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構建和諧關係」很重要,父母應該懂的,孩子的幾個心理問題

2020-11-22 騰訊網

構建和諧的家庭氛圍應該從構建和諧的夫妻關係、和諧的親子關係、 和諧的祖輩關係入手,這樣構建的家庭氛圍才是全方位、立體式的,讓家 庭中與幼兒相關的每一種關係都和諧,這才是和諧家庭氛圍的目標。

一、構建和諧的夫妻關係

夫妻關係是一個家庭中各種關係的基礎,所以構建和諧的家庭氛圍 就要致力於構建和諧的夫妻關係。首先,夫妻之間要互敬互愛,互相尊 重,互相理解,給孩子構建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這樣核子就會 感到安全,也更加自信。其次,夫妻之間遇到事情要協商解決,讓孩子知道遇到衝突時,吵架、打架並不是良好的解決辦法,交流、溝通才是有效的方法。

二、構建和諧的親子關係

在和諧的親子關係中,父母與子女相親相愛、互相尊重,家庭生活 動靜相宜、生動活潑、嚴謹有序。和諧親子關係中的孩子與父母有充分的 交流,父毋與核子之間溝通和諧,互相理解。父母對待孩子寬嚴相濟,給予孩子愛的同時又有相應的要求。家庭氛圍溫馨、健康、和諧、愉快,父 母要致力於構建和諧的親子關係。首先,父母要經常與孩子交流溝通,認 真傾聽孩子的想法,並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爭取達到統一。其 次,父母對待孩子寬嚴相濟,對於孩子的合理要求儘量滿足,對於孩子不 合理的要求要拒絕,並說明拒絕的理由。最後,父母要多陪伴孩子進行家 庭活動,例如,親子閱讀、親子遊戲、全家一起出去遊玩等,這都是比較 好的親子活動,有利於增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促進親子關係的和諧發展。

三、構建和諧的祖輩關係

現在社會生活壓力大,年輕的父母奔波於工作,導致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只能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撫養。由此也出現了各種「隔代教育」造成的弊 端。祖輩關係是家庭氛圍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和諧的祖輩關係可以從以下 幾個方面做起:首先,爸媽不能當甩手掌柜,完完全全把孩子交給公公婆婆撫養。從而少了父母的親切關懷,孩子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所以父母還是要儘量多些時間 與孩子交流溝通,組織親子活動,這樣既可以減輕祖輩的壓力,也有利於構 建和諧的家庭氛圍。其次,父母要尊重理解老人,給予老人肯定和鼓勵。祖 輩在帶孩子方面有很多有益的經驗,年輕的父母要善於發現老人的科學的做 法,並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最後,父母要鼓勵祖輩學習新的科學的育兒 經驗和方法,努力做到父母與祖輩的教養思想一致。這樣父母與祖輩也會減 少衝突和摩擦,這也非常有利於構建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環境因素,這將在孩子個性的形成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和諧是每個家庭都希望的一種生活狀態、一種理想境界。記得曾經有人說過:你從來不是一個完美的小孩,我又何曾是一個完美的家長,所以我們要共同進步。父母要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不斷完善自我,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為孩子一生的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國外教育家多蘿茜 洛 諾爾特說: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學會了譴責。孩子生活在敵意中,他就學會了爭鬥。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同情中,他就會學會責備自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中,他就會學會害羞。如果孩子嫉妒,他就學會嫉妒。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羞恥之中,他就會學會內疚: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會學會自信。如果一個孩子活得有耐心,他就會學會耐心。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讚美之中,他就會學會感恩。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學會了愛。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成認之中,他就學會了要有一個目標。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學會了慷慨。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誠實和正直之中,他就會知道什麼是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學會了相信自己和周圍的人。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會知道這世界是好地方。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之中,他就會頭腦平靜地生活。

可見,家長要組織好家庭生活,使孩子生活在溫馨、健康的環境中,

把孩子培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

親們!對此你們怎麼看呢?原創不易請評論點讚,拜謝!

相關焦點

  • 家庭關係影響孩子「心理健康」,構建健康家庭,要遵循123法則
    要知道,家庭關係總是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想構建健康家庭,要遵循123原則。|家庭關係不和睦,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衝動的性格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家庭環境是最重要的,孩子在還沒有脫離父母的庇護獨自生活時,他的所有的三觀、自我認知和對外界的認知都是來源於家庭。現在都普遍認為,原生家庭對於人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在童年時期。
  • 「最美廠花」帶娃上班,孩子睡著摟懷裡工作:這心酸過來人才懂
    那為什麼孩子們遇到問題時都習慣性地去找媽媽呢,而不是爸爸或者是其他人?這或許是媽媽從小陪伴孩子的原因。「最美廠花」帶娃上班,孩子睡著摟懷裡幹活上網刷小視頻時,看到這麼一幕,一位年輕漂亮的媽媽帶著兒子進廠上班,高顏值的她也被人們稱為「最美廠花」。由於廠裡不能讓孩子到處亂跑玩耍,所以這位年輕的媽媽只能讓孩子待在自己身邊。
  • 兒童心理受傷時常有的幾種表現,家長及時挽救,讓娃身心健康發展
    女兒一五一十地說出內心的不悅,原來,她在學校被班上同學取了個難聽的綽號,老師每次點她回答問題時,課堂上都會發出一陣鬨笑聲,她認為同學們對她十分不友好,所以不想去學校。其實,當孩子第一次出現負面情緒時,父母就應該提高警惕,畢竟他們涉世未深,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只能依靠父母幫助解決。
  •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矛盾與興奮,工作與學習
    作為孩子的母親,生娃時的劇痛,已經讓她瀕臨崩潰,而之後的餵娃和照顧娃,原來這個可愛的 東西需求竟然這麼多,生活讓人感到絕望,有的母親認為「我永遠做不了一個合格的母親,這太難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偉大的母親克服了短暫的」圍產期抑鬱「,在家人的照顧下獲得了力量。
  • 全職帶娃一年後,網紅奶爸選擇離婚?看完他的帶娃日常,秒懂了
    在成為全職奶爸之前,小強本來有自己的工作,但有了孩子之後,除了夫妻倆,沒人可以幫忙帶小孩,於是帶娃成了家裡的難題。  小強的妻子是某公司的總經理,收入可觀,為了妻子及孩子著想,他毅然選擇了辭職在家帶娃。  我們來看一下他帶娃的日常:夜裡他要設好鬧鐘,兩個小時起來一次給娃餵奶,早上要一早起床買菜做飯收拾屋子,緊接著又要開始帶娃,衝奶、餵奶、哄孩子睡覺。
  • 老人帶娃小半年,孩子變化讓人哭笑不得,隔代育兒的坑你踩過沒?
    編輯:張大貓現在很多80後、90後都是獨生子女,組成家庭後生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老人幫忙帶娃也成了一種默契。老人幫忙帶娃從很多方面來說確實都是不錯的選擇。既能緩解兒女的生活壓力,老人們還能享受天倫之樂。但其中有些問題,也非常值得父母注意,比如娃的教育。
  • 兩歲娃難帶是哪個環節問題?了解孩子心理發展,迎接第一個叛逆期
    說起孩子的叛逆期,我想是每個家長比較頭疼的問題,而且叛逆期好像跟青春期直接劃上等號,這一階段的孩子,他們有著自己的想法,需要一個完善的空間,如果在小的時候沒有搭建好完善的親子關係,可能在青春期就會發生很多的衝突。
  • 媽媽因網課氣到拉孩子投海,警醒:父母與小孩應該怎麼相處?
    一切都源於爸媽帶娃的深切體會,是一種痛的領悟。 現在養孩子早已不像過去粗放、簡單,孩子從受精卵形成就開始花錢,出生後更是堪比一部「燒錢機器」。據調查,一線城市養孩子的成本超過200萬,娃兒們妥妥坐實了「四腳吞金獸」的稱號。
  • 缺乏界限感的父母,會破壞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給孩子一生的影響
    也有可能會使孩子形成不好的情緒,壓抑孩子的心理,導致孩子抑鬱、焦慮並且非常叛逆。問題孩子,大多都處在問題家庭,很多家長不願意承擔孩子出現的問題,總願意把孩子出現問題,歸因於外在學業的沉重或者老師的批評,當然也是有關係的,可是更多的是來自於家庭的問題。
  • 狗狗亂叫,主人不對,孩子問題,大人責任,訓狗和帶娃是一個道理
    今天天氣好晴朗,帶孩子和狗狗出來溜溜。昨天看了紀錄片《報告狗班長》,對西澤.米蘭的訓狗方法折服不已。西澤被譽為」狗語者「,就是懂狗的語言的人,在他面前,幾乎沒有他不能馴服的狗。不論是0.9公斤的馬他耳太,還是72公斤的大丹狗,有不良行為的狗,到他面前,很快就老老實實了。
  • 家裡老人若是有這3個問題,就算再困難,父母也要自己帶娃
    現如今,不少父母生了孩子之後,面臨不工作就沒有經濟來源,去工作又沒人照顧孩子的窘迫境遇,基於這個現狀,老人帶娃就成了「潮流」。除了全職媽媽之外,很多家庭都是由老人帶娃的,有找保姆的,但比較少。畢竟現在的父母看多了保姆作妖的新聞,自然很不放心把自己的心肝寶貝交給她們。而老人就不一樣了,對於自己的親孫子/外甥,本身就疼愛的不行,在照顧上自然會親力親為,父母也能夠放心了。但老人帶娃雖然為年輕父母解決了經濟問題,卻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 在賈靜雯身上我發現了帶娃最重要的一點
    這些節目輕鬆的氛圍和和諧的相處模式深得大家的喜愛。最初的和萌娃相關的綜藝應該就是《爸爸去哪兒》了。這是一檔老爸帶著孩子一起旅行的節目,沒有了媽媽的幫助,老爸們只能靠自己來帶娃。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也都得想辦法應對。老爸們經不經常帶娃可以被觀眾們一眼識破。
  • 手機不是害了孩子,是救了孩子?||心父母
    平日在學校孤獨沒有玩伴,即便在家話也不多,可在網絡社交平臺卻是極活躍的,是群主同時管理7個群,每群都將近500人。所有人都告訴媽媽把已經高二的孩子手機收了,太影響學習了。而她提出問題,是因為道理上她知道該收,但心理總覺得不妥。孩子大把時間泡在網上,幾乎不打遊戲,只是說話,她擔心斷了網聊,會令青春期的女兒失了表達和寄託情感的空間。老師在團體工作中令大家發現了端倪。
  • 沒時間陪娃?你跟娃的情感連接才是親子關係的關鍵
    我們現實中大部分爸爸媽媽工作一般,家庭經濟一般,夫妻雙方都上班的話不得不把娃就給老人幫忙照顧。這樣連陪娃的時間都很奢侈,哪有那麼多精力和資源讓娃參加各種培訓和上好的學校?記得艾莉森高普尼克說過:「你是個什麼人,你跟孩子的關係怎樣,比你對孩子怎麼做要重要的多」。
  • 讓老人帶娃也可以,但這四個麻煩要解決,不然只會越帶越「糟糕」
    如今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房貸、車貸、養育孩子生活費,所以很多家庭都需要夫妻倆共同出去工作,才能維持家庭的開銷。不過兩個人都去工作的話,就面臨著孩子沒人照看的問題,於是很多父母就不得不讓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
  • 從小被父母禁止吃零食的娃,易落下一個心理問題,附零食黑白名單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在孩子的童年記憶裡,除了朋友,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應該就是各種各樣的零食了,但是,不少家長對孩子吃零食採取嚴防死守的對待方式,而有的則是放任孩子吃。
  • 老人幫忙帶娃是好事,但這4個問題要提前說清楚,對全家人有好處
    寶媽出去工作,就不得不請家裡的老人過來幫忙帶娃。老人如果肯幫忙,這是一件好事,但無論是寶寶的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有些問題一定要提前說清楚,這樣做對全家都有好處。老人幫忙帶娃是好事,但這4個問題要提前說清楚1、飲食問題有人說,過去的孩子根本不用注意飲食,同樣發育得很好,現在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嬌氣呢?
  • 以下現象出現,提示老人帶娃「不合格」,年輕父母要及早接手
    下面這幾招現象,就是明顯「不合格」: 孩子生活習慣特別不好,比如:不講衛生 孩子小的時候,老人帶娃最主要的任務,不光是要孩子吃好喝好,而是幫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作息規律,要講衛生,其中衛生是個大問題,可能伴隨孩子以後的成長,所以不能大意。
  • 孩子不聽話,老公不帶娃,兩個問題一招解決
    孩子不聽話,爸爸不帶娃。有多少家庭為了這兩大痛點,每天鬧得雞飛狗跳?你有沒想過,用一種輕鬆愉快的辦法,就能破解這讓你抓狂的困局?不信嗎?有兩個男人可以說服你。糕爸作為遊戲育兒的超級粉絲,在年糕的管教上參與了不少,算得上是一個很會帶娃的「心機爸爸」了。交流會上,他首先分享了幾個自己在生活中使用遊戲育兒的小故事——年糕洗澡時想賴在澡盆裡玩,不願意出來,糕爸就會和他做一個火箭發射遊戲,從十數到一,兩個人一起「發射」到床上,這樣年糕就很樂意從澡盆裡出來了;
  • 90後父母「冷漠式帶娃」火了,娃趴著大哭,父母:哄你算我們輸!
    文/刺惟惟當過父母的人都知道,現在的孩子真的不好帶,甚至可以說是一代比一代難帶!關於這個問題,當過爸媽的人都有很多的感慨,但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父母也是一代比一代難搞了。三天前,四川成都一段「90後父母帶娃太隨意」的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視頻中,只見一個3歲大小的孩子,穿著厚厚的棉服,臉朝地趴在書店門口冰冷的水泥地上,視頻中我們可以清晰的聽到孩子一直在大聲的痛哭,而且這個季節,哪怕是在四川成都,天氣也是很冷的。可是孩子的父母卻非常的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