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影《狗十三》你沒注意到的十個隱喻和一個神預言!

2021-01-08 未滿三十

高考在即,讓我想起了不久前看過的電影《狗十三》,還挺心酸的。

這十個隱喻和一個神預言也是搜集網友的評論整理而來的過度解讀。一起來看看吧:

1、開篇酒箱裝狗,最後狗肉下酒

影片剛開始的時候,爸爸給李玩送了條狗,是酒箱子裝著帶來的。影片最後的時候,父親的酒局上,有一道下酒菜,紅燒狗肉。

2、買了螃蟹丟了狗

爺爺在市場弄丟了狗,恰恰是我因為他為給他的孫女挑選更新鮮更肥美的螃蟹。這也反映了爺爺這輩的人稚嫩關心到孫輩的胃,而關心不到孫輩的感情問題。

3、關於起名字

爺爺起名的原則,女娃的名字隨便起,男娃的名字要好好起,結果到了狗的名字,叫個外國名字取得好。這也反映了爺爺這一代人的重男輕女思想和對西方事物的態度。

4、南瓜也分國籍

電影開頭表現了爺爺得了糖尿病,而電影後半段的一場吃飯戲的時候。李玩提醒爺爺不要吃中國南瓜,對身體不好,爺爺表示這南瓜怎麼也分國籍,崇洋媚外,雖然爺爺嘴上這麼說,但到底是沒吃那口南瓜。這就再一次強調了爺爺這輩的人對於西方事物的態度原則上也不是很明確。

5、誤入教室的蝙蝠,沒有出口的青春

影片中的李玩,第一條狗丟失之後,後媽為李玩找來了一隻替代品,李玩本來是想把這隻替代品丟掉的,結果卻因為看到一隻上課時誤入教室的蝙蝠被老師打死的慘像後改變了想法。老師打死的不是蝙蝠,而是李玩無處安放的清楚。

6、不合時宜的文革歌曲

爸爸在車裡時唱起了文革時期的歌曲,這也表示了,爸爸這一代人想表達高興的時候,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唱起他們也知道不合時宜的歌曲,也就像他們對待子女的教育,雖然知道方法不合適,但出於真心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7、張哥有三寶,孔子老子大金表

父親的酒局上,張哥說李玩看的時間簡史,是娃兒們看的書,而自己嘴中都是孔子老子的經典名句,在和李玩父親握手的時候,卻看著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為天下先的張哥手腕上帶著塊碩大的大金表。

8、生病的籠中鳥

影片中多次展現了李玩當她受傷孤獨的時候就會在家裡的陽臺護欄處獨處,這時候也會有一個鳥聲陪伴她,但是在電影的後半段她發現,其實鳥聲來自於一個精神病人。讓人想起了一句話:在籠子裡出生的鳥,認為飛翔都是一種病。

9、爸爸痛苦的原因

影片開篇就是父親在產房外,等待自己孩子的出生,他臉上的表情是很複雜的。而後面我們看到李玩媽媽並沒有出什麼意外,而結合李玩父親在車裡說自己不是一個好爸爸,加上爺爺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我們可以推測一下,李玩父母的離異是不是就因為李玩的媽媽不願意,甚至不能給李家生個兒子,遵循父母的意願的禁錮,早在李玩爸爸還小的時候就開始。

10、少女青春版的《狂人日記》

狂人打開史書,看到的滿眼都是吃人,而李玩在第二次丟狗後,走在大街上滿眼看到的也都是吃狗肉的字眼。不同的是,李玩最後選擇了妥協。這是一個狗13的世界。

這部5年前就拍好的影片,還影藏了一個神預言。

李玩吃飯的時候喜歡看一個鳳凰衛視的節目,鏘鏘xxx。李玩奶奶就覺得這個節目總是講廢話,哇啦哇啦吵得很,結果現在這個節目也不吵了。

相關焦點

  • 《狗十三》你沒注意到的十個隱喻!
    電影中,父親希望通過一條寵物小狗完成與女兒的和解與溝通,李玩為狗取名「愛因斯坦」,暗潮湧動的青春因「愛因斯坦」意外走失,開啟了它洶湧又無奈的成長之路。這部電影,不同的關注看都會有不同的體會,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你可能沒注意到的十個隱喻!
  • 張雪迎《狗十三》:中國式成長的規訓本質,暗藏在這6個隱喻裡
    作者|電影夫人(頭條號籤約作者)2018年末,曹保平執導的《狗十三》上映。這部雪藏5年的作品,讓觀眾獲得了極大共鳴:關於中國式家庭教育、成長、親子關係等。《狗十三》通過大量隱喻,揭示了中國式成長的規訓本質。
  • 《狗十三》狗,和十三歲的女孩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故事
    關於影評《狗十三》片名就簡練生動的將兩個主人公擺在觀眾面前:狗,和十三歲的女孩。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初讀「狗十三」這幾個字,那种放浪不羈和憤世嫉俗的意味便在唇齒間氤氳不散,頗有些罵髒字的意思。為什麼有這個意思呢?因為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
  • 《狗十三》:我希望你看懂這部電影,又不希望你看懂它
    哈嘍各位讀者老爺們好,這裡是說好不說壞,茶荼電影推薦時間。今天茶荼給大家帶來的這部電影被封禁了五年之久,因為它的講述的太過於寫實,也太過於壓抑。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花季少女在一個重組家庭中從童年到成年的殘酷故事。它將中國式「愛的教育」搬上熒幕去講述十三歲少女所謂成長的故事。
  • 《狗十三》:爸打你是因為愛你,等你長大就明白了
    你經歷過怎樣的青春?孤獨?害怕?非主流?你經歷過怎樣的成長?我們又是如何成長的。似乎一下就長成了大人的模樣。疫情當下,劇荒時節,有這麼一部電影值得大家回味。關於真正的成長,它因為太真實,從而被禁了5年,於2018年才被上映,它就是《狗十三》。
  • 為啥《狗十三》過了5年才播?原來跟這個鏡頭有關,網友:沒注意
    為啥《狗十三》過了5年才播?原來跟這個鏡頭有關,網友:沒注意《狗十三》這部電影上映其實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剛上映的時候,就有很多人都特別著急的說要去電影院看。說到底這是一部跟中國式教育有關的電影。但估計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這部電影在五年前都已經拍好了,但直到現在才播出來。
  • 影視劇中的「神預言」,古天樂和鄧超「中槍」,最準還是陳思誠
    我們在看電影和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對劇中的一些經典臺詞而記住一個角色或者是一部電影,提起「還有誰?」這句臺詞就想到了馮小剛,提起「我要打十個」這句臺詞就想到了甄子丹,在影視劇中還有一類臺詞也讓觀眾印象深刻,甚至被稱為神預言,因為這些臺詞非常符合演員後續的發展。
  • 一個被禁了五年的電影狗十三
    在家封閉的真的沒事情做。忽然間看到一個電影。狗十三還以為寫小狗的故事的。抱著閒著就是閒著,反正也沒事兒幹。就點進去看了。哇,從頭哭到尾。看影評說這個電影曾被禁了五年。我也忽然明白為什麼會被禁。太真實了 。像極了我們從小長大的經歷。是中國孩子從童年到成年的脫變過程 。最後一句話或者讓我明白。
  • 豆瓣8.4:電影《狗十三》,我們真實的青春記憶
    他不知道的是,中學生往往每天在學校超過十小時,晚上睡不夠覺、白天聽不進課,被無趣又嚴厲的老師們管束著,連食堂都不盡人意。 在這樣的高壓下,能有一門熱愛的學科,保持對知識的好奇和探索,對一個少年來說,無異於拯救。
  • 狗十三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電影裡,李玩和狗,驚人的相似。他們都是父母隨意處置和丟棄的鮮活生命(第二次,是因為家裡的弟弟)。李玩就是一條沒人可憐的狗,儘管那條狗可能在她心裡是一個偉大的愛因斯坦。你為什麼期待《狗十三》?這是一小部分人的發問,之所以是一小部分在於絕大多數人都沒看過這部電影,甚至連「網絡資源」都極難找到。但說出期待《狗十三》的理由卻又很多。如果你拿著青春片的「標尺」去衡量《狗十三》,那麼這部電影一點也不像青春片。
  • 影向標:小題大做《狗十三》
    國產電影以往拍這種半大不大孩子的成長經歷,多是借這種特殊年齡的視角呈現某種歷史的見證,像《狗十三》這種直接叩問成長的「內痛」的電影還真不多。《狗十三》非常精細,也非常克制,但它的表達力度是無比強烈的,一些段落類型片式的剪輯語法不但沒有抽空反倒強化了冷靜的剖析力,而白水的BGM也增強了李玩內心裂痕的視聽可感度。
  • 《狗十三》:太難受!電影結尾李玩的這個動作,網友眼淚崩不住…
    時隔5年,這部號稱是中國最好的青春電影《狗十三》,終於能夠在國內各大電影院上映了。電影截至今日也是成功斬獲了4300萬左右的票房,作為一部五年前的電影來說實屬不易,並且一經上映就榮獲大量的口碑,豆瓣評分直飆8.5,「最好的青春片」果然名不虛傳。
  • 《狗十三》就是你的「青春血淚史」
    沒錯,2018年12月7日上映的《狗十三》,被塵封了5年。而5年前,正是青春片最為泛濫的時候。由《致青春》拉開序幕,那個階段的青春片,大致上便分為兩派,一邊是《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等懷舊主題基調的青春敘述,每一上映便賺得盆滿缽滿;
  • 青春期| 電影《狗十三》
    電影中的女主人公,就是一個十三歲的青春期孩子。看起來沒什麼煩惱,學習非常好,住在爺爺奶奶家,兩個老人都很疼愛她,爸爸也很能賺錢,也挺關愛她,有個年齡差不多的堂姐,關係也很好。如果用蜘蛛網來衡量,她和爸爸的關係是基本穩固的,和爺爺奶奶的關係是很穩固的,和學業的關係是非常穩固的,和表姐的關係是比較穩固的。
  • 《狗十三》是知識分子「憋」出來的東西
    星期五言:我們在這裡不談《狗十三》那些編劇、配樂、結構以及審核上的不完美,因為所有這些瑕疵都抵不過電影給我們傳遞出的一個感覺(或者說是電影對觀眾造成的生理反應),什麼反應呢?本人在電影院觀影結束後,前排一個姐妹的話一語道破——「憋得慌」!沒錯,本人當時也覺得有點胸口發悶。回到家細細一想悶得更厲害了——這片簡直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憋!
  • 電影課《狗十三》:向一個孤獨的反抗者致敬
    一家人一開始沒敢告訴李玩小狗愛因斯坦丟了。李玩的後媽給她買了一雙直排輪的輪滑。李玩滑著輪滑,在家裡尋找小狗愛因斯坦,沒找到。李玩的爺爺想告訴她真相,可李玩的父親阻止了他。他故作鎮定說:「為了你的學習呢,我想把狗送走。你爺爺還替你說話,說狗走了娃會傷心。」李玩卻不斷地著急發問:「我的愛因斯坦呢?」「狗丟了,你們找了沒有!」
  • 《狗十三》讓人細思極恐的20個瞬間 看不懂才是真幸福
    曹保平執導、焦華靜編劇,張雪迎、果靖霖、智一桐、周珍、代旭、黃詩佳、曹馨月主演的電影《狗十三》已於12月7日全國正式公映。「感同身受」、「撫慰成長」等讚譽,讓影片跳出青春片範疇,上升到更廣泛的層面。然而克制的情緒,寫實的表達,加上主創有意為之的獨特視聽風格,也讓一些觀眾觀影后深陷其中略覺壓抑。尤其是面對很多影片中的意象符號,甚至發出「看不懂」的聲音。
  • 《狗十三》讓人細思極恐的20個瞬間 看不懂才是真幸福
    「感同身受」、「撫慰成長」等讚譽,讓影片跳出青春片範疇,上升到更廣泛的層面。然而克制的情緒,寫實的表達,加上主創有意為之的獨特視聽風格,也讓一些觀眾觀影后深陷其中略覺壓抑。尤其是面對很多影片中的意象符號,甚至發出「看不懂」的聲音。  實際上,影片的編劇、導演在細節隱喻上,都別有一番用意,讀懂《狗十三》正是要從細微處入手。
  • 《狗十三》:一個討厭大人的誕生
    這個時候砸過來的是繼母的一番話:全家人都幫你找,現在找回來了,你又說不是你的狗,怎麼不是呢?這就是你的狗。狗是我買的,我最清楚了。甚至於一向站在李玩這邊的堂姐李堂,也在大人的一個眼色之下立刻換邊,做起了和事佬。
  • 《狗十三》:一個稱職的父親和懂事女兒的被動成長史,狗十三影評
    2018年12月14日由曹保平導演,張雪迎、果靖霖主要的電影《狗十三》即將全國公映。我於12月9日參加了《狗十三》的提前點映及主創人員見面會。這是一部代入感極強的影片,莫名的壓抑從始至終。一位是稱職的父親,一個是懂事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