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面對面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8月20日,播出之路艱難的《如懿傳》終於與觀眾見面時,離該劇製片人黃瀾39歲生日還差一周,這位即將跨入40歲門檻的新麗傳媒副總裁,從2011年轉型做製片人以來,已經成為中國最成功的電視劇製作人之一,其代表作包括《辣媽正傳》、《大丈夫》、《虎媽貓爸》、《女醫·明妃傳》、《我的前半生》等,這一長串的劇作名單,不難看出,她的興趣和創作方向離不開這三大內容:女性、情感、教育。近日,揚子晚報記者在北京金融街的咖啡廳約訪黃瀾,伴隨著9月北京戶外的秋高氣爽,87集的《如懿傳》正在網絡世界裡被熱議著。面於這一切,黃瀾說,自己製作過的戲,每一步都有著自己那一人生階段的側面印照。
(視頻!!!)
從身為女兒到身為人母
反思教育:不能把學習焦慮傳遞給孩子
坐在眼前的黃瀾,美麗知性、優雅大方,儘管離開家鄉杭州在外學習、生活多年,但她說話時語音中透出的柔和、淡然,依然可以分辨出她骨子的南方特質。而她的舉止長相,也很容易讓我們想起小時候學校裡的大隊長、中隊長、文藝委員這一類的優秀學生。聽到揚子晚報記者這麼說,黃瀾笑了,「對,我小時候一直是班長、大隊委。」
黃瀾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著名劇作家黃亞洲。從小父親對黃瀾就採用了傳統而嚴苛的教育,讓這位獨生女兒一路以「學霸」身份傲然於求學之路,同時還利用各種假期帶她看遍名山大川,寄望她有胸懷、未來大有作為。不過,黃瀾提及父親教育的嚴格時曾表示,「他每天都要我寫日記,連畫等號都要用尺子。」更讓女兒耿耿於懷的是,黃瀾出生時,「調皮」的黃亞洲還編了一個杭州話順口溜損女兒:皮膚黑,鼻頭塌,眼睛朝裡凹。
那麼,黃瀾在稍稍脫離家庭後,自己做了什麼?大學時,她去選過美,還進了前十名;研究生畢業後,她甚至不想找工作想在家做家庭主婦;做了製片人,她創作了一部電視劇《虎媽貓爸》來反思中國家庭的教育問題……這些行為似乎都可以看成是她在不同時空下與父親的交流,同時也顯現了她性格中暗藏的叛逆、頑強和不屈。如今,黃瀾已經是一個15歲、10歲一男一女兩個孩子的母親。談及教育,她對揚子晚報記者說,「我自己的教育觀是經過了一段很長時間的調整。最早,我是接受我父母的理念,對孩子有比較高的要求,希望他們好好學習,每天管得很緊。後來,我發現小孩在高壓之下反而因此對學習的反感,家長每天的陪同、過度的關注,引來了他們的叛逆。我們不能把對學習的焦慮傳遞給孩子。」——聽得出,直到黃瀾有了自己的孩子,親測了教育的難題後,她才感受到了上一代的教育方式對自己的影響。後來,她的父親黃亞洲看了電視劇後,曾經對外說「小時候對黃瀾要求太嚴了」。
透過影視創作,黃瀾也改變了自己的教育觀,「對孩子來說,往往記得的並不是他當時犯的什麼錯這個事情本身,而是接收到父母在這個糾錯過程中爆發的情緒。當情緒高於事件本身時,教育是沒有作用的。他感受到的是那種焦灼,所以我覺得不能把我們的情緒緊張度傳遞給孩子。我現在轉變了,我比較尊重他作為學習主體的感受。這樣我們雙方的心情都好。」
從相夫教子到職場精英
反觀婚姻:不要把幸福嫁接在外在事物上
黃瀾在過去的7年時間裡,做過多部話題大劇,其中《辣媽正傳》談生育帶來的自我重塑,《虎媽貓爸》講教育帶來的自我反思,《我的前半生》探討的是婚姻和愛情,而《如懿傳》則透過婚姻圍城反觀人性深淵。看得出,黃瀾一直用女性的細膩眼光來觀察這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化、人與社會之間的通融模式。這也使得她製作過的電視劇對於社會生活肌裡有著很犀利的解剖和反觀。與此同時,外界觀眾也可以從這些劇集的題材方向中依稀看出黃瀾個人生活的脈絡。
黃瀾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俄語班,之後留學莫斯科大學攻讀經濟專業,沒畢業時就結婚生子了,有一度這位被父親寄望成就一番事業的女性的願望是回家相夫教子,甚至覺得自己老去時墓志銘上寫的是「這是一位賢妻良母」。之後被父親逼去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投簡歷面試,在這個國企她工作了七年,直到2011年受新麗傳媒之邀改行做製片人。那時,她剛剛經歷了生完第二個孩子,之後第一個孩子小升初,接著離婚、成為單親媽媽,她的事業風生水起……這一路走來,作為職業女性,黃瀾對於愛情、婚姻的感悟尤為之深,而這一切集中她的最新作品《如懿傳》這部古裝劇,則使她有了相當別致的創作感受。
「在我看來,我們當代人希望通過某一個公式去找到幸福,大家都想找一種相對簡單的人生快樂的快捷模式。《如懿傳》反映的是『婚姻圍城』。其實,從帝王上來講,也沒有什麼圍城,也沒有什麼禁忌,喜歡娶幾個就娶幾個。但是也許這個圍城我們想說的,其實是我們期待永遠達不到的彼岸。婚外人覺得婚內很好,婚內人覺婚外很好。我們經常會把所謂的人生幸福都寄託於某一樣事情上,皇上寄託於皇權,如懿寄託於愛情,阿箬會寄託於權力,有些寄託於生下皇子,我們把所有未來自己對幸福的定義,都嫁接在一個外在的事物上面。所以,在故事的最後,每個人在離開的時候,都會有重新的反思。同時我們也是在反思成功學。」在黃瀾的心裡,做一部影視劇,「要判斷一部作品在價值觀層面有沒有突破和引領,我想我爸爸對我最直接的影響還是在於對創作的熱愛。我耳濡目染,也覺得通過自己的創造力去構建文藝作品,並由此影響社會,這是一件非常崇高的事情。」
從失婚女子到女性偶像
反悟人生:首先要獨立,其次是奉獻
隨著事業和生活的平衡和發展,今天的黃瀾已經成為很多年輕女孩子的職場女性偶像,她獨立、自信、睿智、事業成功,問起處女座的她對於過往經歷的感受,她說,「我完全沒有所謂的『後悔』,我能夠接受現在的每天、每件事情,不會去後悔。我認為我們現在做的任何決定,都是這個時候想到的最好選擇,不要去想『如果』。可能過程中有遺憾,這兒或那兒沒做好,但沒做好也是真的沒做好,以後再做好就好了。」
對於江蘇讀者而言,黃瀾是電視節目《非誠勿擾》的點評嘉賓,她在節目中對於愛情、婚姻的看法使她也在觀眾中建立起了自己獨特的當代獨立女性形象。應揚子晚報記者之邀,她對於年輕的女孩子給了一些建言,「我們不要從性別的緯度出發去觀照女性,還是要從人的角度。例如我們要考慮自己是否能實現一些獨立,例如經濟上的一些獨立,人格上的一些獨立。其次,我們能不能做一些有創造價值可能性的東西,這些價值可能是一些自我價值的實現,也可能是是一些對社會有益的價值。首先是自己獨立,其次是奉獻。在這個過程中,哪個緯度都合理。比如說,在事業上能否擔當,能否創造更多的價值。在愛情上,是否能夠保持情感上的獨立,是否過於依賴,能不能在情感的關係中,多去奉獻,而不是多去索取。包括親情、友情。人性不是單獨的切面,它是一個立體的,多元的。有些時候,我們不要把一些功能關閉了。」
從小不缺人追求的黃瀾,目前戀愛進行中。她的愛情觀似乎更值得年輕姑娘們聽一聽,「我們先要把自己活好了,才能夠吸引人來愛我們,或者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照顧好,還有餘力去照顧別人時,才能愛。而不是大家都在一種匱乏的狀態,很缺人愛,想談戀愛。不是!是因為我們自己已經過得非常好了,我才有力氣說我愛你。愛情,不是相互索取,而是相互分享。如果遇到困難,不是希望你幫我,而是面對問題交流,希望你給我一些觀點。」
在《新相親時代》的節目中,曾經有一個相親的姑娘表示自己,男女之間的愛是聯合起來抵抗世界的冰冷,引發過網友的熱議。對此,黃瀾並不同意,她說,「我不同意『冰冷』,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是擁抱世界、擁抱未來。外部世界全都是機會,沒有絕對的正面和負面。如果遇到所謂的困難和挫折,在那一刻是很難的,但是反過來想想其實正因為那些困難才能讓你成長。我們不能把所有事情看成是絕對負面的,這個事情沒做成,但它會孕育著一種機會,我們需要調整。這樣看待世界的話,才是一種擁抱不確定的未來,擁抱多種可能性。如果兩個人在一起覺得是相互取暖、對抗寒冷的話,這裡面的前提就是恐懼,是需要熱量。人與世界沒有那麼強的對抗性。好與不好,是在變化的。在一起,是為了成為更好的人」,說到這裡,她沉吟一下,繼續說,「或者為世界奉獻更多的愛」。
Z =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張漪
H = 黃瀾
Z:《如懿傳》裡那麼多女性,你覺得自己是哪一個?
H:我一個都不是唉。可能我認為如懿多一些吧,但是我也不認為一個人一輩子要為愛情,如懿就希望一生一次心動。她的悲劇性就在這裡,我現在完全不會只為了一段感情而活,我完全不覺得人生的意義就在這一點。
Z:你覺得怎樣來定義「成功的女性」?
H:要接納自己,接納一切。我認為這樣才是成功的,接納自己的完美或者不完美,接納身邊的人和世界萬物。
Z:如果這個成功度100是滿分的話,你覺得自己做到了多少分?
H:我在很努力的做,做到了70、80吧。
Z:你最欣賞的女性是?請拿你合作過的女演員們做例。
H:沒有特別欣賞的,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點,讓你非常的愉快愉悅。例如周迅的敬業精神,趙薇的灑脫、豁達,孫儷是個擁抱挑戰的人。等等
Z:那你覺得「成功男人」是怎樣的?
H:肯定不是社會上定義的那種男人。嗯,成功的男人跟成功的女人一樣,是能夠接納自己和世界,而不是對抗,要正向的、面對和處理所有的事情。我看過周圍很多男人用對抗、叫板來刷存在感。我覺得他們不是成功的男人。
Z:你的興趣愛好是什麼?
H:我最近喜歡畫畫。原來是騎騎馬,讀讀書。
Z:拋開外界的定義,你認為你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H:我是一個很愛學習的女性。我對這個世界充滿熱愛和好奇。
Z:對大多數人來說,對世界好奇似乎容易,但熱愛有點難度吧?
H:「熱愛」是要找到你熱愛的事,很多人不夠愛,是因為沒有找到。
Z:你熱愛的點是?
H:我覺得我對這份職業很熱愛。如果沒有這個熱愛,真的熬不下來。困難太多了。每部作品,當你拿出來時,一方面完成了自我成長,另一方面也是跟觀眾有了交流,彼此在促進,這是一次很好的快速成長的經歷,這本身是有價值感的。
揚子晚報 / 揚眼記者|張漪
編輯|陳申 盛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