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8月14日電(記者李建平、張正富、程露)清晨,一輪旭日將金色的陽光灑向大地,沉睡的新青溼地慢慢甦醒過來,鳥鳴蛙語,此起彼伏,清澈的湖水映襯著搖曳的蘆葦,一群展翅翱翔的白頭鶴,讓悠遠的溼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此時,27歲的馮瑞升已經開始和兩歲多的白頭鶴「寶寶」一起「遛彎」了。「這小傢伙很喜歡鮮豔的色彩,如果看到哪家姑娘穿了豔麗的裙子,它就會追過去用尖嘴啄。」馮瑞升介紹起小鶴時眼裡流露出慈愛,像評價自己的孩子。
「這隻小鶴在像小鴨子一樣大的時候就失去了媽媽,當地林場職工發現後,收養了它。」這個白頭鶴「孤兒」在人們精心照料下,如今羽翼漸豐,有時能飛3米多高,但只要馮瑞升喊一聲「寶寶回來」,它就會乖乖地飛回來。而在新青溼地,類似這樣「人鶴情緣」的故事還有很多。
新青白頭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東北「林都」伊春境內,擁有大面積、保存完好的泥炭沼澤溼地,是世界珍稀瀕危鳥類白頭鶴在中國最大、最重要的繁殖棲息地。有記錄的白頭鶴近百隻,約佔白頭鶴在中國境內繁殖種群數量的一半。
「流人念家,鳥亦如此」,這是白頭鶴保護區工作人員始終堅信的。在這裡有一對白頭鶴「模範夫妻」,它們在1992年被人工馴養後,一直生活在齊齊哈爾市的龍沙公園內,但2002年開始卻一反常態,不再繁殖。飼養人員很急,最終想到將它們送回白頭鶴的繁衍生息地新青溼地。隨人所願,這對白頭鶴回到故鄉後又開始繁育後代了。
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堅定了人們保護、研究白頭鶴的信心。近年來,伊春林區不斷加大溼地保護和生態恢復力度,建成和成立了新青國家溼地公園和伊春保護白頭鶴聯合會,並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白頭鶴之鄉」稱譽。
國際鶴類基金會負責人在致伊春保護白頭鶴聯合會的信函中表示,在白頭鶴和它們棲息的溼地,在全球所面臨的威脅的情況下,伊春保護白頭鶴聯合會將為研究白頭鶴和保護它們的棲息地等方面做出最大的努力,在加強維護和恢復原始溼地、信息交流和聯合行動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
而白頭鶴這種被譽為「森林精靈」「在東亞文化中具有重要意義」但卻又瀕臨滅絕的美麗物種,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新青白頭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先後吸引了白頭鶴國際援助組織、國際鶴類基金會等國際組織前來交流與合作。
在人們的共同關注下,如今,白頭鶴的家園已經變得越來越美好。據新青白頭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數據顯示,新青溼地公園內常見的白頭鶴在今年3月30日就回到園內,比上年提前了10天回遷;不僅白頭鶴繁殖種群數量明顯增加,綠頭鴨、鴛鴦、白眉鴨等雁鴨類水鳥種群數量與往年相比,也呈現上升趨勢。
但中國不斷加強的保護天然林政策,讓負責管理新青白頭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林業企業利潤下滑,保護區的經費也變得緊張起來。
「我們會儘快想辦法走出困境,有決心保護好這種美麗的大鳥。」新青白頭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劉寶財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