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應網友的邀請說一下英國MK-1型15英寸艦炮的事,雖然這款炮在以往或多或少都有提到過,但還真沒有正經地去介紹過,而聊完法系330艦炮就要法系的15寸炮,所以我們就先嘮嗑一下世界上第一款15英寸炮,也就是被稱為「祖傳15寸炮」的英制MK-I型15寸炮。
MK-I型15寸炮最早誕生於1915年,並應用到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上,到1946年最後裝備到前衛級戰列艦上,並服役到1959年,該款艦炮的服役年限長達44年,是英國的大型艦炮當中應用最廣泛、服役年限最長一款火炮。而裝備過這款火炮的就有伊莉莎白女王級、復仇級、前衛級戰列艦;海軍上將級、聲望級、勇敢級戰列巡洋艦;黑暗界級、內伊元帥級、羅伯茨級淺水重炮艦,共計9級28艘軍艦。而這款火炮也是世界上第一款15英寸艦炮,在服役之初就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火炮,在日德蘭海戰中給英國帶來了巨大火力優勢。
早期採用三腳桅的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那麼作為最早一批的15英寸艦炮,英國的MK-1型15英寸艦炮性能會不會被後來者超越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英、法、意、德四個使用15英寸炮的國家中,火炮性能的排列是義大利>法國>德國>英國。因為和其他大於等於45倍徑的15寸炮不同,英國的15英寸炮只有42倍徑,是所有15英寸炮管當中最短的一個,炮管只有381毫米X42倍徑=16米,使用的炮彈重量為879公斤,發射藥重量196公斤,炮口的最大初速749m/s。在四個國家當中的15寸炮當中初速是最低,雖然裝藥量比德國的142公斤多54公斤,但是由於炮管給彈丸的加速時間不夠充分,所以威力也是4個當中墊底。其在19.8公裡的距離上最大穿深只有305毫米,不夠由於初速不高對炮膛和炮管的磨損也降低,所以其身管壽命也是最高的,是唯一一個超過300發的,總壽命為335發。
正在進行炮管安裝的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雖然這款炮是四款15英寸炮當中威力最低的,但卻打出了戰列艦動對動最遠命中距離。在1941年的卡拉布裡亞海戰當中,裝備該炮的伊莉莎白女王級2號艦「厭戰號」在24.1公裡的距離上命中在海上機動的義大利戰列艦「凱撒號」。創下了戰列艦對戰列艦動對動的最遠炮擊距離,而且由於皇家海軍在大西洋戰場上的活躍表現,這款艦炮除了暴打德國法西斯外,同樣給予了盟友法國的戰艦重創。在弩炮行動中,裝備了該款艦炮的胡德號、決心號、勇敢號對北非法國梅爾斯-埃爾-凱比爾軍港進行了炮擊,擊沉了法國布列塔尼號戰列艦,普羅旺斯號和敦刻爾克號戰列艦遭到重創擱淺。所以該型艦炮的戰績還是很豐碩的。
至於網友的提問,為啥英國人要一直用這款艦炮呢,這款艦炮也不是很優秀啊?是的,這款艦炮放在當時的情況下性能的確不算優秀,甚至算是落伍了,那啥英國還一直使用,搞得這款艦炮成為皇家海軍的祖傳艦炮呢?難道是英國缺錢?笑話,當年的皇家海軍那是缺錢的人嗎?作為一個島國,英國人深知制海權對島國意味著什麼,所以再苦也不能苦了海軍。當美日建造軍艦海上2艘2艘建造的時候,人家皇家海軍都是5艘5艘的建造,搞得德國人連呼內行。但二戰美國的406口徑艦炮大批量服役了,日本的大和也升到了460毫米艦炮,1946年的前衛級卻還是裝備381毫米的艦炮呢?
而讓MK-1型15英寸艦炮成為皇家海軍祖傳艦炮的原因其實就是英國人自己作的。其實作為大炮巨艦的引領國家,英國從來就沒有放棄對大炮巨艦的放棄,其實早在一戰的時候皇家海軍就研發裝備了與日本大和級戰列艦同口徑18英寸(457毫米)艦炮。而且在1920年提出設計的L方案到最終設計N-3級戰列艦是直接上18英寸艦炮的,而在前面的戰列艦設計基礎上設計的G-3級戰列巡洋艦計劃是裝備16英寸(406毫米)艦炮。所以皇家海軍本來就不打算長時間使用15英寸艦炮,但是1921年英國為了防止新一輪海軍軍備競賽開啟,於是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了限制海軍軍備競賽的相關會議,也就是所說的華盛頓海軍條約。
留存下來成為博物館的展品的15寸炮
在會議上,英國不惜拆解20艘主力戰列艦以換取讓美國放棄龐大的造艦計劃,同時也限制了新戰艦的最大口徑為16英寸以及3.5萬噸的最大噸位。所以裝備18英寸的N-3級戰列艦以及排水量達4.8萬噸的G-3級戰列艦的造艦計劃也就告吹了,所以進入了海軍假日的英國裝備了16英寸艦炮的納爾遜級就誕生了。而到了1932年舉行的新一輪限制海軍軍備競賽在倫敦召開,會上英國再次將新戰艦的口徑縮減到14英寸,有效時間到1936年。但這一規定美日都沒籤字,最後只有英國人遵守了條約的規定建造了裝備了14英寸的喬治五世級戰列艦,而日本開始建造裝備460毫米的大和級戰列艦、美國也開始研發建造406毫米的北卡羅來納級、南達科他級、衣阿華級、蒙大拿級戰列艦。
裝在暴怒號上進行測試的18英寸(457毫米,比大和的18英寸少3毫米)炮
N-3級戰列艦,計劃裝3座三聯裝18英寸炮的
所以就這樣,英國的裝備15英寸炮的一戰老艦在戰鬥力上反而比新銳戰艦要強,這它喵的就有點尷尬了,搞得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成為最弱的新銳戰艦。在進入40年代皇家海軍也計劃研發製造裝備406毫米的「獅級戰列艦」,但這時候英國已經和德國打了幾年仗,英國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這個時候是真的沒錢去建造新戰艦和研發新的406火炮。而前衛級戰列艦也是拖到戰後才建造起來的,而上面的15英寸炮那都是拿一戰那批老船備用的15英寸炮裝上去的。其中1、2號的炮塔是來自於「勇敢級」的2號艦光榮號,3、4號炮塔是來自於「勇敢級」首艦勇敢號,而艦上的8門15英寸火炮分別來自於根伊莉莎白女王號(2根)、拉米伊號(2根)、厭戰號(1根)、君權號(1根)、決心號(1根),暗界號(1根),就這樣東拼西湊就把前衛號的火力解決了。沒辦法,這個時候打完二戰的皇家海軍是真的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