅持不了,就在琴房練琴。
  • 孩子厭倦練琴,該堅持還是放棄
    女兒7歲了,兩年前,她對鋼琴很感興趣,央求我們讓她學琴,並且學習的最初階段進步很快。但是最近,她對練琴表現得比較排斥。都說課外班要根據興趣進行,她到底是對學琴失去了興趣,還是一時的懶惰呢?我們是該放棄,還是勸她堅持?
  • 孩子練琴愛講條件怎麼辦?
    家長問:孩子愛講條件怎麼辦?為了讓孩子積極學琴,我與她達成協議,每天只要她認真練完一個小時琴,就答應她一個條件,開始效果還不錯。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儘量讓孩子在「無條件」狀態下去學習、做事。長此以往,孩子就習慣於這種狀態,該幹什麼幹什麼,而不是附加條件。二、家長要講明道理,激發內在動機。有的家長不好好思考孩子學習、練琴、做事的意義和道理。總覺得給點小的「刺激」便會引起孩子的反應,這可能會暫時起作用,但不會長期持續下去。
  • 交幾萬塊,讓孩子學鋼琴,此時的我真的好糾結!
    目前看來還有興趣,可這麼小遠沒成型,更沒嘗到學琴之苦。即便大人能夠堅持,也要看其自身興趣。雖說學琴必須自己買,可買回來當家具的大有人在。兩難之間無法取捨。  我也深挖掘了學琴目的,我們都不打算讓她今後就走音樂之路,希望她正常學習高考。學琴,只是想讓她多掌握一項技能,提高藝術素養,培養氣質,鍛鍊韌性,總之只是提高她綜合素質。女孩子嘛,氣質遠比技能重要。
  • 學琴的孩子像苦行僧,身無長物,唯有堅持!
    ,而你又不知道學什麼,那就讓他試試鋼琴吧。」她非常嚴厲地告訴我,首先作為家長你的思想就不對,孩子學了就要認真對待,不然耗費時間精力還有資金沒必要;其次,如果覺著老師不適合孩子,可以換老師,但是不要試圖改變老師教課的方法,不然以後會很難進行學習。
  • 孩子總是逃避練琴?你需要十二星座練琴法來治!
    學琴路漫漫,熊孩子們總有各種藉口逃避練琴:「老師,這周作業太多,沒時間練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