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進書法——《酬張少府》《終南別業》

2020-12-23 金寶齋德進書法

#金寶齋德進書法#

書法條屏:

條屏一般為雙數,少的為兩條,多的可達四條、六條、八條、十二條、十六條之多,其中以四條屏的形式較為流行。山水四條屏以「四」為數,「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含義豐富,譬如四季、四時、四方、四海、四德、四諦、四書等均與之相關。

書法條屏一般常見為豎幅作品,有三尺對開、四尺對開的條幅(及畫心),當然還有其他不規則的,也有大型的用整幅。就裝裱而言一般條屏內容或表達意境又相互聯繫(系列作品、較長),抑或同一幅作品由於紙張的限制分為四幅或更多幅

王維這首詩寫出了老年人嚮往的晚年生活:

人到晚年就特別喜好安靜,對人間萬事都漠不關心。自思沒有高策可以報效國家,只要求歸隱家鄉的山林。

迎著松林清風解帶敞懷,在山間明月的伴照下獨坐彈琴,自由自在。

世事如此,還問什麼窮通之理,不如去聽聽水浦深處漁歌聲音。

1 王維《酬張少府》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這是一首贈友詩。全詩寫情多於寫景。此詩前四句全是寫情,隱含著詩人偉大抱負不能實現的矛盾苦悶心情。頸聯寫隱逸生活的情趣,情景渾成,物我兩忘,以動寫靜,為高人達士作了傳神的寫照。

末聯是即景悟情,以問答形式作結,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韻味。

全詩著意自述「好靜」之志趣,寫自己對閒適生活的快意,並表示自己對天地間的大道理有所領悟,已經能超然物外,從表面上看似乎很達觀,但從詩意中,還是透露出一點點失落、苦悶的氣息。

橫幅在古代書法中是一種規格,形式如中堂、條幅、對聯、橫幅、鬥方、扇面等。常見的四字室內書法橫幅正大光明、天道酬勤、克勤克儉、寧靜致遠、淡泊明志、難得糊塗、志當高遠等。

客廳橫幅字畫如何掛?如何選?其實掛畫的尺寸本身是沒有標準的,但是,在人們的普遍思維上,橫幅和豎幅是最常見的。橫幅字畫,無疑,這肯定是對空間的寬度的一種考驗,客廳掛橫幅字畫,無疑,這肯定是對空間的寬度的一種考驗。

2 王維的《終南別業 / 初至山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悠閒自得的心境。詩的前六句自然閒靜,詩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不問世事,視山間為樂土。

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結尾兩句,引入人的活動,帶來生活氣息,詩人的形象也更為可親。

王維的詩與畫極富禪機禪意,文學史上尊他為「詩佛」。他的兩句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水窮處」指的是什麼?登山時溯流而上,走到最後溪流不見了。有一個可能是該處為山泉的發源地,掩於地表之下

相關焦點

  • 終南別業 王維(唐詩欣賞縱橫談)
    終南別業和輞川別業,是不同名稱,還是不同地方,看法不一。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名句。其中適與意會,心隨雲飄,一切盡在無可無不可,精神愜意,境界高遠。上承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下啟陸遊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元好問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的詩句。
  • 《酬張少府》--唐·王維
    酬張少府唐·王維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 【講唐詩】 王維《酬張少府》
    23王維《酬張少府》|松風山月中的平和
  • 楊雨07:王維《終南別業》
    終南別業王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今天我們要讀的是王維的另外一首代表作《終南別業》:這首詩裡同樣有兩句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名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這兩句詩呢?這兩句詩又到底好在哪裡呢?我覺得啊,答案就是這兩個字:隨意。那麼,這種隨隨便便、了無牽掛的狀態,為什麼會讓今天的我們還會產生一種心有戚戚的共鳴感呢?
  • 儒風朗誦 《酬張少府》
    酬 張 少 府  唐 王維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注釋⑴酬:以詩詞酬答。張少府:當指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屬廣東)人。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遭李林甫排擠罷相。少府,唐人稱縣尉為少府。從「君問窮通理」句看,張少府亦是詩人同道之人。⑵晚年:年老之時。
  • 唐詩112《酬張少府》 (王維)
    《唐詩三百首》【第五卷:五言律詩】30.王維:酬張少府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最後,「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從詩的題目上可以看出,這是王維給張少府的回贈,最後二句照應了「酬」字,同時又妙在以不答作答:您要問有關怎樣當官發達的道理嗎?我可要唱著漁父之歌向河浦的深處逝去了。末句五字,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畫面,可真有點「韻外之致」的「神韻」呢!這裡的「漁歌」,又暗用《楚辭·漁父》的典故:「漁父莞爾而笑,『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 王維《終南別業》遐想
    最早見到的是這樣的一幅書法作品,驀然回首,竟也好幾年過去了,儼然是古人的處世哲學,儼然是一種大境界。如此佳作不入書法作品實屬可惜。出處終南別業作者:王維 唐代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 王維《 酬張少府》--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酬張少府朝代:唐代作者:王維原文:
  • 詩佛王維的終南別業
    首先我們來看看他最經典的佛系之作:《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之所以說這首古詩是王維最經典的佛系之作,就是因為那一切都充滿了任性,充滿了隨心所欲。「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人到中年以後,王維就非常傾向於潛心修行研讀佛法,本來沒有什麼。
  • 【禪詩集錦】119、《酬張少府》
    【注釋】 1、酬:以詩詞酬答。2、晚年:年老之時。唯:也寫作「惟」,只。好(hào):愛好。3、自顧:自念;自視。長策:猶良計。4、空知:徒然知道。舊林:指禽鳥往日棲息之所。比喻舊日曾隱居園林。5、吹解帶:吹著詩人寬解衣帶時的閒散心情。解帶,表示熟不拘禮。6、君:一作若。
  • 讀一首《終南別業》,在拈花一笑中,禪意渡人生
    王摩詰一首《終南別業》,便將自己帶入淡泊寧靜、怡然自樂的情調。一心只想清靜自然,不著不染,任從世事紛紜,英雄西煙而不著不動。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 唐詩三百首|酬張少府
    王維《酬張少府》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 王維輞川別業 最美鄉村民宿!
    輞川別業的格調是中式禪意風。王維首開禪意家居風格之先河。我們從他的字裡行間能感受到那種寧靜致遠的幽幽禪意格調:「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鹿柴》)。「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向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酬張少府》)……每一首詩,都描繪了一個家;每一個家,都體現了一首詩。中式禪意風,王維的最愛。
  •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來源:實戰財經「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就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最經典表達。得其神髓者,不僅可獨善其身,也能兼濟天下。天道酬勤「天道酬勤」取典於《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尚書》「天道酬勤」,昭示勤奮逆轉人生的真諦。曾國藩是清朝中興名臣,其思想、修為也砥礪後世,可他天賦並不高。年少時在家讀書,有位梁上君子潛伏他家中,希望等曾國藩睡覺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曾還是翻來覆去讀那篇文章。
  •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天道酬勤」取典於《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尚書》「天道酬勤」,昭示勤奮逆轉人生的真諦。曾國藩是清朝中興名臣,其思想、修為也砥礪後世,可他天賦並不高。地道酬善「地道酬善」出自《周易》卦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寓意助人行善,逢兇化吉。春秋時,趙盾在翳桑看見一人將要餓死,趕緊給他食物。那餓漢卻只吃一半,趙盾問他原由,餓漢說想把食物留給母親。
  •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就是中國傳統哲學的經典表達。
  •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就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最經典表達。得其神髓者,不僅可獨善其身,也能兼濟天下。
  • (小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祖詠《終南望餘雪》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首祖詠的《終南望餘雪》。終南望餘雪    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終南:山名,在唐朝京城長安(今陝西西安)南面六十裡處。餘雪:指未融化之雪。先看題目,《終南望餘雪》。其實就是望終南餘雪,從哪兒望呢?當然是從考生所在的長安城。所以,這個題目,是讓考生從長安城的角度遙望終南山的殘雪,寫寫所見所想。這裡真要表揚一下唐朝。唐朝的應試詩,雖然也是命題作文,但題目還比較自由,多少有點即視感。不光是考生們每天看到的終南山,甚至連禮部考試院裡種的松樹都曾經當過考試題目。
  • 「商道酬信」草書——許軍朝的書法藝術
    商道酬信釋義:商道是包羅萬象的,發展的,是向前的,無坦途,信字如山,誠心恪守,終得善報。商道酬信四個字的結體、造型、表意:商:寬博,大度,融通。酬:右斜勢,以示飛動之感。信:左側豎劃,堅定如鐵,其狀如山。章法:右側寬出中心線「道」字的走之底斜上及「酬」字的飛點在視覺上自成一行,左側的署名為一行,排列在「商道酬信」中心線兩側互相呼應,整體幾何形態類似「中」字。整體均衡,協和,統一。「商道酬信」許軍朝草書作品見下面附圖極草院的宗旨:傳髓、承宗、創無,為草書立新帖。