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主是一種京味兒文化,但不是不學無術!商務合作加VX:785188830非誠勿擾!
08年奧運會那年,我上小學二年級,我記得相當清楚,有一次班主任上課問我們「咱們國家四大直轄市有哪些?」班裡同學頓時就愣住了,我當時就覺得他們咋這麼笨呢!這都不知道。我把手舉得高高的,當時心裡那個高興啊,哎呀等了好久今天終於輪到我張某人出來裝一次了!「北京、上海、哈爾濱、煙臺」,接下來發生事情我就不多說了。其實從小就聽我爸爸常說的順口溜,小小少年的我覺得這就是中國最厲害的四個城市,自然就以為是中國四大直轄市。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有些相當多的全國NO. 1,甚至全球NO. 1。擁有著燦爛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更有著豐富多彩的美食。然而令大家疑惑的是,無論是廣受承認的「四大菜系」還是「八大菜系」,北京菜竟然都沒有上榜,難道北京就沒有像樣的美食嗎?北京菜就真的不好吃嗎?
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北京菜品種多元,融合八方風味,難於嚴格歸類。就比如老少皆知的「北京烤鴨」,據說這就是道正宗的魯菜。但話說北京的美食能多到什麼程度呢,比方說「吃貨請閉眼」、「漫談北京」這些基本只拍攝北京傳統美食的up主,甚至可以拍三年不重樣,甚至隔三差五我們就會刷到一些「來到北京你不吃XX等於沒來」的文章。那北京這麼多好吃的,哪些才能算得上可以大老遠跑來專門品嘗的小吃?哪些才能算得上是北京的四大名吃呢?
炒肝:作為北京的特色小吃,這種黏糊糊,油亮醬紅,看起來又膩又鹹的東西,可能很多外地人光看就有點接受不了。在北京有這麼一句順口溜「要想吃炒肝,北京一拐彎」,「姚記炒肝」號稱全北京最火爆最出名,雖然這些年經常被人吐槽說「姚記炒肝」這不好那不如以前。但炒肝,依舊是很多北京人的早餐標配,一碗炒肝二兩包子,正式開啟美好的一天。
炒肝
滷煮:滷煮大多以煮製的豬大腸小腸、火燒、肺和炸豆腐等,再調上滷汁、蒜汁、韭菜花等,尤其是火燒吸收了滷煮的湯汁之後,軟糯但不失嚼勁,讓人回味無窮。像比較有名的「小腸陳」,祖傳四代都以這個為生,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每天都有不少遊客慕名品嘗。
滷煮
爆肚:在北京有"要吃秋,有爆肚"的說法,很多老北京人都有在立秋吃爆肚的傳統。爆肚有牛肚、羊肚,牛肚和羊肚還要細分肚仁、肚領什麼的。或許很多人有過在不幸北京在景區吃過,那個難吃至今還讓我難以忘懷,吃爆肚要吃新鮮的,據說吃爆肚有一句口訣:「散丹5、肚板7,葫蘆蘑菇整8秒!」,然後就可以蘸著自己調的的醬料吃了,如果你完美的掌握了時間與火候,嚼起來的齒感就是吃黃瓜一樣爽脆,那就可以證明你就是行家了。
爆肚兒
豆汁:或許很多外地人第一次聽這名字可能就以為,豆汁不就是豆漿嗎?肯定很好喝,但來到北京才發現,北京的豆漿怎麼又酸又臭,難道變質了嗎。但就是這種聞起來酸臭的東西確實是北京人非常鍾愛的美食,豆汁配焦圈,就如同保定人喝湯愛配驢肉火燒。老北京的豆汁兒也並非家裡豆漿機裡弄的香濃豆漿,豆汁是用磨的綠豆製作粉絲或團粉時,把澱粉取出後,剩下來淡綠泛青色的湯水,最後經過發酵製作而成。豆汁兒可是真正的從老北京皇家傳下來的,宋遼時期就已經大眾化。如今豆汁兒因為那獨特的味道似乎已經成為北京最難「走出去」的美食,或許在一些北京人眼裡,一天不喝上那麼一碗豆汁兒,不足以向外人證明我是純正的老北京人。
豆汁兒
似乎看起來這四種小吃就不太很適合外地人,但或許這就是京城的與眾不同的吧。每個人的口味也都不一樣,就比如滷煮,有的人覺得小腸陳靠的是名氣,有的人覺得新街口門框的滷煮又太鹹,還有人覺得加香菜的滷煮店根本不正宗。我們也沒有必要因為這個引起爭端,「什麼炒肝、滷煮就是以前下流人吃的」「整天就這些,北京就沒像樣的小吃?」之類的話。
雖然京菜並非中國「八大菜系」,但作為首都的北京每天都迎接著成千上萬、全國各地的旅客,或許對於融合了各方菜系的京菜也並不是什麼壞處吧!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裡,讓更多人知道吧!
推薦人物、題材投稿、商務合作
老北京交流掃下方二維碼加小編微信
方法一
點擊「閱讀原文」參加福利大集合搶購活動
方法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關注聯聯周邊遊北京站福利最新動態合集,我們的宗旨是:讓您花最少的錢,享受最高品質的服務,帶您吃遍玩遍北京城!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