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齋德進書法#
書法條屏:
條屏一般為雙數,少的為兩條,多的可達四條、六條、八條、十二條、十六條之多,其中以四條屏的形式較為流行。山水四條屏以「四」為數,「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含義豐富,譬如四季、四時、四方、四海、四德、四諦、四書等均與之相關。
書法條屏一般常見為豎幅作品,有三尺對開、四尺對開的條幅(及畫心),當然還有其他不規則的,也有大型的用整幅。就裝裱而言一般條屏內容或表達意境又相互聯繫(系列作品、較長),抑或同一幅作品由於紙張的限制分為四幅或更多幅
王維這首詩寫出了老年人嚮往的晚年生活:
人到晚年就特別喜好安靜,對人間萬事都漠不關心。自思沒有高策可以報效國家,只要求歸隱家鄉的山林。
迎著松林清風解帶敞懷,在山間明月的伴照下獨坐彈琴,自由自在。
世事如此,還問什麼窮通之理,不如去聽聽水浦深處漁歌聲音。
1 王維《酬張少府》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這是一首贈友詩。全詩寫情多於寫景。此詩前四句全是寫情,隱含著詩人偉大抱負不能實現的矛盾苦悶心情。頸聯寫隱逸生活的情趣,情景渾成,物我兩忘,以動寫靜,為高人達士作了傳神的寫照。
末聯是即景悟情,以問答形式作結,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韻味。
全詩著意自述「好靜」之志趣,寫自己對閒適生活的快意,並表示自己對天地間的大道理有所領悟,已經能超然物外,從表面上看似乎很達觀,但從詩意中,還是透露出一點點失落、苦悶的氣息。
橫幅在古代書法中是一種規格,形式如中堂、條幅、對聯、橫幅、鬥方、扇面等。常見的四字室內書法橫幅正大光明、天道酬勤、克勤克儉、寧靜致遠、淡泊明志、難得糊塗、志當高遠等。
客廳橫幅字畫如何掛?如何選?其實掛畫的尺寸本身是沒有標準的,但是,在人們的普遍思維上,橫幅和豎幅是最常見的。橫幅字畫,無疑,這肯定是對空間的寬度的一種考驗,客廳掛橫幅字畫,無疑,這肯定是對空間的寬度的一種考驗。
2 王維的《終南別業 / 初至山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悠閒自得的心境。詩的前六句自然閒靜,詩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不問世事,視山間為樂土。
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結尾兩句,引入人的活動,帶來生活氣息,詩人的形象也更為可親。
王維的詩與畫極富禪機禪意,文學史上尊他為「詩佛」。他的兩句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水窮處」指的是什麼?登山時溯流而上,走到最後溪流不見了。有一個可能是該處為山泉的發源地,掩於地表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