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學堂|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長大

2020-12-27 堂主的後花園

985名校學霸的作息表,之前被曝光出來。當時許多人感嘆:學霸的寒假,一分辛苦一分才!

其實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清華學霸馬冬晗,每天6點起床,凌晨1點入睡;浙大學霸胡一捷,6點起床,12點半入睡。

這讓人不禁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麼?讓孩子成為更優秀的人,相信這是大部分家長的回答。

其實,教育本身是有點反人性的東西。如果按照孩子的本能,任由其發展,那麼,就會像提前埋下的地雷,總有一天會以悲劇收場。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眼裡的稀世名花/草

養得好驚豔四座,養不好費心勞神。

那麼,究竟如何才能得當安排孩子的學習生活呢?今天,我們邀請到了侯老師,來給大家分享她的育兒心經。

p.s侯老師,武漢大學文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神獸成長日記 vol.02

如何安排孩子的日常學習計劃

by 侯老師

大家好,很高興有在這裡跟大家相遇。我是一個8歲孩子的媽媽,今天分享的主題是:如何安排孩子的日常學習計劃。

我們做媽媽的都會有一個非常關心但又頭疼的問題:孩子想玩兒,我們想讓他學習。

不知道大家是怎麼解決這個矛盾衝突的呢?其實,孩子們的學習時間還真不是那麼好安排的。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其實不光是孩子,我們自己也愛玩,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玩和學習給對立起來。

我們都知道,玩中學現在很火,許多課程都在嘗試用遊戲化的方式帶入學習。

不過今天,我們還是來說一說,在家中怎麼樣幫助孩子更好的實現玩中學!

談到學習,通常就是坐在教室上課,回到家中作業。

其實,如果你陪伴孩子一起長大,就會發現,生活中,孩子的所有行為幾乎都可以和學習沾邊。

當你帶他在公園玩的時候,他可能會問你為什麼葉子會落下來呀?

這個時候你可以告訴他關於四季的知識,也可以跟他講生物的發展過程,還可以延伸到自然規律。

其實孩子的學習真的是無處不在,關鍵看我們是不是能找到這些可教時光。

當然,我們今天的重點,主要會從原則方面跟大家做一個整體規劃。

第1部分

什麼樣的學習方式最有效?

我們小時候學習都是通過老師講家長講來獲得的——主要調動的是聽覺。

可回憶一下就不難發現,只調動聽覺的學習效率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

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教育也在引進PPT現場討論,看電影看視頻這樣的方式。

更不用說越來越多的工作坊,還把體驗式的教學互相討論,分享經驗當做了重點的學習模式。

為什麼這種體驗參與式的活動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呢?因為在頭腦當中留下的印象會更深刻。

受其啟發,我們在平時帶領孩子學習時,也要儘可能避免單純的聽覺刺激,應該主動調動孩子的視覺和觸覺共同完成學習過程。

不光是講給孩子聽,要做給他看,最好能帶他一起做。這就到了下一個部分:

第2部分

怎麼安排孩子的學習?

我們都知道孩子喜歡玩,那玩是什麼?

就是能夠參與其中,沉浸其中,覺得這件事情非常吸引自己的注意,而且可以自己動手呀。

如果我們的學習過程能夠符合孩子的期待,帶著他去動手做實驗,嘗試各種各樣的操作——採取一種動態的教學模式,當然就會更加受到孩子的青睞。

這裡也給大家舉兩個小例子:

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就先學一些20以內的加減法,那麼讓他坐在書桌前每天做20道口算題這樣的方式,你覺得效果怎麼樣呢?

換種方式,像剛才視頻裡這樣,帶著孩子一起通過手指遊戲來隨時隨地玩,對於學會20以內的加減法效果又有什麼不同嗎?

現在大家對英語啟蒙抓的也很緊,那你是每天帶孩子在家裡刷分級上aI課程還是會帶他一起自己動手做遊戲呢?

當然啦,我並不是說,每天做一篇2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帶孩子刷分級讀物,這些做法不重要,恰恰相反他們很重要,但是如果想讓他們更好的發揮出作用,我們就要注意怎麼樣讓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感興趣。

所以這裡給出安排學習時間的第1個重要原則:動靜結合,且以動為主;

上面提到的,用遊戲的方式跟孩子互動——這種不僅你講知識讓孩子聽,而且能夠充分調動他的視覺和觸覺,能夠一起玩的方式就叫動。

如果在孩子學習過程中,50%甚至60%的時間,你都是採用這種動態的學習方法,那麼剩下的40~50%你讓他去刷題讀書就一點問題都沒有,你會發現孩子也不太會排斥你安排的那些作業。

這是因為對他來說和你在一起玩兒也是玩兒,是他非常願意接受的,當一個孩子玩兒夠了,自然也就有足夠的精力去應對那種靜態的學習。

第2個重要原則:家長安排與孩子意願相結合,且以孩子意願為主。

其實孩子並不是不喜歡學習,通常他們會偏愛某一個方向,比如說有的孩子喜歡英語,但不太喜歡數學,有的孩子呢喜歡看書,但不喜歡寫作文。

這個時候啊,我們家長通常的做法都是他喜歡的,那個我們不怎麼管,而是會主抓他不喜歡的那一個。

咱們的理由也很充分,喜歡的那個你不去強制他也會做好的,有的時候還得限制時間呢,就像很多孩子在電腦上學編程一點都不用家長催。

可是我們總覺得那些他本來就不喜歡的,如果我再不給他施加點壓力,他是不會主動去做的,那樣的話豈不就學的偏科了嗎?

我們簡單一點說哈,如果你的孩子喜歡英語,不喜歡數學,每天回家你會先讓他做英語作業還是數學作業呢?

我見到的大多數家長都會跟孩子講,先把,數學作業做完把那個大骨頭先啃了。

這裡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同樣是孩子必須完成的學習內容,請以孩子的意願優先。

因為當他在做他喜歡做擅長做的事情時,通常會積累起比較大的信心,會讓他自己覺得有成就感,帶著這種有信心有成就的狀態,再去攻克那個難關,通常會容易很多。

這個時候有的家長就會擔心,先把他喜歡的做完了,不喜歡的那個會不會被拖延呀?

在正面管教中有一個底層的理論邏輯:當一個人感覺好的時候才能做得好。

這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表達方式,但是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在反其道而行之。

想想看,平時我們懲罰孩子的時候,心裡想的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他做得更好,還是做得更差呢?

顯然無論我們怎麼強烈的懲罰他,都是為了讓他下一次表現更好,不再做之前糟糕的舉動。

但是我們選擇的這種發脾氣的方式卻會讓他感覺到難堪,下不來臺覺得自己很差勁。

道理,延伸到學習上也是一樣。

所以下一次安排學習任務的時候,不妨先了解下孩子的意願。

記住哦,我們這麼做並不是在放任孩子只做他喜歡的東西。而是幫助他積累起面對那個對他來說比較困難的任務的信心。

以上就是兩個非常簡單的,在安排學習任務和學習時間上要給到大家的小建議。

你可以看一看,你們家的學習效率,會不會因為這種順序的變化而有所提升呢?歡迎大家嘗試之後留言反饋喲!

以上就是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草根媽媽雞娃日常!

相關焦點

  • 廢掉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凡事談喜歡,動不動還要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我敬你是個不識人間煙火的小寶貝。 ▲電影《頭文字D》劇照這樣的小寶貝,我勸你敬而遠之,因為他們不僅自己一事無成,還專業坑搭檔、坑隊友;說好聽是文藝,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說不好聽點,就是情緒化,不負責任。我的副業是開咖啡館。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廢掉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甩鍋給原生家庭
    朱朝陽的樣子也反映出大部分家長,在自己面對多個孩子時,最喜歡會撒嬌的那一個,顯然朱朝陽是站在孩子的立場天真以為,聽話學習好家長就會喜歡,真是因為太懂事,容易讓人誤以為不需要被照顧。朱朝陽後來黑化,也與原生家庭和家庭錯誤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媽媽愛他但控制欲強,爸爸心思都在重組家庭身上,還有晶晶在少年宮對他說的那句「他(爸爸)只喜歡我,不喜歡你」,深深地刺在朱朝陽胸口,讓邪惡的種子徹底趁虛而入種在了他的心裡。
  • 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鼓吹「棍棒」教育!
    老來得子的蔡宗禮跟老婆離婚後,就一直獨自撫養孩子。 蔡宗禮一直認為自己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才會這般窮困潦倒,因此對兒子小瑞寄予厚望。而小瑞也很爭氣,學習成績在班級上都是名列前茅,同時小瑞還是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經常會幫父親做家務。
  • 「996」真相: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勸他上五休二別加班
    隨著打工人梗的盛行,我們與以往直白粗暴的反抗方式不同,「打工人」這個梗,代表著一些戲謔和自嘲。隨著前段時間發生的多起猝死事件,也讓一部分人奮起高呼,「我們不要996,不要加班。」網際網路上把這種聲音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擁抱加班的,還有一部分直接就是拒絕加班上五休二的。誠然,曾經國外工人階級們用鮮血換來的8小時工作制,在如今卻又被996所取代。
  • 以下幾件事,往往是廢掉一個人的方式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希望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而不是碌碌無為人。 如果你想成為有出息人,那麼你就要選擇正確的生活方式,要努力奮鬥,並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別人,傳遞社會正能量。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掩蔽的災禍,千萬不要大意,否則你做了再多正能量的事情,也可能毀之一旦。
  • 毀掉一個孩子,不是給他手機,而是他用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文/每天育兒的媽媽現在網絡科技日益發達,隨著新興產業的興起,手機成了每個人必不可少的溝通工具,甚至現在有的孩子在上小學都會人手一個,這種現象隨處可見,有的是為了方便孩子與家人溝通與交流,有的孩子是為了學習,但是有些孩子單純是因為手機可以上網追星
  • 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閒著
    作者丨Jenny喬   編輯丨崔永旺來源丨Jenny喬(ID:Jenny-Qiao-Love)1閒著閒著一個人就廢掉了最近過節,很多人和我聊起明年的規劃,沒想到「不想上班」成了一個重點。於是,越來越多人開始嚮往自由的生活,時間全部歸自己支配,再就是做自己,用喜歡和擅長的事賺錢。聽起來有閒,又有錢。而且這些人真有詳細計劃,有些人能做軟體外包,有人打算開奶茶店,有人想試試內容電商,還有人能做自由撰稿人或獨立設計師。不求大富大貴,但是只要能原收入基本持平,都傾向於為自由買單,為自己工作。
  • 愛孩子最好的方式(父母必看)
    兒子看上了一個電子產品,可是根本就不適合他用,我就沒給他買,一路上他是又哭又鬧,最後還跟爸爸告狀。 老公就說:「幹嘛不給他買,孩子想要就買,又不是很貴。」 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孩子想要就買嘛。 那你有沒有想過,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 49歲TVB演員北大碩士畢業:廢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讓他認命
    可儘管沒有擁有一個絢爛的起點,但不認命、不服輸的他,在經濟獨立後,重拾學業,不斷充實自己,最終將一張爛牌打出了王炸。2在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裡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如果你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也不曉得,但我曉得,不認命,就是我的命。」
  • 你處理孩子「壞情緒」的方式,決定了他們長大後的性格
    02長大後不開心的大人,都是沒有壞情緒的孩子我們都希望孩子乖巧懂事聽話,可是每個孩子有天使的一面,也會有惡魔的一面。只允許孩子開懷大笑,不允許孩子有脾氣有悲傷,那麼,他們勢必要「砍掉」自己一部分情緒,把那些不被喜歡的隱藏起來。日積月累的壓抑,都成為了孩子長大成人後,傷害自己的利器。
  • 廢掉一個小孩最好的方式,是「你要加油」
    就是說兩個人在同一個頻率上才能夠交流,才能把自己的話傳達給他,如果頻道都不同,那就是驢唇不對馬嘴。我有點緊張了,慢慢對孩子說:「媽媽剛才看見了,你回家就一直在認真讀,讀了半個小時都還沒學會。」盲目把孩子的沮喪感拿走,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無能。我們要看看孩子真正的想法。我對兒子說:「孩子,英語很難,但你想學好他,對嗎?」兒子回答說:「對的,我一定要學好。」我接著說:「那就讓我們一起想想辦法。」
  • 知名男主持人自曝尿失禁: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原來如此殘忍
    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就是讓重要他人在不知不覺中,徹底改變你的人生。02前段時間看過一條令人痛心不已的新聞。 河南一位33歲的男子,在當地以拉貨為生,和父母以及兩個孩子一起在老家生活。 妻子在外地打工,而男子則想更好地陪伴孩子長大,所以選擇留在老家。 一天晚上,在和父母發生嚴重的爭吵之後,男子投河自盡了。
  • 你處理孩子「壞情緒」的方式,決定了她長大後的性格
    只允許孩子開懷大笑,不允許孩子有脾氣有悲傷,那麼,他們勢必要「砍掉」自己一部分情緒,把那些不被大人喜歡的,隱藏起來。 日積月累的壓抑,都成為了孩子長大成人後,傷害自己的利器。
  • 什麼才是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喜歡畫畫,但他的家人很反對,這讓他很掙扎。他女朋友的出現大抵是他生命的轉折,這句話是他很久之後對我說的。「她從不覺得畫畫不務正業,也不要求我改變什麼,而只是陪著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我問過她喜歡我什麼,她說喜歡看我做我喜歡的事情,那種開心的樣子。」他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很平靜,但我總覺得這些話裡的情緒特別複雜。
  • 你處理孩子「壞情緒」的方式,決定了孩子長大後的性格
    如果只允許孩子開懷大笑,不允許孩子有脾氣有悲傷,那麼,他們勢必要「砍掉」自己一部分情緒,把那些不被大人喜歡的,隱藏起來。隨著時間的累積,這些情緒會成為孩子長大成人後,傷害自己的武器。父母不能接納孩子的情緒,那孩子自己也就不能接納自己。去年9月武漢發生了一件中學生自殺事件,男孩因為在教室玩牌被老師「叫家長」。
  •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讓孩子「野蠻生長」
    過於寵溺孩子、保護孩子,並不是愛的形式,反而是以愛之名,剝奪了孩子學習獨立、學習面對困難的能力。孩子本是天使,卻硬生生地被父母的溺愛剝奪了飛翔的雙翼。美國心理學會曾經有一項研究表明:對孩子的生活過度關注、保護的父母可能會傷害他們的情感發展。阻礙孩子的獨立性,會降低他們自己處理情緒和行為的能力。
  • 49歲TVB演員北大碩士畢業引熱議:廢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讓他認命
    面對未知的命運,她選擇在最好的年紀嫁給了她的表哥。同樣出身底層的青年徐佳,父母都是農民工,在城市裡做著最卑微的流水線活。但家人都希望他考上大學,以此改變家庭的命運。沒有領路人,徐佳只有靠自己。但高考失敗二次的徐佳壓力很大,不僅僅是身體壓力,也有心理壓力。最嚴重時,他甚至想到過輕生。
  • 孩子哭鬧、有「壞情緒」,你的處理方式決定了他長大後的性格
    只允許孩子開懷大笑,不允許孩子有脾氣有悲傷,那麼,他們勢必要「砍掉」自己一部分情緒,把那些不被大人喜歡的,隱藏起來。日積月累的壓抑,都成為了孩子長大成人後,傷害自己的利器。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是沒關係》裡面,男主角文鋼太是一名優秀的護工,他性情溫和,對人永遠都是在微笑的,像個小丑一樣,上揚的嘴角,憂傷的眼神。
  • 李天一入獄已有7年,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人的一生中影響其成長的因素是很多的,每個孩子出生時都猶如一張白紙,後天的教育為這張白紙畫上濃墨重彩,而家庭教育,就是整個教育過程中至關重要並且是最早產生作用的一個環節。孩子就好像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行、三觀都會在孩子身上體現。「我爸是李剛」重新做人10年前曾有一句爆火的網絡短語「我爸是李剛」。
  • 如何給孩子選擇好繪本?孩子喜歡的就是最好的,事實就是如此
    我家大寶寶跟爸爸小時候一樣,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讀書,一兩歲時,拿一本繪本自己都能看上一個多小時,長大後看書更是痴迷。我們對二寶也像對大寶寶一樣,從不會說話就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以為從小這樣薰陶二寶一定會跟大寶一樣愛上讀書的,可是,我們真的是想錯了。二寶有二寶的個性,剛會走路的時候,別說讀繪本了,就是玩玩具都沒有定力。剛拿一個小汽車在手機,不到兩分鐘就把汽車扔掉換成了小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