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讓我想起了不久前看過的電影《狗十三》,還挺心酸的。
這十個隱喻和一個神預言也是搜集網友的評論整理而來的過度解讀。一起來看看吧:
1、開篇酒箱裝狗,最後狗肉下酒
影片剛開始的時候,爸爸給李玩送了條狗,是酒箱子裝著帶來的。影片最後的時候,父親的酒局上,有一道下酒菜,紅燒狗肉。
2、買了螃蟹丟了狗
爺爺在市場弄丟了狗,恰恰是我因為他為給他的孫女挑選更新鮮更肥美的螃蟹。這也反映了爺爺這輩的人稚嫩關心到孫輩的胃,而關心不到孫輩的感情問題。
3、關於起名字
爺爺起名的原則,女娃的名字隨便起,男娃的名字要好好起,結果到了狗的名字,叫個外國名字取得好。這也反映了爺爺這一代人的重男輕女思想和對西方事物的態度。
4、南瓜也分國籍
電影開頭表現了爺爺得了糖尿病,而電影後半段的一場吃飯戲的時候。李玩提醒爺爺不要吃中國南瓜,對身體不好,爺爺表示這南瓜怎麼也分國籍,崇洋媚外,雖然爺爺嘴上這麼說,但到底是沒吃那口南瓜。這就再一次強調了爺爺這輩的人對於西方事物的態度原則上也不是很明確。
5、誤入教室的蝙蝠,沒有出口的青春
影片中的李玩,第一條狗丟失之後,後媽為李玩找來了一隻替代品,李玩本來是想把這隻替代品丟掉的,結果卻因為看到一隻上課時誤入教室的蝙蝠被老師打死的慘像後改變了想法。老師打死的不是蝙蝠,而是李玩無處安放的清楚。
6、不合時宜的文革歌曲
爸爸在車裡時唱起了文革時期的歌曲,這也表示了,爸爸這一代人想表達高興的時候,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唱起他們也知道不合時宜的歌曲,也就像他們對待子女的教育,雖然知道方法不合適,但出於真心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7、張哥有三寶,孔子老子大金表
父親的酒局上,張哥說李玩看的時間簡史,是娃兒們看的書,而自己嘴中都是孔子老子的經典名句,在和李玩父親握手的時候,卻看著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為天下先的張哥手腕上帶著塊碩大的大金表。
8、生病的籠中鳥
影片中多次展現了李玩當她受傷孤獨的時候就會在家裡的陽臺護欄處獨處,這時候也會有一個鳥聲陪伴她,但是在電影的後半段她發現,其實鳥聲來自於一個精神病人。讓人想起了一句話:在籠子裡出生的鳥,認為飛翔都是一種病。
9、爸爸痛苦的原因
影片開篇就是父親在產房外,等待自己孩子的出生,他臉上的表情是很複雜的。而後面我們看到李玩媽媽並沒有出什麼意外,而結合李玩父親在車裡說自己不是一個好爸爸,加上爺爺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我們可以推測一下,李玩父母的離異是不是就因為李玩的媽媽不願意,甚至不能給李家生個兒子,遵循父母的意願的禁錮,早在李玩爸爸還小的時候就開始。
10、少女青春版的《狂人日記》
狂人打開史書,看到的滿眼都是吃人,而李玩在第二次丟狗後,走在大街上滿眼看到的也都是吃狗肉的字眼。不同的是,李玩最後選擇了妥協。這是一個狗13的世界。
這部5年前就拍好的影片,還影藏了一個神預言。
李玩吃飯的時候喜歡看一個鳳凰衛視的節目,鏘鏘xxx。李玩奶奶就覺得這個節目總是講廢話,哇啦哇啦吵得很,結果現在這個節目也不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