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娛樂方式不多,對對子便是其中之一,看過周星馳經典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唐伯虎和對穿腸的那段對對子,你就知道古人的對對子究竟有多精彩了,同時也能看出古人的文學功底究竟有多強。
這些個對子既要求字數相等、詞性相對、句法相同還要平仄相拗,可不是一般人就能達到的。除此之外,很多的對子中還蘊含著很多的人性,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好馬不吃回頭草」。
其實這是一個對聯,還有下聯,而且還不止一個,我們就來簡單的了解下吧。
一、好馬不吃回頭草,紫燕偏愛舊時家。
表面的意思很好理解,對吧?可是想要傳達的信息是啥呢?也很簡單,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志存高遠和安穩懷舊。
年輕時,大家都想當一匹好馬,義無反顧往前衝,為自己衝出一片廣闊的天空。到了老的時候,人往往會有思鄉的情緒,會想念最初的那份單純和快樂,會想念最初住的環境。
二、好馬不吃回頭草,浪子回頭金不換。
關於浪子回頭金不換也還有個小故事。
話說在明朝有一財主老來得子,取名天寶,寵得那叫一個上天,使得小天寶漸漸養成了很多的惡習。後來老財主歸天,天寶繼續揮霍無度,最終家財耗盡,淪為了乞丐。
某一天,淪為乞丐的天寶幡然醒悟,決定痛改前非,於是發奮讀書。後來在某個寒冬借書歸來的夜晚凍僵在了路旁,恰巧被路過的王員外所救。得知他的身世之後,王員外很是同情,於是就讓天寶當了自己閨女臘梅的老師。
後面的故事很俗套,天寶和臘梅日久生情,王員外知道後很是生氣,但並沒有大聲張揚,而是找了個理由讓天寶走人。天寶很傷心,打算死去,但一想到王員外不但救了自己,還保全了自己的名聲,自己如果就這樣死去,又該如何報答這份恩情呢?
於是天寶又振作了起來,白天在別人家幹活,晚上回來繼續讀書,最終考中了舉人。
揚眉吐氣之後的天寶再次來到了王員外家,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浪子回頭金不換,衣錦還鄉做賢人。」
王員外又驚又喜,趕忙扶起了天寶,並親口答應將閨女許給他。從此「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句俗語就流傳了開來。
這兩句話組合在一起又是啥意思呢?
也很好理解,如果你認為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就可以像一匹好馬一樣毫不猶豫地走下去。可一旦你發現在自己的方向錯了,那就要及時的改正,從頭再來。
三、好馬不吃回頭草,善男莫跟惡女鬥。
這個也很好理解,說明了男人的大度,不跟女人斤斤計較。
試問,古往今來哪個成功的男人不是豁達之人?反之,那些斤斤計較的男人,多是一事無成之輩。
其實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財富,可現在我們很多人卻都把它們給遺棄了,孰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