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講:「人生那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真能做到這一點,半稱心也是圓滿的快樂。命運人人都有,但命運不是天定的,而是自己造成的。
能主宰自己命運的人,是聖人。聽從命運安排的人,是凡人。通過學佛改變命運的人,才是未來的學佛人。改命就是化「逆緣」為「順緣」的過程。
相信很多學佛同修會有這個體會,學佛後「逆緣」明顯增多,各種障礙層出不窮,從佛教的教義來講,這是冤親債主障礙你。當然也有好的一面,學佛後,業障提前現前,度過魔障的階段,以後學佛的道路就很順暢,最難的就是經歷「逆緣」的階段。
佛在經典中告訴我們,要看一切人都是佛。一般人,只把寺院中的佛菩薩像,看成是佛,非常恭敬,對身邊的人卻非常輕視,這與佛陀的教誨相差甚遠,要知道生活中的「逆緣」都與身邊的人有關係。
本文就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看看這位王居士,是如何將自己的家庭關係,化「逆緣」為「順緣」的,他用的方法很簡單。看懂這個故事,相信你身邊所有的「逆緣」都能迎刃而解。
這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一位王居士,丈夫是一位老師,下有四個子女。一家六口都要靠丈夫的工資維持生活,還要供孩子讀書,王居士要帶孩子,可見生活並不富裕。但是她的善根深厚,一有時間就去寺院拜佛,做義工。
丈夫和子女們,都反對她去寺院。丈夫還說:總是往寺院跑,成什麼話?她回答:我能生活下去,唯一的寄託就是親近佛菩薩。丈夫說:那你乾脆去寺院過日子吧!王居士每次去寺院,只要丈夫知道,他們都會吵一頓。
後來,寺院的法師知道了王居士的情況,就對她說:以後你不要再來寺院了,在你的丈夫和子女沒有轉變之前,你不要來。當你的子女和你的丈夫親口對你說,你去寺院吧!到那時候你再來寺院。在此之前,你只管在家裡,好好發願盡責任。
後來,王居士十年都沒有進過寺院的門,十年啊,她唯一能生活下去的寄託,就是親近佛菩薩,可是聽了法師的話,他十年沒有進過寺院的門。但是在這十年中,每當菩薩的齋日、初一、初八、十五等等,她都會獨自在家中一個人發願。
她心中想著佛菩薩,暗暗發願,說到:今天是拜佛的日子,但是我的家庭責任還沒盡完,所以去不了。我沒有忘記佛菩薩的恩德,在這給佛頂禮。我為我的全家祝福,祈求佛菩薩加持護佑我全家平安,我也會盡心做好當妻子的義務。
十年後的一天,王居士的丈夫,終於說出了一句話:你去寺院吧!而且子女也非常歡喜,都想跟著一塊去看看。王居士落淚了,她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也許是她十年如一日的感化,佛經云:一切唯心造,一切法由心想生。
就這樣,丈夫和子女都成了虔誠的佛教徒,不過她們家的生活仍不富裕,從來沒有對寺院做過供養,只是做義工。有一天王居士見一位信徒,供養了兩袋大米。自己心裡一陣羞愧,她也很想供佛,無奈四個孩子上學,家裡確實緊張。
後來她就在做早晚飯時,省出一勺大米,每月去一次寺院,把攢下來的大米供養在佛像前。後來,她才有所發覺,自己的家中,再也沒有出現過,因糧食而操心的事,丈夫的事業也很順利,孩子們都上了大學,成家立業,過得都很幸福。
故事講完了,她王居士家,並沒有出現特別神奇的感應,但是家庭狀況卻在發生改變。王居士剛開始錯在了哪裡?她又是怎樣化「逆緣」為「順緣」的呢?道理在文中講得很清楚,讀完此文你有何感悟,評論區等你。
地獄之門,第六殿,《地藏經》中的「火牛地獄」就在這裡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業障纏身的4種徵兆,看看你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