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iGCU 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小i導讀
上周小i向大家推薦了蘇力老師著作《大國憲制 歷史中國的制度構成》,小i從後臺留言中選出十位幸運兒,獲贈蘇力老師親筆籤名書一本。後續小i還將推出更多精彩活動,歡迎持續關注!以下為此次活動留言精選:
南極海豹
我對蘇力教授印象最深的是,他曾經一反主流學界對中國封建制度的批判,在他的筆下得出的諸多結論也往往與如今的常識性話語相悖。比如在他看來,皇帝除了是一個尊貴的人之外,也是一種制度,這一制度的存在保證了「官僚制」效用最大化等等觀點,像這種通過「語境論」分析而得出的反常態觀點著實讓我耳目一新,對古代制度的理解也著實有了新的見解。從他到許多文章中,我看到了紮根中國,做好研究的榜樣,對西方到理論和制度不盲信盲從,也可以感受到其對學術理論自信的深切呼喚。
飛翔 Austin,TX
恰逢習近平法治思想形成之時、中央力倡憲法至上之際,蘇力老師的新作付梓、正逢其時!迫不及待想閱讀學習。
童化金
非常感謝北大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推出的新年贈書活動。雖然沒有看過蘇力老師的書,但是通過閱讀本書的序言部分,我深受啟發。首先,從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視角來看,通過制度的歷史變遷來研究中國憲制的來龍去脈,是以系統思維對法學大問題的還原與重組,系統思維即是集不同領域與不同方法,通過不同變量的考察對同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蘇力老師以中國歷史為線索,將法理學本身嵌入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與人類學的視角下,用系統思維對法學大問題進行探討,這是我非常期待閱讀的一方面。此外,蘇力老師在序言中提到了當代學者應當遵循的學術素養,不應當為了純粹的學術高大上而盲目求發表、濫竽充數,真正的學術研究不應當盲目追求所謂的歷史潮流,作為一位明年畢業的大學本科生,我深受啟發!同時也感謝本公眾號一直以來的付出,發表的內容受益匪淺。
難得糊塗
法理再高說白了也應當是實踐的經驗總結,因此,如果就法學知識解釋存續了幾千年之久的中國憲制,顯然是無法令人信服的,畢竟,法理、國家、制度,都是活生生的人在參與建設。蘇力教授融合法學、歷史學、社會學知識解讀中國憲制,無疑能夠提供更充分的解釋力,也讓更多讀者能夠從不同視角參與這場有意義的討論。因此,非常希望拜讀蘇力教授的《大國憲制》,成為熱烈參與討論的一份子。
唐波波
提到蘇力必稱先生,近期友人剛送了一本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看到對憲制的研究,略驚,大喜。
清雨
初次接觸蘇力老師書是《法治及本土化資源》其以文學通俗易通的語言闡述中國法治環境及其移植學習的途徑,再次接觸蘇力老師是其「制度視角下的家國天下」從家國天下三個角度闡述中國古代精英實現自我的三個階段和大國體制形成的動因,可謂是偏僻入裡,讓我更加理解中國古代及其現代觀念制度形成的背景。至於蘇力老師的《大國憲制》未曾拜讀,但是憲法問題作為根源性問題,希望有幸拜讀。
肥肥噠
雖然我對教授本人不是很了解,但是教授所作之書——大國憲制,確實如同小編所說融合了社會學、歷史學、大學等多個學科,最吸引我的是以史觀憲。大致看了書的目錄,就歷史角度來說,這本書涉及了西周到春秋戰國的宗法制、分封制、禮樂制、土地制、俸祿制、官僚制、以儒家為遵循思想的齊家之道等等,還有秦統一全國實施的一系列制度。大概主要從歷史角度分析一些大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土地等方面,以及對大國制度上進行對比和比較,小到從傳統農耕村落社區大到國家的組織建構和秩序維繫問題,從而從宏觀把握,到深入分析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政治文明構成。以上是鄙人見拙,僅代表個人觀點,若有錯誤,請指正和批評。
Oscar
得知《大國憲制》這本書是通過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教研部中國傳統文化教研室主任李勇剛主講的《中華文化要義:大一統》,其中引用了書裡的幾個觀點覺得不錯!期待能有幸拜讀蘇力教授的作品。
劉惠英
朱蘇力老師的新書 記得老師在課上講得生動精彩!! 中國古代憲制有其自己的邏輯和合理之處,作為一名留學生更值得去研習老師的大作。
HD
關於圖書,支持以多學科的角度去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有所為有所不為,做好接力承前啟後。
感謝以上小夥伴真摯的留言
小i將轉達給蘇力老師本人哦~
也恭喜你們將獲得蘇力老師親筆籤名
的《大國憲制 歷史中國的制度構成》。
請儘快發送你們的
微信名+郵寄信息
至小i郵箱(igcu@pku.edu.cn)。
小i核實信息後就寄送給大家哦~
原標題:《【小i有禮】蘇力教授《大國憲制 歷史中國的制度構成》讀者留言精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