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莫維奇的靈魂伴侶烏雷Ulay去世|曾感動無數人的世紀愛情落幕

2021-02-18 是藝
據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社交媒體消息,好友、前搭檔烏雷(Ulay)因病逝世,享年76歲。兩人曾合作完成《關係》系列與《空間系列》,轟動一時。2020年下半年,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將在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迎接首場英國大展,烏雷則將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上演自己的行為藝術「獨奏」。

阿布拉莫維奇曾說過:「藝術家不應該愛上另一個藝術家。」

她愛了,這段維持12年的愛情刻骨銘心。

1975年,阿布拉莫維奇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遇到了她的靈魂伴侶——來自西德的行為藝術家烏雷,兩人同月同日生。這段愛情成就了兩人行為藝術的高峰,他們開始共同合作實施一系列與性別意義和時空觀念有關的雙人表演的作品。他們打扮成雙胞胎,自稱是「聯體生物」,對彼此有著全然的信任。70年代末他們共同創作的「關係系列」和「空間系列」都是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影響的行為藝術作品。


1977年的《無量之物》:瑪麗娜和烏雷兩個人裸體站在義大利波洛尼亞一家畫廊的入口處,觀眾只能通過他們之間的狹小空間進入博物館裡。在生活中, 人類不僅會受到來自於自然界的各種災害,同時,也會受到來自於人類本身的阻礙。就如同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會因為他人的介入而產生隔閡,使他們一時間無法聯繫和溝通。

在那一時期,瑪麗娜和烏雷的關係曾經猶如異首同軀的聯體生物般難以分割,這種「共生」的藝術生涯持續了12年,最終還是走到了盡頭,阿布拉莫維奇希望以浪漫的方式結束這段「充滿神秘感、能量和魅惑的關係」,她在夢中得到啟示,兩人決定展開一次精神之旅。

1988年,這對藝術情侶合作了他們最後一件作品《情人——長城》,地點是中國,歷時三個月,阿布拉莫維奇從位於渤海之濱的山海關出發,延長城自東往西行走;烏雷則從中國西部戈壁沙漠中的嘉峪關開始自西向東行走,總計行程超過4000公裡,最後在位於山西省的二郎山會和,揮手告別,這段曠世戀情落下帷幕。自長城分手,兩人天各一方,烏雷從行為藝術界銷聲匿跡。


直至2010年3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Artist Is Present》在展覽進行中,阿布拉莫維奇每天都會由她親身演繹,總的時間跨度為700小時。1500位陌生人中,有些人甚至接觸她的目光不過十幾秒,便宣告崩潰,可阿布拉莫維奇卻沒有一絲情緒流露。一個人的出現讓雕塑般的阿布顫抖、流淚,那就是烏雷。烏雷出現在阿布拉莫維奇對面的椅子上,阿布拉莫維奇不禁潸然淚下。隔著一張木桌,這對曾經同生共死的戀人伸出雙手,十指相扣,在分手22年後,達成和解。


然而,好景不長,眼看一段曠世絕戀就要迎來了破鏡重圓,不料2015年又傳出兩人即將對簿公堂的傳聞。烏雷在兩人相識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提起訴訟,起訴阿布拉莫維奇讓畫廊將她的名字署名為他們倆合作作品的唯一作者,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二人當時的約定,而且在過去16年時間裡只向他支付了四次費用,並未就該作品提供準確的交易清單。聽到傳聞後,不少藝術愛好者唏噓不已——原本以為藝術家總能不落俗套,可以只羨鴛鴦不羨仙,沒想到為了名利也都是可以勞燕分飛的。而儘管烏雷在此次爭奪署名權之中勝利了,但他談到法律訴訟爭戰和自己與癌症的抗爭時說:「癌症的折磨是在危及我的生命,而與阿布拉莫維奇的無止境的法律訴訟是真正威脅我的存在。」2017年6月下旬,在丹麥美術館所舉辦的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回顧展開幕式上,這位堪稱行為藝術教母級別藝術家的昔日戀人與創作夥伴——烏雷在最後的藝術家發言環節時上臺,並在阿布拉莫維奇的演講結束時一起分享了麥克風發言。他倆這次的見面相較2010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簡稱:MoMA)「Artisit Is Present」上那場感人至深的見面顯得更為輕鬆,在拋卻了一種形式上的沉重感後,這兩位相愛相殺的昔日情侶在舞臺上彼此擁抱、打趣和開玩笑。作為曾經的著名「行為藝術情侶」阿布拉莫維奇與烏雷,到2020年,二人分手已超過三十年,在經歷了2010年MoMA的意外相逢、2015年的金錢官司後,這對創造了無數經典行為藝術個案的舊日鴛鴦,終於表示放下怨艾、擁抱美好。據說,2020年下半年,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將在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迎接首場英國大展,烏雷則將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上演自己的行為藝術「獨奏」。路易斯安那州頻道編輯倫德(Christian Lund)採訪了他們,並拍攝了《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與烏雷的故事》,「我很高興記錄了這個最新的快樂轉折點」,倫德說。在那次演講中,烏雷的臨時出現讓阿布拉莫維奇感到驚訝,她與她的前伴侶一起站在舞臺上說笑,而這也引出了幾天後的視頻採訪。隨後幾天,倫德分別與阿布拉莫維奇和烏雷談話,問著同樣的問題,而兩位截然不同的回答昭顯了貌合神離的情感關係。不過,所幸的是,這一次他們並沒有在回答中劍拔弩張或南轅北轍。阿布拉莫維奇透露,她已經放下了「一切的憤怒和所有的仇恨」,現在,「美好的一切都是重要的,」她說。而烏雷則說,他和阿布拉莫維奇再次成為了好朋友,「每個討厭的、不滿意的或過去的任何東西都被捨棄了」,烏雷說,「而現在,則是一個美麗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阿布拉莫維奇昔日戀人藝術家烏雷去世 享年76歲
    澎湃新聞獲悉,2020年3月2日,烏雷因癌症治療而引起的併發症,在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去世,享年76歲。阿布拉莫維奇在自己的社交網絡上對烏雷的去世表示了悼念:「得知我的朋友烏雷去世,我非常難過。他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我將深深懷念他,也為他的的藝術和遺產將永存感到高興。」
  • 愛過、鬧過、背叛過,烏雷去世,曾令無數人流淚的世紀愛情落幕……
    消息一出,他的靈魂伴侶——「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在社交平臺表達了自己的哀思。  她說:聽聞我的好友、前伴侶(合作夥伴)烏雷去世,我很悲傷。作為一位傑出的藝術家,他將被深深懷念。讓人欣慰的是,他的藝術遺產將永存於世。
  • 「愛的藝術」裡虧欠了你的名字:烏雷
    烏雷(Ulay)是他的藝名。2020年3月2日,他因治療癌症引發的併發症離世,七十六歲。如果不是因為他的前任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合作的行為藝術,很多人都不會認識他,記得他。其實,他從小就是個離經叛道的男子。
  • 相戀12年卻出軌,22年後又久別重逢,如今,這段看哭無數人的世紀愛情,落幕了…
    ——茲心前幾天突然看到一條消息:2020年3月2號的凌晨,著名藝術家烏雷永遠離開了人世。隨後,那個曾經與他糾纏了一生的女人阿布,也在ins上發布了悼念,沒有過多煽情的言語,平靜得就像是在緬懷一位故去的老友。「我很遺憾得知我的朋友和前搭檔烏雷的去世,他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將被深深地懷念。」假若他日相逢,我將何以賀你?
  • 阿布拉莫維奇 | 她的身體是任人魚肉的原罪
    1946年生於南斯拉夫的首都貝爾格勒,早年曾接受蘇式美術教育,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行為藝術實踐。父母是支持狄托的二戰英雄,在軍事化管理的家庭教育之下,瑪麗蓮承受著強大的精神壓力,最初,即便要外出進行行為藝術表演,她也要遵循10點鐘回家的規矩。這種壓抑,也造就了她日後對社會關係的敏感。
  • 再見,烏雷 | 漫長到心碎的愛情故事裡,總能看到這三個星座
    (烏維·賴斯潘)於睡夢中去世,享年76歲。烏雷曾與被稱為「行為藝術之母」的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以情侶的身份共同生活並創作了大量極具深度與強度的藝術作品。這是一場漫長到心碎的,關於天蠍座、水瓶座和摩羯座的愛情。2010年,塞爾維亞藝術家阿布拉莫維奇(下文簡稱阿布)舉行了一場行為藝術展覽——《凝視》。她端坐在木質方桌的一端,同自願坐到對面的觀眾對視。
  • 願妳靈魂柔順卻又獨行,永不妥協
    ——周氏兄弟 02 女性、藝術、權力 women、art、power 前幾日著名當代藝術家烏雷的去世讓無數人唏噓不已,對於關注藝術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噩耗
  • 別對愛情抱太多幻想
    然而,他的離去並未帶走任何與他有關的記憶,在這個悲悼的時刻,人們想起的,依舊是他與他的靈魂伴侶,「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深刻愛情。四十年前,他們曾為彼此放棄一切,身無分文地遊歷歐洲,風帶他們到哪兒,他們就漂泊到哪兒。三十年前,他們在拋開自我,共融能量,創造了舉世聞名的一系列藝術作品之後,選擇在中國長城以一種棄絕的方式分別。
  • 說起愛情:「疼痛仿佛是一道我走過的牆,而我到達了牆的另一端」
    他的離去並未帶走任何與他有關的記憶,在這個悲悼的時刻,人們想起的,依舊是他與他的靈魂伴侶,「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深刻愛情。四十年前,他們曾為彼此放棄一切,身無分文地遊歷歐洲,風帶他們到哪兒,他們就漂泊到哪兒。三十年前,他們在拋開自我,共融能量,創造了舉世聞名的一系列藝術作品之後,選擇在中國長城以一種棄絕的方式分別。
  • 戴立忍被換,《六弄咖啡館》被刪,《平安島》撤檔,從趙薇事件到阿布拉莫維奇的行為藝術
    在發現瑪麗娜確實沒有任何反抗,自己的行為無人制止,也沒有人批評後,人們的行為越發瘋狂,有的人甚至想強姦她,還有人拿著槍抵著她的頭。瑪麗娜後來說「那時我覺得我真的會被殺死,但是我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我就想看看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下能有多瘋狂。」還好有理智尚存的圍觀群眾制止了這種瘋狂,等到6小時後,瑪利亞結束了這場表演,她身上帶著血和淚水,重新成為一個正常的有人權,可以保護自己 的社會人時。
  • 在行為藝術裡,一切都是真的:以身體跨越恐懼的阿布拉莫維奇|致敬勇氣 V
    「我的母親每天早上7點15分去上班,她一走,家裡每個人就都鬆了一口氣。她下午回來之後,我就覺得軍事化管理又回來了」,阿布拉莫維奇在回憶錄裡寫道。不少人認為她做的根本不是藝術,甚至覺得她瘋了,應該被關進精神病院裡去。為了回應輿論,也為了進一步探索觀眾在行為藝術中的角色,阿布拉莫維奇決定創作《節奏0》,這件作品成為了她藝術生涯中最大膽的創作之一。「如果不是我自己對我的身體做點什麼,而是讓觀眾來決定對我做些什麼呢?」抱著這樣的疑問,1975年,阿布拉莫維奇來到義大利那不勒斯的莫拉工作室(Studio Morra)。
  • 藝術史上最著名的愛情故事再沒有續集!
    烏雷與阿布拉莫維奇各拿弓箭一端,身體向後傾斜拉動弓箭,毒箭直指阿布拉莫維奇心臟,稍有不慎就會射穿她的身體。現場擴音器傳出他們心臟急劇加速的跳動聲。我愛你,給你絕對信任的同時,也賦予你傷害我的權力。這對情侶,以此展現對彼此的絕對信任,向世人宣告愛情的力量。
  •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談烏雷 | ARTFORUM雜誌
    烏雷,我曾經的摯愛與藝術伴侶,今年去世了,我也因此失去了一位親愛的朋友。他是一個傑出的人物和藝術家,所有認識他、熟悉他作品的人都會非常想念他。1975年,我們在阿姆斯特丹開始了我們共同的私人和職業旅程。11月30日,我們第一次見面,這天也是我們共同的生日,在很多方面我們都覺得仿佛找到了另外半個自己。
  • 用生命創作的行為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她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其在行為藝術上的實踐,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行為藝術家。 前幾天從朋友圈看到《十大轟動全球的當代藝術》,其中第二個就是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藝術家在場》,像觸了電似的,一下就被她的作品震住了。其實,作為「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早就享譽全球,我也不時的從網上看到有關她的作品,但並沒有去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