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詩集錦】119、《酬張少府》

2021-02-19 南京玄奘寺

王維

(701—761)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注釋】

 

1、酬:以詩詞酬答。

2、晚年:年老之時。唯:也寫作「惟」,只。好(hào):愛好。

3、自顧:自念;自視。長策:猶良計。

4、空知:徒然知道。舊林:指禽鳥往日棲息之所。比喻舊日曾隱居園林。

5、吹解帶:吹著詩人寬解衣帶時的閒散心情。解帶,表示熟不拘禮。

6、君:一作若。窮:不能當官。通:能當官。理:道理。漁歌:隱士的歌。浦深:河岸的深處。

 

【賞析】

       這是一首贈友詩。此詩開頭就說「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描述了晚年只好清靜、萬事都不關心的心態,看起來似乎很達觀,其實心裡卻表露出遠大抱負無法實現的無奈情緒。說自己人到了晚年,只好清靜,對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了,乍一看,生活態度消極之至,但這是表面現象。仔細推求起來,這「唯好靜」的「唯」字大有文章。一是確實「只」好靜。二是「動」不了才「只得」好靜。寫晚年「惟好靜」,耐人尋味。細細品味,不難發現裡面包含著心靈的隱痛。

    頷聯緊承首聯,「自顧無長策」道出詩人理想的破滅和思想上的矛盾、痛苦,在冷硬的現實面前,深感無能為力。既然理想無法實現,就只好另尋出路。跳出是非場,放波山水,歸隱田園,「空知返舊林」。王維這時雖任京官,但對世俗已不關心,開始過著半隱的生活,「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正是他這時內心的真實寫照。

  王維早年,懷有政治抱負的雄心,在張九齡任相時,他對現實充滿希望。然而,沒過多久,張九齡罷相貶官,朝政大權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貞正直之士一個個受到排斥、打擊,政治局面日趨黑暗,王維的理想隨之破滅。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他既不願意同流合汙,又感到自己無能為力。「自顧無長策」,就是他思想上矛盾、苦悶的反映。他表面上說自己無能,而骨子裡卻隱含著牢騷。儘管在李林甫當政時,王維並沒有受到迫害,實際上還升了官,但他內心的矛盾和苦悶卻越來越加深了。對於這個正直而又軟弱、再加上長期接受佛教影響的封建知識分子來說,出路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舊時的園林歸隱這一途了。「空知返舊林」意思是:理想落空,歸隱何益?然而又不得不如此。在他那恬淡好靜的外表下,內心深處的隱痛和感慨,還是依稀可辨的。

  頸聯寫的是詩人歸隱「舊林」後的通送適意。理想落空的悲哀被「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的閒適所取代。擺脫了仕宦的種種壓力,詩人可以迎著松林清風解帶敞懷,在山間明月的伴照下獨坐彈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然而在這恬淡閒適的生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隱痛和感慨。詩人肯定、讚賞那種「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的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趣,實際上是他在苦悶之中追求精神解脫的一種表現。這既含有消極因素,又含有與官場生活相對照、隱示厭惡與否定官場生活的意味。

  「松風」、「山月」都含有高潔的意思。追求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趣,說逃避現實也罷,總比同流合汙、隨波逐流好。詩人在前面四句抒寫胸臆之後,抓住隱逸生活的兩個典型細節加以描繪,展現了一幅鮮明生動的形象畫面,將「松風」、「山月」都寫得似通人意,情與景相生,意和境相諧,主客觀融為一體,這就大大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

  尾聯詩人借答張少府,「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用一問一答形式,照應「酬」字;同時,又妙在以不答作答:如果要問我窮通之理,我可要唱著漁歌向河浦的深處去了。末句含蓄蘊藉,耐人咀嚼,似乎在說:世事如此,還問什麼窮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塊歸隱去吧!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畫面,用它來結束全詩,可真有點「韻外之致」、「味外之旨」的「神韻」。王維避免對當世發表議論,隱約其詞,似乎在說:通則顯,窮則隱,豁達者無可無不可,何必以窮通為懷。而聯繫上文來看,又似乎在說:世事如此,還問什麼窮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塊歸隱去吧!這就帶有一些與現實不合作的意味了。

  從表面上看,詩人顯得很達觀。可這無為的態度,正是一種抑鬱不滿情緒表現,字裡行間流露出不得已的苦悶。「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兩句含義是非常深永的。他沒有回天之力,又不願同流合汙,只能潔身隱遁。他又故意用輕鬆的筆調描寫隱居之樂,並對友人說「君問窮能理,漁歌入浦深」,大有深意,似乎只有在山林生活中他才領悟了人生的真諦,表現出詩人不願與統治者合作的態度,語言含蓄有致,發人深思。詩的末句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畫面,含蓄而富有韻味,耐人咀嚼,發人深思。(作者簡介同上)

相關焦點

  • 《酬張少府》--唐·王維
    酬張少府唐·王維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 【講唐詩】 王維《酬張少府》
    23王維《酬張少府》|松風山月中的平和
  • 儒風朗誦 《酬張少府》
    酬 張 少 府  唐 王維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注釋⑴酬:以詩詞酬答。張少府:當指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屬廣東)人。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遭李林甫排擠罷相。少府,唐人稱縣尉為少府。從「君問窮通理」句看,張少府亦是詩人同道之人。⑵晚年:年老之時。
  • 唐詩112《酬張少府》 (王維)
    《唐詩三百首》【第五卷:五言律詩】30.王維:酬張少府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最後,「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從詩的題目上可以看出,這是王維給張少府的回贈,最後二句照應了「酬」字,同時又妙在以不答作答:您要問有關怎樣當官發達的道理嗎?我可要唱著漁父之歌向河浦的深處逝去了。末句五字,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畫面,可真有點「韻外之致」的「神韻」呢!這裡的「漁歌」,又暗用《楚辭·漁父》的典故:「漁父莞爾而笑,『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 王維《 酬張少府》--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酬張少府朝代:唐代作者:王維原文:
  • 張德進書法——《酬張少府》《終南別業》
    1 王維《酬張少府》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這是一首贈友詩。全詩寫情多於寫景。常見的四字室內書法橫幅正大光明、天道酬勤、克勤克儉、寧靜致遠、淡泊明志、難得糊塗、志當高遠等。客廳橫幅字畫如何掛?如何選?其實掛畫的尺寸本身是沒有標準的,但是,在人們的普遍思維上,橫幅和豎幅是最常見的。橫幅字畫,無疑,這肯定是對空間的寬度的一種考驗,客廳掛橫幅字畫,無疑,這肯定是對空間的寬度的一種考驗。
  • 唐詩三百首|酬張少府
    王維《酬張少府》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 誦讀古詩詞《酬張少府》
  • 布袋和尚的一首禪詩,流傳千年,開悟無數人!
    布袋和尚有一首禪詩,流傳至今已有千年之久,很多人學佛人因此詩而開悟,希望你讀過之後,也能所有開悟。布袋和尚,名契此,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我們去寺廟時,會看到一個笑口常開的彌勒佛,這個彌勒佛的形象原型,就是布袋和尚。
  • 基層快訊 ▏包頭市宏鑑公證處普法宣傳篤於行 喜獲收藏酬於勤;​...
    基層快訊 ▏包頭市宏鑑公證處普法宣傳篤於行 喜獲收藏酬於勤;​赤峰市司法局紮實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工作 2020-12-16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適合掛客廳的四字成語 客廳書法四字集錦(歡迎補充~)
    適合掛客廳的四字成語,客廳書法四字集錦。古往今來,四字成語都是人們非常喜愛且使用較為頻繁的詞組,它不僅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更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隨著傳統文化的慢慢滲入,書法已經成為家居裝飾的必備之選,那麼適合掛客廳的四字成語又有哪些呢?
  •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來源:實戰財經「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就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最經典表達。得其神髓者,不僅可獨善其身,也能兼濟天下。天道酬勤「天道酬勤」取典於《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尚書》「天道酬勤」,昭示勤奮逆轉人生的真諦。曾國藩是清朝中興名臣,其思想、修為也砥礪後世,可他天賦並不高。年少時在家讀書,有位梁上君子潛伏他家中,希望等曾國藩睡覺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曾還是翻來覆去讀那篇文章。
  • 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誠、商道酬信
    天道酬勤天道酬勤,源於《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上天會根據每個人的勤奮,給予相應的酬勞。正所謂「一分耕耘一份收穫」。何為勤?地道酬德地道酬德,出自《周易》卦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承載萬物,滋養萬物,萬物沒有貴賤,同等對待,這便是坤卦的德。君子應如大地般增厚美德,助人行善,方能逢兇化吉。
  •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天道酬勤」取典於《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尚書》「天道酬勤」,昭示勤奮逆轉人生的真諦。曾國藩是清朝中興名臣,其思想、修為也砥礪後世,可他天賦並不高。地道酬善「地道酬善」出自《周易》卦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寓意助人行善,逢兇化吉。春秋時,趙盾在翳桑看見一人將要餓死,趕緊給他食物。那餓漢卻只吃一半,趙盾問他原由,餓漢說想把食物留給母親。
  • 天道酬勤,地道酬什麼?人道酬什麼?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天道酬勤」,那麼地道酬什麼?人道酬什麼?01天道酬勤。天道,簡單地說就是天體運行變化之道。天道酬勤,取典於《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酬勤的意思是:上天會按照每個人付出的勤奮,給予相應的酬勞。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穫,只要你付出了足夠的努力,將來也一定會得到相應的收穫。
  •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就是中國傳統哲學的經典表達。
  •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 「天道酬勤」是什麼意思 「天道酬勤"出自於哪裡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業道酬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