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裝甲旅裝備大擺拍:數量真多,同時也有「富人的煩惱」

2020-12-22 ALEX俊赫

【話說軍世】近日美國陸軍的裝甲旅使用的軍事裝備進行了整體擺拍,大量的裝備在地面上,佔據了非常的面積,無人機到空中拍攝的畫面也顯得很震撼,畢竟,美軍中其實這樣的重裝備旅其實也不算多了。

美軍裝甲旅裝備大擺拍:數量真多

近日擺拍的這個裝甲旅是美國陸軍第3師第1突擊裝甲旅,地點為喬治亞州的斯圖爾特堡軍事基地,在照片中可以看到,各種車輛裝備非常多,整體的機械化和機動水平很高。

當然,這支裝甲旅中並非全是坦克和裝甲車,美軍一向非常重視後勤單位和補給效率,因此第1突擊裝甲旅的地面裝備中,有相當多的工程車輛、運輸車輛和保障車輛等。

而且相比較於美軍近些年很「寵愛」的,標配大量大八輪「斯特賴克」戰鬥旅,這支第1突擊裝甲旅扔保留了大量的M1主戰坦克和M2步兵戰車,正面對戰時的裝甲突擊和攻堅能力更強。

第1突擊裝甲旅所屬的美軍第3機械化步兵師,是美軍序列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師,其本身也是第18空降軍中唯一的重裝師,兩個裝甲旅、兩個機步旅、一個作戰航空旅、一個工兵旅,也是美軍中唯一的四重裝旅單位的裝甲師。

在伊拉克戰爭以前,第3機步師編制為1.8萬人,在2004年後,第3機步師進行了編制調整,增加了模塊編制,同時全師人數也大幅上升,達到了近2.3萬人。

美軍中的重裝師:也有「富人的煩惱」

作為機械化水面最好的師級單位,第3機步師也有一定的煩惱,那就是裝備「太多」了,而且有很多重量非常大的地面裝甲裝備,並不適合整建制的空中運輸,師級單位的快速戰略機動能力比較差。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雖然地面作戰時間很短,但是,第3機步師的全部重裝備從駐地到沙特總共用了38天,總共使用了10艘運輸船,真的是裝備太多,這大概就是「富人的煩惱」吧。

美軍的重裝備師,整體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都很高,但是從駐地到戰場抵達不僅需要大量的運輸設備,同時,也需要有前進的、可連接的地面空間,比如當年伊拉克戰爭時,伊拉克周邊那樣的可以將第三機步師部署並展開的地面空間。

但是在與美軍同等體量規模的軍事強國中,美軍的這種集結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能不能拉開空間打,影響因素很多,比如說某風快遞、飛彈或者空軍等。

因此在地區衝突或其他情況下,一般都是101空中突擊師等快速機動,先行搶佔立足點,建立陣地後,在爭取時間讓重型第3機械化步兵師進入,然後發揮裝甲突擊能力。

相關焦點

  • 美軍裝甲旅有多少家底?密密麻麻排在一起,無人機都拍不過來
    美軍裝甲旅展示裝備 雖然摩託化不是機械化的全部,但卻是機械化的基礎。美軍是世界上最早全面、深度實現機械化的軍隊之一,其機械化建設也最為成熟。近日美軍第三步兵師第一突擊旅進行了一場裝備展示,通過畫面可以看出,美軍這支突擊旅的大量裝甲戰車密集排列在一起,裝甲運輸車、主戰坦克、各種工程車輛等一應俱全,數量多到負責航拍的無人機在低空高度都無法全部拍下來!
  • 美軍裝甲旅裝備全放一起有多少?數不清
    美軍裝甲旅裝備全放一起有多少?
  • 越南戰爭中美軍裝甲部隊的主要裝備
    然而這種想法又是片面的,事實上,在越南戰場上的大多數場合中,從重達50噸的主戰坦克到臨時改裝的裝甲卡車,種類繁多的各種裝甲車輛仍是作戰雙方士兵們最主要的依靠,儘管這些裝甲力量從未被交戰雙方集中使用過,但數以千計的裝甲技術兵器分布於越南戰場的全境卻又是個不爭的事實。總之,這同時是一場非典型的亞熱帶裝甲戰爭。作為一個冷戰中的天然武器試驗場,美軍向越南派遣了大量各種型號的裝甲戰鬥車輛。
  • 末日德軍裝甲旅(二)洛林坦克戰——第106「統帥堂」裝甲旅
    ✚德軍裝甲旅更像是虎式裝甲營(重裝甲營)的放大版,不過裝備的不是虎式坦克而已1944年7月,德軍利用「統帥堂」裝甲擲彈兵師的殘部組建了第106裝甲旅,這個師是1944年6月從蘇德戰場上撤下來的,這個旅在東部的但澤城附近組建和訓練。弗朗茨·貝克上校因為在指揮「貝克重裝甲團」裡表現出色,並任命為這個旅的旅長。
  • 圖解美軍東亞最大戰略物資基地:庫存2個裝甲旅,薩德就在跟前
    位於韓國慶尚北道漆谷郡的倭館站,原本是京釜線鐵路沿線的一個車站,上世紀60年代美軍在倭館站設立卡羅爾兵營,90年代海灣戰爭爆發之後,美軍對卡羅爾兵營進行了大幅擴建,將其改造為美軍在亞洲地區最大的戰略物資儲備基地。
  • 美軍裝甲旅常態化部署波蘭,能否摧毀俄軍?
    美軍到達 在2020年11月份的時候,美國正在進行駐芬蘭部隊的輪換,目前正在波蘭的第3步兵師第2裝甲作戰旅即將完成任務,由第一騎兵師第1裝甲作戰旅代替,目前後者正在從美國本土的基地向東歐輸送之中
  • 中美裝甲旅實力誰更強?無人機拍攝震撼一幕,日稱有史以來首次
    日前,美軍用無人機拍攝了其陸軍第3步兵師,第1突擊裝甲旅的畫面,一眼望不到頭的裝甲車輛看起來非常的震撼。很多軍迷一直想要分出中美裝甲旅究竟誰的實力更強一些,經過比較之後,日本媒體感慨稱對於亞洲國家而言,這是有史以來首次雙方實力不分伯仲。美國陸軍第三機械化步兵師,是美國唯一一個擁有四個重裝戰鬥旅的裝甲師,其編制為1.8萬人。
  • 美君斯特賴克旅編制、裝備、實力、發展與實戰運用
    美軍在2008 年之前已組建6 個斯特賴克旅,歷經實戰驗證後,2011至2013年改編第1裝甲師第1旅為第7個斯特賴克旅;2012至2014年改編第3裝甲騎兵團為第8個斯特賴克旅。偵搜力是斯特賴克旅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旅的情報信息力量主要是旅所屬偵察營和各機步營所屬的偵察排。比如M1127偵察車可以在掩護部隊前或警戒監視地域前展開偵察,在使用中繼站的情況下,偵察範圍可覆蓋80公裡縱深;如配合3架無人機同時使用,偵察面積可達375平方公裡。此外,每個裝甲步兵連所屬的M1131 炮兵觀測車配備的偵察裝備,也具有一定信息獲取能力。
  • 美軍現役整編師的人員裝備配置如何?陸軍10個師卻分為了三種六類
    而美軍的現役作戰師又分為三種六類:(重型裝備師)裝甲師、機械化步兵師;(輕型裝備師)輕步兵師、山地師;(快速反應師)空降師和空中突擊師。美軍曾經弄過什麼師改旅,但是目前仍然改回了師轄旅的基本編制,但旅直接轄營。
  • 美軍淘汰五對負重輪,造3千輛戰場計程車,裝備12個旅級戰鬥隊
    美軍戰場計程車來了,老式的M113裝甲車被淘汰,計劃造近3000輛,這是美軍敢於創新的體現。如果說步槍是士兵的生命,那麼裝甲輸送車就是士兵的風火輪,沒有這個東西就在戰場上走不快,還很容易受到傷害。美軍的裝甲輸送車是60年代服役至今的M113裝甲車,該車有5個負重輪,因為也被稱為美軍的「五對輪」,現在這輛老古董要退役了,新夥計是一輛英國車。在前幾年美國提出發展新一代裝甲輸送車的時候,英國BAE系統公司為美國陸軍打造了一款新版「戰場計程車」,這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 美軍裝甲部隊蛻變之路(上)
    ●取材/戰鬥中的裝甲兵——美軍裝甲兵75周年紀念版編輯:裝甲部隊是以下幾頁描述的一系列事件的結果。第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坦克的發展,隨後的改進產生了更快、更可靠的裝甲戰車,具有更廣泛的潛在應用範圍。出現了新的理論和組織概念,將裝甲開發從以平臺為中心的根源轉移到獨特的能力集。這一轉變逐漸發生在美國,受到1920年「國防法案」、預算限制以及分配給步兵坦克部隊和第七騎兵旅(機械化)的不同任務的影響。
  • 火箭炮射程威力大,美軍卻很少裝備,為何不學中國大量裝備火箭炮
    火箭炮的威力巨大,射程和威力都堪比短程飛彈,為什麼美國不像中國那樣大量裝備火箭炮呢,而是裝備了射程僅有75公裡左右的M-270火箭炮呢,而且美軍在身管火炮上裝備的數量也很多,使用頻率身管火炮也遠超火箭炮。
  • M101式105毫米榴彈炮,美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榴彈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現了各種新式武器裝備,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等相繼投入戰爭,也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其中就有許多國家競相裝備和使用榴彈炮,使榴彈炮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40年代初裝備美軍部隊,是為步兵師、空降師和海軍陸戰隊等部隊供給直接支援的炮兵骨幹,是美軍裝備最好的榴彈炮,也可以說它是美國陸軍的寵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朝鮮戰役、越南戰役和格瑞那達戰役中也有它的身影,並發揮到了很重要的效果,為美軍供給了十分有效的火力支援。M101式榴彈炮的生產數量大,也是使用特別普遍的火炮之一,先後共有約80個國家的軍隊裝備使用過這種火炮。
  • 美軍最新改進型M1A2,可擊穿一切裝甲
    同時因為液力變速箱的的使用,99A的駕駛員不需要再搬動沉重的操縱杆,而可以像轎車駕駛員一樣操縱液壓助力方向盤。在被動防護方面,99A不但在車體周圍加裝先進的複合裝甲,而且頂部也披上新型複合裝甲,能全方位抵擋來自敵方坦克、反坦克飛彈以及武裝直升機的火力打擊。在主動防護方面,99A坦克獨門配備了可幹擾敵軍雷射觀瞄系統和雷射制導反坦克飛彈的大功率雷射壓制系統。
  • 二戰德軍的特種部隊布蘭登堡部隊到阿登戰役的特殊150裝甲旅
    1944年末希特勒最在西線的後一場豪賭阿登戰役反擊計劃,正式開始展開,阿登計劃簡單點說就是一個縮小版的曼施坦因計劃,德軍依靠法國戰役當時的軍事部署一樣打算來一次法國戰役的重演,重新一舉佔領法國,擊潰盟軍將他們趕下英吉利海峽,既然要法國戰役重演,就少不了特種部隊參加,希特勒在一次想到了之前布蘭登堡部隊,這就是後來出現在西線的特殊裝甲部隊第150旅的前身,希特勒希望布蘭登堡部隊組成一支快速裝甲機動部隊
  • 布萊德利:美軍機械化核心裝備,兩次海灣戰爭立下汗馬功勞
    文:桌面戰爭兵棋 | GEN步兵戰車是以配合步兵機動作戰為目的的裝甲戰鬥車輛,步兵戰車在性能方面必須配合好裝甲步兵人員,不僅需要火力和機動性,更需要有良好的運輸能力和防護功能。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美國裝甲部隊的核心——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
  • 服役40年都沒換,美軍最愛的「裝甲巴士」,還曾單挑主戰坦克
    美軍在新一代步兵戰車設計時,就考慮到速度、裝甲、火力等多個方面。其行駛速度要求必須能夠跟得上M1系列主戰坦克的推進速度,由於M113裝甲車在越戰中的糟糕表現,設計中特意強調了,要求全車任意一個部位都能夠抵禦14.5毫米大口徑子彈(M113在越戰中,其正面裝甲被14.5子彈打穿過,側面則是隨便穿)。同時,新的步兵戰車還要有機關炮,用來攻擊、反制敵方輕型裝甲單位。
  • 戰場計程車--M113裝甲人員輸送車
    M113裝甲人員輸送車是美軍使用的第一款採用鋁合金裝甲作為防護材料的裝甲車輛,也為之後的裝甲車輛設計開拓了全新的思路。並使鋁合金裝甲這種材質,廣泛地應用到了現今眾多的裝甲車輛上。1960年初,美國食品機械化學公司下屬的聖何塞兵工廠開始了M113的生產,並陸續裝備美軍部隊。1962年,又與當時的聯邦德國陸軍籤訂了生產1132輛的購買合同。
  • 20分鐘全殲一個裝甲旅,85輛坦克成了廢鐵?真實情況令人大跌眼鏡
    不過阿拉伯人的戰績實在是少得可憐,翻來翻去就那麼幾個,其中最響亮的一個是:埃及軍隊20分鐘全殲以色列第190裝甲旅。此戰大家可能都有所耳聞,基本情況是在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軍隊突破了巴列夫防線,以軍調集裝甲部隊反擊,其中輕敵冒進的190裝甲旅被全殲。
  • 中國版斯崔克旅,攻防兼備日行千裡,初探陸軍中型合成旅
    今天我們繼續介紹我國的合成化部隊,這次將簡單介紹中型合成旅部隊。在我國13個集團軍下轄的共計78個合成旅裡(沒計算隸屬於西藏軍區的3個合成旅),中型合成旅數量高達26個,是整個陸軍合成化部隊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