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大科普 | 在義大利一定要吃剔骨牛排阿

2021-02-26 米蘭華宇旅遊公司

還記得剛從佛村上米蘭

進了一家義大利餐廳

問服務員有什麼推薦

他說

「我們這的剔骨牛排很好吃

來自託斯卡納」

我們微微一笑答道

「不好意思

我們才從託斯卡納過來

吃夠了」

小編在佛羅倫斯的差不多待了9個月,剔骨牛排,牛肚包吃的夠夠的!味道嘛,是真不錯!

很多人去西餐廳點餐,也看不明白每種牛排之前的區別,只知道牛排要幾分熟,反正都是肉嘛,好吃就行。今天讓我們一起裝個逼格,假裝很懂牛排的樣紙!

談肉之前我們先談談牛,眾所周知日本和牛的肉質口感超棒,和牛是一種專門作為食用牛肉的品種。和牛就是日本牛的意思,在日本最著名的是神戶牛肉,松阪牛肉和近江牛肉。

除了日本和牛還有個牛的名字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它就是安格斯牛。起源於蘇格蘭東北部。美國的安格斯牛也是從歐洲體系帶過去的。全世界都可以養殖這種牛,但是根據自然環境,養殖模式都會影響到肉質。目前,美國的安格斯牛的品質是普遍得到認可的。

在法國,夏洛萊牛是舉世聞名肉牛品種。夏洛萊牛肉等級明顯高於普通牛肉。肉色鮮紅、紋理細緻、富有彈性、大理石花紋適中、脂肪色澤為白色或帶淡黃色、胴體體表脂肪覆蓋率100%。普通的牛很難達到這個標準。

再來說說義大利的特色牛,契安尼那牛。契安尼那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牛種,原產於義大利多斯加尼地區的契安尼那山谷,同時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肉用牛品種。

好了好了,說這麼多牛,最後他們還是要被我們吃掉,不介紹牛了,直接送上一張牛肉的分解圖,談重點!牛肉!

不好意思全是英文,感受下肉的分類,重新送一張帶中文的。平時我們在西餐廳點的最多的就是什麼沙朗牛排,西冷牛排,菲力牛排,T骨牛排,名字都認識,區別在哪裡呢?

先說大名鼎鼎的菲力牛排(Filet steak)圖中最少的部分那塊就是。它是牛排中的精品,菲力牛排的肉是被包裹於牛的腹腔之中的,肌肉沒有強烈運動,肌肉纖維就相當的細膩,且脂肪含量少肉質鮮嫩味美,所以價格貴也是也道理!

我們再來說說西冷牛排(sirloin steak)西冷與菲力正好是兩個極端,一個最韌,吃的時候明顯能嚼到筋,一個最嫩,吃一分和三分熟的時候感覺簡直入口即化。西冷牛排並非單指某一固定區域。主要是指一類產於背脊的肥瘦相間、略帶嫩筋的牛肉。在英國,西冷牛排特指牛胸脊的部分。在美國的話,西冷牛排專指牛後腰脊柱左右兩側的牛肉。

肋眼牛排(Rib Eye Steak)這種是指肉質鮮嫩又帶油花嫩筋的牛肉,基本上取自於牛背脊一帶最柔嫩的牛肉,肉色較淡、有脂肪紋路,表面脂肪多。肋眼的肉質軟嫩風味十足,肉中有油有筋,很有咬頭,咀嚼之中常常可以嘗到牛肉的甜味。

最後說下超級好吃的T骨牛排(T-bone steak)一般位於牛的上腰部,是一塊由脊肉和裡脊肉等構成的大塊牛排。T骨牛排在義大利是最出名的,口感相當好。去佛羅倫斯一定要吃T骨牛排!

牛身上的肉最嫩的部位通常集中在腰部,而且位置越靠上越嫩(價也越高),因為此部位牛很少能活動到,肌肉纖維細,所以肉質嫩。

走走走

今晚不吃雞

吃牛排去

祝   /   大   /   家   /   怎   /   麼   /   吃   /   都  /  不  

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獲取更多有用有趣的資訊!

往期精彩文章↓↓↓

華宇旅遊用戶專屬免費領取飛常準金卡

1.華宇旅遊用戶專屬 | 飛常準金卡免費領

查詢航班動態諮詢用飛常準小程序就夠啦!

2.隨時隨地掌握航班資訊用這個就夠啦!

領取華宇Hi玩卡消費攢積分,優惠多多哦~ 

3.教你省錢小秘訣~領取華宇Hi玩會員卡,帶你省錢!

買機票找華宇~貼心省錢又省心~ 

4.情景漫畫式告訴你如何買特價機票!

相關焦點

  • 冷知識科普:牛排啥沒有雙數的熟度?
    歡迎閱讀今天的冷知識科普。今天的話題是:牛排啥沒有雙數的熟度?                                                 西方的文化漸漸傳地入中國,吃西方的肯德基、麥當勞或者是牛排已經是我們身邊常見的事情。甚至成為了我們的生活中的日常,不吃這一些食物的時候還會感覺到不習慣,就好像我們吃米吃和喝湯一樣,不吃還會覺得奇怪。
  • 佛羅倫斯必吃美食|超好吃的託斯卡尼丁骨牛排、義大利松露餃子
    至於在歐洲(法國、義大利)用餐,跟美國是很不一樣的,尤其這類型餐廳並非隨意進出的速食餐廳,請不要直接走進餐廳裡說要用餐,而是站在有個櫃檯的地方等待服務人員招待,小U現場就看到有五位美國人大咧咧走進來,立刻被服務員請出去罰站~(有些德國餐廳的禮儀則是可以直接走進去找位置點餐,其實每個國家都還是不大一樣) Trattoria Zà
  • 佛羅倫斯必吃美食|超好吃的義大利松露餃子、託斯卡尼丁骨牛排
    我們第一次用餐有訂位,是坐在熱門的戶外用餐,第二次則是直接去,還在門口排了15分鐘的隊,然後被安排在歐洲人最不喜歡的室內用餐,當時是夏天,室內都是不開冷氣的,34度高溫其實用餐起來還蠻悶的,但如果是冬天,亞洲人一定會喜歡室內多一點。
  • 澳洲牛排科普系列-戰斧牛排,牛排界最霸氣的牛排!
    平常我們去西餐廳吃牛排,精緻的擺盤、大大小小的刀叉和酒杯,處處彰顯著儀式感。 但對於沉浸「肉海」多年的吃貨來說,這些都已經漸漸無法滿足日益膨脹的胃口和挑剔的味蕾。我們只想更豪氣的大口吃肉! 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比手臂還粗獷的戰斧牛排,相信你一定會喜歡!
  • 你吃的牛排真的「牛」嗎 牛排知識普及貼
    牛不牛是看——你是否知道你正在吃牛的哪個部位,你選的是不是最佳火候。 英文Steak是牛排的統稱,請不要再叫Beef了  作為永不淘汰的經典西餐,一塊牛排,足以滿足肉食動物們從味蕾到飽腹的所有需求。不過牛排煎制幾分熟,挑菲力還是T骨,這些知識你應該通通了如指掌。  牛排的生熟度對比
  • 5大戰斧牛排殺進無錫!這才叫吃牛排,你那只能叫吃牛肉!
    >牛排也是他們的最佳選擇但是自從錫城來了人氣戰斧牛排你那以前吃的牛排只能叫牛肉!但要走進牛禪,又要沿著紅毯一路前進,到底是心中珍重,把自家店的好味道當做驕傲。這樣的牛禪,寬敞明亮。願意來走這一遭的客人,也是內心飽含對肉的熱愛,這種對食物的尊重也是對老闆最大的嘉獎。
  • 牛排指南 | 西冷牛排和沙朗牛排的區別
    西冷牛排和沙朗牛排的區別是什麼?提到牛排,大家一定想到了西餐廳浪漫的氛圍。
  • 牛排,想吃!先要知道怎麼點?
    冬天來了,需要屯膘健身,那就多吃了幾頓美味的牛排,但點牛排,選牛排的時候真是費了勁,真不是那麼好點的…由於同學們幾度要求發一篇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那塊牛排,所以做點兒功課,分享給你們。這方面經驗豐富的同學,歡迎留言補充指導。去哪裡吃牛排?雖然美國人吃牛肉吃得多,但其實並不是非得去美式餐廳(steakhouse)吃牛排才最正宗。
  • 煎牛排一定要用黃油嗎?
    煎牛排放黃油主要作用有兩個:第一主要是味道香,我們知道黃油加熱以後有一股淡淡的奶香味,煎牛排能使牛排的味道會更好,起到增香的作用。第二個作用顏色好,放入黃油煎出來的牛排顏色好看,黃油本身是深黃色或者淡黃色,所以比其他油出品視覺會更好看。
  • 惠靈頓牛排已經out了,沒吃過這家牛排的人,都不叫吃過西餐!
    如果你是一個瀋陽80後,如果你喜歡西方情調,如果你熱愛西式牛排,那麼你一定不會錯過——牛巴店。這牛排一上來可是讓人吃了一驚。好大,好厚的一塊牛排。厚切牛排美味的秘密首先,牛排要採用來自澳大利亞的精選牛肉。然後經過各種香料的數小時醃製。
  • 牛排家:要經過熟成和排酸,這樣吃牛排才更健康
    平時想嘴饞想吃個浪漫的西餐什麼的時候,第一選擇還是牛排少不了的。而牛排不僅有營養,確實受到許多朋友們的喜愛。
  • 如何吃懂一塊高級牛排?|肉眼牛排|牛排|牛肉|法式牛排|和牛|西餐廳
    1934年,隨著紐約著名的民主黨的政治機器坦慕尼協會(Tammany Hall)的倒臺,牛排晚宴的傳統開始衰落,一家家風格各異的紐約牛排館走上了歷史的舞臺。如今去到美國吃牛排,你會發現這裡的牛排量大,擺盤也是不能再「淳樸」了,沒有過多的裝飾性,就是實實在在的牛排放在眼前,一塊不加任何醬汁的牛排也足以驚豔你的味蕾。
  • 吃牛排的首選 最專業的牛排店
    店名:PLT牛排主題餐廳小編手記:吃這種特別專業的東西就得到特別專業的地方。
  • 【家焙·食譜】誰說吃牛排一定要去西餐廳?!
    誰說吃牛排一定要去西餐廳?!有愛上家焙,在家也能輕鬆享受美味牛排!今天為大家奉上自製黑椒牛排食譜,製作簡單,在家輕鬆享大餐! 5.利用鍋中煎肉剩餘的油,將過了水的西蘭花放入翻炒,加少許鹽,起鍋擺在牛排旁邊。
  • 第一次吃牛排
    記得前幾年,我在保險公司上班,一次志榮來請我(好像嘉也在)在附近的茶餐廳吃飯,他點了牛排,讓我嘗試下,我拒絕了。不知為何,有些東西看到第一眼,就會想它不好吃,不願張嘴。               若不是嘉婷帶我來,我永遠不會知道這間店,更不會踏進去。店在大潤發裡面,當時感覺自己隨她繞了幾個彎,在較偏僻的角落看到它。這是一間西餐廳,名為超豪大,他們的招牌菜是牛排。
  • 肉食東京 | 日本和牛做的牛排,一定要在西餐廳吃
    當年一心策劃推動近代化的明治政府,積極鼓勵民眾吃牛肉,明治天皇不僅在宮中置辦西餐晚宴,大力宣傳肉食,還在宮中養乳牛,喝牛奶,宣講牛奶的飲用。因此,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正是這樣逐漸西化的。實際上,日本料理一直重視的「職人精神」,被貫徹到日本的西餐廳之中。
  • 超全的牛排類型、醬汁、配酒知識
    我只想來吃一頓西餐而已~竟然那麼複雜。慌亂之間,服務員催促點餐,最後匆忙點了招牌臺塑牛排。畢竟是一頭牛僅供六客,點招牌準沒錯。回去以後,小洛也懶得做功課,於是下次去還是只會點招牌……這裡小洛準備了一篇牛排入門的科普文章,方便您在不清楚菜單上各種牛排的情況下,能夠對您選擇牛排有所幫助。
  • A Cut 行政總廚凌維廉:完美牛排沒有一定標準
    他曾吃過一塊紐西蘭的草飼牛肉,卻完全無法接受那樣的味道。「那塊肉最後我沒吃下去,草腥味實在太重了。」一趟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的產地之旅,卻讓凌維廉對草飼牛改觀。他從牧場、屠宰場拜訪到餐廳,看過牛隻在牧場的生活樣貌、屠宰後如何分切、到成為一盤端上桌的牛排。
  • 吃了這麼多次戰斧牛排,你吃的是Tomahawk還是Porterhouse?
    但近幾年有一種牛排大受歡迎,光是聽名字就覺得自帶英雄氣場,霸氣十足,端上桌也確實能震場,可以說是牛排界的扛把子——戰斧牛排。在西餐廳裡點戰斧牛排,有些英文標註的是Tomahawk,而有些是Porterhouse,一定有人一臉懵,一個戰斧牛排,還有兩幅面孔呢!那到底應該選哪個?戰斧牛排最早興起於澳大利亞,通常大家所說的戰斧牛排是Tomahawk。
  • 我是你的菜 | 吃得起的牛排 瑪黎娜牛排入駐德百奧萊廣場
    >用刀切開牛排的那一刻鮮嫩多汁的質感身邊很多小夥伴對西餐廳各種扒都情有獨鍾,愛不釋手可是,感覺吃個西餐就好貴的樣子因此,即使再喜歡也有好多寶寶望而卻步現在,這個煩惱沒有了一家風靡全國的老百姓都吃的起的牛排西餐廳好消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