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獨創的金水墨山水,驚豔了畫壇!

2021-02-19 當代國畫


他獨創的金水墨山水,驚豔了畫壇!

整理編緝_《當代國畫》

文章來源_網絡

‍李金遠(1945年生)當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
他所獨創的「金水墨藝術」,不僅具有神奇瑰麗之美,而且還有著很高的藝術與學術價值。

所謂的「金水墨」,是指李金遠先生在傳統水墨中,融入了西方現代繪畫材質——丙烯金,並化合成金水墨的五彩,其色彩效果表現在畫面上,是一種金屬質感的厚重、硬朗、粗礪與狂放,視覺效果相當震撼。

李金遠先生這種「金水墨」,可以說突破了傳統中國畫金碧山水的裝飾性,還創造了具有層次豐富、神秘莫測的光感,以及強烈的現代表現性語言。所以,從先生的作品中,我們會讀到激情與深邃,撕裂與迴旋,震撼與情感流動,讓人內心充滿不可言喻的澎湃。

此後,李金遠先生又嘗試把丙烯的其他顏色,如銀、銅、紅、綠等都引入水墨當中。在色彩、線條、構圖上,他畫得越來越豐滿,越金來越健全,也越來越具視覺衝擊力。正如他所作的「甘孜高原」系列作品,色彩繽紛豔麗、光豔奪目,從石榴紅、黃金色到石綠色,時有厚重的筆觸,時有力透紙背的線條,令人不由自主浸淫沉醉其中,過目不忘。

而畫中的草木、山石、大地、天空向著遠處延伸,似乎也被注入了李金遠自己獨特的精神內涵。他將道家哲學、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融於畫中,在那抽象、迷茫與混沌的交融裡,以極其神秘的氣息,讓人在逐漸升騰的覺醒與頓悟中,讀到哲學的辯證,生命的虛空,記憶的花朵,情感的流動。

儘管在李金遠先生的中國畫裡,我們看不到傳統繪畫的構成方式和色彩語言,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很濃烈的東方情調,還有畫家個體精神中貫穿著的獨立於畫面之外的象徵、神秘、色彩之美。

不知道這樣的改變,算不算中國畫的一次蛻變,還是只是一次具有顛覆性的藝術革新而已。

傅申書畫鑑定與藝術史十二講 士風悠長-陳樂民文心畫事  歷代名畫欣賞   中國歷代繪畫電子圖庫

臺北故宮古代書畫高清電子圖234G 1118幅

如何欣賞「看起來都差不多」的山水畫?

中國「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四條屏拍出千萬天價

整理編緝_夕月慕畫

本文/圖片 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轉載請註明來源

特別聲明

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

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

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本號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藝術書單」

相關焦點

  • 「藝惠藏」紅牆畫家陳清泉獨創陳家山水,自古大家,無有不創新者
    陳清泉先生的山水畫,常以清逸瀟灑、恬淡精緻示人,畫中的品格總是很高,觀者如觀美玉,其在於他的墨色簡淡而不失層次,筆法蒼力卻不失婉轉,筆墨收放自如,畫中自然岡巒清潤、林木秀逸;遙岸縈迴之間,頓生文人情愫。遊藤可寓畫,飛瀑能催詩,畫家或行走其間,或一坐傾想,文思即被叫醒,靈感油然而生。
  • 宗炳《畫山水序》
    況且是親身盤桓於山水之中,又是反覆地觀覽,以山水的本來之形,畫作畫面上的山水之形;以山水的本來之色,畫成畫面上的本來之色呢?         但崑崙山那麼大,眼睛那麼小,如果眼睛迫於崑崙山很近很近,那麼崑崙山的形狀,就不得而見。如果遠離數裡,整個山的形狀,便會整個落入眼底。實在是因距離山水愈遠,則所見之形愈小,山水之景也就盡為眼睛所收了。
  • 畫小乾坤大,畫家李春70幅小品在穗展出還原山水本真
    本次展覽展出李春多年來不斷研磨,精心創作的70多幅小幅山水作品。 李春喜以紈扇形制,尺幅雖小,卻頗有宋人全景山水之風度;其山水意象豐盈充實而又空靈,又頗具元人虛實相生之妙境;其筆墨鬆動率性,氣韻生發,抒情寫意,鮮活靈動。但極富情感張力,大小處處得勢,頗耐咀嚼。畫作具有一種古雅風韻而不失時代氣息,野逸風致而不失書卷氣息。
  • 李聖峰山水:以墨為體,以色為用,畫因墨而成立,色因墨而煥彩!
    提起美術史上這些陳年往事,只是想說明李聖峰的青綠重彩山水畫是有出處的,既非西洋「舶來品」,也不是他的獨創,而來自於傳統,源於中國,是純粹的中國畫種。尤擅畫山水,以董源、巨然為宗,集諸家之長,綜合出新風格。王蒙從小向外祖父趙孟學畫,長大後與黃公望、倪瓚多有交往,在「元四家」中年紀最幼,但在畫藝上頗受他們稱讚。他的畫法在前人的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解索皴、牛毛皴。
  • 滿家山水:畫家滿維起的青綠山水畫作品
    浦君藝術創始人胡桂忠與滿維起合影浦君藝術帶您從滿維起手中取畫如今滿維起的青綠山水在當今畫壇備受矚目滿維起山水畫滿維起雖以青綠山水馳名畫壇,但他已然突破了傳統青綠山水的模式,從傳統的三渲五染的繁瑣程序中解脫出來,從而實現了由古典青綠山水向現代青綠山水的成功轉型,賦予青綠山水更為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審美風貌
  • 濰坊的中國畫大師們——濰縣畫壇領袖丁東齋
    自幼嗜畫,然家境貧苦,7歲就被迫在中藥店當學徒,工作之餘刻苦自學繪畫,鄉紳丁善長發現其天賦,收入家中作畫,著成多部畫冊。丁善長所著《歷代畫像傳》和《菊譜》即是由他勾好清稿,由孫嘉(字仙坡)等刻木版印製的。後拜本縣著名畫家劉嘉穎(字實甫,又字石芙)為師學山水花鳥。
  • 去世後作品公諸於世,震撼整個中國畫壇
    長於山水、工筆、寫意兼擅;水墨、青綠並能,其界畫功力為現代僅見。而且兼工人物、花鳥,能詩善書,精古字畫鑑賞,業餘政治評論、修養全面。在他的山水世界裡既沒有南北之分,也沒有文人、院體之別,他以「南人」的心境探秘,「北宗」的各種技法、技巧來陶冶「南人」的胸襟。南北宗的董源、郭熙、李成、王蒙、黃公望,「院體」的戴進、吳偉、馬遠、夏圭以及畫家兼文人的倪瓚、石濤、石溪、龔賢等,無不在他的畫中得到成功體現。
  • 李沁露背詩畫造型,置身於山水之間,俠義十足,不失溫柔
    李沁綠洲分享為生日拍攝的一組寫真大片,古風詩詞融入時尚大片中效果驚豔。李沁身著竹綠露背裝造型側躺巖石、詩詞描于美人骨,縱情山水俠意江湖、詩情畫意美不勝收。李沁寫真大片|置身自然山水間,一襲露背綠裙,融入詩畫元素,縱情山水亦柔亦颯。
  • 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簡單又實用
    中國國畫發展至今已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也出現了很多的分支,水墨山水畫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水墨山水畫自唐朝開始到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法體系,現在也有許多優秀的水墨山水畫畫家,下面一起欣賞國家一級美術師諸明的江南水墨畫,並學習一些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吧。
  • 去世七年後作品公諸於世,震撼了整個中國畫壇!!!
    去世七年後作品公諸於世,震撼了整個中國畫壇!!!整理編緝_《當代國畫》文章來源_網絡正是這一年的學徒經歷,讓他大開眼界,有機會接觸到大量的古今名畫作品。他異常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有一點時間就刻苦臨摹,而收穫自然也頗豐,「轉移摹寫」的技能突飛猛進。而且裱畫店的工作,也讓他認識了眾多的收藏家和購畫人,這些人看到黃秋園的畫作極為震驚,竟然開始求購他臨仿的古畫。在這樣的因緣巧合下,臨仿古代名家的作品成了他的職業,大量的臨摹古代名家的畫作,也築牢了他的繪畫根基。
  • 他將日式枯山水,搬進了500㎡的豪宅裡,入戶花園,第一眼就驚豔
    本案設計,則是一處500㎡的豪宅設計,以中式為主調,並融入了日式枯山水,打造出了一派內斂且禪意的空間氛圍,尤其是入戶花園,第一眼就被驚豔。▼東方禪意下的入戶花園▼入戶枯山水花園入戶,就是一座枯山水花園。在AICO設計師的巧思之下,一組枯枝山松造型打造了慢慢的禪意入戶之感,石頭小徑,沙礫枯山水,讓在快節奏城市生活中的居住者,更能安放浮躁的身心。
  • 當今畫壇牛人一一石金庫
    作者:墨笑 導語:著名畫家石金庫先生專注於牛的題材創作,他筆下的牛憨實生動,筆法大氣而不失樸實,筆觸細膩而不失神韻。石金庫先生筆下的牛,是把自己的真實感情用墨韻調成一種追求,一種品位,一種情緒,勾畫潑灑躍然紙上。
  • 張孝友 | 詩情畫意裡的界畫山水
    張老師對待藝術的認真嚴謹令人震撼、感動;他筆下的山水界畫充滿詩情畫意,他默默地耕耘在界畫之林,深深紮根;人生已走過八十五載,生命的厚度賦予了界畫沉甸甸的力量,張老師的例子已經不只是界畫承傳的一個現象級人物,而是一個在時代中留下厚重一筆的時代先鋒、時代藝術巨匠!他以一己之力給面臨失傳的中國界畫「填了一空」!
  • 蘇州文氏家族後人,擅畫清潤明淨山水,文點繪《茅亭敘舊》
    明代文徵明的後代中有好幾位擅長繪畫的名家,到了他玄孫這一輩,出現了一位叫做文點的山水畫家。文點出生於崇禎末年,病逝於清代康熙年間。他為人率性灑脫,終生隱居家鄉寄情於書畫之中。他畫的山水繼承了文徵明的秀雅工細,除此之外還擅長畫竹,在蘇州一帶名氣極大。
  • 他畫世界上最醜的孔雀,最破的山水,卻擁有最忠實的粉絲團
    我們知道明代的末代帝王崇禎皇帝名字是朱由檢,他是燕王的第十世孫,在族譜中早定下一個「由」字。而朱耷不是燕王這一支的,不可能用這個由字。朱耷真正的原名應該叫做朱統筌。除此之外,朱耷還有很多號,例如個山、人屋、 驢屋等等,而八大山人是朱耷畫中經典的落款,也是現在最常用稱謂。 崇禎皇帝是1644自縊的,他的自縊標誌著明王朝的終結。
  • 張大千的畫值多少錢 張大千親傳弟子作品升值潛力大
    張大千的畫值多少錢,一直是書畫收藏領域備受關注的話題。俗話說,亂世藏金,盛世藏畫。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無論是張大千的四大弟子,還是張大千的傳人,也或是張大千嫡孫女,都在與一代大師的共數晨夕中,充分汲取「氣質淳化,筆簡墨淡,獨創潑墨山水,奇偉瑰麗,與天地融合「的大師技法,並在長期實踐中,融入自己對藝術的理解與感悟,獨創一派,開山鼻祖,形成了或清新俊逸,或瑰麗雄奇,或蒼深淵穆的畫風,擁有極高的藝術鑑賞價值和廣闊的市場升值空間。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 斜槓畫家李可染:第一志願是拉二胡,畫作卻拍出2.9個億
    李可染,中國近現代畫壇裡程碑式的代表人物,尤其擅長畫牛,人們把他的牛,同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黃胄的驢,並稱為20世紀中國水墨四絕。不僅如此,以畫牛聞名於世的李可染,畫山水也是一絕。從13歲啟蒙學畫山水,後拜齊白石為師,遵循齊白石「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師訓,行程遍布中國旅行寫生,變革傳統山水畫,其創作的代表畫作之一〈萬山紅遍〉,利用乾隆硃砂揮灑而就,在2012年保利春以2.9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創下了中國拍賣界的又一個神話。然而在畫畫上面具有如此天分的李可染,私下裡卻常說自己的第一志願是拉胡琴。
  • 劉知白的「心像山水」畫是真厲害,不輸張大千筆下的山水作品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另一位大師劉知白的作品,他筆下的特色繪畫「心像山水」令人佩服,而且嚴格一點來講,影響力其實不輸張大千筆下的山水作品。 原因就是在眾多大師玩盡的繪畫領域之中,站在國畫的領域之中,劉知白還能帶給大家「心像山水」系列的繪畫作品,這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 張大千潑墨山水佳作欣賞
    張大千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別號大千居士,或逕署「蜀人張大千」 。生於1901年,卒於1984年,四川內江人。 張大千幼年受擅長繪畫的母親和以畫虎著稱,自號「虎痴」的二哥張善子的薰陶指引,並從名師曾農髯、李梅庵學詩文、書法和繪畫。除臨摹歷代名跡外,又遍遊名山大川,以造化為師,經過刻苦鑽研,獲得了卓越的藝術成就。
  • 劉冰|畫壇宗師黃君璧
    ,可不能沒有黃君璧,不然我對不起他。他說一定要送給我一幅畫酬謝我。我相信他不會食言,不過我始終沒有勇氣厚著臉皮去討,故至今當然拿不到了。黃君璧的畫,因為有西畫的基礎,他知道如何利用透視遠近、光線明暗的技巧,並用於國畫創新。他早期作畫從臨摹、仿古著手,後來遍遊名山大川,寫生觀察,從自然中汲取靈感,布局畫面位置。他也有花卉、動物、蟲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