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ro在加州推付費自動送貨服務 還收購自動駕駛卡車創企IKE

2020-12-27 網易科技

12月24日,在獲得美國加州機動車管理局(DMV)的許可後,自動送貨初創公司Nuro被允許在加州公共道路上推出付費自動送貨服務,成為首家獲準提供這類服務的公司。此外,為了拓展業務,Nuro還收購了自動駕駛卡車初創公司IKE。

Nuro獲得了所謂的「自動駕駛車輛部署許可證」,將允許Nuro在加州聖馬特奧縣和聖克拉拉縣經營商業服務,這意味著它可以對送貨收費。Nuro首席法律和政策官大衛·埃斯特拉達(David Estrada)表示,該公司計劃使用豐田普銳斯自動駕駛汽車,2021年初在一個城市和一個合作夥伴開始推出新服務。

不過,Nuro最終將使用其專門製造的R2送貨機器人來提供商業服務,增加更多的合作夥伴,並在地理上進行擴張。Nuro成立於2016年6月,創始人為谷歌前員工戴夫·弗格森(Dave Ferguson)和朱佳俊。 雖然Nauo不願透露合作夥伴或首推城市的名字,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總部設在山景城,此前曾表示希望在靠近總部的地方開始運營。

此前,媒體報導,朱佳俊是谷歌無人車團隊最早的成員之一,也是谷歌無人車團隊最早的華人面孔。

他2005年從復旦大學畢業,兩年後從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獲得碩士學位,期間在谷歌街景團隊實習,搞出「click-to-go」的新想法,並獲得專利。

2008年,朱佳俊正式加入谷歌,其後又進入谷歌無人車團隊,直至成為軟體方向的負責人,其所領導的小組,後來還打造了已載入無人車發展史冊的谷歌「螢火蟲」無人車。

DMV局長史蒂夫·戈登(Steve Gordon)稱:「發放首份許可證是加州自動駕駛汽車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隨著這項技術的發展,我們將繼續把公眾的安全放在首位。」

DMV表示,部署許可準許Nuro在聖克拉拉和聖馬特奧縣指定地區街道上使用輕型無人駕駛車輛提供商業送貨服務,這些縣包括阿瑟頓、東帕洛阿爾託、洛斯阿爾託斯山、洛斯阿爾託斯、門洛帕克、山景城、帕洛阿爾託、森尼維爾和伍德賽德等城市。這些車輛的最高時速為40公裡,只能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在限速不超過56公裡的街道上行駛。

為了獲得部署許可,Nuro經歷了諸多曲折。2017年,DMV向Nuro發放了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許可證,但要求該公司在方向盤後配備人類後備司機。最初,Nuro使用改裝的豐田普銳斯轎車進行測試,並在亞利桑那州和德克薩斯州進行試點雜貨配送。

Nuro於2018年12月推出了送貨機器人R1,這是專門為遞送包裹設計的工具。R1的第二代迭代名為R2,於2020年2月推出。R2是Nuro與密西根州Roush Enterprise合作在美國設計和組裝,配備了雷射雷達、雷達和攝像頭,讓操控員可以360度觀察周圍的環境。更重要的是,R2獲得了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的無人駕駛豁免。這項豁免允許車輛在沒有側視鏡、擋風玻璃和後視攝像頭的情況下仍可操作。


Nuro於2020年4月獲得了DMV的許可,可以測試自動駕駛車輛,這意味著它終於可以將R2送貨機器人投放在公共道路上。雖然有數十家公司在加州擁有許可證,但Autox、Cruise、Nuro、Waymo和Zoox是僅有的幾家獲準在加州公共道路上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的公司。儘管如此,在獲得部署許可之前,Nuro無法收取送貨費用。

與自動駕駛汽車公司以載人為主相比,Nuro在商業運營方面的阻礙更小。此外,使用自動駕駛車輛的商業拼車服務也必須獲得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CPUC)的許可,才能接送乘客。而要收取乘車費用,需要獲得CPUC的另一張許可證。

今年11月,CPUC批准了兩個新項目,允許公司提供自動駕駛汽車的共享乘車服務並對其收費。自動駕駛車輛技術行業幾個月來始終在遊說CPUC考慮修改規則,允許運營商收取車費,並提供自動駕駛車輛的共享乘車服務。雖然這一決定受到了廣泛歡迎,但許多業內人士警告稱,審批過程可能會進一步推遲商業自動駕駛計程車的運營。

潛在的自動駕駛計程車運營商必須獲得CPUC和DMV的許可,並滿足幾項報告要求。此外,這些公司還必須向CPUC提交安全計劃和季度報告,其中包括個人旅行的上下車地點、輪椅無障礙乘車的可用性、對弱勢社區的服務水平以及車輛使用的燃料類型、行駛裡程和乘客裡程等數據的匯總及匿名信息。

獲得部署許可為Nuro裡程碑式的一年畫上了完美句號,該公司此前剛剛宣布收購了自動駕駛卡車初創公司IKE,後者由蘋果、谷歌和Uber的資深人士創立,旨在將自動駕駛卡車商業化。Nuro還籌集了5億美元資金,這將其融資後的估值推高至50億美元,擁有600多名員工。IKE約有60名員工,截至去年,其融資後估值約為2.5億美元。

雖然這兩家公司追求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不同用例,Nuro專注於本地送貨,IKE致力於長途貨運。但兩家公司的創始人都表示,他們在物流方面有著共同的願景。弗格森說,Nuro能夠利用IKE開發的技術,將其引入到自己的本地交付應用程式中,並將其用於潛在的未來應用。

Nuro提交的專利申請顯示了一系列想法,從遞送熱氣騰騰的披薩和拿鐵咖啡到推出小型機器人等。有了IKE的團隊,Nuro可能會從本地送貨擴展到其他類型的物流應用,比如中程送貨,或者其他卡車運輸應用。IKE將授權Nuro公司的技術,特別是硬體設計、自主軟體以及數據記錄、地圖和模擬等。作為回報,Nuro收購了IKE的少數股權。

兩家公司合併後將開始人員重組,多名IKE工程師將在Nuro擔任更高級的職位。阿爾登·伍德羅(Alden Woodrow)將不再擔任IKE的執行長,目前還不清楚他的新頭銜,但可能會專注於產品開發。(小小)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Nuro獲準在加州提供付費無人駕駛送貨服務
    2020-12-24 10:23:55 來源: 蓋世汽車 舉報   Nuro獲準在加州提供付費無人駕駛送貨服務
  • 再見2020|自動駕駛追逐者的進與退
    另外諸如小馬智行、圖森未來、嬴徹科技、智加科技、馭勢科技、縱目科技、Nuro等自動駕駛創企去年在融資方面也均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其中小馬智行繼年初獲得豐田4億美元投資,11月初又宣布獲得五源資本、鍇明投資、斯道資本等參投的2.67億美元的C輪融資,由此使得小馬智行總融資額超過10億美元,投後估值超53億美元。
  • 零售商布局自動駕駛:亞馬遜投資沃爾瑪合作
    亞馬遜已經收購了該領域幾家不同公司的股權,並在內部努力。相比之下,沃爾瑪正專注於與多個自動駕駛送貨服務合作。每種方法都有收益和成本,並可能反映出每家公司的能力和自我概念。 亞馬遜 這家西雅圖的科技巨頭已經在機器人領域進行了諸多嘗試,光是跟蹤這些嘗試就成了一項挑戰。
  • 自動駕駛衝出亞馬遜
    它和特斯拉、谷歌三個頭號玩家爭奪這一科技領先地位必將出現激烈競爭撰文/ 秦德興編輯/ 黃大路設計/ 杜 凱來源/ forbes 作者 Olivier Garret亞馬遜對特斯拉發起了直接挑戰,上個月,亞馬遜宣布了一項引發關注的收購,該公司以12億美元收購了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Zoox。
  • 自動駕駛創企小馬智行與洛杉磯電商平臺亞米網達成合作
    【TechWeb】4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小馬智行(Pony.ai)宣布,它將與洛杉磯電子商務平臺亞米網(Yamibuy)合作,為加州爾灣市市民提供自動化的、非接觸式的「最後一英裡」送貨服務。
  • 不及估值一半,頭部自動駕駛企業Zoox「賣身」亞馬遜
    對於亞馬遜而言,這無疑是其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最重要的出擊。對於頭部企業Zoox來說,此次標價其實還不到上一輪融資估值(32億美元)的一半。Zoox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致力於研發自動駕駛汽車技術。
  • 2020,自動駕駛下「雲端」
    2019年,由曾任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親自參與運營的明星自動駕駛公司Drive.ai宣布永久關閉。融資不順,是其「轟然倒下」的重要原因;今年6月,另一家頭部自動駕駛公司Zoox也因「資金鍊斷裂」而賣身亞馬遜,但其收購標價還不及上一輪融資估值的一半。同樣的危機更發生在2020年。
  • 谷歌母公司旗下Waymo聯手戴姆勒共同開發自動駕駛卡車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戴姆勒卡車公司已經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企業Waymo達成了新的合作,雙方將聯手開發和部署自動駕駛大型卡車。2019年8月,戴姆勒收購了一家名為Torc Robotics的公司的多數股權,這是一家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自動駕駛企業,其歷史可追溯至DARPA挑戰賽,這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在2000年代初期和中期所贊助的一系列自動駕駛汽車比賽。當前戴姆勒和Torc之間的合作依然在持續。上個月,雙方開始在新墨西哥州進行道路測試,並且在阿爾伯克基建立了一個測試中心。
  •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跨界篇:亞馬遜(NASDAQ:AMZN),探索構建無人物流體系,Zoox自動駕駛出租開啟路測
    公司通過自研、併購、投資等方式,多維度布局自動駕駛、電動汽車、車聯網、新能源領域,研發自動駕駛技術,構建無人物流體系,降低配送成本,提升配送效率;採購電動汽車,打造新能源送貨車隊,減少碳排放;與傳統汽車製造商、供應商合作,利用自身在雲計算、語音識別領域優勢,發展車聯網服務;設立清潔能源風投基金,支持可持續發展技術與服務,致力204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放。
  • 自動駕駛行業專題報告:Waymo公司案例研究分析
    Waymo成立後其商業模式越來越清晰,最終確定了當前自動駕駛出租、卡車貨 運、物流配送、軟體授權服務四大業務場景。清晰的商業變現模式成就了其千億 估值。Waymo目前跑的「最遠」美國加州是全球第一個為自動駕駛車輛上路制定路測法規的地區,也是全世界自 動駕駛路測最開放的地區。
  • 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汽車在美國送快遞了
    在此背景下,小馬智行(Pony.ai)於4月17日表示,該公司將與電子商務平臺亞米網(Yamibuy)合作,在擁有20萬人口的爾灣市提供自動駕駛貨物配送服務。亞米網總部位於加州洛杉磯,專注於亞洲食品和家用商品。由於近90%的美國消費者都處於居家狀態,快遞需求激增,這使得很多電子商務平臺難以應對。
  •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跨界篇:谷歌(NASDAQ:GOOGL),科技巨頭進軍汽車領域,Waymo自動駕駛技術全球領先
    這也是之前與谷歌在自動駕駛路線類似的百度,會與吉利深度合作,親自下場造車的原因之一;對谷歌來說,Waymo實現更大價值的商業化變現,很難僅僅通過採購外部車輛進行改造來實現,未來還需要與車企探索更多更深入的創新合作模式,畢竟自動駕駛價值實現,首先需要依託於大量車輛終端本身,要在車輛終端佔據更大市場份額,才能讓自動駕駛實現更快速的迭代與進化,實現贏家通吃。
  • 紛紛發布L4、L5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時間表,車企頻發自動駕駛「高射炮」
    ►車企量產時間大比拼  今年下半年以來,不少車企都陸續透露了L4自動駕駛車型量產時間。日前,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理想汽車的自動駕駛戰略規劃,該公司計劃在2021到2022年實現NOA功能(根據地圖導航輔助駕駛),到2023年推出全新車型X01,標配支持L4自動駕駛能力的硬體,預計2024年將會開始通過OTA的方式讓旗下車型具備L4自動駕駛能力。  實際上,早在兩年前,就有車企發布了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量產時間表。
  • ...交付;大陸集團公布新戰略;Motional和Lyft將推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Motional和Lyft將推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12月16日,無人駕駛汽車製造商Motional和網約車公司Lyft計劃在2023年推出面向多市場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Lyft 美國主要城市運營網中,Motional將整合、運營和部署完全無人駕駛汽車。
  • 自動駕駛開發者利器: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亮相上海車展
    自動駕駛開發者利器: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亮相上海車展    4 月 16 日- 25 日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期間,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八爪魚)首次亮相。
  • 從中美日政策風向標,讀取自動駕駛發展進度條
    一些企業立下的全自動駕駛的Flag沒有兌現,一些企業承諾的無人車量產不見蹤影,還有的自動駕駛的創業企業因融資難以為繼而陷入困頓……而2019年,也被看作自動駕駛產業的商用之年。Robotaxi無人計程車服務在2019年正式興起。Waymo無人駕駛計程車在鳳凰城商業化運營一年下來,已載客超過10萬人;國內的L4自動駕駛Robotaxi身影也出現在多個試點城市。
  • 全世界最牛自動駕駛公司,它的新車甩開滴滴D1太遠|C次元
    為了將這項技術商業化,Zoox計劃將在舊金山和拉斯維加斯等城市率先推出基於App的Robotaxi服務。對於這家成立於2014年且一直致力於研發自動駕駛乘用車的公司而言,正式推出量產自動駕駛汽車標誌著其邁出了重要一步。
  • 小馬智行獲得廣東第一張自動駕駛卡車牌照
    雷鋒網按, 12 月 17 日,國內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小馬智行(Pony.ai)宣布獲得由廣州市頒發的首張自動駕駛卡車測試牌照,獲準開展公開道路測試。據雷鋒網了解,這是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頒布的第一張自動駕駛卡車牌照。
  • 四維圖新程鵬:自動駕駛黎明將至
    程鵬稱,這一方面是由於一季度很多車企停產,以及對行業預判悲觀,導致下半年晶片等產品供不應求所致。 財報顯示,四維圖新主營業務大致可以分為兩大塊,一塊是地圖導航、位置大數據服務組成的傳統業務,另一塊是以車聯網、晶片、高級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為核心的新興業務。
  • 被誇大的自動駕駛背後,是各大車企的明爭暗鬥_易車網
    自動駕駛作為未來人類出行始終會觸及到的領域,一直是各大主機廠商和車企打一手差異化競爭的好牌,和此前標榜運動操控的時代不同,現代車企的目光反而是把自家的自動駕駛技術擺在了首要發展的C位,先別管達到什麼等級,如果在現在的新車發布會上宣布自家車型不支持自動駕駛,肯定會被帶上技術落後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