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瀕危鳥類的樂園——探秘「中國白頭鶴故鄉」新青國家溼地

2021-02-08 華夏經緯網

  新華網黑龍江頻道8月14日電(記者李建平、張正富、程露)清晨,一輪旭日將金色的陽光灑向大地,沉睡的新青溼地慢慢甦醒過來,鳥鳴蛙語,此起彼伏,清澈的湖水映襯著搖曳的蘆葦,一群展翅翱翔的白頭鶴,讓悠遠的溼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此時,27歲的馮瑞升已經開始和兩歲多的白頭鶴「寶寶」一起「遛彎」了。「這小傢伙很喜歡鮮豔的色彩,如果看到哪家姑娘穿了豔麗的裙子,它就會追過去用尖嘴啄。」馮瑞升介紹起小鶴時眼裡流露出慈愛,像評價自己的孩子。

  「這隻小鶴在像小鴨子一樣大的時候就失去了媽媽,當地林場職工發現後,收養了它。」這個白頭鶴「孤兒」在人們精心照料下,如今羽翼漸豐,有時能飛3米多高,但只要馮瑞升喊一聲「寶寶回來」,它就會乖乖地飛回來。而在新青溼地,類似這樣「人鶴情緣」的故事還有很多。

  新青白頭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東北「林都」伊春境內,擁有大面積、保存完好的泥炭沼澤溼地,是世界珍稀瀕危鳥類白頭鶴在中國最大、最重要的繁殖棲息地。有記錄的白頭鶴近百隻,約佔白頭鶴在中國境內繁殖種群數量的一半。

  「流人念家,鳥亦如此」,這是白頭鶴保護區工作人員始終堅信的。在這裡有一對白頭鶴「模範夫妻」,它們在1992年被人工馴養後,一直生活在齊齊哈爾市的龍沙公園內,但2002年開始卻一反常態,不再繁殖。飼養人員很急,最終想到將它們送回白頭鶴的繁衍生息地新青溼地。隨人所願,這對白頭鶴回到故鄉後又開始繁育後代了。

  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堅定了人們保護、研究白頭鶴的信心。近年來,伊春林區不斷加大溼地保護和生態恢復力度,建成和成立了新青國家溼地公園和伊春保護白頭鶴聯合會,並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白頭鶴之鄉」稱譽。

  國際鶴類基金會負責人在致伊春保護白頭鶴聯合會的信函中表示,在白頭鶴和它們棲息的溼地,在全球所面臨的威脅的情況下,伊春保護白頭鶴聯合會將為研究白頭鶴和保護它們的棲息地等方面做出最大的努力,在加強維護和恢復原始溼地、信息交流和聯合行動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

  而白頭鶴這種被譽為「森林精靈」「在東亞文化中具有重要意義」但卻又瀕臨滅絕的美麗物種,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新青白頭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先後吸引了白頭鶴國際援助組織、國際鶴類基金會等國際組織前來交流與合作。

  在人們的共同關注下,如今,白頭鶴的家園已經變得越來越美好。據新青白頭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數據顯示,新青溼地公園內常見的白頭鶴在今年3月30日就回到園內,比上年提前了10天回遷;不僅白頭鶴繁殖種群數量明顯增加,綠頭鴨、鴛鴦、白眉鴨等雁鴨類水鳥種群數量與往年相比,也呈現上升趨勢。

  但中國不斷加強的保護天然林政策,讓負責管理新青白頭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林業企業利潤下滑,保護區的經費也變得緊張起來。

  「我們會儘快想辦法走出困境,有決心保護好這種美麗的大鳥。」新青白頭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劉寶財說。(完)

相關焦點

  • 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面天使 」下凡九龍江口翩翩起舞
    ▲黑臉琵鷺(資料圖片)臺海網1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王龍祥)近日,2隻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到訪漳州九龍江口紅樹林省級自然保護區,這也是該自然保護區首次記錄到黑臉琵鷺。這兩隻珍稀鳥類,是龍海市林業局浮宮林業站的高級工程師薛志勇在九龍江入海口大塗洲邊的灘涂上發現的,他用監控設備及時記錄下了珍貴的畫面堅守多年一睹「芳容」半小時「堅守了這麼多年,終於發現它(黑臉琵鷺)了。」9日下午,薛志勇嚮導報記者介紹說,7日下午4:30許,他在大塗洲入海口(九龍江西溪和南溪交匯處的紅樹林),發現兩隻黑臉琵鷺正在灘涂上不停地捉魚,整個過程持續約半個小時。
  • 世界瀕危物種中賊鷗現身劍湖溼地
    經專家鑑定,這種鳥為雲南省鳥類新紀錄。中賊鷗:世界瀕危物種專家介紹,中賊鷗為鷗形目大賊鷗屬下的一種遊禽,無亞種分化,屬於大型海鳥,常在飛行中搶劫鷗和其他海鳥捕獲的食物,善飛行,喜遊泳,在陸上行走靈活,主要分布於世界各大洋。
  • 黑龍江省推出19個溼地休閒旅遊目的地
    扎龍保護區蘆葦沼澤廣袤遼遠,湖泊星羅棋布,葦草肥美,魚蝦豐盛,是鳥類繁衍的天堂,國家一級保護鳥類8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3種,是觀鳥科普研學的好選擇。特別提示各位遊客,保護區內每日定時進行丹頂鶴放飛活動,可以近距離觀賞到丹頂鶴的美麗英姿。
  • 宏立城集團花果園、阿哈湖溼地公園、為鳥類提供了理想棲息場所!
    宏立城集團花果園公園驚現世間稀有鳥類4月14日,貴陽野生動物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查看宏立城集團花果園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遠程監控時,發現宏立城集團花果園公園內從未見過的兩隻鳥。後來野生動物管理站把視頻發給省內資深鳥類專家鑑定,驚訝地發現這兩隻鳥是瀕臨滅絕的珍稀鳥類。斑點彩䴉。"
  • 四川成都市彭州市現世界瀕危鳥類「娃娃雞」 上百種珍稀鳥類在此棲居
    封面新聞記者 田之路近日,有攝影愛好者在成都彭州市龍門山鎮寶山村景區拍到了多種稀有鳥類。其中,紅腹角雉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顏色豔麗,體型中等,也被稱作「娃娃雞」。據當地負責人介紹,目前已記錄的珍稀鳥類已經有106種。
  • 青島市溼地保護顯成效!野生鳥類398種,佔全國鳥類種類數量的28%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璐 青島報導  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野生動植物保護越來越受到全社會關注,近年來,青島市加大了對溼地的保護力度,
  • 彭州驚現「娃娃雞」 寶山棲居上百種珍稀鳥類
    人民網成都4月27日電 (王軍)近日,有攝影愛好者在位於彭州湔江河谷的龍門山鎮寶山村太陽灣景區,拍攝到了珍稀鳥類紅腹角雉,紅腹角雉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顏色豔麗,體型中等,鳴叫時像小孩啼哭的「哇、哇」聲,故當地群眾叫「娃娃雞」。
  • 深圳華僑城溼地可見白琵鷺和黑枕王鶲
    白琵鷺黑枕王鶲記者6月18日從廣東深圳華僑城國家溼地公園獲悉,作為國際候鳥遷徙線上的重要中轉站之一,該溼地今年新記錄到兩種珍稀鳥類現身,分別是白琵鷺和黑枕王鶲。目前,該溼地記錄鳥類已增至171種。今年5月14日下午,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巡查發現,在東區溼地灘涂上有一隻從未見過的白色鳥現身,經仔細觀察鑑別,最後認定是白琵鷺。這是溼地第一次記錄到這種鳥類。當時,這隻白琵鷺的腿上帶著彩色的腳環。工作人員介紹,經專業人士查詢腳環相關信息,得知這隻白琵鷺於去年年底中毒後被捕獲,經過醫治,於今年1月16日在福田口岸對面的落馬洲放回野外的。
  • 珠海記錄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圖/張福慶黑臉琵鷺因長嘴像中國樂器中的琵琶而得名,是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國際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都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黑臉琵鷺對生境及食物的要求比較苛刻,主要棲息在亞洲東部沿潮間帶灘涂,偶爾出現在其他類型的溼地上。
  • 水多了 地綠了 風小了 艾比湖自然保護區成鳥類重要棲息地
    目前,艾比湖的鳥類種類已經從保護區建立初期的111種增加到267種,觀測 鳥類總量超過200萬隻。其中,珍稀瀕危鳥類91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54種,艾比湖已經成為新疆鳥類重要的棲息地和候鳥中轉站。北京林業大學鳥類生態學博士、博爾塔拉蒙古 自治州精河國有林管理局局長克德爾汗·巴亞肯說,他從事生物多樣性監測工作已經12年了。「近年來,阿拉山口颳大風的天氣越來越少,沙塵天氣也隨之減少。」23年前來到鄰近艾比湖的阿拉山口紮根的河南周口人張勝利說。2008年,新疆艾比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立後,貫徹「節水、保湖、育林、固沙」方針,大力實施艾比湖生態保護和恢復工程。
  • 貴州花溪國家城市溼地公園
    他口中的「十裡河灘」,是2009年12月由住建部批准建設的花溪國家城市溼地公園。這座我國首個以高原喀斯特地貌為主要特徵的國家城市溼地公園,以花溪河為紐帶打造了「兩堤八景」,是集結山地、水文、生物以及人文景觀、國學文化,兼具保護、科普、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免費開放式景區。
  • 國際愛鳥日:從八種瀕危的鳥兒開始
    勺嘴鷸是數量遠少於大熊貓的珍稀鳥類, 它們歸來的消息,迅速衝上了微博熱搜, 讓人們的視線, 再次聚焦於瀕危鳥類的保護難題。
  • 保山青華海再添雲南鳥類新記錄
    近日,近十種珍稀鳥類陸續抵達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經專家鑑定,新增鳥類記錄9種,分別是東方鴴(héng)、斑胸濱鷸(yù)、黑腹濱鷸、三趾濱鷸、靴隼(sǔn)雕、短趾雕、棕尾鵟(kuáng)、普通朱雀、點胸鴉雀。其中,東方鴴為雲南省鳥類新記錄。
  • 濱海溼地 連接海陸的生態屏障
    每個遷徙季,遺鷗總會如約光臨天津濱海新區的沿海灘涂。遺鷗是鷗類水鳥家族中最晚被人類發現並認識的鳥,因此得名「遺鷗」,意味「被遺忘的鳥」,是國家一級極瀕危保護動物。據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濱海溼地與海洋保護區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濱海溼地研究中心」)主任劉長安介紹,濱海溼地具有涵養水源、降解汙染、淨化水質、調節氣候、攔截陸源汙染、固碳、護岸減災、提供生物棲息地、維持生態平衡等功能。海陸交錯的地理特徵使濱海溼地浮遊植物、底棲生物、植被、鳥類、哺乳動物等物種豐富。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本報北京電  (記者寇江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宣布,「十三五」期間,中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自然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南沙溼地發現黑臉琵鷺數量再創新高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南沙溼地又可看黑臉琵鷺了,而且數量龐大。記者從南沙溼地獲悉,12月5日,該溼地工作人員發現52隻黑臉琵鷺,這是繼今年1月發現黑臉琵鷺後再次發現規模巨大的黑臉琵鷺,創下了歷史新紀錄。近年來,南沙地區觀察到的黑臉琵鷺數量逐年上升。
  • 常德周邊景點黃石篇網湖溼地
    湖北網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處於長江中下遊南岸,長江與富水交匯的三角地帶,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境內。地處東經115 °14′00″至115°25′42″、北緯29°45′11″至29°56′38″之間。網湖溼地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網湖溼地生態系統,總面積20495hm 。
  • 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來源:央視原標題: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國家林草局今天(4日)發布消息,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
  • 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公布夏季動物監測結果
    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近日公布今年夏季動物監測結果,最大的亮點是鳥類品種豐富,有10目24科38種。其中包含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廣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等。華陽湖在2014年建成並對外開放,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建設在2015年開始,並於近日驗收。由國家和省組成的專家組認為,華陽湖治理效果明顯,為恢復生物多樣化打下了基礎。
  • 呱~呱~呱~珍稀物種現身濰坊!
    呱~呱~呱~珍稀物種現身濰坊! 近日6隻顏色豔麗的花臉鴨現身青州市彌河國家溼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